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成矿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52
1
作者 翟裕生 邓军 彭润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本文以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区域岩石圈组成为基础,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 个成矿域:天山_兴蒙成矿域、塔里木_华北成矿域、秦_祁_昆成矿域、扬子成矿域、华南成矿域、喜马拉雅_三江成矿域, 并描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按照不同地质... 本文以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区域岩石圈组成为基础,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 个成矿域:天山_兴蒙成矿域、塔里木_华北成矿域、秦_祁_昆成矿域、扬子成矿域、华南成矿域、喜马拉雅_三江成矿域, 并描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按照不同地质时代, 简述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主要矿床形成过程, 并从中国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质成矿演化历史出发, 探讨了中国区域成矿特色,初步提出8 点: ①大陆边缘成矿显著; ②发育叠加复合成矿作用; ③壳源花岗岩成矿规模巨大;④浅成低温成矿系统发育; ⑤构造控矿成矿明显; ⑥金矿形成复杂多样; ⑦成矿的多期性和不均一性; ⑧大陆边缘中新生代金属成矿高峰。以上述为基础, 提出了“复合大陆成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域 成矿演化 区域成矿特征 中国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国华 丁正江 +3 位作者 纪攀 李勇 唐俊智 刘莉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9-1036,共8页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发现了大中型金矿床多处,特别是辽上特大型金矿,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关注。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在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以及印度洋板块联合作用下,形成了鲁东地区特殊的格局,胶莱盆地为该时段...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发现了大中型金矿床多处,特别是辽上特大型金矿,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关注。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在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以及印度洋板块联合作用下,形成了鲁东地区特殊的格局,胶莱盆地为该时段的产物。复杂的构造环境及两期次大的岩浆活动,为牧牛山地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和成矿作用的动力及物质来源。古元古代荆山群含石墨的变质岩系和早白垩世形成的中基性脉岩,共同成为该地区金成矿重要的地球化学障。根据矿床显著的特点将牧牛山地区金矿分为蓬家夼式、土堆式、辽上式和宋家沟式四种类型,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分析了成矿演化机制。指出了未来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找矿方向
全文增补中
内蒙盘陀山含钨花岗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国斌 李文明 +8 位作者 杨合群 田永堂 高永伟 杜涛 全守村 乔耿彪 雷永孝 杨涛 冯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836,共9页
盘陀山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北山盘陀山—古硐井近东西向挤压隆起带西段,为一复式岩体,由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两种岩石单元构成,其中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与近年新发现的国庆钨矿床有关。前人测得成矿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83.3... 盘陀山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北山盘陀山—古硐井近东西向挤压隆起带西段,为一复式岩体,由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两种岩石单元构成,其中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与近年新发现的国庆钨矿床有关。前人测得成矿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83.3±1.8 Ma,时代为泥盆纪。成矿岩体岩石的Rittman指数为1.86~2.28,A/CNK平均值为1.12,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岩石的LaN/YbN值为1.90~7.63,δEu值为0.09~0.63,Nb/Ta值为1.07~10.77,Rb/Sr值为0.41~5.34,说明岩浆来源于地壳,具有明显的重熔型花岗岩特征。作者研究认为,在早古生代该区属白玉山—方山口—鹰嘴红山被动陆缘带,到泥盆纪本区进入板块碰撞造山阶段,动力转化为热量,前寒武纪古陆壳发生部分重熔,生成了含钨花岗岩浆。岩体的成矿作用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岩浆上侵后,挥发份携带部分成矿元素向顶边部运移,并在岩体内接触带聚集,形成了顶边部接触带型钨矿体群;第二阶段,随着岩体由边部向内部结晶,残余岩浆中挥发分及成矿元素逐步富集,最终在成矿岩体中部形成了石英细脉带型钨矿体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陀山花岗岩 成矿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机制 内蒙北山
下载PDF
钍矿成矿特征与地质勘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仉宝聚 张书成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203-210,共8页
对钍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布及钍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简要概括了世界钍矿床分类,对三类重要钍矿床的成矿作用进行了综述;以钍矿床成矿特征与铀矿床作对比,提出钍矿成矿地质特征,以及钍成矿的特殊性和钍矿床勘查的地质依据... 对钍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布及钍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简要概括了世界钍矿床分类,对三类重要钍矿床的成矿作用进行了综述;以钍矿床成矿特征与铀矿床作对比,提出钍矿成矿地质特征,以及钍成矿的特殊性和钍矿床勘查的地质依据,并提出中国钍矿资源勘查对策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矿床 地质勘查 成矿特征 核燃料
下载PDF
青海驼路沟钴矿成矿特征及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俊伟 孙丰月 +3 位作者 李世金 石天成 胡继春 顾瑛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3,29,共8页
