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矫正手术治疗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显军 包贝西 +1 位作者 魏芳远 张建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2737-2741,共5页
目的分析行拇外翻矫正手术治疗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足踝外科矫形中心21例(30足)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患者,采用单纯拇外翻矫正手术,不同时进行外... 目的分析行拇外翻矫正手术治疗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足踝外科矫形中心21例(30足)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患者,采用单纯拇外翻矫正手术,不同时进行外侧跖骨短缩手术。足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半年,1、2年时的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夹角,同时进行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随访的患者中,26足术前,术后半年,1、2年时,拇外翻角分别为(39.6±9.7)、(14.2±7.9)、(14.8±7.9)、(13.2±6.5)°,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为(13.8±4.0)、(4.5±4.3)、(5.8±3.9)、(5.4±4.9)°,均P〈0.001。术后2年跖骨痛的治愈率为65.3%,疼痛及胼胝改善率为73.1%。所有患者无需再次手术。术前和术后2年,拇趾AOFAS评分分别为(59.0±17.6)、(95.4±6.6)分,外侧足趾AOFAS评分分别为(84.4±8.1)、(92.0±12.5)分,VAS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7.5±2.0)、(1.3±2.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1)。结论单纯拇外翻矫正手术治疗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避免外侧跖骨截骨手术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疼痛 拇外翻
原文传递
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和冲击波治疗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凤岐 马立峰 +2 位作者 郭艾 刁乃成 杨波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 评价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治疗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就诊的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 目的 评价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治疗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就诊的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的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其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年龄(48.1±6.2)岁,年龄范围43.9 ~57.1岁.观察组接受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治疗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对照组使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每3d接受1次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冲击2 000次,共治疗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和踝关节背伸角度.所有患者都获得门诊随访,随访(3.9±0.7)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足踝功能和疼痛情况,时间截止到2018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VAS、AOFAS和踝关节背伸角度分别为(6.9±0.8)分、(48.4±2.8)分和(10.8±3.9)°,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2.1±1.0)分、(82.8±3.6)分和(21.9±4.8)°,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6.1±0.7)分、(49.1±2.8)分和(11.8±3.6)°,治疗后3个月VAS、AOFAS和踝关节背伸角度分别为(3.8±1.2)分、(56.0±3.6)分和(12.2±3.2)°,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和踝关节背伸角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VAS、AOFAS和踝关节背伸角度结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肠肌内侧头筋膜松解术是治疗单侧慢性足底筋膜炎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解除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高能量冲击波 腓肠肌
原文传递
自拟中药外洗方结合胸腺法新、异维A酸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琼 高田原 +3 位作者 刘文丽 穆欣 薛娟娟 张键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 评价自拟中药外洗方结合胸腺法新、异维A酸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性跖疣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药物治疗组给予胸腺法新结合异维A酸治疗,联合中药外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结合自... 目的 评价自拟中药外洗方结合胸腺法新、异维A酸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性跖疣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药物治疗组给予胸腺法新结合异维A酸治疗,联合中药外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物理治疗组给予液氮冷冻治疗.3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症状分级积分(皮损个数、皮损大小、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12周,联合中药外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药物治疗组为87.5%(35/40)、物理治疗组为90.0%(36/40),联合中药外洗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Z值分别为-3.463、-3.122,P值分别为0.001、0.002).治疗后,联合中药外洗组皮损个数[(2.0±1.1)分比(2.8±1.5)分、(2.7±1.6)分,F=3.787]、皮损大小[(2.3±1.7)分比(3.2±1.3)分、(3.1±1.3)分,F=4.657]、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0.4±0.5)分比(1.0±1.2)分、(1.0±1.0)分,F=5.353]评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与物理治疗组(P〈0.01).随访期间,联合中药外洗组复发率为10.3%(4/39)、药物治疗组为25.7%(9/35)、物理治疗组为41.7%(15/36),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8,P〈0.01).