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山铀矿田成矿机理研究 被引量:134
1
作者 范洪海 凌洪飞 +3 位作者 王德滋 刘昌实 沈渭洲 姜耀辉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8-213,共6页
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环境 ,并剖析了典型矿床在垂向上物质成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相山矿田主要经历了两期铀矿化作用 ,第一期为铀 赤铁矿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1 1 5± 0 6Ma ;第二期为铀 萤石 水云... 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环境 ,并剖析了典型矿床在垂向上物质成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相山矿田主要经历了两期铀矿化作用 ,第一期为铀 赤铁矿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1 1 5± 0 6Ma ;第二期为铀 萤石 水云母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99± 6Ma。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 ,第一期成矿作用主要与大规模火山塌陷及次火山岩侵位有关 ,第二期成矿作用则主要与因太平洋板块的松弛作用而形成的区域性伸展、裂解及中基性脉岩的活动有关。相山矿田的热液蚀变类型不仅在平面上存在东碱、西酸的演化趋势 ,而且在垂向上还存在上酸、下碱的演化规律。通过对相山矿田成矿机理的深入探讨 ,认为相山矿田是成矿元素多阶段富集、成矿热液多期叠加以及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成矿环境 垂向分带 成矿机理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周朝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6-38,共3页
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周朝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铅锌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成矿机理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周朝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 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周朝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铅锌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成矿机理滇东北麒麟厂锌铅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周朝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收稿日期: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物质来源 成矿流体 成矿机理
下载PDF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45
3
作者 刘玉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块状硫化物矿床,热水沉积,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机理,成矿模式一个受后期改造和热液叠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刘玉平(中国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热水沉积 变质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 成矿机理 成矿模式
下载PDF
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机制——以中国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倪培 迟哲 +3 位作者 潘君屹 王国光 陈辉 丁俊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9-394,560,共26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获得成矿流体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成分信息的主要手段,对于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流体包裹体研究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热液矿床的流体研究中,并且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本文选择斑岩型矿床、矽...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获得成矿流体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成分信息的主要手段,对于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流体包裹体研究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热液矿床的流体研究中,并且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本文选择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海底热液及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和造山型金矿5种典型热液矿床,通过总结其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温度、盐度及同位素数据,并结合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对不同类型矿床中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矿床类型 成矿机制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林传仙 郑作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者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I至少...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者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I至少12h,1%HCI至少0.1h。影响粘土吸附稀土的物理化学因素有:溶液浓度、溶液酸碱度(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温度等。在pH值较低的相同实验条件下,轻稀土的吸附效率要明显高于重稀土。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重稀土的吸附效率很低,而在较高的pH值条件下则相反。根据实验结果对Langmuir吸附模型和计量置换吸附模型在粘土吸附稀土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酸性淋滤和粘土吸附反应的耦合作用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矿床 成矿机理 风化壳
下载PDF
赤峰西部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机制的新认识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贵忠 佘宏全 +3 位作者 杨忆 周瑞 颜丹平 杨振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6,共8页
