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含量对Mg-Gd-Y-Zn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段志萌 刘林林 +1 位作者 刘翠秀 郅露寒 《有色金属设计》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通过扫描背散射电子(SEM-BSE)技术、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M)技术,研究了不同Zn含量对Mg-1.8Gd-0.8Y-xZn(at.%)(x=0~2.0)系列合金铸态和固溶时效态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形成的初生相结构与Zn的添加量有关,随... 通过扫描背散射电子(SEM-BSE)技术、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M)技术,研究了不同Zn含量对Mg-1.8Gd-0.8Y-xZn(at.%)(x=0~2.0)系列合金铸态和固溶时效态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形成的初生相结构与Zn的添加量有关,随着Zn含量的逐渐提高,网格状的Mg3Gd型相逐渐减少,层状的14H型的LPS相逐渐增多;微量Zn(0.12 at.%)的添加可以促进合金中初生相在530℃固溶处理过程中充分溶解,过量Zn的添加使得固溶合金中形成大量粗大的14H型LPS相以及LPS相与Mg5Gd相间的共析组织;微量Zn(0.12 at.%)的添加有利于加快合金初期和峰值时效进程,并提高峰值时效阶段的β′相的数量密度,从而提高合金初期和峰值时效阶段的强化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合金时效后期大量β1相的形成,使得合金时效后期的强化效果减弱的比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合金 微观结构 zn含量 析出结构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GWZ1032K合金中14H-LPSO结构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松 袁广银 +1 位作者 卢晨 丁文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2-1199,共8页
采用金属型铸造和慢速凝固,在不同冷却速率下制备了Mg-10Gd-3Y-1.8Zn-0.5Zr(质量分数,%)(GWZ1032K)合金.采用SEM,TEM和XRD研究了冷却速率不同的GWZ1032K合金的组织和相构成.在GWZ1032K合金中,α-Mg基体中的层片状14H-LPSO结构随着冷却... 采用金属型铸造和慢速凝固,在不同冷却速率下制备了Mg-10Gd-3Y-1.8Zn-0.5Zr(质量分数,%)(GWZ1032K)合金.采用SEM,TEM和XRD研究了冷却速率不同的GWZ1032K合金的组织和相构成.在GWZ1032K合金中,α-Mg基体中的层片状14H-LPSO结构随着冷却速率的下降而增加,在冷却速率为0.005℃/s的试样中充满了整个晶粒;随着合金冷却速率降低,GWZ1032K合金中晶界第二相分别由5℃/s时的(Mg,Zn)_3RE相转变为0.5和0.1℃/s时的(Mg,Zn)_3RE相和14H-LPSO结构的χ相共存;在0.01和0.005℃/s时只有14H-LPSO结构的χ相.结果显示在接近于平衡凝固的缓慢冷速条件下,更容易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层片状14H-LPSO结构和χ相.在冷却速率为0.5和0.1℃/s时,(Mg,Zn)_3RE共晶相和χ相共存,(Mg,Zn)_3RE共晶相和χ相的位向关系为[110]_(χphase)∥[(?)23]_((Mg,Zn)_3RE)和∠g(001)_(χphase)g(110)_((Mg,Zn)_3RE)=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H-LPSO结构 冷却速率 mg-gd-y-zn合金 χ相
原文传递
Mg-Gd-Y-Zn合金中长周期堆垛结构形成的原位准动态背散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林林 孙威 +1 位作者 王飞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6-270,共5页
本文利用原位准动态背散射电子显微像(BSE)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MgGd1.8Y0.8Znx(at.%)(x=0.12,0.8,1.3)合金中长周期堆垛结构(LPS)的形成及生长形态。结果表明,当Zn含量较少时(x=0.12),铸态和各种热处理状态的合金中都未形成LPS。而... 本文利用原位准动态背散射电子显微像(BSE)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MgGd1.8Y0.8Znx(at.%)(x=0.12,0.8,1.3)合金中长周期堆垛结构(LPS)的形成及生长形态。结果表明,当Zn含量较少时(x=0.12),铸态和各种热处理状态的合金中都未形成LPS。而在Zn含量相对较多的铸态合金(x=0.8,1.3)中,发现6层周期LPS的形成,而且Zn含量越多,LPS的体积分数越大。在300℃进行热处理时,LPS可以沿Mg基体{0001}面生长,原位准动态BSE观察可以直接揭示与LPS的生长相关的形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动态观察 mg-gd-y-zn合金 长周期堆垛结构 背散射电子像
下载PDF
Mg-Gd-Y-Zn合金400℃热处理过程中长周期堆垛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飞 孙威 刘林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像、透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研究了铸态MgGd1.8Y0.8Zn0.8(at.%)在400℃热处理前后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400℃热处理可导致铸态合金中初生Mg3Gd型第二相的部分分解及长周期堆垛结构(LPS)的形成。热处理形成的LP... 利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像、透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研究了铸态MgGd1.8Y0.8Zn0.8(at.%)在400℃热处理前后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400℃热处理可导致铸态合金中初生Mg3Gd型第二相的部分分解及长周期堆垛结构(LPS)的形成。热处理形成的LPS结构为畸变的6H型,多存在于Mg3Gd型相及Mg5RE型相的前沿,并与较密集的堆垛层错(SF)组成一个富Zn元素的混合区——(SF+LPS)区。Mg5RE型相存在于热处理后的合金中,具有fcc结构,与Mg基体有确定的取向关系,其与(SF+LPS)区的相界处存在一个宽约10 nm的过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合金 热处理 第二相 长周期堆垛结构 堆垛层错