结论 自拟中药外洗方结合胸腺法新、异维A酸可减少多发性跖疣患者皮损个数、缩小皮损范围、降低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抗病毒药(中药) 薰洗 胸腺法新 异维A酸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牵伸训练治疗跖筋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春薇 郑萍 +2 位作者 吴坚 鲁杰 闫安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评价牵伸训练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超声透入以及牵伸训练联合脉冲超声波对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其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跖筋膜炎30例,分为3组:超声透入加牵伸组,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单纯牵伸组,各10例。牵伸组... 目的:评价牵伸训练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超声透入以及牵伸训练联合脉冲超声波对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其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跖筋膜炎30例,分为3组:超声透入加牵伸组,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单纯牵伸组,各10例。牵伸组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46.7±6.5)岁,体质指数(26.7±2.8)kg/m2;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5.8±6.1)岁,体质指数(26.4±3.4)kg/m2;超声透入加牵伸组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48.4±8.0)岁,体质指数(25.4±3.0)kg/m2。超声透入加牵伸和脉冲超声波加牵伸组的超声治疗每日10min,每周治疗5次,共4周,其中超声透入加牵伸组耦合剂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扶他林)。另外,所有患者进行小腿后群肌、跟腱及跖筋膜的牵伸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3个月后,以视觉类比标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晨起足跟痛,并抽取足部功能指数量表(foot function index,FFI)中的行动障碍子量表评价患足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资料和足跟痛起始状态组间无明显差异。晨痛及行动障碍的改善:治疗1个月时超声透入加牵伸组改善较单纯牵伸组明显(P<0.05),3个月时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内比较显示3组晨痛及行动障碍在治疗前后的3个时间点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单纯牵伸训练以及联合超声透入或脉冲超声波对治疗跖筋膜炎的晨痛和功能障碍均有效,而联合超声透入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透入疗法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脉冲 筋膜炎 足底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跖腱膜起点的解剖及超声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程迅生 章仁品 +1 位作者 罗福成 张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研究跖腱膜起点的确切部位及其与跟骨骨刺的关系。方法对14只足标本行解剖观察、X线摄片,3只胎儿足行组织学切片,20例成人正常足和52例跖腱膜炎足行超声观察。结果①足标本解剖观察:跖腱膜位于跟骨结节内侧突的跖侧,但与其不相... 目的研究跖腱膜起点的确切部位及其与跟骨骨刺的关系。方法对14只足标本行解剖观察、X线摄片,3只胎儿足行组织学切片,20例成人正常足和52例跖腱膜炎足行超声观察。结果①足标本解剖观察:跖腱膜位于跟骨结节内侧突的跖侧,但与其不相联系,向后附着于跟骨结节跖面,其附着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再向后与后方跟腱来源的腱性组织在跟骨结节后下方相互移行融合,包被整个跟骨结节跖后面并紧密地附着于其上。②胎儿足跟部组织学观察:跖腱膜和跟腱呈强嗜酸性带状物,两者在跟骨结节的跖侧和后侧相连续(移行),无明显分界,并紧密地附着于跟骨上。③超声观察:正常跖腱膜呈厚度一致、均质的薄层带状强回声,其起始部附着于整个跟骨结节跖侧,并与后方跟腱来源的腱膜相连续,两者无明显分界。跖腱膜炎时,整个跟骨结节跖侧均可见增厚的跖腱膜。跟骨骨刺并不发生于跖腱膜内。结论跖腱膜起始于整个跟骨结节跖侧面。跟骨骨刺发生于足内在肌如趾短屈肌起点处,不在跖腱膜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筋膜炎 足底
原文传递
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莫星帆 陆蓉 +4 位作者 李晶晶 冯明智 陈小燕 吴敏智 赵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16例跖疣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0~42岁,病程4~15个月,疣体合计47处。通过手术削除、双极电凝烧灼的方法将疣体去除...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16例跖疣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0~42岁,病程4~15个月,疣体合计47处。通过手术削除、双极电凝烧灼的方法将疣体去除后,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间隔7~10 d治疗1次,一般治疗3~4次。结果11例患者经1次手术加3次光动力治疗;5例患者2次手术加4次光动力治疗,效果均满意。随访6个月,16例患者47处疣体全部消失,疣体清除率100%,皮纹存在。除术后局部出现轻度红肿、疼痛、烧灼感外,未发生感染、溃疡、明显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跖疣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光动力疗法 氨基酮戊酸
原文传递
跖骨缺损及重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潘朝晖 王剑利 +2 位作者 蒋萍萍 王成琪 许瑞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比较髂骨、肩胛骨、腓骨重建跖骨缺损的力学效果。方法 在足骨骼三维模型上模拟 1~ 3跖骨、4~ 5跖骨缺损 ,分别采用髂骨、肩胛骨、腓骨重建。以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位移及应力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不同跖骨缺损对残足位移及应... 目的 比较髂骨、肩胛骨、腓骨重建跖骨缺损的力学效果。方法 在足骨骼三维模型上模拟 1~ 3跖骨、4~ 5跖骨缺损 ,分别采用髂骨、肩胛骨、腓骨重建。以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位移及应力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不同跖骨缺损对残足位移及应力影响不同 ,1~ 3跖骨全缺损影响最大。髂骨重建者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小于肩胛骨、腓骨重建者。结论 多组跖骨缺损要修复 ,从力学角度考虑髂骨是首选的供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足部 有限元分析 跖骨 骨缺损
下载PDF
超声在跖腱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程迅生 章仁品 +4 位作者 罗福成 布江英 吴端 陈训 李嘉寿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7期430-432,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在跖腱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观察和测量临床诊断为跖腱膜炎并经手术治疗证实的 46例患者的双侧跖腱膜 ,并测量 2 8例正常中年人的双侧跖腱膜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患侧足的跖腱膜其跟骨附着部的厚度 [(5...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在跖腱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观察和测量临床诊断为跖腱膜炎并经手术治疗证实的 46例患者的双侧跖腱膜 ,并测量 2 8例正常中年人的双侧跖腱膜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患侧足的跖腱膜其跟骨附着部的厚度 [(5 .7± 1.0 )mm ]较其健侧的厚度 [(3 .4± 0 .4)mm ] ,明显增加 (P <0 .0 0 1) ,亦较对照组的厚度 [(2 .9± 0 .2 )mm]明显增加 (P <0 .0 0 1)。结论 超声测量对跖腱膜炎具有明确诊断价值 ,且具有无创、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筋膜炎 诊断
