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声作用下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及其代谢型受体1亚型mRNA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恩渝 费舟 +3 位作者 章翔 陈景藻 李志刚 刘先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137-2140,共4页
目的 探讨 8Hz130 d B次声作用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 (glutamic acid,Glu)水平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亚型(m Glu R1) m 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 1,7和 14次组 .次声作用组动物采用自制的次声压力仓... 目的 探讨 8Hz130 d B次声作用对大鼠脑皮质内谷氨酸 (glutamic acid,Glu)水平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亚型(m Glu R1) m 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 1,7和 14次组 .次声作用组动物采用自制的次声压力仓用 8Hz,130 d 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 ,每次作用 2 h.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脑皮质 Glu的含量 .利用地高辛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在光镜下分别观察 m Glu R1在大鼠脑皮质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以及相应皮质的病理变化 .结果 次声作用 1次组 ,脑皮质内 Glu的含量开始升高 ,7次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14次组低于正常值 ;次声作用 1次组 ,m Glu R1m RNA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 ;7次组至峰值 (P<0 .0 1) ,14次组数目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结论 形态学研究表明次声作用 7次组皮质浅层有部分神经元损伤 .次声脑损伤过程中 ,脑皮质内 Glu含量的升高曲线与 m Glu R1表达合成增加趋势基本吻合 ,提示 Glu可能通过其受体 m Gl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脑损伤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MRNA
下载PDF
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和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穆朝娟 张涛 党雁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年第6期595-600,共6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和蛋白激酶Cα(PKCα)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戊四氮组;丙戊酸钠干预组;小剂量天麻素(100 mg·kg^(-1))干预组和大剂量天麻素(200...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和蛋白激酶Cα(PKCα)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戊四氮组;丙戊酸钠干预组;小剂量天麻素(100 mg·kg^(-1))干预组和大剂量天麻素(200 mg·kg^(-1))干预组。每组再分4个时间点:12h、48h、5d和7d。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mGluR1和PKCα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无癎样发作外,其余各组大鼠全部出现Racine分级Ⅱ~Ⅴ级癎样的发作。rnGluR1和PKCα阳性细胞数量在戊四氮组明显增加、平均A值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戊酸钠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和大剂量天麻素干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通过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mGluR1和PKCα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影响大鼠癎样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蛋白激酶CΑ 天麻素 癫痫 大鼠
原文传递
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喹啉酸对谷氨酸及其受体的调节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慧彬 李菲 +1 位作者 吴帅 安书成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7-585,共9页
为了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过程中海马胶质细胞释放的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UIN)的作用,以及与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及其受体的关系,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性抑郁模型... 为了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过程中海马胶质细胞释放的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UIN)的作用,以及与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及其受体的关系,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性抑郁模型,海马单侧微量注射QUIN、QUIN抑制剂Ro61-8048、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和谷氨酸代谢型受体1(group 1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mGluR1)拮抗剂AIDA,观察大鼠体重变化率,采用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检测行为表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海马内Glu水平及其QUIN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MDA受体关键亚基和mGluR1的变化。结果显示:CUMS诱发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Glu和QUIN含量、NMDA受体的NR2B亚基和mGluR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QUIN也表现出明显抑郁样行为,且海马Glu含量、NMDA受体的NR2B亚基和mGluR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UMS诱发的抑郁样行为可被QUIN抑制剂Ro61-8048显著改善,且海马中Glu含量也显著降低,同时NMDA受体的NR2B亚基和mGluR1表达水平与CUMS相比也明显降低;CUMS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可被海马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和mGluR1拮抗剂AIDA显著改善,且其海马中Glu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时MK-801和AIDA对海马注射QUIN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也起到改善作用,并能降低由QUIN引起的Glu含量的升高。以上结果表明,CUMS引起海马小胶质细胞产生和释放QUIN增加,QUIN既可提高NR2B和mGluR1表达,也可以通过NMDA受体和mGluR1途径使Glu含量增多,产生神经兴奋性毒,导致抑郁样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海马 应激 喹啉酸 NMDA受体 谷氨酸代谢型受体
原文传递
