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LMA/MMA三元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庆华 詹晓力 陈丰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共4页
在复配的乳化体系中合成了稳定的氟代丙烯酸酯 (F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L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三元共聚物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组成 ,考察了乳化剂以及单体配比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采用接触角测定法研究了乳... 在复配的乳化体系中合成了稳定的氟代丙烯酸酯 (F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L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三元共聚物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组成 ,考察了乳化剂以及单体配比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采用接触角测定法研究了乳胶膜的拒水拒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乳液聚合 低表面能 防水防油
下载PDF
丙烯酸酯及苯乙烯微乳体系的相行为及微乳聚合 被引量:9
2
作者 薛美玲 于永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86-990,共5页
对MMA(MMA/MA/SDS/H2 O)、MA(MA/SDS/n butanol/H2 O)、St(St/MMA/SDS/H2 O) 3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无助表面活性剂醇的 2个体系 (MMA、St) ,仅在相图中富表面活性剂角有一面积很小的单相微乳区 ,而有醇体系 (MA) ,单相区面积扩大 ... 对MMA(MMA/MA/SDS/H2 O)、MA(MA/SDS/n butanol/H2 O)、St(St/MMA/SDS/H2 O) 3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无助表面活性剂醇的 2个体系 (MMA、St) ,仅在相图中富表面活性剂角有一面积很小的单相微乳区 ,而有醇体系 (MA) ,单相区面积扩大 ;运用电导、粘度表征了MA体系单相区微乳液的类型 ,可划分为结构不同的油包水微乳区 (W /O)、双连续微乳区和水包油微乳区 (O/W ) ;对各体系进行了微乳光聚合 ;采用TEM、SEM研究了多孔聚合物的孔结构与母体微乳液结构间的关系。St体系聚合只能得到微胶乳 ,另 2个体系 ,依母体微乳液结构不同 ,聚合后得到从胶乳到不同孔结构的聚合物材料 ;O/W微乳液聚合后得到半透明或不透明胶乳 ,W /O微乳液聚合后得到闭孔聚合物材料 ,双连续区聚合后呈现孔道和聚合物双连续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十二烷基磺酸钠 相行为 微乳聚合
下载PDF
国产CR与MMA接枝聚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维甫 刘建雄 +1 位作者 杨素芬 米翠清 《中国胶粘剂》 CAS 1999年第6期12-13,共2页
以国产可接枝CR-244胶为接枝本体,用MMA对其进行接枝改性制得了性能满意的接技胶粘剂。本工艺的特点:(1)国产可接枝CR代替A-90;(2)省去通氮设施;
关键词 胶粘剂 氯丁橡胶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聚合
下载PDF
原位生成PNa MAA/NBR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焦海全 赵素合 苑伟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9-393,共5页
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钠(PNaMAA)/NBR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混炼工艺、硫化剂DCP用量、丙烯酸(MAA)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和甲基丙烯酸钠(NaMAA)的理论生成量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快速加酸后分次加碱的混炼工艺... 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钠(PNaMAA)/NBR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混炼工艺、硫化剂DCP用量、丙烯酸(MAA)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和甲基丙烯酸钠(NaMAA)的理论生成量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快速加酸后分次加碱的混炼工艺,DCP用量为1.5份,MAA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5∶1,NaMAA的理论生成量为30份,混炼胶在160℃×t90条件下硫化,可获得物理性能优异的PNaMAA/NBR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 甲基丙烯酸钠 原位生成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哲 邬智勇 +2 位作者 夏金魁 熊远凡 张爱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8-941,共4页
用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已烷和四氢呋喃为混合溶剂,以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按阴离子顺序加料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共聚物经GPC、IR、DSC、TEM等测试方法表征。结果表明,在30℃左右、... 用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已烷和四氢呋喃为混合溶剂,以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按阴离子顺序加料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共聚物经GPC、IR、DSC、TEM等测试方法表征。结果表明,在30℃左右、1,1-二苯基乙烯(DPE)戴帽和LiCl配合的条件下,合成了窄分布(MWD<1.3)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成功地在SBS中引入了一小段极性链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酯 极性 阴离子聚合
下载PDF
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
6
作者 王胜利 董楠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52-54,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HM-1为催化剂进行环氧丙烷加成反应,合成了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不同阻聚剂,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合成条件: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HM-1为催化剂进行环氧丙烷加成反应,合成了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不同阻聚剂,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合成条件: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环氧丙烷)=1︰10,催化剂HM-1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05%,阻聚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04%,55℃反应6 h,双键保留率为95.1%。考察了不同吸附剂对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活性白土用量1.5%,温度为75℃处理2 h,催化剂残余2 ppm。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和核磁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环氧丙烷 阻聚剂 聚丙二醇 对羟基苯甲醚
下载PDF
8-芳基亚胺-5,6,7-三氢喹啉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研究
7
作者 朱冬芝 郭立伟 +1 位作者 王锐 张文娟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30,共11页
合成了一系列空气稳定的8-二苯并环庚烷取代的芳基亚胺-5,6,7-三氢喹啉氯化钯配合物( LPdCl2,Pd1-Pd3)和甲基氯化钯配合物( LPdMeCl,Pd4-Pd6);并利用核磁、红外和元素分析等对钯配合物进行了全面表征。钯配合物 Pd1的晶体结构表明,其配... 合成了一系列空气稳定的8-二苯并环庚烷取代的芳基亚胺-5,6,7-三氢喹啉氯化钯配合物( LPdCl2,Pd1-Pd3)和甲基氯化钯配合物( LPdMeCl,Pd4-Pd6);并利用核磁、红外和元素分析等对钯配合物进行了全面表征。钯配合物 Pd1的晶体结构表明,其配位结构为扭曲的平面四边形结构。在硼盐作用下,钯配合物 Pd4-Pd6能较高效的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甲酯,得到的聚丙烯酸甲酯为无规结构。钯配合物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的性能与聚合温度、溶剂和时间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二齿 M化钯 甲基氯化钯 丙烯酸平酯聚合