下载PDF
新型稀土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邢清源 孟令刚 +2 位作者 杨守杰 周永江 张兴国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7-322,326,共7页
稀土镁合金因其优异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详细介绍了稀土镁合金中稀土元素在铸造性能、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方面的作用,以及Mg-Y和Mg-Gd两大主要稀土镁合金系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之... 稀土镁合金因其优异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详细介绍了稀土镁合金中稀土元素在铸造性能、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方面的作用,以及Mg-Y和Mg-Gd两大主要稀土镁合金系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长周期有序结构LPSO(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 Structure),并针对Mg-Y(-RE)-Zn和Mg-Gd(-RE)-Zn两个合金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如何提高稀土镁合金的强度、韧性、高温性能和耐蚀性能等方面的同时,解决高成本制备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健全一个绿色的稀土镁合金产业链仍需科研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合金 LPSO结构 mg-gdy-zn-Zr合金
下载PDF
Mg-Gd-Y-Zn-Zr稀土镁合金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嘉楠 李志清 +1 位作者 陈洪美 胡冰周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研究了Mg-Gd-Y-Zn-Zr合金中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PSO)对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对铸态Mg-6Gd-2xYxZn-0.6Zr(质量分数,%)合金(x值取1、1.5、2、2.5,Y/Zn的质量比为2)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拉伸试验和阻尼测试。结... 研究了Mg-Gd-Y-Zn-Zr合金中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PSO)对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对铸态Mg-6Gd-2xYxZn-0.6Zr(质量分数,%)合金(x值取1、1.5、2、2.5,Y/Zn的质量比为2)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拉伸试验和阻尼测试。结果表明,随着Y、Zn含量的增加,合金中镁基体减少、第二相增多,合金铸态相组成为Mg基体和Mg10(Gd,Y)Zn相。另外,组织得到细化,抗拉强度明显增加,塑性也有所提高,断裂机理由脆性解理断裂转变为准解理断裂。含有LPSO结构的镁合金的阻尼性能变化不能用单一的G-L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Zn含量对Mg-10Gd-6Y-xZn-0.6Zr合金显微组织、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鹏飞 王敬丰 +2 位作者 周小蒽 梁浩 潘复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30-2438,共9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动态机械热分析仪等研究Zn含量对Mg-10Gd-6Y-xZn-0.6Zr(x=0.6,1.6,2.6,3.6,质量分数,%)合金显微组织、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下,Mg-10Gd-6Y-0.6Zn-0.6Zr合金中第二相主要为...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动态机械热分析仪等研究Zn含量对Mg-10Gd-6Y-xZn-0.6Zr(x=0.6,1.6,2.6,3.6,质量分数,%)合金显微组织、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下,Mg-10Gd-6Y-0.6Zn-0.6Zr合金中第二相主要为Mg5(Gd,Y,Zn),在Mg基体中,由晶界处向晶内平行生长出大量层状相;随Zn含量的增加,Mg5(Gd,Y,Zn)相减少,Mg12Zn(Y,Gd)相增多;当Zn含量达到3.6%时,第二相主要以Mg12Zn(Y,Gd)相存在,Mg基体中的层状相几乎消失。对于挤压态的Mg-10Gd-6Y-1.6Zn-0.6Zr合金,其基体中呈现大量扭曲的层状相,合金抗拉强度达到400 MPa,随着Zn含量的增加,合金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塑性得到改善。铸态合金的阻尼性能随Zn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采用Granato-Lücke(G-L)理论和G-L图对合金阻尼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析出相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Granato-Lücke理论
下载PDF
均匀化处理对Mg-Gd-Y-Zn-Zr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良春 黄元春 +1 位作者 雒晓宇 肖政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40,共9页