JNK激酶介导mGluR1对细胞凋亡的不同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祝佳玮 朱萍 +3 位作者 张松 杨荟敏 张晨光 张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6,共9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可以通过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然而,导致这种生理功能差异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选用两种细胞系,即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和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分别研究内源性和外源转染的mGluR1的激活...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可以通过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然而,导致这种生理功能差异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选用两种细胞系,即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和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分别研究内源性和外源转染的mGluR1的激活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结果显示,内源性mGluR1的活化能够激活PI3K/ERK/JNK通路,抑制凋亡试剂STS诱导的细胞凋亡;而外源转染的mGluR1的活化能够分别激活PI3K/ERK和JNK通路,同时促进STS诱导的应激损伤.HEK293细胞中,应用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能够部分抑制由mGluR1激活介导的caspase-3的剪切和细胞凋亡;而在C6细胞中阻断JNK通路,则加剧了由mGluR1活化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本文结果提示:mGluR1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凋亡,其中JNK通路可能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途径.本文为受体激活对细胞凋亡能够产生不同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CPG在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中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涛 李栋 +6 位作者 费舟 屈延 程光 刘文博 晁晓东 张磊 霍军丽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通过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研究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α-甲基-4-羧苯基甘氨酸(MCPG)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w后,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碘化... 目的通过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研究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α-甲基-4-羧苯基甘氨酸(MCPG)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w后,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碘化丙啶(PI)/Hoechst33342双染鉴定神经元损伤程度;加入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CPG(1mmol/L),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蛋白印迹法研究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讨论MCPG抗凋亡作用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MCPG能抑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并降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神经元凋亡。结论 MCPG能够通过ERK1/2信号通路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氧糖剥夺 ERK1/2 CASPASE-3 凋亡
下载PDF
煤制甲醇作业人员神经行为功能及血清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含量的改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楠 王洁 +1 位作者 刘贺荣 刘秀英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煤制甲醇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与血清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1,mGluR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煤化工分公司甲醇厂95名脱硫泵房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另选该厂管理人员122名... [目的]探讨煤制甲醇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与血清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1,mGluR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煤化工分公司甲醇厂95名脱硫泵房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另选该厂管理人员122名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方法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mGluR1的表达水平。[结果]暴露组紧张-焦虑、有力-好动标准分中位数分别为52.75、49.92,均高于对照组中位数(50.73、45.77),而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困惑-迷茫标准分中位数分别为49.88、49.17、51.13,均低于对照组(52.96、51.47、51.13)(P<0.01)。暴露组打点数、正确打点数、数字译码、顺序总分、倒序总分、数字跨度标准分中位数分别为51.93、51.92、50.06、48.01、54.51、52.92,均高于对照组(51.52、50.21、47.66、41.60、48.24、50.34);错误打点数标准分中位数为49.24,低于对照组(51.52)。暴露组mGluR1含量为2.11 ng/L,低于对照组2.2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测定与mGluR1含量之间有相关性,打点数、正确打点数、错误打点数、数字译码、顺序总分、倒序总分、数字跨度与mGluR1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180、0.193、-0.071、0.025、-0.167、-0.031、-0.080(P均<0.01)。[结论]煤制甲醇作业环境可导致作业人员的神经行为改变,使得mGluR1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甲醇 神经行为功能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作业工人 整群抽样
原文传递
Why does a high-fat diet induce preeclampsia-like symptoms in pregnant rats? 被引量:1
7
作者 Jing Ge Jun Wang +5 位作者 Dan Xue Zhengsheng Zhu Zhenyu Chen Xiaoqiu Li Dongfeng Su Juan D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0期1872-1880,共9页
