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2+)掺杂对LiFePO_4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阮艳莉 唐致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16-1420,共5页
以MgAC2为掺杂源,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掺Mg的LiFePO4正极材料,考察了Mg2+对于目标化合物物理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粒度等进行了表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 以MgAC2为掺杂源,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掺Mg的LiFePO4正极材料,考察了Mg2+对于目标化合物物理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粒度等进行了表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的Mg2+掺杂并未影响产物结构,但却有利于减小LiFePO4电荷转移过程中的阻抗,克服该过程中的动力学限制。在0.1C倍率下放电,掺杂LiFePO4与未掺杂LiFePO4的初始放电容量分别为136.9和111.8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分别为135.6和83.9 mA.h/g;与未掺杂的LiFePO4相比,掺镁后的LiFePO4具有更为优良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正极材料 ^mg^2+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Mg^(2+)掺杂Zn_2SiO_4:Mn^(2+)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真空紫外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吉地 王育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58-3563,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于不同气氛条件下成功合成了Zn1.92-xMgxSiO4:0.08Mn2+(0≤x≤0.12)系列粉末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PL)谱等分析手段对Zn1.92-xMgxSiO4:0.08Mn2+系列荧光粉的结构、晶胞参数、发光性能进行...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于不同气氛条件下成功合成了Zn1.92-xMgxSiO4:0.08Mn2+(0≤x≤0.12)系列粉末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PL)谱等分析手段对Zn1.92-xMgxSiO4:0.08Mn2+系列荧光粉的结构、晶胞参数、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1.92-xMgxSiO4:0.08Mn2+样品中掺杂的Mg2+取代了Zn2+离子格位并形成MgO4四面体,由于MgO4基团约在154nm处有吸收,掺杂适量Mg2+提高了样品的发光强度,Mg最佳掺杂浓度约为0.06mol;热处理气氛显著影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前驱体在N2保护气氛下于1100℃保温4h,缓冷至900℃于N2(95%)+H2(5%)的还原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的系列荧光粉发光强度最强;经低温还原热处理所得最佳样品Zn1.86Mg0.06SiO4:0.08Mn2+的发光强度是商用粉的105%,衰减时间(3.89ms)较商用粉缩短了1.33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掺杂 ^Zn2SiO4:Mn^2+ 溶胶-凝胶法 真空紫外(VUV)
原文传递
Mg^(2+)掺杂球形LiFePO_4/C的制备及电池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伟 薛建军 +3 位作者 陈胜洲 胡新发 夏信德 林维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3,共5页
以柠檬酸为碳源、草酸亚铁为铁源、乙酸镁为镁源,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镁离子掺杂磷酸铁锂(LiMgxFe1-xPO_4/C)材料,并研究了镁离子对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的球形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 以柠檬酸为碳源、草酸亚铁为铁源、乙酸镁为镁源,采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镁离子掺杂磷酸铁锂(LiMgxFe1-xPO_4/C)材料,并研究了镁离子对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制备的球形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LiMgxFe1-xPO_4/C材料具有规则的球形空心结构和高的比容量;当Mg^(2+)含量较小时其对磷酸铁锂晶体结构不产生影响,其中LiMg0.04Fe0.96PO4/C具有最好的充放电性能,在0.2C、0.5C、1.0C、2.0C、5.0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9.0、145.6、141.3、132.6、123.3mAh/g,1.0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掺杂 球形磷酸铁锂 喷雾干燥–碳热还原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Mg^(2+)掺杂对TiO_2粉末晶型转变的影响与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书亮 刘洪学 曾人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6-809,共4页
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和硝酸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不同量Mg2+的TiO2粉末,用XRD、TEM、TG-DTA对粉末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TiO2在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之间的的晶型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粉末的平均粒径为... 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和硝酸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不同量Mg2+的TiO2粉末,用XRD、TEM、TG-DTA对粉末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TiO2在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之间的的晶型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粉末的平均粒径为纳米级,当物质的量分数x(Mg2+/Ti4+)=1.0%,粉末平均粒径由60 nm左右减为40 nm左右;Mg2+的掺入延缓了TiO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且随着Mg2+掺入量的增加,晶型转变越不容易发生,当物质的量分数x(Mg2+/Ti4+)=2.0%时,Mg2+在TiO2中的固溶度已经达到饱和,XRD谱图开始出现MgTi2O5的特征峰.分析了Mg2+的掺杂阻碍了TiO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的原因.因此,掺杂适当量Mg2+有利于制备热稳定性比较高的锐钛矿型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 掺杂 TIO2 粉末 晶型转变
