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喜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3-426,共14页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主要由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的糜棱片麻岩类、部分重烙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糜棱片麻岩类及太古宙地壳残块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底再造条岩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构造岩性单元,属于造山带根部...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主要由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的糜棱片麻岩类、部分重烙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糜棱片麻岩类及太古宙地壳残块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底再造条岩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构造岩性单元,属于造山带根部地壳的一部分,而且其中前两部分既不属于太古富变质上壳岩和侵入岩系,也不属于早元古代变质上亮岩,而是早元古代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变形变质作用和部分重熔作用对太古宙基底综合改造作用的产物。基底再造杂岩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前寒武纪克拉通内硅铝壳造山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地质证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基底 再造作用 杂岩
下载PDF
高级变质地体中多期变质事件的甄别:以东南极埃默里地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5-939,共15页
在多期高级变质地体中确定每期变质事件的性质、时代和P-T轨迹是一项非常困难的研究工作,也是变质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将精细的地质年代学研究与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岩石学观察相结合,这是建立同位素年龄与变质事件之间有机联系的... 在多期高级变质地体中确定每期变质事件的性质、时代和P-T轨迹是一项非常困难的研究工作,也是变质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将精细的地质年代学研究与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岩石学观察相结合,这是建立同位素年龄与变质事件之间有机联系的最好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来甄别东南极埃默里地区格林维尔期和泛非期高级变质事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基本上查明了两期变质事件的影响范围、变质时代和P-T演化,但也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一般而言,在同一变质地体中发育两期/多期具有不同构造指向的挤压-伸展变形、保存不同类型(如顺时针和逆时针)或者不连续的P-T演化轨迹以及含有两组/多组变质年龄等可视为存在多期变质事件的标志。当前对多期高级变质作用叠加的研究中还存在两个不清楚的岩石学问题,其一是早期变质作用对晚期变质重结晶施加了什么样的影响?其二是晚期变质作用如何叠加在早期变质矿物组合之上?所以,探索多期高级变质事件的叠加机理、变质行为及控制因素仍是未来岩石学家的艰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变质地体 多期变质叠加 埃默里地区 东南极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乌拉斯沟铅锌铜矿床的富CO_2流体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边春静 徐九华 +1 位作者 张辉 成曦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6-730,共15页
乌拉斯沟铅锌铜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兰火山–沉积盆地。本矿床分为铜、铅–锌两个矿化带,矿体赋存在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容矿岩石为大理岩、绿泥石英片岩等。矿床内角砾状铅锌矿石反映了早期海相沉积成矿作用,矿床变形变质... 乌拉斯沟铅锌铜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兰火山–沉积盆地。本矿床分为铜、铅–锌两个矿化带,矿体赋存在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容矿岩石为大理岩、绿泥石英片岩等。矿床内角砾状铅锌矿石反映了早期海相沉积成矿作用,矿床变形变质特征明显,其矿化石英脉可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顺层石英脉和晚阶段切层硫化物石英脉。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分为富CO_2包裹体、碳质流体包裹体和部分水溶液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阶段石英脉中富CO_2包裹体,CO_2相的三相点温度(Tm,CO_2)范围在–62.3~–58.5℃,CO_2笼合物熔化温度(Tm,clath)为0.5~7.5℃,部分均一温度(Th,CO_2)集中在5.0~21.0℃,均一温度(Th,total)集中在285~378℃,所计算的盐度变化于4.9%~15.1%Na Cleqv之间,密度为0.84~0.97 g/cm^3,最低捕获压力为260~360 MPa。晚阶段石英脉中,富CO_2包裹体的CO_2三相点的温度(Tm,CO_2)为–61.9~–56.9℃,T_(m,clath)为0.4~9.5℃,Th,CO_2为9.0~28.0℃,Th,total范围为242~389℃,盐度分布于1.0%~15.5%Na Cleqv之间,密度为0.55~0.98 g/cm^3,最低捕获压力范围为180~370 MPa。激光拉曼探针测试显示包裹体除含CO_2外,还含有不定量的CH4和N2。铜矿化石英脉的流体以富CO_2为特征,为中高温、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_2O-NaCl-CO_2±CH_4±N_2变质流体,与造山–变质成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斯沟 铅锌铜矿 富CO2流体 变质热液改造
下载PDF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森 赵东方 +4 位作者 吕广俊 沙德铭 权恒 田昌烈 杨铁军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红透山铜锌矿床赋存于辽北太古宙绿岩红透山岩组,为极具工业意义的大型矿床.通过对矿石H、O、S、Pb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结合矿床矿体形态、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宏观特征,认为红透山铜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晚期火山-沉积岩系... 红透山铜锌矿床赋存于辽北太古宙绿岩红透山岩组,为极具工业意义的大型矿床.通过对矿石H、O、S、Pb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结合矿床矿体形态、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宏观特征,认为红透山铜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宙晚期火山-沉积岩系,成矿流体来源于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成矿热力来源于变质作用,从而认为红透山铜锌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层控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透山 铜锌矿床 地质特征 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层控矿床 辽宁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