原文传递
A reappraisa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tarsus adductus and hallux valgus 被引量:3
9
作者 Chen Li Wang Chen Wang Xu Huang Jiazhang Zhang Chao Zhang Yijun Ma X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067-2072,共6页
Background A causal link between the metatarsus adductus and hallux valgus is not clear.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metatarsus adductus deformity by radiological measurements and... Background A causal link between the metatarsus adductus and hallux valgus is not clear.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metatarsus adductus deformity by radiological measurements and reapprai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llux valgus and metatarsus adductus.Methods The first step was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tarsus adductus and hallux valgus on 143 dorsoplantar weight-bearing radiographs diagnosed as hallux valgus which was also known as bunions.Measurements including the hallux valgus angle (HVA),the intermetatarsal angle (IMA),the Kilmartin angle (KA),the tibial sesamoid position (TSP),and metatarsus adductus angle were taken.The metatarsus adductus angle is defined by Sgarlato's angle (SMA) and Engel's angle (EMA)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metatarsus adductus angle positively correlates with the HVA (r=0.590,P=0.000) and KA (r=0.601,P=0.000),yet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the grade of TSP,(r=-0.348,P=0.000).Contradiction of diagnosis existed in 22 (22/100) subjects diagnosed as metatarsus adductus by SMA yet normal by EMA.In this group,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VA and metatarsus adductus angle was negative (r=-0.472,P=0.027).Conclusions EMA and SMA defined metatarsus adductus by different deformity apexes.Metatarsus adductus configurations in that the apex of the deformity lay in either the base of metatarsals or tarsus.They respectively correlate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to the H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tarsus adductus hallux valgus sesamoid bones radiological measurements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榭则100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志洁 王辉 +1 位作者 刘彩虹 周志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400-401,I0003,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第一跖背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获得第一跖背动脉的多普勒血流参数资料,探讨此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LOGIQ-400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100只糖尿病足第一跖背动脉,并与60只正常足进行对照,观...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第一跖背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获得第一跖背动脉的多普勒血流参数资料,探讨此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LOGIQ-400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100只糖尿病足第一跖背动脉,并与60只正常足进行对照,观察第一跖背动脉的来源、走行、血流通畅、充盈情况,分析血流频谱(包括血管内径、频谱形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第一跖背动脉较非糖尿病患者管腔内径狭窄,峰值流速升高,阻力指数增高。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第一跖背动脉病变的检测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原文传递
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文强 刘岚 李永喜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观察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效果。方法将门诊154例多发性跖疣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注射聚肌胞,并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液氮冷冻疗法,两组均间隔15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比较两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效果。方法将门诊154例多发性跖疣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注射聚肌胞,并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液氮冷冻疗法,两组均间隔15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对痊愈病人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复发率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7.18%、8.33%、(10.43±2.44)d,对照组分别为71.05%、22.58%、(13.46±3.2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5.325,t=6.398,P<0.05)。