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小裂面藻作为饵料的开发利用研究
1
作者
马志珍
张继红
《齐鲁渔业》
1997年第5期14-16,共3页
1992~1995年,将细小裂面藻(Merismopediaminima)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进行试验,结果:单独投喂裂面藻,轮虫密度10天内由3个/ml增殖到400个/ml左右,与对照组海水小球藻无显著差异;卤虫22...
1992~1995年,将细小裂面藻(Merismopediaminima)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进行试验,结果:单独投喂裂面藻,轮虫密度10天内由3个/ml增殖到400个/ml左右,与对照组海水小球藻无显著差异;卤虫22~24天出现卵囊,总成活率54%,与对照组杜氏藻无显著差异;对虾幼体只能由Z1变态到Z2,且总成活率与对照组角刺藻差异显著;用裂面藻培育的轮虫和卤虫幼体作对虾Z2以后的补充饵料,能顺利发育变态,直到出池。认为裂面藻作为轮虫和卤虫的饵料完全可行,单独作为对虾幼体饵料是否可行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裂面藻
轮虫
卤虫
饵料效果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题名
细小裂面藻作为饵料的开发利用研究
1
作者
马志珍
张继红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齐鲁渔业》
1997年第5期14-16,共3页
基金
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1992~1995年,将细小裂面藻(Merismopediaminima)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进行试验,结果:单独投喂裂面藻,轮虫密度10天内由3个/ml增殖到400个/ml左右,与对照组海水小球藻无显著差异;卤虫22~24天出现卵囊,总成活率54%,与对照组杜氏藻无显著差异;对虾幼体只能由Z1变态到Z2,且总成活率与对照组角刺藻差异显著;用裂面藻培育的轮虫和卤虫幼体作对虾Z2以后的补充饵料,能顺利发育变态,直到出池。认为裂面藻作为轮虫和卤虫的饵料完全可行,单独作为对虾幼体饵料是否可行尚待研究。
关键词
细小裂面藻
轮虫
卤虫
饵料效果
开发利用
Keywords
merismopedia
minima
rotifer
Artemia
salina
prawn
larvae
feed
effect
分类号
S963.221.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小裂面藻作为饵料的开发利用研究
马志珍
张继红
《齐鲁渔业》
199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