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突与权衡:法律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东升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1期49-56,共8页
在世界各国法律发展史中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和摇摆现象 ,其本质在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对立和统一。导致法律价值选择冲突和摇摆的因素 ,既源于法律自身的特点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又有人们思想方法论上的种种缺... 在世界各国法律发展史中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和摇摆现象 ,其本质在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对立和统一。导致法律价值选择冲突和摇摆的因素 ,既源于法律自身的特点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又有人们思想方法论上的种种缺失。科学解决法律价值选择的冲突和权衡问题 ,在理论基础上应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思维方式上应坚持价值论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方法论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在法律实践活动中应坚持法律价值选择的统一性原则与偏移性原则的动态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价值 法律实践 冲突 法律发展 坚持 国法 一元性 社会价值 统一 个人价值
原文传递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士海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0,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得以生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主要体现为"五个坚持",即坚持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结合、坚持现实需要与历史反思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得以生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主要体现为"五个坚持",即坚持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结合、坚持现实需要与历史反思相结合、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指导相结合、坚持理论继承与理论发展相结合、坚持部分阐释与整体建构相结合。深刻理解以上"五个坚持"所彰显的内在逻辑,是科学认识与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主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在逻辑 方法论原则
原文传递
国家翻译思想探源——研究构想与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忠良 任东升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国家翻译研究历经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自成逻辑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架构。为推动其学科化发展,有必要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话语和思想资源,以赓续国家翻译文脉,构建国家翻译学的历史逻辑,确立其研究的合法性。国家翻译思想探源以“国家性”... 国家翻译研究历经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自成逻辑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架构。为推动其学科化发展,有必要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话语和思想资源,以赓续国家翻译文脉,构建国家翻译学的历史逻辑,确立其研究的合法性。国家翻译思想探源以“国家性”为统摄性认知框架,探究国家翻译思想的知识谱系、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旨在为国家翻译学构建历史知识、历史话语和历史逻辑提供思想支撑。本研究界定国家翻译思想的概念内涵,提出探源国家翻译思想的研究构想和方法论原则,以期对国家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思想 国家翻译学 国家性 方法论原则
原文传递
坚持问题导向的时代内涵与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6
4
作者 臧峰宇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157,共9页
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在新时代新... 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哲学解答,深刻展现哲学实践能力的明证,要深入理解坚持问题导向的时代内涵,把握问题意识与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在实践中运用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问题导向 时代内涵 问题意识 理论创新 方法论原则
原文传递
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方法论原则与新观念——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一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中,列斐伏尔提出在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批判时,除去坚持总体性和异化批判的原则之外,还必须认识到的一个理论前提,即迅速捕捉到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包括:一是对日常生活的分... 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中,列斐伏尔提出在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批判时,除去坚持总体性和异化批判的原则之外,还必须认识到的一个理论前提,即迅速捕捉到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包括:一是对日常生活的分层研究,将会使对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批判本身变得更加精准和深入;二是注意从多维、结构性和模糊性的角度,更加精准地透视日常生活;三是运用社会关系场境论的观点,把握日常生活中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的本质;四是超越传统锚定于生产制作活动中的实践概念,科学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总体实践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方法论原则 社会关系场境 总体实践
下载PDF
恩格斯晚年关于唯物史观、俄国社会发展、方法论原则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梦瑶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在致康拉德·施米特(Conrad Schmidt)、约瑟夫·布洛赫(Joseph Blosh)、弗兰茨·梅林(Franz Mehring)以及瓦尔特·博尔吉乌斯(Walther Borgius)等人的书信中,恩...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在致康拉德·施米特(Conrad Schmidt)、约瑟夫·布洛赫(Joseph Blosh)、弗兰茨·梅林(Franz Mehring)以及瓦尔特·博尔吉乌斯(Walther Borgius)等人的书信中,恩格斯细致论述了与唯物史观有关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深入思考并重新阐释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晚年的恩格斯继续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研究俄国社会问题,提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彰显了其思想智慧和理论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唯物史观 俄国社会发展 方法论原则
下载PDF
论教育评价科学化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8-80,共3页
文章提出了教育评价科学化方法论原则:历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并对此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教育评价 科学化 方法论原则 历史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下载PDF
磁流变液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仇俊 罗一平 +2 位作者 骆佼 王莹 苏志彬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4-50,共7页
磁流变液是由磁性颗粒、载液和添加剂组成的。数值模拟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磁流变液微观机理的新方法,能够对磁流变液磁性颗粒进行理论模型的建立并分析计算磁流变液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前人运用各数值模拟方法对磁流变液磁性颗粒进行模... 磁流变液是由磁性颗粒、载液和添加剂组成的。数值模拟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磁流变液微观机理的新方法,能够对磁流变液磁性颗粒进行理论模型的建立并分析计算磁流变液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前人运用各数值模拟方法对磁流变液磁性颗粒进行模型建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介绍了磁流变液数值模拟的方法有格子玻尔兹曼法、蒙特卡洛法、动力学模拟法和基于麦克斯韦应力张量;介绍了各数值模拟方法的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介绍这些数值模拟方法可在磁流变液哪些方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组成 数值模拟 方法原理