下载PDF
Mg^(2+)掺杂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汉杰 梁兴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0-182,204,共4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_(0.2)Ni_(0.13)Co_(0.13)Mn_(0.54)]O_2通过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分析该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粒径大小和电化学性能。经过M...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_(0.2)Ni_(0.13)Co_(0.13)Mn_(0.54)]O_2通过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分析该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粒径大小和电化学性能。经过Mg^(2+)掺杂改性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晶体结构更稳定、颗粒表面更光滑和电化学性能更好,其中Li[Li_(0.2)Ni_(0.13)Co_(0.13)Mn_(0.54)]_(1-x)Mg_xO_2(x=0.07)的结晶程度较高,充放电比容量更高,循环稳定性更好。随着Mg^(2+)掺杂量的增加,Rs电阻值逐渐减小,说明掺杂Mg^(2+)后材料Li[Li_(0.2)Ni_(0.13)Co_(0.13)Mn_(0.54)]O_2表现出降低其交流阻抗的能力,促进电路中电荷的移动使得充放电比容量增大,导电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掺杂 Li[Li0.2Ni0.13Co0.13Mn0.54]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掺杂Mg^(2+)前后CaSi_2O_2N_2∶Eu^(2+)荧光粉发光性能研究
6
作者 高银留 张优灵 尹荔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Si_2O_2N_2∶Eu^(2+)荧光粉,由于其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掺杂Mg^(2+)提高CaSi_2O_2N_2∶Eu^(2+)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并通过表征,分析掺杂前后发光强度的变化,晶相的结构情况和颗粒的形貌特点等。
关键词 ^mg^2+掺杂 发光强度 分析
下载PDF
Li^+,Zn^(2+),Mg^(2+)掺杂Lu_2O_3∶Er^(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林香 庹娟 +1 位作者 叶颖 赵海琴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用微波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r^(3+)单掺Lu_2O_3,Li^+与Er^(3+)共掺Lu_2O_3及Li^+,Zn^(2+),Mg^(2+)掺杂Lu_2O_3∶Er^(3+)的荧光粉。实验表明金属离子Li^+、Zn^(2+)、Mg^(2+)、Er^(3+)掺杂Lu_2O_3,不影响Lu_2O_3的立方晶相。扫描电子显微镜... 用微波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r^(3+)单掺Lu_2O_3,Li^+与Er^(3+)共掺Lu_2O_3及Li^+,Zn^(2+),Mg^(2+)掺杂Lu_2O_3∶Er^(3+)的荧光粉。实验表明金属离子Li^+、Zn^(2+)、Mg^(2+)、Er^(3+)掺杂Lu_2O_3,不影响Lu_2O_3的立方晶相。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表明,Li^+掺杂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的分散性和形貌,Li^+,Zn^(2+),Mg^(2+)共掺杂获得的粉体颗粒分布更加均匀,粒径范围为80~100 nm。379 nm激发下,Li^+与Er^(3+)共掺样品发光较单掺Er^(3+)样品在565 nm处的发光增强了4.5倍,而Li^+、Zn^(2+)、Mg^(2+)与Er^(3+)共掺样品较其发光增强5.3倍。980 nm激发下,Li^+与Er^(3+)共掺样品,Li^+、Zn^(2+)、Mg^(2+)与Er^(3+)共掺样品的发光分别比单掺Er^(3+)样品在565 nm处发光增强23倍与39倍,在662 nm处发光强度分别增强20倍与43倍。379 nm激发下,较单掺Er^(3+)的样品,掺杂Li^+的样品和Li^+,Zn^(2+),Mg^(2+)和Er^(3+)共掺的样品荧光寿命均有所增加,而Zn^(2+)、Er^(3+)共掺及Mg^(2+)、Er^(3+)共掺样品的荧光寿命则有所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高温固相法 ^Li^+ ^Zn^2+ ^mg^2+掺杂Lu2O3∶Er^3+荧光粉 发光强度 上转换发光 荧光寿命
下载PDF
镁铝联合掺杂对Li_3V_2(PO_4)_3/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天睿 罗明标 +1 位作者 黄阳辉 徐志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4,128,共5页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阻抗(EIS)等技术对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Mg、Al同时掺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单斜晶型Li_3V_2(PO_4)_3/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纯的磷酸钒锂/C(LVP/C),少... 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阻抗(EIS)等技术对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Mg、Al同时掺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单斜晶型Li_3V_2(PO_4)_3/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纯的磷酸钒锂/C(LVP/C),少量的掺杂没有影响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提升,并且Li_(2.9)Mg_(0.05)V_(1.9)Al_(0.1)(PO_4)_3/C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3~4.3V充放电平台下,以0.1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0.7m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27.2mAh/g,容量保持率为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3V2(PO4)3/C ^mg^2+、Al^3+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Mg^(2+)掺杂对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影响
