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海军 王欢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期176-178,1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共405节椎体)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联合组(采用PKP联合RFA治疗)患者164例,245节椎体,PKP组(单独采用PKP...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共405节椎体)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联合组(采用PKP联合RFA治疗)患者164例,245节椎体,PKP组(单独采用PKP治疗)患者63例,160节椎体。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术后5个月,联合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个月,联合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均高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联合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1周、2个月、5个月,联合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均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联合RFA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更好地提高病变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射频消融术 脊柱转移性肿瘤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长江 任文杰 +4 位作者 王明君 卢占兴 刘帅 王君琛 夏国强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转移肿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2003年8月~2007年8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23例39个椎体(胸椎22个,腰椎17个)。男13例,女10例,年龄45~76岁,平均64.5岁。实施PV...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转移肿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2003年8月~2007年8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23例39个椎体(胸椎22个,腰椎17个)。男13例,女10例,年龄45~76岁,平均64.5岁。实施PVP同时均进行了活检,31个椎体采用单侧穿刺注射骨水泥,8个椎体采用双侧穿刺注射骨水泥;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3~11ml,平均6.5ml;术后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无严重心、肺、脑血管不良反应和围手术期内死亡,术后17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无明显缓解,1例加重,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5分降至26分,有效率为87%;术后CT显示11例18个椎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住院时间12~42d,平均20.5d,随访2~18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期间7例死亡,其余带瘤生存。结论PV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具有创伤小、迅速缓解疼痛、防止椎体病理骨折或塌陷压迫脊髓造成截瘫的良好效果,并可与放疗、化疗等联合应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肿瘤 骨水泥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云华 倪才方 +4 位作者 陈珑 刘一之 金永海 朱晓黎 邹建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疼痛性脊柱转移癌的疗效、并发症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148个单椎体接受PVP治疗的椎体转移癌病例。根据病变椎体治疗前的CT表现,将其分为溶骨性(A组)、成骨性(B组...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疼痛性脊柱转移癌的疗效、并发症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148个单椎体接受PVP治疗的椎体转移癌病例。根据病变椎体治疗前的CT表现,将其分为溶骨性(A组)、成骨性(B组)和混合性(C组)椎体转移癌3组。记录各组椎体术中所用透视时间、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 A组86例,B组15例,C组47例患者接受了PVP治疗。A、B、C 3组有效止痛率分别为81.4%(70/86)、80.0%(12/15)和80.9%(38/47),χ2=0.019,P=0.991、P>0.05。3组每个椎体的平均透视时间分别为(8.5±1.9)min、(14.4±2.5)min和(8.3±1.7)min,经方差分析F=63.073、P=0.000;个椎体骨水泥用量分别为(3.36±0.96)ml、(2.60±0.89)ml和(3.23±0.94)ml,F=4.126,P=0.018、P<0.05;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7.9%(24/86)、20.0%(3/15)、25.5%(12/47),χ2=0.435,P=0.804、P>0.05。结论 PVP治疗不同类型椎体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但其在成骨性病变的治疗中操作技术相对复杂,需注意穿刺技巧并控制骨水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脊柱转移肿瘤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早期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龙华 朱彦军 牛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550-2551,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早期特征。[方法]对3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病变椎体及附件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多椎体受累者呈跳跃状分布,椎间盘不受累。②多椎体受累合并附件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属于晚期表...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早期特征。[方法]对3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病变椎体及附件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多椎体受累者呈跳跃状分布,椎间盘不受累。②多椎体受累合并附件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属于晚期表现。③椎体后部及椎弓局灶性骨破坏是诊断早期脊柱转移瘤的重要根据。[结论]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的MRI表现,对早期诊断有确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与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繁 官荣光 +2 位作者 梁晶 柯玉 陈锦超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病理证实其原发病灶为恶性肿瘤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行骨显像与MRI检查,将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4部分,以椎体数为单位,比较两种方法对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骨显像与MR...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病理证实其原发病灶为恶性肿瘤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行骨显像与MRI检查,将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4部分,以椎体数为单位,比较两种方法对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骨显像与MRI阳性病例检出率分别为94.6%(53/56)和91.1%(51/56)(P>0.05),阳性病灶数检出率为24.1%(338/1400)和22.1%(309/1400)(P<0.01),骨显像优于MRI,尤在胸腰椎明显,两者阳性病灶相符率为94.1%(1317/1400),有比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骨显像较MRI能更敏感地检出脊柱转移瘤,可作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核素骨显像 MRI诊断 对比观察 恶性肿瘤骨转移 MRI检查 诊断价值 原发病灶 病理证实 检出情况 阳性病例 检出率 胸腰椎 相符率 一致性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和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守信 徐凯 +3 位作者 刘颖 刘宏 任忠清 程广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研究脊柱转移瘤的MRI征象 ,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 41例 ,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41例脊柱转移瘤中 ,只累及单个椎体者 6例 ,其余为 2个以上椎体受侵 ,占全部病例的 85 .37% ,其中跳... 目的 研究脊柱转移瘤的MRI征象 ,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 41例 ,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41例脊柱转移瘤中 ,只累及单个椎体者 6例 ,其余为 2个以上椎体受侵 ,占全部病例的 85 .37% ,其中跳跃式分布者 9例。受累椎体形态呈轻度楔形变 30例 ,鱼尾征 5例 ,膨胀性改变4例 ,无明显变化 2例 ;椎板及椎弓根等受侵 2 8例。受侵椎体呈长T1信号、稍长T2信号 30例 ,长T1信号、短T2信号 8例 ,稍长T1、等T2信号 1例 ,等T1、稍长T2信号 2例。椎间盘无改变 39例 ,占 95 .1 2 % ,椎间隙变窄 2例。椎管内或其周围软组织肿块 1 2例。腰大肌形态或信号异常 2例。结论 MRI可作为诊断脊柱转移瘤首选检查方法 ,矢状面T1WI及其SPIR技术显示病变存在优于其他扫描序列。跳跃式椎体侵犯、多椎体受累、椎弓根及椎板多有破坏、椎间盘形态基本正常是脊柱转移瘤的典型表现。