Changes in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the brai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pilepsy-like attacks after pregnancy-induced preeclampsia-eclampsia.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participates in the onset of lipid meta... Changes in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the brai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pilepsy-like attacks after pregnancy-induced preeclampsia-eclampsia.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participates in the onset of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induced preeclampsia. Pregnant rats were fed with a high-fat diet for 20 days. Thus, these pregnant rats experienced preeclampsia-like syndromes such as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Simultaneously,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upregulated in the rat hippocampu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promotes the occurrence of high-fat diet-induced pree-clampsia in pregnant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PREECLAMPSIA ECLAMPSIA excitatory neurotransmitter neurotoxicity hyperlip-idemia hypertension pregnancy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3,5-二羟基苯甘氨酸对体外氨基核苷嘌呤霉素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肖瑛 顾乐怡 +3 位作者 倪兆慧 梁馨月 严玉澄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和mGluR5的激动剂3,5-二羟基苯甘氨酸(DHPG)在体外对由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条件永生型足细胞株5P12,根据添加干预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和mGluR5的激动剂3,5-二羟基苯甘氨酸(DHPG)在体外对由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条件永生型足细胞株5P12,根据添加干预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CCK-8法、Western blotting、EIA法、JC-1单标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和TUNEL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足细胞的细胞活力、mGluR1/5和活化的胱冬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细胞凋亡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DHPG诱导足细胞使cAMP生成和CREB表达增加,DHPG可防止PAN诱导的足细胞活力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以及晚期凋亡,而这些作用可被mGluR1和mGluR5的选择性拮抗剂(AIDA)、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及mGluR1和mGluR5的RNA干扰加以抑制。结论 mGluR1和mGluR5的选择性激动剂DHPG可防止体外PAN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mGluR/cAMP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足细胞 细胞凋亡 环磷酸腺苷
下载PDF
Down-regulation of Homer1b/c expression protects cultured neurons after traumatic injury 被引量:1
9
作者 Weidong Huang Xiaobin Liu +2 位作者 Zhou Fei Yuelin Zhang Jun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2176-2181,共6页
Activation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aggravate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he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protein Homerlb/c participates in delivering and anchoring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in neurons. ... Activation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aggravate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he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protein Homerlb/c participates in delivering and anchoring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in neurons. Here, we aimed to verify whether down-regulation of Homerlb/c by RNA interference could protect cultured rat cortical neurons from traumatic injury. We showed that 36 hours after transfection of Homerlb/c small interfering RNA,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was present only in the neuronal cytoplasm, but not in the dendrites. Calciu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oreover, lactate dehydrogenase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omerlb/c small interfering RNA-transfected cells compared with that in untransfected and control small interfering RNA-transfected cells 24 hours after traumatic neuronal injur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own-regulation of Homerlb/c could reduce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transfer from the cell body to the dendrite, relieve calcium overload, and protect neurons from traumatic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R neuron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RNA interference calcium ion lactatedehydrogenase NEUROPROTE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mGluRI的激活促进其与内皮细胞相互黏附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雪云 刘永 +8 位作者 李金凤 岳少杰 申丽 李晨 汉建忠 许建平 冯丹丹 刘惠君 罗自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group 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mGluRI)在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以及该受体的激活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黏附的影响。取健康人新鲜静脉血,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性粒细胞... 本文旨在探讨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group 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mGluRI)在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以及该受体的激活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黏附的影响。取健康人新鲜静脉血,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性粒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中性粒细胞mGluRI(包括mGluR1和mGluR5)的表达,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mGluRI特异性激动剂S-3,5-二羟基苯甘氨酸(S-3,5-dihydroxy-phenylglycine,S-DHPG)处理中性粒细胞不同时间,通过比色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和人正常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normal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12)黏附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a表达的变化。结果证实中性粒细胞表达mGluRI(mGluR1/5);S-DHPG在1×10-8~1×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率(P〈0.05或P〈0.01);1×10-6mol/L S-DHPG单独作用于中性粒细胞0.5h,即可促进中性粒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P〈0.01),但没有时间依赖性;1×10-6mol/L S-DHPG单独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可促进CD11a表达(P〈0.01);mGluRI拮抗剂(RS)-α-甲基-4-羧基苯甘氨酸[(RS)-α-methyl-4-carboxyphenylglycine,(±)-MCPG](0.5mmol/L)可以显著阻断激动剂S-DHPG(1×10-6mol/L,1h)的促黏附效应(P〈0.01)。上述结果证实了中性粒细胞膜上mGluRI的激活可增强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a的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中性粒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CD11A