原文传递
丙烯酸甲酯—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悬浮聚合产物的制备及保水性研究
8
作者 曹玉廷 王国建 +2 位作者 王公善 许乾慰 李榕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29,共2页
采用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 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 采用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 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达到 70 0~ 85 0g/ g树脂。找到了最佳交联剂配比量为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组成 反应体系 悬浮聚合 引发剂 保水性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of Silicon Rubber and 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Using Supercritical CO_2
9
作者 Zhi Min LIU Jia Qiu WANG +1 位作者 Guan Ying YANG Bu Xing H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83-684,共2页
The heterogeneous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ylacrylate (MMA) and divinylbenzene (DVB) as cross-linker with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wollen silicon rubber (SR) has been studied as an approach to ... The heterogeneous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ylacrylate (MMA) and divinylbenzene (DVB) as cross-linker with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wollen silicon rubber (SR) has been studied as an approach to preparing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semi-IPN) of SR and 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PMMA). The SR/PMMA semi-IP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zer (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CO2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silicon rubber 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P(MMA-MA)/OMMT共聚乳液的合成工艺研究
10
作者 陈孟君 陈旻 《塑料助剂》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进行原位乳液插层共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有机蒙脱土[P(MMA-MA)/O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制得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粒粒径,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包括最佳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 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进行原位乳液插层共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有机蒙脱土[P(MMA-MA)/O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制得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粒粒径,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包括最佳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浓度为7%、引发剂浓度为0.3%和反应温度在60℃时,乳液中乳胶粒的粒径尺寸较小,且乳液稳定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蒙脱土 乳液聚合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丽娜 罗青枝 +2 位作者 肖丽彬 窦海洋 王德松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采用膨胀计法得到共聚反应速率,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采用膨胀计法得到共聚反应速率,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的提高,共聚反应速率增大。建立了共聚反应动力学关系式,测得共聚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8.97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对苯乙烯磺酸钠 共聚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丙烯酰胺在乙醇/水介质中的RAFT分散聚合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鹏飞 王阳 +2 位作者 张欢 曹景强 许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AM)为单体,聚甲基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PMAATTC)为大分子链转移剂(macro-CTA),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引发聚合,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聚丙烯酰胺(PAM)。通过变换合成条件,分别考... 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AM)为单体,聚甲基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PMAATTC)为大分子链转移剂(macro-CTA),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引发聚合,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聚丙烯酰胺(PAM)。通过变换合成条件,分别考察了反应介质、单体、引发剂、反应温度以及固含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乙醇与水质量比为7∶3;物料n(AM)/n(macro-CTA)/n(AIBA)为6 000∶5∶1;温度为50℃;固含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分散聚合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杨伟 李光吉 +2 位作者 王志 孙陆逸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70,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分子量、不同甲基丙烯酸 (MAA)含量的系列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PSMAA)。用 DSC、拉伸、冲击、熔体流变试验等对共聚物的力学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随着 MAA含量的增加 ,PSMAA共聚物的 Tg ...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分子量、不同甲基丙烯酸 (MAA)含量的系列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PSMAA)。用 DSC、拉伸、冲击、熔体流变试验等对共聚物的力学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随着 MAA含量的增加 ,PSMAA共聚物的 Tg 升高 ,热稳定性增加。(2 )共聚物的拉伸、冲击强度均随MAA含量和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3) MAA含量在 8mol%以内 ,分子量 (Mn)在 2 0万左右 ;MAA含量在 18mol%以内 ,Mn 在 10万左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悬浮聚合 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