驼路沟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南复合拼贴带内,是国内少数独立钴矿床之一。赋存地层为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层位、构造控矿特征显著,变形变质强烈,沿走向和倾向均有斜列和... 驼路沟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南复合拼贴带内,是国内少数独立钴矿床之一。赋存地层为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层位、构造控矿特征显著,变形变质强烈,沿走向和倾向均有斜列和波状弯曲、膨大、缩小现象。矿床热液叠加成矿显著,表现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成矿后改造使矿段间差异性抬升和矿体侧伏明显,矿床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 控矿规律 驼路沟 青海
下载PDF
秦巴山区重晶石与毒重石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涂怀奎 《化工矿产地质》 CAS 1999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秦巴山区按地质成矿特征可划分大巴山、平利、南秦岭三个区。重晶石与毒重石矿床分三条成矿带 :南带为毒重石矿带、北带与中带为重晶石矿带 ,成矿具有多期作用 ,含火山喷发、大陆边缘沉积、裂谷与脉体成矿叠加。本区找矿前景是乐观的。
关键词 重晶石矿床 毒重石矿床 成矿特征
下载PDF
北京万庄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续颜 蒋菡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北京平谷万庄金矿产于燕山沉降带内的中元古界碳酸盐岩中 ,金矿化受燕山期三百山岩体、变质地层、层间虚脱构造及多期活动的NE走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呈筒状、扁担状及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褐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为主。矿石... 北京平谷万庄金矿产于燕山沉降带内的中元古界碳酸盐岩中 ,金矿化受燕山期三百山岩体、变质地层、层间虚脱构造及多期活动的NE走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呈筒状、扁担状及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褐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为主。矿石类型主要有硅化多金属硫化物型和硅化黄铁矿型。矿区内矿化水平分带性明显。自三百山岩体为中心 ,从岩体内部到接触带 ,再到外接触带的变质地层中 ,依次发育有热液脉型铜矿化、夕卡岩铜金矿化和热液型金矿化 ,其中前两者未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 ,仅第三者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万庄金矿床。矿区内太古界密云群基底变质岩为万庄金矿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矿源 ,三百山闪长玢岩及石英闪长岩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部分含矿热液 ,并与循环大气水混合促进了金的沉淀。中元古代长城系碳酸盐岩成为金矿化的有利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金矿床 成矿特征 成因 围岩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广西深泥田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六灵 邓杏彬 +1 位作者 周建华 李继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9-694,共6页
广西深泥田金矿床是在桂东北地区新发现的硅化蚀变破碎带微细粒型金矿,产于1∶20万化探金地球化学低丰度背景区。本文介绍了深泥田金矿床发现与勘查经过、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矿床不同尺度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关键词 广西 深泥田金矿床 成矿特征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模型
下载PDF
蒙古国哈茨维奇铜矿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小伟 孔垂鹏 《甘肃地质》 2009年第1期38-41,75,共5页
蒙古国哈茨维奇铜矿位于蒙古南戈壁铜成矿带,分南北2个矿段。矿化主要发育在斑岩体内部,其次在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矿化受NE向F2、F4两组断裂控制,含矿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容矿构造为构造裂隙;围岩蚀变有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 蒙古国哈茨维奇铜矿位于蒙古南戈壁铜成矿带,分南北2个矿段。矿化主要发育在斑岩体内部,其次在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矿化受NE向F2、F4两组断裂控制,含矿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容矿构造为构造裂隙;围岩蚀变有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青盘岩化,蚀变具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特征。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矿床。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矿化特征、物、化探成果资料、深部钻探等多元信息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 哈茨维奇 斑岩型铜矿 矿化特征 找矿前景
原文传递
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柳玉虎 姜克全 谢克家 《矿产勘查》 2012年第2期176-183,共8页
文章介绍了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区域地质背景,重点分析了形成钼矿床必要的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时代方面的特征,总结出钼矿床产于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部位,前寒武纪的太华群、熊耳群、官道口群... 文章介绍了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区域地质背景,重点分析了形成钼矿床必要的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时代方面的特征,总结出钼矿床产于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部位,前寒武纪的太华群、熊耳群、官道口群、栾川群为4个富钼地层,前燕山期的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与燕山期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交叉部位有利于燕山期小岩体的侵位和钼矿床的产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与钼矿床具有时空上的一致性,该区钼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中元古代熊耳期和中生代燕山期,集中于(1884±210)Ma~(1352.95±27.06)Ma和(145±2.2)Ma~(106±2.1)Ma两个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床 成矿特征 东秦岭(河南段)
下载PDF
