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理应激与传统压力应激诱发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郗萌
周蓉
任延平
《中国医药》
2019年第9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与传统压力应激诱发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方法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Ovid、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和传统压力相关性心肌缺血(CSI...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与传统压力应激诱发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方法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Ovid、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和传统压力相关性心肌缺血(CSIMI)有关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包括4371例患者,其中给予心理应激4371例,给予传统压力应激43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诱发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压力应激[15.2%(664/4371)比32.4%(1414/4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37,95%置信区间:0.34~0.41,P<0.05)。不同性别稳定型冠心病患者MSIMI和CSIM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风险差=1.10,95%置信区间:0.79~1.53,P=0.57;风险差=0.00,95%置信区间:-0.10~0.11,P=0.98)。结论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MSIMI的发生率较CSIMI低,但不同性别患者的MSIMI和CSIMI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传统压力相关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嫣红
吉锋
陈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946-950,共5页
中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预后不如男性好,这种现象不能用已经证实的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完全解释.心理应激作为新的危险因素,被广泛证实可诱发可逆的心肌缺血,称之为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发...
中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预后不如男性好,这种现象不能用已经证实的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完全解释.心理应激作为新的危险因素,被广泛证实可诱发可逆的心肌缺血,称之为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且可加重预后转归.与男性患者相比,中青年女性更容易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微循环障碍可能在中青年女性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篇文章旨在综述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中青年女性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型行为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嫣红
吉锋
徐熙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 patter,TABP)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初次考虑疑似缺血性胸痛、拟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6...
目的探讨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 patter,TABP)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初次考虑疑似缺血性胸痛、拟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60例,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帧数(TIMI flame counts,TFC)分为CSFP组和非CSF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ABP概率。再将CSFP患者分为TABP亚组和非TABP亚组,分析CSFP与TABP的关系。结果CSFP组患者发生TABP概率高于非CS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7%vs.13.3%,P<0.05)。CSFP组中TABP亚组患者的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帧数、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帧数、平均血流帧数较非TABP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18±9.16)帧vs.(29.26±7.02)帧;(32.37±9.86)帧vs.(23.68±5.70)帧;(37.50±10.97)帧vs.(31.57±10.17)帧,P<0.05]。以TABP、TH、CH因子为自变量,平均血流帧数为因变量,发现TFC与TABP(r=0.57,P<0.001)、TH因子(r=0.42,P<0.05)和CH因子(r=0.41,P<0.05)呈正相关。结论TABP是CSFP的危险因素,TABP可能促进了CSFP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A型行为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子毅
南楠
宋现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3-37,共5页
目前,对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患者性别可能是影响MSIMI发病及治疗的一项重要相关因素,且女性患者发病率较高。众多研究发现,女性在面对心理应激时产生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高血小板反应性、激素炎症因...
目前,对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患者性别可能是影响MSIMI发病及治疗的一项重要相关因素,且女性患者发病率较高。众多研究发现,女性在面对心理应激时产生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高血小板反应性、激素炎症因子水平是MSIMI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原因。另外,有别于男性,女性易表现出的心绞痛、焦虑、抑郁等症状,均能加重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MSIMI的易感因素。因此,依赖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状况的检测预测MSIMI的发生、提供心理减压干预缓解女性患者的症状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意义重大。此外,对于MSIMI的诊断,目前主要应用核灌注检查及超声心动图两种方式,超声心动图检出女性MSIMI发病率高于男性。本文针对MSIMI性别差异的机制、伴随症状、诊断方式、未来研究方向等进展做出综述,旨在总结现有经验,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性别
微循环
血小板反应
激素
抑郁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应激与传统压力应激诱发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郗萌
周蓉
任延平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一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19年第9期1289-1293,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6JM8072)~~
文摘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与传统压力应激诱发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方法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Ovid、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和传统压力相关性心肌缺血(CSIMI)有关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包括4371例患者,其中给予心理应激4371例,给予传统压力应激43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诱发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压力应激[15.2%(664/4371)比32.4%(1414/4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37,95%置信区间:0.34~0.41,P<0.05)。不同性别稳定型冠心病患者MSIMI和CSIM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风险差=1.10,95%置信区间:0.79~1.53,P=0.57;风险差=0.00,95%置信区间:-0.10~0.11,P=0.98)。结论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MSIMI的发生率较CSIMI低,但不同性别患者的MSIMI和CSIMI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关键词
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传统压力相关性心肌缺血
Keywords
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mental
stress
-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Conventional
stress
-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嫣红
吉锋
陈玲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946-950,共5页
基金
2018年度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科研项目(2018E017).
文摘
中青年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预后不如男性好,这种现象不能用已经证实的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完全解释.心理应激作为新的危险因素,被广泛证实可诱发可逆的心肌缺血,称之为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且可加重预后转归.与男性患者相比,中青年女性更容易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微循环障碍可能在中青年女性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篇文章旨在综述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中青年女性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障碍
Keywords
mental
stress
-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Young
and
middle-aged
wom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型行为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嫣红
吉锋
徐熙媛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14-418,共5页
基金
2018年度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E017)。
文摘
目的探讨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 patter,TABP)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初次考虑疑似缺血性胸痛、拟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60例,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帧数(TIMI flame counts,TFC)分为CSFP组和非CSF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ABP概率。再将CSFP患者分为TABP亚组和非TABP亚组,分析CSFP与TABP的关系。结果CSFP组患者发生TABP概率高于非CS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7%vs.13.3%,P<0.05)。CSFP组中TABP亚组患者的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帧数、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帧数、平均血流帧数较非TABP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18±9.16)帧vs.(29.26±7.02)帧;(32.37±9.86)帧vs.(23.68±5.70)帧;(37.50±10.97)帧vs.(31.57±10.17)帧,P<0.05]。以TABP、TH、CH因子为自变量,平均血流帧数为因变量,发现TFC与TABP(r=0.57,P<0.001)、TH因子(r=0.42,P<0.05)和CH因子(r=0.41,P<0.05)呈正相关。结论TABP是CSFP的危险因素,TABP可能促进了CSFP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A型行为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Keywords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type
A
behavior
patter
mental
stress
-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子毅
南楠
宋现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中心一区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3-37,共5页
文摘
目前,对于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患者性别可能是影响MSIMI发病及治疗的一项重要相关因素,且女性患者发病率较高。众多研究发现,女性在面对心理应激时产生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高血小板反应性、激素炎症因子水平是MSIMI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原因。另外,有别于男性,女性易表现出的心绞痛、焦虑、抑郁等症状,均能加重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MSIMI的易感因素。因此,依赖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状况的检测预测MSIMI的发生、提供心理减压干预缓解女性患者的症状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意义重大。此外,对于MSIMI的诊断,目前主要应用核灌注检查及超声心动图两种方式,超声心动图检出女性MSIMI发病率高于男性。本文针对MSIMI性别差异的机制、伴随症状、诊断方式、未来研究方向等进展做出综述,旨在总结现有经验,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
性别
微循环
血小板反应
激素
抑郁症
Keywords
mental
stress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Gender
Microcirculation
Platelet
reaction
Hormone
Depress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理应激与传统压力应激诱发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
郗萌
周蓉
任延平
《中国医药》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与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研究
李嫣红
吉锋
陈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A型行为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
李嫣红
吉锋
徐熙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李子毅
南楠
宋现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