结论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创面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胞苷酸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治疗跖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俊敏 于俊杰 +5 位作者 马树银 孟超 徐凤和 贾云燕 张静静 尹燕伟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46-253,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导热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为跖筋膜炎患者90例,年龄31~77岁,男38例,女52例,将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组(IHB...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导热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为跖筋膜炎患者90例,年龄31~77岁,男38例,女52例,将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组(IHB组,n=45)和内热针治疗组(IH组,n=45)。IHB组患者超声引导行胫神经阻滞后给予内热针治疗,IH组患者仅行足底内热针治疗,两组患者均为单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7、30及90 d时NRS评分,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和跖筋膜起点厚度;对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时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7 d时NRS评分,IHB组分别为[(3.5±1.2)和(2.5±0.8)]分,明显低于同时点IH组的[(8.8±1.4)和(3.9±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 d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IHB组(45±5)明显高于IH组(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跖筋膜起点厚度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90 d时,IHB组和IH组优良率分别为91.1%(41/45例)和88.9%(40/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胫神经阻滞下内热针治疗跖筋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胫神经 内热针治疗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解剖型锁定加压钩钢板与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近端Lawrence-BotteⅠ/Ⅱ区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琳袁 沈超 +3 位作者 崔崟 付备刚 王秀会 吴佳俊 《骨科》 CAS 2022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加压钩钢板(anatomical locking compression hook plate,ALCHP)与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近端Lawrence-BotteⅠ/Ⅱ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内固定的59例第五跖骨近端...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加压钩钢板(anatomical locking compression hook plate,ALCHP)与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近端Lawrence-BotteⅠ/Ⅱ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内固定的59例第五跖骨近端Lawrence-BotteⅠ/Ⅱ区骨折病人,依骨折内固定方式分为ALCHP组(25例)与BOLD螺钉组(34例)。记录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记录随访过程中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ALCHP组手术时间长于BOLD组[(43.8±9.2)min vs.(35.6±7.5)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两组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9.9±1.5)周vs.(10.7±3.1)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LCHP组1例出现伤口周缘红肿,BOLD螺钉组2例出现螺钉松动伴轻微退钉,未影响骨折愈合,无内植物感染、腓肠神经分支损伤发生。术后3个月,ALCHP组AOFAS评分优于BOLD螺钉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AOF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CHP与BOLD螺钉均可有效固定第五跖骨近端Lawrence-BotteⅠ/Ⅱ区骨折,获得良好功能恢复。两种内固定方式在手术并发症、远期功能恢复上无差异,但ALCHP属坚强固定,更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骨折内固定术 接骨板 螺钉
下载PDF
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永峰 张宁 +3 位作者 李少连 李新海 步婉莹 刘增兵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自制外固定架固定)和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75例。比较2组手术疗效、足趾畸形和残端修整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观察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自制外固定架固定)和内固定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75例。比较2组手术疗效、足趾畸形和残端修整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12个月。外固定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治疗费用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临床疗效优于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畸形和残端修整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外固定架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跖骨 趾骨 外固定器
下载PDF
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清 王贵忻 田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8-1001,共4页
