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氢合金的研究和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萍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06年第3期35-36,47,共3页
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两种主要贮氢材料:AB型贮氢合金和Mg-Ni-RE系贮氢合金的研究和进展,着重阐述了添加不同稀土和采用不同工艺条件对两种贮氢合金的贮氢量、吸放氢速度等贮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 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两种主要贮氢材料:AB型贮氢合金和Mg-Ni-RE系贮氢合金的研究和进展,着重阐述了添加不同稀土和采用不同工艺条件对两种贮氢合金的贮氢量、吸放氢速度等贮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应用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型合金 mgni—RE合金 吸放速度
下载PDF
Mg-Ni-RE系贮氢合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性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玉巧 张羊换 +2 位作者 师彦春 董小平 王新林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8年第5期37-42,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Mg-Ni-RE(RE=La,Y,Nd,Ce,Pr)系贮氢合金的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La,Y,Nd,Ce,Pr五种元素在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对Mg-Ni合金贮氢量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Mg-Ni-RE系贮氢合金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mg-ni-RE合金 制备工艺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快淬速率对(Mg_(70.6)Ni_(29.4))_(92)La_8贮氢合金的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林军 唐建国 +4 位作者 周轶凡 王瑶 刘继宪 王蕊 黄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6-521,共6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Mg70.6Ni29.4)92La8贮氢合金带,研究快淬速率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快淬速率的加快,合金由纳米晶向非晶过渡,合金的非晶化程度增强,合金带的最大放电容量增加。冷却辊线速度为21....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Mg70.6Ni29.4)92La8贮氢合金带,研究快淬速率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快淬速率的加快,合金由纳米晶向非晶过渡,合金的非晶化程度增强,合金带的最大放电容量增加。冷却辊线速度为21.8m/s制备的合金的循环最大放电容量可达568.5mA·h/g,经过20次循环后,其最高容量保持率达79.3%;合金样品充电完成后形成的氢化物主要是Mg2NiH4,同时还保留大量的非晶结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较明显的氧化峰和还原峰,且峰电位差较小,反映电极合金具有较好的吸放氢反应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La合金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熔体快淬
下载PDF
非晶态Mg-Ni-La贮氢合金电化学吸释氢过程中的贮氢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6 位作者 唐建国 吴东昌 王瑶 刘继宪 黄震 焦吉庆 刘敬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59-3065,共7页
采用溶体快淬法制备(Mg60Ni25)100-x Lax(x=4,6,8,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氢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65Ni27La8合金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582 m A·h/g),充放电(... 采用溶体快淬法制备(Mg60Ni25)100-x Lax(x=4,6,8,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氢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65Ni27La8合金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582 m A·h/g),充放电(吸释氢)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氢原子被非晶相吸收,氢原子的分布是无序的;2)随着吸氢过程的继续,合金中逐渐出现直径小于4 nm的HT-Mg2Ni H4和LT-Mg2Ni H4两种氢化物,且数量逐渐增加;3)随着氢化物开始分解释氢,分解后局部结构恢复到无序态,仅留下一些尺寸较大且较为稳定的LT-Mg2Ni H4纳米晶;4)剩余的氢原子从非晶相中释放,表现为非晶相的释氢,在此过程中合金的结构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La合金 显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溶体快淬
下载PDF
石墨烯/银纳米复合膜对非晶态Mg-Ni-La贮氢合金的表面改性及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彦欣 黄林军 +2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刘继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9-517,共9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Mg_(65)Ni_(27)La_8非晶电极合金带,采用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膜(G/A),通过高能球磨将G/A膜成功引入电极合金进行表面包覆改性。通守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和高分辨电镜表征显...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Mg_(65)Ni_(27)La_8非晶电极合金带,采用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膜(G/A),通过高能球磨将G/A膜成功引入电极合金进行表面包覆改性。通守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和高分辨电镜表征显示:还原后的石墨烯呈卷曲的大片层结构,尺寸在2~5μm之间,银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尺寸在10~20nm之间。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在三电极电池测试仪上测定其电化学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合金表面的氧含量由21%降低为包覆后的10%,G/A膜有效阻止合金表面的腐蚀和粉化开裂,包覆改性后电极合金的极限电流密度提高了2.54倍,电极的接触阻抗降低87.2%,电极合金的最高放电容量由610.8mA·h/g上升为814.8mA·h/g,经过20个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由79.86%提升为85.76%,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La合金 石墨烯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表面改性