桂北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分布规律与找矿标志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军 王瑞湖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桂北地区是广西有色、贵金属、稀土和稀有等多金属矿产的重要资源基地,是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以来重点部署地区之一。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精心组织和各项目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已初步控制锡铅锌多金属(3... 桂北地区是广西有色、贵金属、稀土和稀有等多金属矿产的重要资源基地,是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以来重点部署地区之一。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精心组织和各项目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已初步控制锡铅锌多金属(333+3341)资源量:铅3.92817×105t(金属量,下同),锌7.21406×106t,金17.167 t,银456 t,锡2.56845×105t,铜3.2480×104t,镍3.9491×104t,钴3141 t,钨2.1026×104t,锑7691 t;新发现矿产地22处,其中大型锡2处,中小型锡5处,中小型铅锌6处,中小型钨3处,中型镍1处,小型金4处,小型锑1处。本文通过综合桂北地区各工作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总结该区锡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铅锌多金属矿 资源量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桂北
下载PDF
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大地构造背景、成因类型与成矿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文光 傅朝义 +4 位作者 姚仲友 信迪 葛之亮 宋学信 王天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其次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碰撞造山带和岛弧上,其次产出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铜金矿床大多规模巨大或较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少数与富钾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或侵入岩伴生。铜金矿床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大多与斑岩体系和/或火山机构有关。虽然许多铜金矿床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其矿石较易处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矿床 大地构造背景 成因类型 成矿特征 巴布亚新几内亚
下载PDF
湘南地区骑田岭与香花岭岩体的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晗晗 王登红 +5 位作者 王瑞江 李建康 赵芝 黄凡 于扬 张怡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9,共14页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香花岭则以锂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为主;骑田岭花岗岩具有高硅碱、弱过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而香花岭花岗岩较骑田岭更富硅碱,分异程度更高,且高度富集挥发分氟,是高酸富碱氟、高度分异的碱性-过碱性花岗岩;高分异的香花岭岩体发育钨、锡、铌、钽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床,而同时期的骑田岭岩体仅形成钨、锡矿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含矿性角度,骑田岭花岗岩中稀有金属含量远不如香花岭岩体;香花岭花岗岩的高分异演化有利于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的逐步富集成矿;骑田岭岩基已遭受高度风化剥蚀作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综合骑田岭岩体的地球化学成矿图解推断,岩体西北部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香花岭小岩体的成矿,认为尽管在受风化剥蚀影响较大的岩体西北部找到矿化并非易事,但若附近有出露或隐伏的小岩体,将会是有利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特征 骑田岭 香花岭
下载PDF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大地构造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文 黄再心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7期91-93,共3页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镍钴矿床类型主要为红土型矿床。镍钴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新几内亚逆冲带和巴布亚超镁铁质岩带。前者以马丹省瑞木镍钴矿床为代表,规模巨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镍钴矿床类型主要为红土型矿床。镍钴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新几内亚逆冲带和巴布亚超镁铁质岩带。前者以马丹省瑞木镍钴矿床为代表,规模巨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镍钴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矿床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虽然镍钴矿床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其矿石较易处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木镍钴矿 大地构造背景 成因类型 成矿特征 巴布亚新几内亚
下载PDF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炼 朱魁 《有色金属文摘》 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没有更多新的矿区可供开采的情况之下,深部找矿的有关研究以及实践越来越多的引起了重视。本文阐述了金属矿床深部找矿工作的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矿产形成中常见的几种地质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没有更多新的矿区可供开采的情况之下,深部找矿的有关研究以及实践越来越多的引起了重视。本文阐述了金属矿床深部找矿工作的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矿产形成中常见的几种地质作用以及不同地质作用情况下找矿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地质作用 成矿特点
下载PDF