赤峰西部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拼合部位南侧的板块北部边缘带上,为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重要金矿产地之一。本区金矿床包括两种类型:柴胡栏子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莲花山和红花沟金矿床属石英脉型。诸多地质事实表明... 赤峰西部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拼合部位南侧的板块北部边缘带上,为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重要金矿产地之一。本区金矿床包括两种类型:柴胡栏子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莲花山和红花沟金矿床属石英脉型。诸多地质事实表明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中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野外观察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说明中基性岩浆活动发生在印支期。因此,笔者提出本区金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的新认识,否定了以往一些研究者提出本区金成矿作用是发生在燕山期或海西期的看法。同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本区金矿床是在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作用下、区域隆起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从而对本区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做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机制 构造-岩浆作用 赤峰西部地区 岩浆活动 同位素年代学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床金的迁移富集机理新探 被引量:16
7
作者 郑大中 郑若锋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5,共5页
描述了小秦岭金矿成矿新机制。金及金合金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氢被氧化成水。在高温热液中,以液态纳米金及液态纳米金合金迁移,当热液降至低温后,则呈固态纳米金及固态纳米金合金沉淀、凝聚。
关键词 小秦岭金矿 成矿机理 氢化物 羰基氢化物 纳米粒子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红山铁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左国朝 刘义科 李绍雄 《甘肃地质》 2010年第3期9-18,共10页
甘肃北山地区红山铁矿床为赋存于元古界青白口系顶部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其铁矿石主要类型为磁铁矿,少量为赤铁矿、镜铁矿。矿石储量可达亿吨,经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研究,本矿床形成于裂陷海盆中,与多处含铁的热卤水喷流柱上涌有关,属于&... 甘肃北山地区红山铁矿床为赋存于元古界青白口系顶部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其铁矿石主要类型为磁铁矿,少量为赤铁矿、镜铁矿。矿石储量可达亿吨,经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研究,本矿床形成于裂陷海盆中,与多处含铁的热卤水喷流柱上涌有关,属于"Sedex"型铁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铁矿床 成矿机制 “Sedex”型 甘肃北山
原文传递
西天山阿吾拉勒火山岩型铁矿带东段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机理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帮耀 荆德龙 +3 位作者 姜常义 张博 王子玺 石福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5-397,共13页
备战、敦德、智博、查岗诺尔铁矿分布于阿吾拉勒火山岩型铁矿带东段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各个矿区基性、中性和酸性火山岩兼而有之,但所占比例不尽相同。矿区的火山岩以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也有少量拉... 备战、敦德、智博、查岗诺尔铁矿分布于阿吾拉勒火山岩型铁矿带东段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各个矿区基性、中性和酸性火山岩兼而有之,但所占比例不尽相同。矿区的火山岩以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也有少量拉斑系列岩石出露。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火山岩的固有特征。研究认为该地区铁矿床为矿浆-火山热液复合成因型铁矿床,其形成受岩浆-热液系统活动的制约,具体成矿作用包括氧化物熔离成矿、隐爆-贯入成矿、分离结晶+岩浆流动成矿和热液交代四种类型。矿床的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包括:(1)活动大陆边缘型火山岩组合与伸展构造环境;(2)基性和中性火山熔浆多次喷溢和堆积部位;(3)含矿母岩浆的强烈分异演化导致氧化物熔离,而分离结晶和岩浆流动则促使富集矿体形成;(4)岩浆热液对流循环并萃取围岩铁质,是形成热液期矿石的基本机制;(5)火山机构及其伴生裂隙是含矿岩浆活动的有利空间并为成矿物质的聚集提供物理化学条件,是铁矿体主要控矿因素和赋矿部位。铁矿床与火山作用关系极为密切,火山熔浆与火山热液反复多次活动导致了成矿作用的多期多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铁矿 地质背景 成矿机理 阿吾拉勒成矿带 西天山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settings of the Central-east Asia multi-energy minerals metallogenetic domain 被引量:13
10
作者 LIU ChiYang QIU XinWei +1 位作者 WU BoLin ZHAO HongG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z2期1-18,共18页
That more than 82 percent of proved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coexist with proved oil-gas or coalfields in the world reflects the fact of coexistence and accumulation of multi-energy minerals including oil,gas,c... That more than 82 percent of proved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coexist with proved oil-gas or coalfields in the world reflects the fact of coexistence and accumulation of multi-energy minerals including oil,gas,coal and uranium in the same basin.Especially,this phenomenon is most typical in the Central-east Asia energy basins.Across China,Mongolia and som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the giant Central-east Asia metallogenetic domain(CEAMD)stretches more than 6,000 km from Songliao Basin of China in the east to the Caspian Sea in the west.The multi-energy mineral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ain include: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complicated and ordered;the ore-bearing horizon relates closely to the geographical region;the accumulation/miner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ime is the same or close;the occurrence setting and accumulation/mineralization have close correlation;and they have rich provenance for all the minerals.All of these imply that they hav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each other under a unified geodynamic background.The exogenetic uranium mineralization process in CEAMD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using time limits of 100 Ma,(50±2)Ma,20±(2―4)Ma,8―5 Ma.The major mineralization periods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each primary uranium-bearing basin are identical to the oil-gas accumulation and localization periods and phases in the same basin,and are also in response to regional tectonics and controlled in general by the regional geodynamic environment.