原文传递
知识生产之刃:郑杭生学术历程的方法理念再现
9
作者 姜利标 杨辰燕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91,共19页
作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先行者,郑杭生早期哲学领域的求学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辩证理性的认知根基。改革开放之后,他将自我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研究转向了恢复重建之中的社会学。基... 作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先行者,郑杭生早期哲学领域的求学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辩证理性的认知根基。改革开放之后,他将自我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研究转向了恢复重建之中的社会学。基于历史和辩证视角,郑杭生提出了社会学知识存在的两种形态,并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与此同时,他在反思中西方现代性背景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又先后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最重要的是,郑杭生晚年也在谋划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事业。他不仅呼吁学术共同体要拥有理论自觉意识,还强调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权的重要性,试图为中国社会学进入世界舞台提供明确发展路径。纵观郑杭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发现,其学术人生背后的知识生产之道,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在自身研究方法理念引导下的动态创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 互构主义 主体性话语 方法理念
原文传递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制度优势、方法原则及改革要求
10
作者 张宪昌 刘兆赢 于东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17,共8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原则,在新质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新型生产关系高度适配中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勇于改革创...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原则,在新质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新型生产关系高度适配中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勇于改革创新的能动性原则,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坚持统一而存差异的辩证性原则,通过辩证否定实现共同富裕层次的不断提升。坚持效率公平并重的一致性原则,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坚持增强共富能力的有机性原则,发挥共富共同体的共济性、有机性。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共富制度框架,创新共富带动机制,化解就业突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制度优势 方法原则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与学科性质的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洪涛 柳娟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社会翻译学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社会翻译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社会翻译学的方法论由其本体论与认识论决定,同时又需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契合。本文回顾了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剖析了当前其方法论建设的不足,进而基于社... 社会翻译学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社会翻译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社会翻译学的方法论由其本体论与认识论决定,同时又需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契合。本文回顾了社会翻译学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剖析了当前其方法论建设的不足,进而基于社会翻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学科性质,建构以方法论原则、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翻译学方法论体系,以期促进社会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推动社会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译学 方法论体系 方法论原则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论王希杰语言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玖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3,共6页
对方法和方法论原则的高度重视,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一个特色。方光焘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作为方门弟子王希杰秉承这一治学传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处理丰富复杂的语言学语料,建构了"三一语言学"理... 对方法和方法论原则的高度重视,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一个特色。方光焘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作为方门弟子王希杰秉承这一治学传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和方法论原则处理丰富复杂的语言学语料,建构了"三一语言学"理论体系。其方法论原则是:简单性原则、语言与言语区分原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原则、三一语言学是方法论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希杰 语言研究 方法论原则 简单性原则 语言与言语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一语言学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本土化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其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4-61,94,共9页
空间社会学诠释了空间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彰显了空间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产物蕴含的社会性、生产性和工具性。研究将空间社会学本身作为社会学认识、理解和反思的对象,通过溯源什么是空间社会学的元问题,阐释为什么是空间社会学的因果... 空间社会学诠释了空间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彰显了空间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产物蕴含的社会性、生产性和工具性。研究将空间社会学本身作为社会学认识、理解和反思的对象,通过溯源什么是空间社会学的元问题,阐释为什么是空间社会学的因果论问题、呈现空间社会学有何用的功能论问题,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空间社会学立论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主要包括空间社会学立论的社会学基础、秉承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内涵的理论话语。结合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独特的空间现象和空间问题,指出空间社会学本土化应重点予以关注的领域,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社会学学科体系,全面开启中国式的空间社会学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知识和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社会学基础 方法论基础 理论基础 本土化实践
下载PDF
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历史、对象与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恩寰(讲述) 方明(整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文章的内容源自已故著名美学家杨恩寰教授(1928.12-2021.5)生前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讲座录音,涉及中西美学比较的含义、历史、范围与方法论原则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完整逻辑的有机系统。杨恩寰教授认为,通常所谓的... 文章的内容源自已故著名美学家杨恩寰教授(1928.12-2021.5)生前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讲座录音,涉及中西美学比较的含义、历史、范围与方法论原则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完整逻辑的有机系统。杨恩寰教授认为,通常所谓的“比较美学”实际上就是“美学的比较研究”,而针对中西方美学的“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比较研究方法,可以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提供一个参照系或发展动力,进而推动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化重建。该讲座录制于1992年,今由杨先生的弟子方明在充分遵照讲座原意的基础上整理和改写成文,并附加各级标题和必要的注释,将这份珍贵的学术遗产分享给当今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恩寰 美学比较 方法论原则