采用SEM、DSC、OM和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Mg-Gd-Y-Zn-Zr合金均匀化处理过程中长周期堆垛有序(LPSO)相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态下的第二相含量从中心、R/2到边部依次减少,分别是11.72%、9.04%和6.71%。均匀化之... 采用SEM、DSC、OM和室温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Mg-Gd-Y-Zn-Zr合金均匀化处理过程中长周期堆垛有序(LPSO)相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态下的第二相含量从中心、R/2到边部依次减少,分别是11.72%、9.04%和6.71%。均匀化之后,LPSO相主要呈块状分布在晶界,并以层状向α-Mg晶粒内部延伸。LPSO相含量与LPSO相溶解温度(527.2℃)有关,520℃均匀化处理后LPSO相析出的更充分、含量最大,并且延长均匀化时间有利于LPSO相的析出。OM分析显示,LPSO相对晶界迁移有钉扎作用,使得510℃时晶粒没有发生明显的长大,而在530℃时发生剧烈长大,520℃×12 h均匀化时组织为晶粒尺寸90.79μm的细小等轴晶。拉伸试验表明,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与LPSO相析出量呈正相关,520℃×12 h时LPSO相含量最多,对应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大,分别是244.64 MPa和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均匀化处理 LPSO相的演变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降温往复镦粗-挤压变形对Mg-Gd-Y-Zn-Zr合金晶粒细化及织构变化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杜玥 张治民 +2 位作者 张冠世 闫钊鸣 于建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2-1428,共7页
在480℃降温至370℃条件下,采用循环镦-挤工艺对均匀化后的Mg-Gd-Y-Zn-Zr合金进行变形,对循环镦-挤变形过程中的合金微观组织和织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镦-挤变形道次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在变形6道次后,累积应变达到8... 在480℃降温至370℃条件下,采用循环镦-挤工艺对均匀化后的Mg-Gd-Y-Zn-Zr合金进行变形,对循环镦-挤变形过程中的合金微观组织和织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镦-挤变形道次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在变形6道次后,累积应变达到8.4,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3.4μm的细小均匀的微观组织。晶粒细化是由非连续动态再结晶和连续动态再结晶复杂共同作用引起的。另外,变形过程中,原始粗大晶粒内的片层状长程有序相(LPSO)发生扭折变形产生扭折带,并在扭折带上发生动态再结晶,分割原始粗晶,起到晶粒细化作用。结果还表明,1道次镦-挤变形后,合金产生强的基面织构,随着变形道次的增加,织构强度有所减弱。织构弱化的原因是动态再结晶和加载力在轴向和径向交替变化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往复镦-挤 晶粒细化 织构
原文传递
挤压态Mg-Gd-Y-Zn-Zr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远伦 赵军 +5 位作者 李祖荣 张朝荣 赵强 柏遇合 吴道勋 夏祥生 《精密成形工程》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挤压态Mg-8.90Gd-5.11Y-3.10Zn-0.47Zr高强镁合金在变形温度300~500℃、应变速率为0.001—1s^-1之间的热变形行为。方法采用Gleeble试验机进行高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流变曲线具有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应力随应变速率... 目的研究挤压态Mg-8.90Gd-5.11Y-3.10Zn-0.47Zr高强镁合金在变形温度300~500℃、应变速率为0.001—1s^-1之间的热变形行为。方法采用Gleeble试验机进行高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流变曲线具有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升高或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分别采用指数关系、幂指数关系与双曲正弦函数关系对热变形行为进行表征,拟合度最好的是双曲正弦函数关系,平均线性回归系数达到0.974484。合金的变形激活能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热压缩行为可以采用双曲正弦函数关系进行表达,应力指数和平均热激活能分别为:n=3.86086,9=234.047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高温压缩行为 流变应力 激活能
下载PDF
轧制工艺对Mg-Gd-Y-Zn-Mn合金中LPSO相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敬丰 黄秀洪 +3 位作者 谢飞舟 黄崧 侯帆 潘复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88-1596,共9页
研究"轧制+固溶+轧制"工艺和"固溶+轧制"工艺对Mg-Gd-Y-Zn-Mn合金中LPSO相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轧制+固溶+轧制"工艺处理后,合金中块状LPSO相较小,且分布弥散,合金的组织由细小的再结晶晶粒... 研究"轧制+固溶+轧制"工艺和"固溶+轧制"工艺对Mg-Gd-Y-Zn-Mn合金中LPSO相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轧制+固溶+轧制"工艺处理后,合金中块状LPSO相较小,且分布弥散,合金的组织由细小的再结晶晶粒组成,最终合金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UTS)达到347 MPa,伸长率(EL)为11.6%;经"固溶+轧制"工艺处理后,合金中块状LPSO相较粗大,分布不均匀,由于固溶退火后析出的层状LPSO相阻碍合金的再结晶,轧制后合金中仍存在变形组织,最终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抗拉强度(UTS为358 MPa),但是伸长率较低(EL为6.6%);对比而言,"轧制+固溶+轧制"工艺易进行更大压下量轧制,进而获得更高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Mn合金 轧制工艺 LPSO相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heat treatment of Mg-Gd-Y-Zn-Zr alloy and its low-cycle fatigue behavior at 573K 被引量:7