下载PDF
镁基非晶电极合金充放氢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及其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3 位作者 唐建国 吴东昌 王瑶 刘继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581,共7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非晶(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经过4个循环以后开始...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非晶(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经过4个循环以后开始晶化,首先生成平均颗粒尺寸为5 nm左右的NdMg2Ni9相,经过6个循环以后开始出现Mg2Ni相,到第20个循环后,生成了稳定的Mg2Ni,α-Mg和Nd2H5相。这表明初生相NdMg2Ni9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经过热力学计算进一步验证表明,非晶(Mg70.6Ni29.4)90Nd10合金在晶化过程中首先形成NdMg2Ni9相,因为它的自由能(ΔG=-15.2789 kJ.mol-1,T=300 K)与Mg-Ni相(ΔG=-8.2694 kJ.mol-1,T=300 K)和Mg-Nd相(ΔG=-13.29503 kJ.mol-1,T=300 K)相比是最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Nd合金 微观结构 热力学 非晶 稀土
原文传递
Mg-Ni-Nd非晶电极合金充放电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对其放电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2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刘继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9-763,共5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非晶态慢慢晶化为纳米晶...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g70.6Ni29.4)90Nd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动态跟踪。结果表明:(Mg70.6Ni29.4)90Nd10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非晶态慢慢晶化为纳米晶,初生相NdMg2Ni9在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Mg2Ni,α-Mg和Nd2H5相。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由于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其放电容量的影响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前两个循环的活化过程,在第3个循环达到放电容量最高值(580.5 mAh.g-1);接下来是放电容量显著降低的4~10个循环阶段;最后是放电容量保持稳定的11~20个循环。研究发现NdMg2Ni9相的存在和保持合金的非晶结构是提高镁基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Nd合金 微观结构 放电容量 非晶 稀土
原文传递
Al,Mn对Mg_2Ni型贮氢合金相形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权 吕会忠 +1 位作者 季世军 孙俊才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采用压制烧结和随后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非晶态的Mg2 Ni型电极合金。研究了Al,Mn替代Mg后对合金相形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显示 :各合金在 6 10~ 6 2 0℃经过 5h烧结后的相结构大部分为Mg2 Ni相 ,与Ni粉混合球磨 72h后全部... 采用压制烧结和随后机械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非晶态的Mg2 Ni型电极合金。研究了Al,Mn替代Mg后对合金相形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显示 :各合金在 6 10~ 6 2 0℃经过 5h烧结后的相结构大部分为Mg2 Ni相 ,与Ni粉混合球磨 72h后全部转变为均匀的非晶相。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Al,Mn替代后的三元、四元合金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性能较Mg2 Ni合金均有显著提高 ,其中四元Mg1 8Al0 15Mn0 0 5Ni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合金 电化学性能 压制 烧结 机械合金 相结构
下载PDF
铸态及快淬态La-Mg-Ni系(PuNi_3型)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羊换 董小平 +3 位作者 王国清 郭世海 任江远 王新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5-710,共6页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MgNi系(PuNi3型)La2Mg(Ni0.85Co0.15)9Bx(x=0~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循环稳定性,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MgNi系(PuNi3型)La2Mg(Ni0.85Co0.15)9Bx(x=0~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循环稳定性,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和LaNi5相,一定量的LaNi2相及微量的Ni2B相,经大于15m/s淬速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并且其它相的相对量随淬速的变化而变化。硼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其作用机理完全不同。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快淬工艺对LaMgNi系贮氢合金循环寿命的改善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合金 快淬工艺 微观结构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4)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羊换 任慧平 +3 位作者 李保卫 董小平 赵小龙 王新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20-1325,共6页