下载PDF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三重贡献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治东 郑豪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6,共7页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对理解和阐释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贡献。首先,它揭示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产物,阐明了唯物史观历史生成的现实逻辑,批判了宗教神学将人类历史起源神秘化和抽象化的虚假理论。其次,它揭示了现实的人是历史主...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对理解和阐释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贡献。首先,它揭示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产物,阐明了唯物史观历史生成的现实逻辑,批判了宗教神学将人类历史起源神秘化和抽象化的虚假理论。其次,它揭示了现实的人是历史主体的内在理论逻辑,进一步阐发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为批判唯心主义“绝对精神”创造历史的错误思想提供了内在的理论支撑,廓清了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边界。最后,它阐发了“否定的否定”“必然性与偶然性”“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为捍卫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基石和方法论支撑,赋予唯物史观持久的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原则 历史主体 方法论原则
下载PDF
科学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原则与渠道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德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42,共6页
在我国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庞杂的文化积累,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辨别其中的精... 在我国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庞杂的文化积累,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通过社会传播、学校传授、家庭教育、立法保护等渠道和对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继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方法原则
下载PDF
认知语法的方法论思想解析
17
作者 牛保义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7,共8页
本文将认知语法的方法论思想归纳为“六个阶段”(观察阶段、数据搜集阶段、理论建模阶段、模型验证阶段、比较阶段和形式化阶段)和“五项原则”(事实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和预测性原则)。本文认为:认知语法的研... 本文将认知语法的方法论思想归纳为“六个阶段”(观察阶段、数据搜集阶段、理论建模阶段、模型验证阶段、比较阶段和形式化阶段)和“五项原则”(事实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和预测性原则)。本文认为:认知语法的研究方法实现了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的统一、系统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和抽象概括的有机结合。认知语法的方法论是以辩证思维为指导的、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和主客体相结合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研究方法 方法论原则 解析
原文传递
汉诗英译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志杰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0-136,共7页
汉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诗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传播方面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直到目前,不论是汉诗英译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制约了汉诗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造成"外译作品、内销为主"... 汉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诗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传播方面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直到目前,不论是汉诗英译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制约了汉诗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造成"外译作品、内销为主"现象频生。在简要分析诗歌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了意境再现、典故异化、音步等度以及格律化的汉诗英译四原则,可望对汉诗英译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翻译方法论 意境再现 典故异化 格律化英译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20-133,共14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新发展,也带来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要求。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前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新发展,也带来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要求。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前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方法论的三个基本层次上即哲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创新方法论上均实现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才能保证'双创'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双创'在哲学方法论上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和人民相结合,学贯中西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伦理学专门学科方法论上必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一致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寻求价值观一致;在心理学和创新方法论上必须坚持认知规律合目的性原则,合理安排中、西、马教育的时间、空间序列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唯其如此,'双创'工作才能牢记初心和使命,把握文化融通矛盾运动规律,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聚合起文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方法论原则
原文传递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捷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第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从信念论、本质论、实践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全面阐释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原则。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论... 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原则:第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从信念论、本质论、实践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全面阐释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原则。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在二者关系上存在辩证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由此得出两种不同的矛盾普遍性——具体普遍性和抽象普遍性。邓小平运用具体普遍性的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实际,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方法论原则 科学性 价值性 矛盾普遍性 矛盾特殊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