9
作者 解自奇 谭玉婷 +2 位作者 赵妮 周明东 颜文超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Mg^(2+)作为一种电化学惰性的阳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0.072 nm)与Li^(+)的离子半径(0.076 nm)相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取代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中Li^(+)的位置。然而,Mg^(2+)对LLOs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利用溶胶凝胶法成... Mg^(2+)作为一种电化学惰性的阳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0.072 nm)与Li^(+)的离子半径(0.076 nm)相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取代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中Li^(+)的位置。然而,Mg^(2+)对LLOs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g^(2+)掺杂富锂正极材料Li_(1.2-x)Mg_(x)Mn_(0.54)Ni_(0.13)Co_(0.13)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晶体结构和元素价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Mg^(2+)掺杂导致LLOs材料晶胞参数的增加。通过与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发现,Mg^(2+)掺杂有效地提高了LLO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经过优化后,Mg-0.03样品展现出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291.9 mA•h/g,首圈库伦效率为7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层状氧化物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mg^(2+)掺杂
下载PDF
Mg^(2+)掺杂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其斌 岳有涛 +1 位作者 申敏 袁东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电压平台高、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但由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晶格畸变和Mn^(3+)歧化分解导致过渡金属锰的溶解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本文探究了不同Mg^(2+)掺杂量对LiMn_(2)O_(4)正极材料电... 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电压平台高、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但由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晶格畸变和Mn^(3+)歧化分解导致过渡金属锰的溶解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本文探究了不同Mg^(2+)掺杂量对LiMn_(2)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Mg_((x))Mn_((2-x))O_(4)(x=0,0.01,0.03,0.05)样品,并对其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立方尖晶石结构,呈截断八面体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x=0.03时,LiMg_(0.03)Mn_(1.97)O_(4)样品在0.2 C下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最高的首次库伦效率(98.44%),循环稳定性最佳;在0.5 C下循环100圈后仍具有119.3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9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 结构稳定性 电化学性能 ^mg^(2+)掺杂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Cr_(1-x)Mg_(x)O2/ZnO纳米棒紫外光电探测器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韩飞 徐英添 +5 位作者 李莉 许崇阳 景圆圆 刘扬 张贺 金亮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6-193,共8页
报道了一种由ZnO纳米棒和CuCr_(1-x)Mg_(x)O_(2)薄膜组成的新型紫外光电探测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Cr_(1-x)Mg_(x)O_(2)薄膜后在水热条件下生长ZnO纳米棒,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分光光度计对CuCr_(1-x)Mg_(x)O_(2)... 报道了一种由ZnO纳米棒和CuCr_(1-x)Mg_(x)O_(2)薄膜组成的新型紫外光电探测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Cr_(1-x)Mg_(x)O_(2)薄膜后在水热条件下生长ZnO纳米棒,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分光光度计对CuCr_(1-x)Mg_(x)O_(2)/ZnO的形貌、结构和吸收特性进行表征,研究了CuCrO_(2)/ZnO和CuCr_(1-x)Mg_(x)O_(2)/ZnO探测器的紫外光电探测性能。紫外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器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在-10 V测试电压下的光暗电流比约为CuCrO_(2)/ZnO的2.6倍,响应度相比CuCrO_(2)/ZnO提高了2.3 A/W。CuCr_(1-x)Mg_(x)O_(2)/ZnO探测器具有优良的探测性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电探测器,在紫外检测方面具有多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mg^(2+)掺杂 溶胶凝胶法 响应度 光暗电流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