为了提高La-Mg-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以Al部分替代Ni,采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1,0.2,0.3,0.4)电极合金,研究了Al替代量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 为了提高La-Mg-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以Al部分替代Ni,采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1,0.2,0.3,0.4)电极合金,研究了Al替代量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Al替代使铸态合金中LaNi2相的量显著增加,但对快淬态合金中LaNi2相的相丰度影响不显著。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Al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循环寿命大幅度提高;快淬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循环寿命,但随Al替代量的增加,淬速对循环寿命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合金 Al替代ni 微观结构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La-Mg-Ni系贮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利伟 金自力 +3 位作者 张羊换 曾敏 林郁芳 王新林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La-Mg-Ni系贮氢合金是最具希望的新一代Ni-MH电池的负极材料,本文阐述了该合金系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La-Mg-Ni系电极合金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提高La-Mg-Ni系电极合金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La—mgni合金 ni—MH电池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Mg-Ni系贮氢合金的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晓静 黄国强 林波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4,共8页
Mg-Ni系贮氢合金虽储氢量高,但放氢温度高、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合金的广泛应用。为克服Mg-Ni系贮氢合金的这些缺点,开发贮氢量大、吸放氢性能好的贮氢合金,采用各种方法对合金进行改性。为进一步了解Mg-Ni系贮氢合金方面的研究进... Mg-Ni系贮氢合金虽储氢量高,但放氢温度高、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合金的广泛应用。为克服Mg-Ni系贮氢合金的这些缺点,开发贮氢量大、吸放氢性能好的贮氢合金,采用各种方法对合金进行改性。为进一步了解Mg-Ni系贮氢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调研了国内外在Mg-Ni系贮氢合金改性方面研究进展,主要从合金表面处理、成分调节以及纳米处理这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合金 改性 机械合金 纳米化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Mg-Ni系贮氢合金及其表面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成红 罗堪昌 +2 位作者 曾美琴 张耀 朱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151-153,168,共4页
采用先在高温下烧结使元素充分扩散,然后再球磨的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 Ni系贮氢合金Mg2Ni、Mg1.7 Al0.3Ni、Mg1.7Ti0.3Ni和Mg1.9Ti0.1Ni0.8Al0.2,研究了将Mg2Ni用Ti、Al部分替换Mg和化学镀对合金电极的影响,并对试样进行了XRD分析和... 采用先在高温下烧结使元素充分扩散,然后再球磨的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 Ni系贮氢合金Mg2Ni、Mg1.7 Al0.3Ni、Mg1.7Ti0.3Ni和Mg1.9Ti0.1Ni0.8Al0.2,研究了将Mg2Ni用Ti、Al部分替换Mg和化学镀对合金电极的影响,并对试样进行了XRD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量。结果表明Mg1.7Al0.3Ni合金中形成一种新相,该相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为0.604nm,Mg1.7Al0.3Ni的电化学容量较高,这应与这种新相的形成有关。这一结论对用两步法制备Mg Ni系贮氢合金有意义。该合金经次磷酸钠作还原剂的碱性化学镀镍后,电化学容量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但对循环稳定性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MH-ni电池 两步法 制备 mg-ni合金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电镀镍-钴合金对La-Mg-Ni基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慧玲 蒿建生 +3 位作者 朱惜林 李媛 韩树民 张静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2,共6页
为了改善La-Mg-Ni基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电镀镍-钴合金对La0.88Mg0.12Ni2.95Mn0.10Co0.55Al0.10贮氢合金粉末表面形貌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FESEM表明,电镀处理后合金粉末表面沉积了球状的镍-钴合金颗粒.电... 为了改善La-Mg-Ni基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电镀镍-钴合金对La0.88Mg0.12Ni2.95Mn0.10Co0.55Al0.10贮氢合金粉末表面形貌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FESEM表明,电镀处理后合金粉末表面沉积了球状的镍-钴合金颗粒.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贮氢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改善.200周循环时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从未处理合金电极的60%提高到镀覆镍-钴合金的80%,在放电电流密度1080mA/g下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3%.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分析结果显示,包覆镍-钴合金后贮氢合金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速率加快,电催化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合金 表面处理 电镀 镍-钴合金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a-Mg-Ni基(PuNi_3型)贮氢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羊换 董小平 +3 位作者 郭世海 王国清 任江远 王新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 Mg Ni 系(PuNi3 型)贮氢合金La2Mg(Ni0.85 Co0.15)9Bx(x=0、0.1、0.2),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 Mg Ni 系(PuNi3 型)贮氢合金La2Mg(Ni0.85 Co0.15)9Bx(x=0、0.1、0.2),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主相包括(La, Mg)Ni3 相和LiNi5 相,残余相为一定量的LaNi2 相和微量的Ni2B相,经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并且其它相的相对量随淬速的变化而变化。硼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下降。不含硼合金的容量随淬速的增加而单调减小,含硼合金的容量随淬速变化有一个极大值。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有优良的活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合金 快淬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Mn含量对La_(0.65)Mg_(0.35)Ni_(3.1-x)Mn_x(x=0.0~0.4)贮氢合金高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春林 盛丹 +3 位作者 熊玮 孔繁清 闫慧忠 赵增祺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Mn含量对La0.65Mg0.35Ni3.1-xMnx(x=0.0,0.1,0.2,0.3,0.4)贮氢电极合金高温(333K)放电性能的影响。