原文传递
谷氨酸钠和地塞米松对大鼠神经细胞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秀祖 朱家祥 +3 位作者 刘庆莹 朱长庚 童逸龄 魏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6,221,共4页
为了探讨糖皮质激素的抗痫效应 ,分别用成年大鼠以及培养的新生大鼠的神经细胞 ,在经谷氨酸钠和地塞米松处理后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m GL U R1)免疫反应性的变化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发现 :... 为了探讨糖皮质激素的抗痫效应 ,分别用成年大鼠以及培养的新生大鼠的神经细胞 ,在经谷氨酸钠和地塞米松处理后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m GL U R1)免疫反应性的变化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发现 :经谷氨酸钠致痫处理后 ,大鼠海马 CA1区以及培养的神经细胞的 m GL UR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多 ,平均光密度值增加 ;再经地塞米松处理后 ,m GL UR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则较致痫组减少 ,平均光密度值减少。上述改变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 :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谷氨酸钠诱发的癫痫发作 ,其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 m GL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钠 地塞米松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 癫痫 神经细胞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1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毒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丽丽 杨荟敏 +2 位作者 赵晶晶 谷利 张红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研究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etabotropic gluatamate receptor 1,mGluR1a),引起激动剂非依赖型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和硫氧还蛋白-1(Trx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法、DCF法、免疫印迹法以及氧化还原蛋白... 目的研究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etabotropic gluatamate receptor 1,mGluR1a),引起激动剂非依赖型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和硫氧还蛋白-1(Trx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法、DCF法、免疫印迹法以及氧化还原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了Trx1对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AKT等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Trx1本身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结果 HEK293细胞中过表达mGluR1a,发现ROS生成量增多,磷酸化AKT减少,PARP剪切量增多,Bcl-2表达量减少以及细胞活力降低。共转染Trx1后,可逆转上述现象。同时发现Trx1、mGluR1a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在HEK293细胞中,Trx1通过清除过表达mGluR1a产生的ROS,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调控过表达mG luR1a导致的细胞毒性造成的细胞死亡。本文揭示了Trx1,mGluR1a与ROS之间的一种新调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调控细胞生长和死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1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 活性氧 氧化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程 谢荣霞 +1 位作者 孙保亮 张宗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术后2、24、48 h,SAH+安慰剂组腹腔注射含5%二甲基亚砜(DMSO)的无菌水,SAH+JNJ组腹腔注射1 mg/kg JNJ16259685(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后72 h,采用Garcia评分标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钙测定试剂盒检测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凋亡。采用Graph Pad 7. 0软件对3组间各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安慰剂组的Garcia评分[(11. 0±0. 4)分]降低,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80. 5±0. 1)%、(80. 3±0. 2)%]、伊文思蓝溢出量(2.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2. 5±0. 3)、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00±30)个/mm^2、(20±2)个/mm]均增加(均P <0. 05);而SAH+JNJ组Garcia评分[(13. 0±0. 5)分]显著高于SAH+安慰剂组,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79. 8±0. 2)%、(79. 3±0. 1)%]、伊文思蓝溢出量(1.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1. 7±0. 1)、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0±10)个/mm^2、(12±2)个/mm]均较SAH+安慰剂组减少(均P <0. 05)。结论 SAH后,JNJ16259685减轻脑水肿及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增加,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JNJ16259685
下载PDF
绵羊GRM 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玮 孟科 +4 位作者 荣轩 强浩 郭晨浩 陶毛孩 冯登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9-808,共10页