辅以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病变 骨转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前路小切口手术椎体切除MACS-TL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性肿瘤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涛林 李熙雷 +2 位作者 董健 周晓岗 周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评价前路手术应用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MACS-TL)小切口椎体切除治疗胸腰段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治疗的胸腰椎脊柱转移性肿瘤伴脊髓神经受损、脊柱不稳病例24例,原发肿瘤... 目的评价前路手术应用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MACS-TL)小切口椎体切除治疗胸腰段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治疗的胸腰椎脊柱转移性肿瘤伴脊髓神经受损、脊柱不稳病例24例,原发肿瘤包括肺癌7例,乳腺癌5例,前列腺癌3例,胃肠癌1例,甲状腺癌4例,不明4例,行前路减压、骨水泥重建,应用MACS-TL内固定。术后8例接受原发部位的手术,另有部分病例术后接受6个月正规化疗或放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疼痛缓解率、并发症,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记录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矢状面Cobb角度变化,并随访肿瘤复发情况以及重建骨水泥块有无断裂和下沉。结果手术时间140~270min,平均175min。手术出血量700~2100ml,平均1050ml。17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除1例ASIA分级为B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术后腰背痛缓解率100%,VAS评分术前平均8.3分,术后6个月平均1.0分;6个月后患者的满意率为94.1%。X线摄片观察显示脊柱结构稳定,椎间高度恢复良好,患者矢状面Cobb角均无丢失,且无骨水泥块断裂及下沉。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和肋间神经痛2例(11.8%),未出现切口或内植入物感染以及膈疝发生。结论对于孤立性转移肿瘤伴有脊髓神经压迫和脊柱不稳的患者,手术干预仍是一种可选择的方式。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MACS-TL)具有低切迹、固定可靠、操作灵活等特点,是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转移性肿瘤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性肿瘤 组件式胸腰椎前路结构系统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干扰素α-2b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珊 薛朝霞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2727-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肿瘤脊柱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进行治疗,干扰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比较...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肿瘤脊柱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进行治疗,干扰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评分,观察两组疼痛缓解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2周、4周干扰素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分组与时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干扰素组的疼痛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干扰素α-2b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性肿瘤 椎旁神经阻滞 干扰素Α-2B 疼痛 睡眠质量 疗效
下载PDF
磁共振诊断腰椎转移瘤56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雅红 何永芳 +2 位作者 王果兵 聂江华 项劲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转移瘤磁共振(MRI)表现,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56例腰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MRI下病灶部位、形态、信号强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受累椎体共计130个,并且以多个椎体受累为主;侵及椎体附件32例(57.1%),... 目的探讨腰椎转移瘤磁共振(MRI)表现,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56例腰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MRI下病灶部位、形态、信号强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受累椎体共计130个,并且以多个椎体受累为主;侵及椎体附件32例(57.1%),侵及椎旁及椎管内软组织25例(44.6%);受累椎体呈楔形改变38例(67.9%),10例(17.9%)呈膨胀性改变;溶骨性转移39例(69.6%),成骨性转移5例(8.9%),混合性转移12例(21.4%)。溶骨性转移瘤以低T1WI、高T2WI、低STIR为主,成骨性以低T1WI、低T2WI、低STIR为主,混合性转移瘤中以混合信号为主,STIR信号以高信号为主。结论 MRI检查可显示腰椎转移瘤的形态、位置、侵袭程度及信号强度,对腰椎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转移瘤 磁共振 诊断
下载PDF
用MRI检查与CT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临床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冬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183-185,共3页
目的: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病情使用MRI检查与CT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将2015年至2016年期间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脊柱转移的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例研究对象均进行MRI检查及CT检查,再对其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然后... 目的: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病情使用MRI检查与CT检查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将2015年至2016年期间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脊柱转移的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例研究对象均进行MRI检查及CT检查,再对其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然后,以全身骨扫描检查的结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对比使用MRI检查及CT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效果。结果:使用全身骨扫描检查对这5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结果是其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为100%;使用CT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结果是其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为54%;使用MRI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结果是其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为96%。与使用CT检查相比,使用MRI检查对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相对于使用CT检查相比,使用MRI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MRI检查 全身骨扫描检查 脊柱转移瘤 检出率
下载PDF
PET/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叙锋 冯大雄 +4 位作者 戢勇 付钦卿 黄光平 周玉 张戈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3期77-7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集1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PET/CT及MRI检查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PET/CT检出病灶43个,其中25个经...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集1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PET/CT及MRI检查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PET/CT检出病灶43个,其中25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转移椎体病灶,18个为良性病灶,定性诊断的22个转移椎体病灶,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ax)范围为2.38-26.30。MRI共检出病灶40个,其中25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转移椎体病灶,15个为良性病灶;定性诊断的17个转移椎体病灶,15个病灶T_1WI呈低信号及T_2WI呈高信号,2个病灶T_1WI及T_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强化。PET/CT对转移椎体病灶的诊断正确率为88.37%(38/43)、敏感度为88.00%(22/25)、特异度为88.89%(16/18),而MRI的诊断正确率为67.50%(27/40)、敏感度为68.00%(17/25)、特异度为6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实现了精细解剖结构与丰富生理、生化分子功能信息的结合,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MRI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