随Mn含量的增加,该系列合金电极在70 mA.g-1放电电流密度下的高温容量保持率从93.9%(x=0.0)增加到119.4%(x=0.4),而且,x>0.1合... 研究了Mn含量对La0.65Mg0.35Ni3.1-xMnx(x=0.0,0.1,0.2,0.3,0.4)贮氢电极合金高温(333K)放电性能的影响。随Mn含量的增加,该系列合金电极在70 mA.g-1放电电流密度下的高温容量保持率从93.9%(x=0.0)增加到119.4%(x=0.4),而且,x>0.1合金的高温容量保持率几乎相同。333K的电化学P-C-T曲线测试结果表明,Mn对Ni的部分代替明显降低了合金的放氢平台压,x>0.1合金的吸/放氢平台滞后相对较小,说明x>0.1合金的高温特性有所改善。腐蚀曲线测量结果表明,由于合金中Mn的存在,合金电极的腐蚀电流Icorr减小,腐蚀电位Ecorr正移,表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g-ni合金 高温电化学性能 P-C-T曲线 腐蚀
下载PDF
Mg_2Ni型贮氢合金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坚 陈胜福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2-446,共5页
报道了Mg2Ni型贮氢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熔炼法、粉末烧结法、扩散法、机械合金化法和氢化燃烧合成法等几种主要方法制备Mg2Ni合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扩散球磨法、球磨扩散法和熔炼球磨法等制备技术的联用,总结... 报道了Mg2Ni型贮氢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熔炼法、粉末烧结法、扩散法、机械合金化法和氢化燃烧合成法等几种主要方法制备Mg2Ni合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扩散球磨法、球磨扩散法和熔炼球磨法等制备技术的联用,总结了这些合金制备技术制取的合金的充放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并讨论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目前改善Mg2Ni型贮氢合金材料性能所用的主要方法,例如掺杂催化元素、制备复合材料、组元替代、表面化学镀等。指出采用反应机械合金化法、储氢合金组元调整以及添加催化剂是改善性能最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合金 制备方法 掺杂催化元素 复合材料 组元替代 表面化学镀
下载PDF
纳米晶和非晶Mg_(20-x)La_xNi_(10)(x=0-6)贮氢合金的贮氢行为(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羊换 李保卫 +3 位作者 任慧平 郭世海 祁焱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7-1322,共6页
用快淬技术制备了Mg2Ni型贮氢合金,合金的名义成分为Mg20-xLaxNi10(x=0,2,4,6)。用XRD、SEM、HRTEM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含La的快淬合金中没有非晶相,但含La快淬合金中显示以非晶相为主。当La含量x≤2时,铸态合金的主相为Mg2Ni... 用快淬技术制备了Mg2Ni型贮氢合金,合金的名义成分为Mg20-xLaxNi10(x=0,2,4,6)。用XRD、SEM、HRTEM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发现不含La的快淬合金中没有非晶相,但含La快淬合金中显示以非晶相为主。当La含量x≤2时,铸态合金的主相为Mg2Ni相,但随着La含量的进一步增加,铸态合金的主相改变为(La,Mg)Ni3+LaMg3相。应用Sieverts设备研究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吸放氢量及动力学,结果表明,x=2的合金吸放氢量及动力学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x=6的合金,结果是相反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x=2合金的放电容量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x=6合金,结果也是相反的。快淬显著地提高了x=2,6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合金 快淬 结构 行为
原文传递
元素替代在制备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小龙 张羊换 +3 位作者 董小平 任江远 冯猛 王新林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6年第6期26-31,共6页
元素替代法是贮氢合金研究者常采用的一种提高贮氢合金电化学综合性能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内La-Mg-Ni系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分析,综述了元素替代法在制备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中的应用,并对La-Mg-Ni系贮氢合金将来的发展... 元素替代法是贮氢合金研究者常采用的一种提高贮氢合金电化学综合性能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内La-Mg-Ni系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分析,综述了元素替代法在制备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中的应用,并对La-Mg-Ni系贮氢合金将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替代 LA-mg-ni合金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铸态及快淬态La_2Mg(Ni_(0.85)Co_(0.15))_9Cr_x(x=0~0.2)电极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羊换 董小平 +3 位作者 王国清 任江远 郭世海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6-879,共4页
为了提高La-Mg-Ni系(PuNi3)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La2Mg(Ni0.85Co0.15)9合金中加入微量Cr,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2Mg(Ni0.85Co0.15)9Crx(x=0,0.1,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了C... 为了提高La-Mg-Ni系(PuNi3)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La2Mg(Ni0.85Co0.15)9合金中加入微量Cr,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2Mg(Ni0.85Co0.15)9Crx(x=0,0.1,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了Cr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PuNi3结构)),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快淬对合金的相组成没有影响,但使合金的相丰度产生变化。Cr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下降。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有优良的活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合金 快淬工艺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