12
作者 Luo-yi WU Hao-tian LI Zhong Y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26-1035,共10页
In as-cast Mg?2.1Gd?1.1Y?0.82Zn?0.11Zr(mole fraction,%)alloy,lamellar microstructures that extend from grain boundaries to the interior ofα-Mg grains are identified as clusters ofγ′using a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 In as-cast Mg?2.1Gd?1.1Y?0.82Zn?0.11Zr(mole fraction,%)alloy,lamellar microstructures that extend from grain boundaries to the interior ofα-Mg grains are identified as clusters ofγ′using a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equipped with a 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 detector.Under a total strain-controlled low-cyclic loading at573K,the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Mg?2.1Gd?1.1Y?0.82Zn?0.11Zr alloy(T6peak-aging heat treatment)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alloy exhibits cyclic softening response at diverse total strain amplitudes and573K.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 that the micro-cracks initiate preferentially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 structures andα-Mg matrix and extend along the basal plane ofα-Mg.The massive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 structures distributed at grain boundaries impede the transgranular propagation of cra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 alloy 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 structure low-cycle fatigue at high temperatur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下载PDF
均匀化态Mg-Gd-Y-Zn-Mn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英文)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敬丰 谢飞舟 +2 位作者 刘世杰 黄崧 潘复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00-1707,共8页
通过温度在350~500℃,应变速率在0.001~1 s^(-1)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均匀化态Mg-Gd-Y-Zn-Mn合金热变形行为和加工图。采用双曲线模型,建立了本构方程,计算的激活能为260.94 kJ/mol。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绘制了应变量为0.6,1.2的均匀化态Mg... 通过温度在350~500℃,应变速率在0.001~1 s^(-1)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均匀化态Mg-Gd-Y-Zn-Mn合金热变形行为和加工图。采用双曲线模型,建立了本构方程,计算的激活能为260.94 kJ/mol。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绘制了应变量为0.6,1.2的均匀化态Mg-Gd-Y-Zn-Mn合金的加工图,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成型性能。应变量为1.2的加工图显示适合合金加工的两个安全区域:一个是变形温度460~500℃,应变速率0.001~1 s^(-1);另一个是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01~0.005 s^(-1)。同时,讨论了相应的微观组织演变,重点关注了该合金中长程堆垛有序相(LPSO)的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Mn合金 热变形 加工图 最佳变形参数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Mg-Gd-Y-Zn-T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郅玄乐 丁志兵 +2 位作者 张帅 郭文敏 陈东瑞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7,共6页