为探究绵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基因(GRM 1)多态性及其对绵羊肉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绵羊肉质性状选育提供有效的遗传分子标记。采用液相捕获测序技术对滩羊(T)、小尾寒羊(XH)、杜泊羊(D)3个绵羊群体共91只绵羊的GRM 1基因进行测序,筛选出... 为探究绵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基因(GRM 1)多态性及其对绵羊肉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绵羊肉质性状选育提供有效的遗传分子标记。采用液相捕获测序技术对滩羊(T)、小尾寒羊(XH)、杜泊羊(D)3个绵羊群体共91只绵羊的GRM 1基因进行测序,筛选出2个多态位点rs403075278和rs415006419。利用飞行质谱检测技术对滩羊(T)、小尾寒羊(XH)、杜泊羊(D)和杜滩寒三元杂交羊(DTH)共30只绵羊进行基因分型,对筛选出的位点与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绵羊的肉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GRM 1基因rs415006419位点的CT基因型绵羊肾的质量显著(P<0.05)大于TT基因型,TT基因型绵羊肌肉的酪氨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CT基因型。rs403075278位点TT基因型绵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十二指肠长度,以及心、肺和肾的质量均极显著(P<0.01)大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绵羊的背膘厚、净肉重、脾的质量、肌肉的脂肪、钙含量、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CT基因型;CT基因型绵羊的pH值、剪切力和失水率极显著(P<0.01)大于TT基因型;CT和TT基因型的其余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GRM 1基因可以作为绵羊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rs415006419和rs403075278位点可以作为绵羊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的候选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多态性 屠宰性能 肉质 营养物质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对麦芽酚铝致大鼠突触可塑性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亚芹 潘宝龙 +4 位作者 傅晔 李亮 薛星莉 张慧芳 牛侨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麦芽酚铝对大鼠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铝组、铝激动剂组和铝拮抗剂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 目的观察麦芽酚铝对大鼠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铝组、铝激动剂组和铝拮抗剂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采用侧脑室染毒法,染铝组大鼠予5μL浓度为10 mmol/L麦芽酚铝溶液,铝激动剂组和铝拮抗剂组大鼠在予3μL浓度为10 mmol/L的麦芽酚铝溶液的同时,分别予2μL浓度为0.1μmol/L mGluR1激动剂或0.2μmol/L mGluR1拮抗剂,每2天染毒1次,共5次,持续染毒10 d。染毒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幅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1)、蛋白激酶C(PKC)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染铝组和铝激动剂组大鼠海马CA1区LTP幅值均低于对照组和铝拮抗剂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铝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NMDAR1和PKC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染铝组比较,铝激动剂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NMDAR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0.05);铝拮抗剂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NMDAR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铝激动剂组比较,铝拮抗剂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NMDAR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铝激动剂组和铝拮抗剂组大鼠海马组织PKC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以及分别与对照组、染铝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芽酚铝染毒可通过抑制大鼠海马区LTP而抑制突触可塑性;其机制可能与mGluR1对NMDAR1表达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酚铝 突触可塑性 海马组织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蛋白激酶C 大鼠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a in a rat cortical neuronal model of in vitro mechanical injury and the effects of its competitive antagonist (RS)-1-aminoindan-1,5-dicarboxylic acid
16
作者 Fei Cao Mantao Chen +3 位作者 Xiujue Zheng Gu Li Liang Wen Xiaofeng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8期2176-2182,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established a rat cortical neuronal model of in vitro mechanical injury. At 30 minutes after injury,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injured cortical neurons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normal neurons, and ... The present study established a rat cortical neuronal model of in vitro mechanical injury. At 30 minutes after injury,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injured cortical neurons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normal neurons, and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aggravated degree of injur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t 1 hour after injury, there was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in cortical neuron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at 30 minutes after injury, the number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a-positive cells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normal neurons. At 12 hours after injury, lact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the (RS)-l-aminoindan-1, 5-dicarboxylic acid (AIDA)-treated injury neurons was si[j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that in the pure injury group. At 1 hour after injury, intracellular free Ca"+ concentration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AIDA-treated injury neurons than that in the pure injury neur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fter mechanical injury to cortical neurons,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expression increased. The resulting increase in intracellular free Ca2+ concentration was blocked by AIDA, indicating that AIDA exhibi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fter mechanical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injury mechanical injury model in vitro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la (RS)-l-aminoindan-1 5-dicarboxylic acid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癫痫病人大脑皮质GR和mGLUR1的免疫反应性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秀祖 朱家祥 +4 位作者 刘庆莹 朱长庚 魏瑛 童逸龄 熊密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分别研究癫痫病人病灶区手术切除标本和正常标本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mGLUR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 ,并做显微图像分析。 