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commercial exploit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coexistence,accumul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oil,gas,coal and uranium and their interaction mainly occur in the late/last and post basin evolution.Through generaliz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accumulation/mineraliz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energy basins in CEAMD,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the relatively stable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moderate(weaker)structural deformation probably are necessary for formation,coexistence and preserv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east Asia energy minerals metallogenetic domain oil-gas-coal and sandstone-type uranium ore deposit coexistence in the same basin accumulation/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basin dynamics
原文传递
湖南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构造成矿机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彭渤 黄瑞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1-211,共11页
初步总结了湖南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的构造成矿特征。对典型金成矿断裂构造进行了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对前寒武系脉型金矿床的概念提出了新认识。并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构造-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金成矿机理。
关键词 构造成矿 前寒武纪 金矿床 成矿机理
下载PDF
西昆仑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匡文龙 古德生 +1 位作者 刘继顺 刘文伟 《有色矿冶》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西昆仑地区的成矿主要集中在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盆地的泥盆—石炭系沉积建造之内,野外考察和样品测试结果显示:该区铅锌矿化是由于各期构造运动期间(如海西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热卤水的运移而形成,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大规... 西昆仑地区的成矿主要集中在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盆地的泥盆—石炭系沉积建造之内,野外考察和样品测试结果显示:该区铅锌矿化是由于各期构造运动期间(如海西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运动)热卤水的运移而形成,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和褶皱作用的发生,导致了油田卤水和深层流体的混合,从而使得成矿物质不断沉淀而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莲花山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能 张文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83,共11页
在对莲花山金矿床Au的成矿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与Au的主要成矿阶段密切相关的石英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气液相成分分析,结合其他分析结果和资料,确定出成矿流体的性质、盐度和密度;成矿过程的温度、压力、氧逸度和硫逸... 在对莲花山金矿床Au的成矿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与Au的主要成矿阶段密切相关的石英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气液相成分分析,结合其他分析结果和资料,确定出成矿流体的性质、盐度和密度;成矿过程的温度、压力、氧逸度和硫逸度以及成矿环境和pH、Eh值等Au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最后探讨了Au的活化、迁移和沉淀机理,认为导致本矿床Au的沉淀有两种机制,即沸腾去气机制和流体混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物理化学条件 液包体
下载PDF
豫西南许窑沟金矿成因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秋玲 卢欣祥 薛青 《黄金地质》 2002年第3期38-42,共5页
对许窑沟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几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断裂、特别是韧性剪切带对成矿的主要控制作用 ;花岗岩与成矿有较大的时差 ,具有穿时、穿层的特点 ,它起着沟通深部与浅部的作用 ,并使深部的... 对许窑沟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几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断裂、特别是韧性剪切带对成矿的主要控制作用 ;花岗岩与成矿有较大的时差 ,具有穿时、穿层的特点 ,它起着沟通深部与浅部的作用 ,并使深部的含Au流体沿断裂破碎带上升、沉淀而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机理 控矿因素 韧性剪切带 河南 花岗岩
下载PDF
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机理新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大中 郑若锋 《四川地质学报》 1999年第1期39-46,共8页
描述岩浆中铜、镍、钴、铁迁移富集新机制。铜、镍、钴、铁呈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氢被氧化成水,铜、镍、钴、铁被硫化成硫化物及硫砷化物富集成矿床。
关键词 氢化物 成矿机制 化学模式 铜镍硫化物
下载PDF
安庆铜铁矿床磁铁矿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良伍 张乾 温汉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6-482,共7页