以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Mg-Gd-Y-Zn-Ti稀土镁合金为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子拉伸试验机分析了热处理对Mg-12Gd-x Y-1Zn-0.6Ti(质量分数,%)合金(x=0,0.4,0.8,1.2,%)的微观组织、微区成分、物相组成以及力学性... 以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Mg-Gd-Y-Zn-Ti稀土镁合金为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子拉伸试验机分析了热处理对Mg-12Gd-x Y-1Zn-0.6Ti(质量分数,%)合金(x=0,0.4,0.8,1.2,%)的微观组织、微区成分、物相组成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Mg-12Gd-x Y-1Zn-0.6Ti合金中存在LPSO相,且LPSO相为Mg_(12)Gd_(5)(Zn,Y)。添加0.8%的Y的合金力学性能最优,其抗拉强度为222 MPa,屈服强度为149 MPa,伸长率为3.76%。固溶处理后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抗拉强度达到了272 MPa,屈服强度达到了188 MPa,伸长率达到了5.4%。加Y合金的峰时效响应强烈,峰时效态Mg-12Gd-1Zn-0.6Ti-0.8Y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达到了388 MPa,屈服强度为267 MPa,伸长率为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Ti合金 稀土镁合金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细晶高强度Mg-Gd-Y-Zn-Zr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组织演变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骆俊廷 赵静启 +4 位作者 李建 王强 李洪波 李英梅 郗晨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4-1226,共13页
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35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对一种平均晶粒尺寸为4.1μm、室温抗拉强度达到324 MPa的细晶高强度Mg-Gd-Y-Zn-Zr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变形试验。利用Arrenhenius模型描述该合... 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35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对一种平均晶粒尺寸为4.1μm、室温抗拉强度达到324 MPa的细晶高强度Mg-Gd-Y-Zn-Zr合金进行了热压缩变形试验。利用Arrenhenius模型描述该合金的热流变行为,并构建了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基于试验数据绘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特征。通过数据拟合得出再结晶临界应力约为峰值应力的0.851,临界应变约为峰值应变的0.309;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和变形温度为350、400和450℃,应变速率为0.01、0.1和1 s^(−1)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预测模型。所建立的方程和模型可为细晶高强度Mg-Gd-Y-Zn-Zr合金热变形过程力学行为及组织演变行为的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高强度 mg-gd-y-zn-Zr合金 热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模型
下载PDF
等温往复镦粗-挤压对Mg-Re-Zn合金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思杨 于建民 +4 位作者 张治民 徐文龙 贾蕾琛 吴国琴 王洪海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对Mg-9Gd-3Y-2Zn-0.5Zr合金在420℃恒定温度下进行了4道次等温往复镦挤变形实验,研究了等温往复镦挤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等温往复镦挤变形道次的逐渐增加,动态再结晶发生,晶粒细化效果明显,这是... 对Mg-9Gd-3Y-2Zn-0.5Zr合金在420℃恒定温度下进行了4道次等温往复镦挤变形实验,研究了等温往复镦挤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等温往复镦挤变形道次的逐渐增加,动态再结晶发生,晶粒细化效果明显,这是主要是因为LPSO相附近产生的应力集中阻碍了位错运动,产生位错堆积,从而促进了动态再结晶。4道次加工后,初始态合金中在晶界处不连续分布的大块状相转变为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沿挤压方向排列的小尺寸块状相。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合金内部的析出相较初始态合金并未明显变化,这表明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没有新相生成。此外,经过4道次等温往复镦挤加工,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初始态合金得到了显著提高,其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27.70 MPa、247.95 MPa和9.60%,这是位错增殖、细晶强化、第二相LPSO相强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等温往复镦挤 晶粒细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Mg-Gd-Y-Zn-Zr合金碎屑固相再生工艺研究
17
作者 滕步刚 裴彦博 袁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通过热压烧结以及挤剪复合成形工艺对Mg-7Gd-4Y-2Zn-0.4Zr合金碎屑进行固相再生。在碎屑中添加体积分数5%、7%和9%的SiC颗粒,研究了SiC颗粒含量对固相再生坯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后坯料中的界面明显,O元素在... 通过热压烧结以及挤剪复合成形工艺对Mg-7Gd-4Y-2Zn-0.4Zr合金碎屑进行固相再生。在碎屑中添加体积分数5%、7%和9%的SiC颗粒,研究了SiC颗粒含量对固相再生坯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后坯料中的界面明显,O元素在烧结界面富集。此外,微观组织中存在大块SiC颗粒,不同试样的塑性均较差。相比于其它试样,SiC体积分数7%的热烧结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抗拉强度为232 MPa,伸长率为1.76%。挤剪复合成形后,微观组织中的烧结界面消失,平均晶粒尺寸细化至10μm。此外,原本团聚分布的SiC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合金内部。SiC体积分数5%的固相再生坯料具有较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269 MPa,伸长率为12.2%,相比于固溶态合金分别提升了24.5%和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固相再生 挤剪复合成形 SIC颗粒
