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孟河医家妇科学术思想探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袁晴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孟河医派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以其和法缓治的医疗风格而著称。孟河医家的传世著作中不乏妇科学的内容。以孟河医派代表人物的妇科临床医案为研究对象,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总结其重视肝脾、立法和缓,组方多法、用药轻灵等学术特色。
关键词 孟河医学 中医妇科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探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晶 柴琦琦 卞廷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清代孟河名医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费伯雄的医学著作,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费氏"命肾学说"学术思想。[结果]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在命肾与其余脏腑... [目的]探讨清代孟河名医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费伯雄的医学著作,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费氏"命肾学说"学术思想。[结果]费伯雄命肾学说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在命肾与其余脏腑的关系上,费氏认为命肾与心,则君相之火相通;与肺,则根气归肾;与脾,则命火温煦脾土;与肝,则肝肾同源。临床实践中费氏主张阴阳调和,次则取阳;两肾实火可泻,阴火归海;处方用药上贵用参芪地冬,慎用升柴知柏。[结论]费伯雄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总结其命肾学说,其学术思想是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一部分,开启了后世孟河医家对命肾理论的研究。孟河医派传承有序,推陈出新,由命肾理论研究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伯雄 命肾 龙火 孟河医派 中医各家学说
下载PDF
孟河医派治疗咳嗽经验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美秀 舒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孟河医派是近代中医药最有影响的一大流派,以其和法缓治的医疗风格而著称。该文以孟河医家的传世著作中有关咳嗽的医论、医案为研究对象,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孟河医家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治疗咳嗽的主要经验。
关键词 孟河医派 费伯雄 马培之 丁甘仁 咳嗽
下载PDF
基于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浅析单兆伟应用“轻清灵动”法辨治脾胃病经验
4
作者 戴恒 孙丽霞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93-796,共4页
脾与胃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生长之本。脾胃病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受纳腐熟、精微运化等功能的异常。孟河医派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差异,针对性选方用药。单兆伟辨治脾胃病证多用“轻清灵动”之法。轻法,用药轻缓,小方大... 脾与胃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生长之本。脾胃病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受纳腐熟、精微运化等功能的异常。孟河医派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差异,针对性选方用药。单兆伟辨治脾胃病证多用“轻清灵动”之法。轻法,用药轻缓,小方大义;善用食补,保养正气;轻松怡情,调养起居。清法,清热利湿,化痰祛瘀;清肝柔木,调畅脾胃;清心解郁,自我调节。灵法,药用灵活,阴阳平衡;巧用药对,配伍精当;法随证变,药随法参。动法,升降气机,调和上下;中焦补益,运脾为先;遵循周期,动静有时。诊疗脾胃病运用“轻清灵动”法贯穿始终,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轻清灵动 脾胃病 单兆伟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及无监督分类方法探寻孟河医派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
5
作者 代德金 赵杨 +1 位作者 吴天晨 杨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及无监督分类方法探寻孟河医派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风病的中医药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清初以来孟河医派丁甘仁、费伯雄、马培之、邓星伯、杨博良等9位代表性医家,归纳整理其诊治中风病的医话医案,采...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及无监督分类方法探寻孟河医派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风病的中医药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清初以来孟河医派丁甘仁、费伯雄、马培之、邓星伯、杨博良等9位代表性医家,归纳整理其诊治中风病的医话医案,采用关联规则及无监督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发现诊疗过程中的四诊信息及与之对应的核心药物。结果:共纳入105首处方,涉及中药173味;首先通过简单关联分析,调整支持度及关联度获得前10位的药物,用药频次最高的为半夏,舌苔脉象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苔腻。支持度最高的药对、舌脉分别为陈皮和半夏、滑脉和苔腻;使用无监督分类方法将中药及四诊信息自动分为4大类。结论:通过频数分析,简单关联规则及复杂关联规则以及无监督的分类方法逐层探寻出孟河医派对中风病的独特治疗特色,发现通过机器学习找出的四诊信息与药物之间有相互对应关系。结合舌脉分析与药物分析,孟河医家治疗中风以清热化痰、补益气血、平肝熄风、祛瘀化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中风 关联规则 无监督分类方法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邹氏肾科治肾学术传承及经验概要
6
作者 王钢 周恩超 +3 位作者 易岚 朱俊 李卫婷 邹燕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7-1096,共10页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从医从教六十余年,继承了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一代名医、肾病宗师、著名中医学大师邹云翔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带领邹氏肾科团队不断探索与开创治肾新理论、新治法、新方药,在中医肾脏病领域树起一面旗帜,建立...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从医从教六十余年,继承了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一代名医、肾病宗师、著名中医学大师邹云翔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带领邹氏肾科团队不断探索与开创治肾新理论、新治法、新方药,在中医肾脏病领域树起一面旗帜,建立了完整的中医肾病辨治体系,研究成果逐年、逐项推广应用到全国。邹氏肾科治肾学术经验概要为:学习精研经旨,博采众术,创新发展;立足维护肾气,补益肾元,兼顾五脏;辨证强调虚实,燮理三焦,调治气血水;辨别标本缓急,分期分段,施用变法;诸类肾病癥结,不离营血,活血为本;治法主张和缓,平淡之法,方为神奇;用药崇尚轻灵,轻药重投,善用药对;给药途径多样,药食并用,膏滋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氏肾科 邹云翔 邹燕勤 慢性肾脏病 名医经验 孟河医派
下载PDF
孟河医派治疗偏头痛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陈菊华 张元兴 陆炜青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9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孟河医派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常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10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孟河医派方剂,偏寒者给予川芎茶调... 目的探究孟河医派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常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10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孟河医派方剂,偏寒者给予川芎茶调散治疗,偏热者给予菊花茶调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4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河医派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治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偏头痛 痰浊 瘀血 中医疗法 证候积分
下载PDF
颜氏内科“从肠治脑”学术思想撷英
8
作者 吕若云 陈英群 颜乾麟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145-2149,共5页
颜氏内科源于孟河医派,重视脾升胃降,善调脾胃气机。基于脑清净纯灵的特性及脑病患者常伴发胃肠腑实不通之症的特点,颜氏内科提出了“脑病宜清”的学术观点,根据“脑肠同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治疗脑病急症的通下、泻热、开窍三大治则。... 颜氏内科源于孟河医派,重视脾升胃降,善调脾胃气机。基于脑清净纯灵的特性及脑病患者常伴发胃肠腑实不通之症的特点,颜氏内科提出了“脑病宜清”的学术观点,根据“脑肠同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治疗脑病急症的通下、泻热、开窍三大治则。并在此基础上以清热通腑法作为“从肠治脑”的经典治法,恢复脑部清净纯灵之性,调节中焦气机升降。用药主张“轻可去实”,以轻灵平淡、药味醇正之品通补兼施、祛邪扶正,在避免闭门留寇的同时,固护脾胃正气,使气血生化有源,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从肠治脑” “脑肠同病” 颜氏内科 孟河医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