总结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汇总国内外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其新治疗理念及方法。根据分区的不同,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Ⅰ区及Ⅱ区的骨折采用保守治疗... 总结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汇总国内外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其新治疗理念及方法。根据分区的不同,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Ⅰ区及Ⅱ区的骨折采用保守治疗配合功能锻炼,Ⅲ区骨折宜手术治疗,首选术式为闭合复位髓内螺钉固定。急性第五跖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灵活选择,并根据患者需求综合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骨折 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氟骨症的X线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绪光 焦俊 +4 位作者 宋安学 曹军 张泽业 卢毅 袁有详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本文对100例小儿氟骨症的骨骼X线进行了观察,其主要改变为:骨小梁粗大形成粗网状和粗疏表现有特征性;桡骨远端骨骺和掌骨骨骺出现栅栏征象尤其是跖骨近端粗大横形骨小梁的出现有重要诊断意义。本文还分析了检出情况,提出了诊断标准,讨... 本文对100例小儿氟骨症的骨骼X线进行了观察,其主要改变为:骨小梁粗大形成粗网状和粗疏表现有特征性;桡骨远端骨骺和掌骨骨骺出现栅栏征象尤其是跖骨近端粗大横形骨小梁的出现有重要诊断意义。本文还分析了检出情况,提出了诊断标准,讨论了分型问题以及X线鉴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骨症 骨小梁 X线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丽 陈凯 +2 位作者 全杰荣 张允 陈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莫顿神经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7例)。对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血管、肌腱损伤,治疗后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莫顿神经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7例)。对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血管、肌腱损伤,治疗后8周内是否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进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比较肿瘤最大径。结果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血管、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6例治疗后8周内出现局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8周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周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2组患者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N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2组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莫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安全鞋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正南 程凌 +1 位作者 吴龙英 陶陈华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对标准GB/T20991-2007《个体防护装备鞋的测试方法》中的跖骨保护测试方法进行研究,研制出跖骨保护测试装置,进而对该测试方法进行讨论。由于石蜡、蜂蜡均为混合物,将石蜡和蜂蜡混合后形成新的混合物,其组分的不同,使其硬度不同,从而导... 对标准GB/T20991-2007《个体防护装备鞋的测试方法》中的跖骨保护测试方法进行研究,研制出跖骨保护测试装置,进而对该测试方法进行讨论。由于石蜡、蜂蜡均为混合物,将石蜡和蜂蜡混合后形成新的混合物,其组分的不同,使其硬度不同,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在以后的标准修订中,对蜡模的硬度有所要求,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唯一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鞋 石蜡 硬度 跖骨 测试方法
下载PDF
跖板修补联合Weil截骨治疗慢性跖趾关节不稳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剑锋 梅国华 +2 位作者 施忠民 柴益民 张长青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 评价跖板修补联合Weil截骨治疗慢性跖趾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跖趾关节不稳患者19例19足,男1例,女18例;年龄51~65岁,平均57岁.损伤根据Coughlin分型:1度3例,2度5例,3度9例,4度2例.1... 目的 评价跖板修补联合Weil截骨治疗慢性跖趾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跖趾关节不稳患者19例19足,男1例,女18例;年龄51~65岁,平均57岁.损伤根据Coughlin分型:1度3例,2度5例,3度9例,4度2例.18例累及第2跖趾关节,1例为第2、3跖趾关节同时发病.使用Weil截骨短缩抬高跖骨头,同时探查跖板,17例行跖板修复,2例因跖板缺损严重而行趾长屈肌腱转位术.术后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外侧足趾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入选进行最终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足趾畸形获得矫正,跖趾关节抽屉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跖趾关节力线获得纠正.末次随访时AOFAS外侧足趾评分[(83.4±8.7)分]和VAS评分[(1.3±0.9)分]均较术前[(40.7±6.9)分和(6.8±1.2)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跖趾关节不稳,跖板解剖修复结合Weil截骨可有效地矫正畸形,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足功能,近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跖板修补 Weil截骨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前足X线片测量数据
20
作者 曾明 付士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9-922,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前足X线片中跖骨长度、跖骨间角、第五跖骨外翻角和拇趾外翻角,初步建立前足的正常X线片解剖数据库。方法连续选取1 217名正常成人的前足X线片,男586名,女631名。以第二跖骨为标准(假定其长度为100),在X线... 目的通过测量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前足X线片中跖骨长度、跖骨间角、第五跖骨外翻角和拇趾外翻角,初步建立前足的正常X线片解剖数据库。方法连续选取1 217名正常成人的前足X线片,男586名,女631名。以第二跖骨为标准(假定其长度为100),在X线斜位片上测量第一至第五跖骨相对长度;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第一、二跖骨间夹角,第二、四跖骨间夹角,第二、五跖骨间夹角,以及拇趾外翻角和第五跖骨外翻角,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男性第一、三、四、五跖骨相对长度分别为79.73±5.76、98.03±5.77、98.29±6.07、95.87±6.16,女性分别为80.81±4.49、98.16±3.41、98.51±3.65、96.09±6.07。男性第一、二跖骨间夹角,第二、四跖骨间夹角,第二、五跖骨间夹角,以及拇趾外翻角和第五跖骨外翻角分别为(8.91±2.60)°、(7.20±2.95)°、(15.42±4.47)°、(15.87±6.57)°、(7.22±4.17)°,女性分别为(9.29±2.79)°、(7.27±3.27)°、(15.14±4.75)°、(17.94±7.39)°、(7.12±3.89)°。男性的第一跖骨相对长度显著短于女性(P<0.01),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和拇趾外翻角均显著小于女性(P值均<0.01)。结论男性与女性间跖骨相对长度、跖骨间夹角和拇趾外翻角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了解中国人正常前足空间结构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跖骨 X线片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