下载PDF
旋转反挤压与常规反挤压Mg-Gd-Y-Zn-Zr合金杯形件显微组织对比研究
18
作者 徐健 乔为栋 +1 位作者 闫钊鸣 薛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53-2660,共8页
使用传统反挤压(conventional backward extrusion,CBE)和旋转反挤压(rotational backward extrusion,RBE)2种工艺制备了不同的Mg-9Gd-4Y-2Zn-0.5Zr(质量分数,%)合金杯形件。使用OM、SEM、EBSD等测试方法对不同杯形件的对应区域进行表... 使用传统反挤压(conventional backward extrusion,CBE)和旋转反挤压(rotational backward extrusion,RBE)2种工艺制备了不同的Mg-9Gd-4Y-2Zn-0.5Zr(质量分数,%)合金杯形件。使用OM、SEM、EBSD等测试方法对不同杯形件的对应区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BE的晶粒细化能力远远大于CBE,RBE心部的晶粒细化效果最好,RBE-Ⅲ区域的动态再结晶(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含量可达98.1%,平均晶粒尺寸为2.5μm。RBE的织构弱化能力也优于CBE,心部的织构强度可弱化为1.258。在RBE得到杯形件当中,其长周期堆积有序相(LPSO)相的破碎程度也大于CBE,第二相(β相)分布得也更加均匀,析出的β相可以通过粒子刺激形核(particles simulated nucleation,PSN)机制促进DRX,并通过钉扎效应抑制晶粒长大。在CBE和RBE杯形件成形过程中,其动态再结晶机制相同,为连续动态再结晶(continuou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CDRX)和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iscontinuou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DRX)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反挤压 杯形件 mg-gd-y-zn-Zr合金 动态再结晶 LPSO相
原文传递
应变量对锻造Mg-Gd-Y-Zn-Zr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运峰 刘楚明 +2 位作者 高永浩 蒋树农 万迎春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50,161,共7页
采用多向锻造工艺成功制备出应变量分别为1. 5和2. 1的两个Mg-Gd-Y-Zn-Zr合金样品,并利用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XRD宏观织构测量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着重研究了不同应变量对锻造样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多向锻造工艺成功制备出应变量分别为1. 5和2. 1的两个Mg-Gd-Y-Zn-Zr合金样品,并利用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XRD宏观织构测量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着重研究了不同应变量对锻造样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从1. 5增加至2. 1,样品不同区域的组织都因再结晶体积分数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细化,但其平均再结晶晶粒尺寸一直保持在2. 6μm左右,与样品应变量和区域无关;应变量为2. 1时的样品心部具有最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63 MPa、346 MPa和18. 6%,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应该归功于大应变导致的晶粒细化和随机晶体取向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n-Zr合金 多向锻造 应变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Zn对Mg-9Gd-3Y-0.5Zr合金相图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平 乔军伟 +1 位作者 王波伟 郭永春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摘要:为了明确Zn元素对Mg-9Gd-3Y-0.5Zr合金的影响,采用多相平衡相计算软件Pandat计算了Mg-9Gd-3Y-xZn-0.5Zr(质量分数x=1%~6%)合金相图,分析了Zn含量对Mg-9Gd-3Y-0.5Zr合金相平衡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光学显微镜、... 摘要:为了明确Zn元素对Mg-9Gd-3Y-0.5Zr合金的影响,采用多相平衡相计算软件Pandat计算了Mg-9Gd-3Y-xZn-0.5Zr(质量分数x=1%~6%)合金相图,分析了Zn含量对Mg-9Gd-3Y-0.5Zr合金相平衡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Mg-9Gd-3Y-xZn-0.5Zr合金的相变温度及室温相组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合金计算相变温度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计算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该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为a-Mg+Zr+Mg5Gd+Mg2aY5+MgZn,随着Zn含量的增加,Mg5Gd、Mg24Y5相含量逐渐增加.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在晶界处生成板块状MgZn相.当Zn的质量分数为6%时,520℃,8h+200℃,168h处理后,合金晶界处发现两种化合物相Mg(Gd0.2Y0.2Zn0.6)和Mg5(Gd0.25Y0.25Zn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相图 mggdyzn-Zr合金 zn元素影响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