安庆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中一典型的铜铁共生矿床,总结前人的稀土元素、同位素年龄、熔融包裹体测温资料和模拟实验成果,综合分析与矿床有关的侵入岩浆特征、矿床的空间分带、矿物共生组合以及全铁含量在矿床中的空间分带变... 安庆铜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中一典型的铜铁共生矿床,总结前人的稀土元素、同位素年龄、熔融包裹体测温资料和模拟实验成果,综合分析与矿床有关的侵入岩浆特征、矿床的空间分带、矿物共生组合以及全铁含量在矿床中的空间分带变化特征,发现矿床中的磁铁矿带在产状上和成因方面均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提出早期的磁铁矿可能是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指出矿床早期形成的大规模磁铁矿带可能对后期的成矿作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铜铁矿床 磁铁矿 成矿机理 岩浆成因 安徽
下载PDF
磁悬浮力成金特征及成矿机制——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忠实 邓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磁斥力 (又称磁悬浮力 )在地学中的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 ,通过磁悬浮成矿背景 ,磁悬浮力与成矿物源的关系 ,磁悬浮力持继存在与钾质岩石放射性核热能在富金中的作用 ,磁悬浮力与流体运移模式 ,磁悬浮... 磁斥力 (又称磁悬浮力 )在地学中的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 ,通过磁悬浮成矿背景 ,磁悬浮力与成矿物源的关系 ,磁悬浮力持继存在与钾质岩石放射性核热能在富金中的作用 ,磁悬浮力与流体运移模式 ,磁悬浮力大小交变规律与成矿流体脉动等距性贯入耦合关系等特征的讨论 ,提出磁悬浮力成矿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学术思想是通过板块体旋转所产生的岩石剩磁磁斥力、磁斥力对流体的影响或控制来探求成矿作用。它力图从另一角度对绿岩金矿、与金相伴的有色多金属抗磁性矿物、金铀矿床和喷溢铁矿浆等方面给出若干新的解释 ,为成矿作用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力 成矿机制 金矿床 磁斥力 流体运移模式
下载PDF
南岭花岗岩区锂铍铌钽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占德 赵正 +1 位作者 柳振江 王建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50-1972,共23页
南岭是全球最重要的稀有和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之一,以大面积出露的花岗质岩浆岩与大规模的稀有金属矿化而举世瞩目。华南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广泛发育的各类花岗岩,并普遍经历了高分异作用,使得钨、锡、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不... 南岭是全球最重要的稀有和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之一,以大面积出露的花岗质岩浆岩与大规模的稀有金属矿化而举世瞩目。华南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广泛发育的各类花岗岩,并普遍经历了高分异作用,使得钨、锡、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不同程度富集成矿。前人对南岭钨和锡的时空分布规律、成矿作用和成矿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结合近年矿产调查新进展,重点总结了南岭花岗岩区锂铍铌钽矿化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矿条件,系统梳理了锂铍铌钽矿化相关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花岗质岩浆体系中源区组成、部分熔融程度、结晶分异程度、岩浆-热液流体的交代作用控制着锂、铍、铌、钽的分配和富集,铌和钽可在花岗质岩浆熔体演化晚期阶段形成独立矿物,铍一般在岩浆-热液的过渡阶段富集,锂在伟晶岩阶段形成锂辉石,也可富集于流体中交代形成锂云母。南岭地区铌钽矿化主要产出在花岗岩晚期阶段和云英岩中,铍常与钨锡相伴生产出于石英脉型和接触交代型矿床中,南岭锂资源以锂云母形式主要产出于富锂花岗岩体的云英岩化带。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多期岩浆作用与铌钽成矿关系、岩浆热液体系中铍与钨锡的成矿机理及南岭花岗岩区锂(锂云母)的成矿潜力,这对下一步南岭地区锂铍铌钽找矿行动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稀有金属 高分异花岗岩 成矿规律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北秦岭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形成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兆文 陆现彩 +3 位作者 陈伟 陈进全 马野牧 王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5-354,共10页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北秦岭造山带,隶属于洞街—白石尖—水洞岭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运用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Pb同位素组成以及K/Ar年龄,探讨了矿床的形...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北秦岭造山带,隶属于洞街—白石尖—水洞岭多金属成矿带。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运用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O—S—Pb同位素组成以及K/Ar年龄,探讨了矿床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介于98~354℃之间,盐度介于0.1%~19.99%NaCleq之间;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O2。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成因;矿石硫同位素δ34SV-CDT介于1.82‰~9.67‰之间,矿石铅同位素比值n(206Pb)/n(204Pb)、n(207Pb)/n(204Pb)和n(208Pb)/n(204Pb)分别介于17.341~17.930、15.490~15.573、37.266~37.960之间,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为幔源,由于成矿过程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可能混入部分地壳物质。黑云母和白云母K/Ar年龄分别为376.2±3.8Ma和350.8±3.5Ma,相当于晚古生代。以上研究表明,水洞岭铜锌矿床属于热液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质 成矿机制 水洞岭铜锌矿床 南召县 北秦岭
下载PDF
云南省中部富碱斑岩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健清 彭省临 +1 位作者 王核 邵拥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2-368,共7页
云南富碱斑岩由地壳深部的源岩分离熔融形成,该源岩则由早期侵入陆壳的幔源超基性岩与陆壳组分混合而成。斑岩成矿作用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铅同位素资料表明它们有深部流体相、早期陆壳和幔源岩浆三种来源,但归根结底可能本区... 云南富碱斑岩由地壳深部的源岩分离熔融形成,该源岩则由早期侵入陆壳的幔源超基性岩与陆壳组分混合而成。斑岩成矿作用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铅同位素资料表明它们有深部流体相、早期陆壳和幔源岩浆三种来源,但归根结底可能本区存在异常上地幔。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铜金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幔源组分,铅锌等元素来源于陆壳组分,源岩重熔和岩浆演化使成矿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富集。在不同的构造单元中,源岩的壳幔组分比、重熔程度等存在差异,因而富碱斑岩特征及成矿作用有别,出现两个成矿亚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机理 成矿模式 富碱斑岩 斑岩 多金属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