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竹书形制现象对文字识读的影响——以清华简几处文字补释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贾连翔
《出土文献》
2020年第1期82-90,157,共10页
竹书形制研究关注的问题细微琐碎,可称为"微观考古"。而竹书载体作用于文字所产生的诸多现象,也应属于形制研究的范畴,且其对古文字识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受编绳残痕干扰,《尹至》简2"憧"被误释为"■&quo...
竹书形制研究关注的问题细微琐碎,可称为"微观考古"。而竹书载体作用于文字所产生的诸多现象,也应属于形制研究的范畴,且其对古文字识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受编绳残痕干扰,《尹至》简2"憧"被误释为"■";受漫漶墨迹影响,《周公之琴舞》简10"■"被误释为"■";受到竹材渗墨干扰,《治邦之道》简1"■"被误释为"■";受竹材裂痕影响,《治邦之道》简18"征"旧无法识读;受缮写空间影响,《芮良夫毖》简6"■"被误释为"道",《封许之命》简2"■(规)"被误释为"■(佑)";根据逆向书写的特点,可进一步推论倒山形的"■"释为"倾"更优;重视底本传抄的细节,可进一步发现《郑文公问太伯》甲、乙本中"伐"与"戍"的异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形制
文字识读
清华简
微观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简《两中》篇复原研究——出土竹书的微观考古实践
2
作者
贾连翔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4期1-19,170,共20页
清华简《两中》篇残损严重,现存残简142枚,可缀合为竹简87支。本篇使用了6个不同竹筒制作的竹简进行抄写,其简背大多有划痕,通过简文内容和划痕等信息,可以对竹简进行初步编连。再根据竹简残损位置和反印墨迹呈现的对称关系,可推知本篇...
清华简《两中》篇残损严重,现存残简142枚,可缀合为竹简87支。本篇使用了6个不同竹筒制作的竹简进行抄写,其简背大多有划痕,通过简文内容和划痕等信息,可以对竹简进行初步编连。再根据竹简残损位置和反印墨迹呈现的对称关系,可推知本篇原为一卷竹书,曾以三次对折的方式收卷,可借之检验竹简的编连,并推知本篇原应有简88支,简三九佚失。经统计,完整竹简满简抄写33±8字(重文、合文、残文均计1字),现存2971字,推测原篇约有3014字,结构基本完整,是清华简中又一部长篇竹书。《两中》篇的复原,为竹书的微观考古提供了重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中》
清华简
缀合编连
竹简形制
微观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竹书形制现象对文字识读的影响——以清华简几处文字补释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贾连翔
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出土文献》
2020年第1期82-90,15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楚文字综合整理与楚文字学的构建”(18ZDA30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竹书形制及出土竹书整理方法研究”(17CZS054)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国古代竹书形制及出土竹书整理方法研究”(2016THZWJC05)阶段性成果
文摘
竹书形制研究关注的问题细微琐碎,可称为"微观考古"。而竹书载体作用于文字所产生的诸多现象,也应属于形制研究的范畴,且其对古文字识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受编绳残痕干扰,《尹至》简2"憧"被误释为"■";受漫漶墨迹影响,《周公之琴舞》简10"■"被误释为"■";受到竹材渗墨干扰,《治邦之道》简1"■"被误释为"■";受竹材裂痕影响,《治邦之道》简18"征"旧无法识读;受缮写空间影响,《芮良夫毖》简6"■"被误释为"道",《封许之命》简2"■(规)"被误释为"■(佑)";根据逆向书写的特点,可进一步推论倒山形的"■"释为"倾"更优;重视底本传抄的细节,可进一步发现《郑文公问太伯》甲、乙本中"伐"与"戍"的异文。
关键词
竹书形制
文字识读
清华简
微观考古
Keywords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scripts
textual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Tsinghua
bamboo
scripts
micro
archaeology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1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简《两中》篇复原研究——出土竹书的微观考古实践
2
作者
贾连翔
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出处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4期1-19,170,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定县简为代表的极端性状竹书的整理及其方法研究”(21&ZD3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华简《两中》篇残损严重,现存残简142枚,可缀合为竹简87支。本篇使用了6个不同竹筒制作的竹简进行抄写,其简背大多有划痕,通过简文内容和划痕等信息,可以对竹简进行初步编连。再根据竹简残损位置和反印墨迹呈现的对称关系,可推知本篇原为一卷竹书,曾以三次对折的方式收卷,可借之检验竹简的编连,并推知本篇原应有简88支,简三九佚失。经统计,完整竹简满简抄写33±8字(重文、合文、残文均计1字),现存2971字,推测原篇约有3014字,结构基本完整,是清华简中又一部长篇竹书。《两中》篇的复原,为竹书的微观考古提供了重要案例。
关键词
《两中》
清华简
缀合编连
竹简形制
微观考古
Keywords
Liang
Zhong
Tsinghua
manuscripts
restoration
of
bamboo
books
manuscript
codicology
micro
-
archaeology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竹书形制现象对文字识读的影响——以清华简几处文字补释为例
贾连翔
《出土文献》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华简《两中》篇复原研究——出土竹书的微观考古实践
贾连翔
《出土文献》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