Metallogeny of Shoshonite-Hosted Copper-Gold Deposits in Middle-South Parts of Tancheng-Lujiang Deep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y,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Qiu Jiansheng Wang Dezi Ren Qijiang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Brent I. A. McInnes CSIRO Division of Exploration and Mining, PO Box 136, North Ryde, NSW 2113, Australi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1-54,共4页
The middle south parts of Tancheng Lujiang deep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y are an important locality of Cu Au deposits related to Mesozoic volcanic subvolcanic magmatism in eastern China. According to their metal... The middle south parts of Tancheng Lujiang deep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y are an important locality of Cu Au deposits related to Mesozoic volcanic subvolcanic magmatism in eastern China. According to their metallogenic features and ore forming conditions, copper gold deposits in this district are ascribed to two groups: the epithermal group 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ellurium gold type, quartz adularia type and quartz manganoansiderite type; the magmatic hydrothermal group which includes porphyry Cu Au deposit, breccia pipe porphyry type Au Cu deposit and skarn type Au Cu deposit. In thi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six typical shoshonite hosted Cu Au deposits are outlined. Additionally, the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metallo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Cu Au deposits are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 copper gold deposits metallogenic features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鹿井矿田酸碱两种类型交代作用特征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意 林锦荣 +1 位作者 胡志华 王勇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77-178,共2页
鹿井矿田是诸广岩体中部热液型铀矿重要产出区,矿田内发育酸碱两种类型热液蚀变,形成了以不同铀矿化类型为主的铀矿床。文章选择以碱交代矿化为主的高昔矿床与以酸交代矿化为主的牛尾岭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矿特征对比分析,阐明酸... 鹿井矿田是诸广岩体中部热液型铀矿重要产出区,矿田内发育酸碱两种类型热液蚀变,形成了以不同铀矿化类型为主的铀矿床。文章选择以碱交代矿化为主的高昔矿床与以酸交代矿化为主的牛尾岭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矿特征对比分析,阐明酸碱两种类型交代作用特征,为揭示成矿流体特征、成矿作用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井矿田 碱交代作用 酸交代作用 矿化特征
下载PDF
鸭绿江成矿带西南段区域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学元 王贵春 +1 位作者 李淑芳 龚全德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2年第4期16-21,共6页
研究区位于辽吉古裂谷带上,鸭绿江成矿带西南段。行政区划位于吉东南辽东地区。区域岩浆活动以印支—燕山期为主[1]。区内近东西向构造形成较早,比较强烈,构成本区构造格架。断裂集中区,特别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区域,易于产出金矿体和多... 研究区位于辽吉古裂谷带上,鸭绿江成矿带西南段。行政区划位于吉东南辽东地区。区域岩浆活动以印支—燕山期为主[1]。区内近东西向构造形成较早,比较强烈,构成本区构造格架。断裂集中区,特别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区域,易于产出金矿体和多金属矿体;区域上铜(锌)、金、黄铁矿矿床严格受层位控制[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 金矿 成矿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青海省兴海县大河坝地区铜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瑞国 刘哲东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12期61-66,共6页
青海省大河坝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和西秦岭造山带两大造山带的交汇部位,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中部主要存在两条主干矿化构造蚀变带(Ⅰ、Ⅱ号矿化构造蚀变带)和三条次级矿化构造蚀变带(Ⅱ-1、Ⅱ-2和Ⅱ-3号矿化构... 青海省大河坝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和西秦岭造山带两大造山带的交汇部位,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中部主要存在两条主干矿化构造蚀变带(Ⅰ、Ⅱ号矿化构造蚀变带)和三条次级矿化构造蚀变带(Ⅱ-1、Ⅱ-2和Ⅱ-3号矿化构造蚀变带)。I号矿化带中施工的ZK12见15条铜矿体、3条铅(银)矿体、1条金矿体;铜矿体累计视厚度123. 45m,Cu平均品位0. 50~1. 21×10-2。矿体分布受构造控制。空间上呈陡倾状或以透镜状雁行式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坝 铜银多金属 成矿特征 控矿因素 青海省
下载PDF
个旧岩体内铜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小虎 廖阮颖子 廖时理 《科技信息》 2010年第5期13-14,共2页
云南个旧锡矿东矿区西部塘子凹凹陷带岩体内部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是深部找矿的新类型。矿床围岩蚀变类型较多,蚀变分带未见明显对称性,可能与热液的多期次性有关。矿床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尤其是钾长石化,可做为找矿标志。通过分析... 云南个旧锡矿东矿区西部塘子凹凹陷带岩体内部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是深部找矿的新类型。矿床围岩蚀变类型较多,蚀变分带未见明显对称性,可能与热液的多期次性有关。矿床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尤其是钾长石化,可做为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总结出矿床形成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围岩蚀变特征 成矿特点 云南个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