结果 与正常标本对比 ,癫痫病人mG... 目的 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分别研究癫痫病人病灶区手术切除标本和正常标本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mGLUR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 ,并做显微图像分析。 结果 与正常标本对比 ,癫痫病人mGLUR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平均光密度值增加 ,而GR阳性细胞数量则减少 ,平均光密度也减少。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免疫反应性 癫痫 糖皮质激素受体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发病机制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激活颈动脉体mGluR1抑制慢性间歇性低氧所致大鼠颈动脉体可塑性
18
作者 李超红 赵晨露 刘玉珍 《生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9-635,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mGluR1)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所致大鼠颈动脉体可塑性中的作用。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CIH(6%~21%O2,4 min/循环,8 h/天)处理4周,... 本文旨在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mGluR1)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所致大鼠颈动脉体可塑性中的作用。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CIH(6%~21%O2,4 min/循环,8 h/天)处理4周,无创法测量其尾动脉血压。通过RT-qPCR检测颈动脉体mGluR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体mGluR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离体胞外记录技术描记颈动脉体窦神经放电,并给予急性间歇性低氧(5%O21 min间歇95%O25 min,10次)诱导颈动脉体窦神经感觉长时程易化(sensory long-term facilitation,sLTF),观察mGluR1在CIH所致颈动脉体窦神经sLTF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CIH处理4周的大鼠收缩压(P<0.001)、舒张压(P<0.005)、平均动脉压(P<0.001)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CIH组大鼠颈动脉体中mGluR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与对照组大鼠相比,CIH组大鼠可诱导颈动脉体窦神经sLTF;预先应用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S)-3,5-二羟基苯基甘氨酸(DHPG)激活颈动脉体mGluR1则抑制CIH大鼠颈动脉体窦神经sLTF(P<0.005)。上述结果提示,激活颈动脉体mGluR1可抑制CIH所致颈动脉体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慢性间歇性低氧 颈动脉体可塑性
原文传递
mGluR5特异性激动剂CHPG促进人NSCs增殖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凌宇 焦倩 +3 位作者 郭波 杨蓬勃 陈新林 刘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酶受体mGluR5特异性激动剂CHPG对人胚胎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神经球直径测量分析CHPG对人N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蛋白印迹...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酶受体mGluR5特异性激动剂CHPG对人胚胎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神经球直径测量分析CHPG对人N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磷酸化ERK,JNK和p38 MAPK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GluR5激动剂CHPG促进人胚胎皮质NSCs增殖;CHPG组与对照组相比,S期与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G1/G0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CHPG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5);CHPG组与对照组相比,ERK1/2和JNK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但是p38 MAPKs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mGluR5激动剂CHPG促进人胚胎皮质NSCs增殖,同时伴随着ERK和JNK的磷酸化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UR5 NSCS 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ERK1 2 JNK2
下载PDF
mGluR5拮抗剂MPEP抑制大鼠NPCs增殖
20
作者 赵雪超 韩佳 +3 位作者 郭波 童东东 王晓霏 赵凌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拮抗剂2-甲基-6-(苯乙炔)吡啶盐酸盐(MPEP)对大鼠胚胎皮质NPCs增殖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大鼠胚胎皮质NPCs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MPEP(1μmol/L)、MPEP(10μmol/L)和MPEP(100μmol/L)组。应用MTT...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拮抗剂2-甲基-6-(苯乙炔)吡啶盐酸盐(MPEP)对大鼠胚胎皮质NPCs增殖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大鼠胚胎皮质NPCs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MPEP(1μmol/L)、MPEP(10μmol/L)和MPEP(100μmol/L)组。应用MTT比色法和神经球直径测量分析MPEP对大鼠胚胎皮质NPCs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磷酸化ERK,JNK和p38 MAPKs表达变化。结果 mGluR5拮抗剂MPEP抑制大鼠胚胎皮质NPCs增殖;与对照组相比MPEP处理组S期与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G1/G0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MPEP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MPEP组ERK1/2和JNK2的磷酸化表达显著下调,p38 MAPKs的磷酸化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mGluR5拮抗剂MPEP通过抑制ERK和JNK的磷酸化激活抑制大鼠胚胎皮质NP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UR5 MPEP 神经祖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ERK1 2 JNK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