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3
1
作者 戴金彪 管颖 +1 位作者 卢志泉 蒋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就"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新赛制后明显缩短水平接近运动员之间比赛的时间,比赛的节奏加快;世界男单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接发抢攻的趋势得以推进,后场...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就"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新赛制后明显缩短水平接近运动员之间比赛的时间,比赛的节奏加快;世界男单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接发抢攻的趋势得以推进,后场采用先下压控制的打法得以凸显,网前和平抽挡技术更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21分制 男单 技战术
下载PDF
“2017年顶级羽毛球赛”中外男子单打运动员得失分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星玉 陈滔 佘曦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96,共4页
对"2017年顶级羽毛球赛"中男子单打运动员,20场(42局)比赛录像,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究中外男子单打运动员得失分的异同点,为男子单打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进... 对"2017年顶级羽毛球赛"中男子单打运动员,20场(42局)比赛录像,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究中外男子单打运动员得失分的异同点,为男子单打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为:(1)男子单打制胜需要在增加进攻的同时,减少失误。(2)男子单打运动员需在0-4拍(发接发阶段)稳定发球、接发球质量,减少失误率,争夺创造进攻机会;5~9拍(限制阶段)提高攻击力,减少主动失误;10~14拍(相持限制阶段)注意进攻节奏变化,增加对手失误率。15拍之后(多拍阶段)稳定出球质量,减少无为进攻。(3)男子单打主动得分技术较多的为杀球、封球、扑球,主动失误技术较多的为杀球、吊球、高球,非压迫性失误较多的为挑球、搓球、放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子单打 得失分
下载PDF
男子网球单打发球落点及攻击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唐伟 王国祥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八名种子选手和三名中国选手在体态、发球技术统计及二发落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外选手的发球得分率明显高于我国选手,且其发球落点更为集中。
关键词 网球 男子单打 发球 攻击性
下载PDF
我国优秀乒乓球男子单打选手各项战术与得失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喜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传统乒乓球比赛战术研究较多是对单一战术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较少对战术指标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探讨,从而割裂了各战术指标与整体结果指标的联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发球、接发球、一三拍组合、二四拍组合、相持战术的... 传统乒乓球比赛战术研究较多是对单一战术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较少对战术指标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探讨,从而割裂了各战术指标与整体结果指标的联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发球、接发球、一三拍组合、二四拍组合、相持战术的得失分率和总得失分率指标,通过计算各项战术指标的得失分率与总得失分率的关联度对我国现役4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得失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持得失分率与总体得失分率关系最为紧密,二四拍得失分率、一三拍得失分率、接发球得失分率、发球得失分率与总体得失分率的密切程度依次差些,运动员个体之间的战术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比赛 男子单打 战术指标 灰色关联度
原文传递
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男子单打进攻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滔 张锦 刘星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4,共4页
对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进攻方式进行分析的研究后得出,1)男子单打进攻方式分为8种,进攻1:发接发抢攻,进攻2:重复网前后突击进攻,进攻3:重复网前后推、扑、勾球进攻,进攻4:挡、放球捕捉推球突击进攻,进攻5:控制底线捕捉高球突击进攻,进... 对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进攻方式进行分析的研究后得出,1)男子单打进攻方式分为8种,进攻1:发接发抢攻,进攻2:重复网前后突击进攻,进攻3:重复网前后推、扑、勾球进攻,进攻4:挡、放球捕捉推球突击进攻,进攻5:控制底线捕捉高球突击进攻,进攻6:控制底线捕捉软过渡进攻,进攻7:底线强攻,进攻8:其他进攻;2)进攻方式使用率前三位的依次为:发接发抢攻,挡球、放球后捕捉推球突击进攻,控制底线后捕捉高球突击进攻;3)中国男子单打运动员在打法上较为保守,依旧多采用“防守反击”的方式,需加强发接发抢攻意识,争夺发接发阶段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羽毛球 男子单打 进攻方式
下载PDF
职业网球赛事男子单打比赛胜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4-2018年四大满贯赛事 被引量:11
6
作者 蒋婷 李庆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68,共7页
以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官方网站2014-2018年四大满贯赛事数据为基础,采用逻辑回归模型,从球员比赛表现、个人特征与比赛环境3类变量,探讨影响职业男子单打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以期揭示职业网坛的发展动态,并为教练员及职业男子球员训练... 以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官方网站2014-2018年四大满贯赛事数据为基础,采用逻辑回归模型,从球员比赛表现、个人特征与比赛环境3类变量,探讨影响职业男子单打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以期揭示职业网坛的发展动态,并为教练员及职业男子球员训练和比赛备战提供相关指导性建议,最终优化模型解释比赛结果方差的66.3%(Cox-Snell R2)和88.3%(Nagelkerke R2),并正确预测了94.0%的比赛结果。在影响比赛胜负的相关因素中,1)发球、接发球和"破发点"得分率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验证,一发得分率是比赛胜负的最佳预测因素。2)球员排名可有效预测比赛胜负,高排名能为比赛获胜创造有利条件。当球员年龄低于22岁时,年龄对获胜的积极影响有所减弱。身高、左手、双手反拍对于比赛获胜产生的积极影响应避免高估。3)赛事类型对于比赛胜负的影响并不显著,四大满贯赛事的竞争性正趋向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 职业赛事 男子单打
下载PDF
优秀羽毛球女单与男单选手发球、接发球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昱 王聪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与男单选手发球、接发球技术特征的差异,为女单技战术的发展进步提供借鉴。方法:对李雪芮、王仪涵等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在2012年至2014年羽毛球重要赛事的单打半决赛及决赛的录像资料进行技术分析,与同... 目的:对比分析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与男单选手发球、接发球技术特征的差异,为女单技战术的发展进步提供借鉴。方法:对李雪芮、王仪涵等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在2012年至2014年羽毛球重要赛事的单打半决赛及决赛的录像资料进行技术分析,与同期优秀男单选手的技术录像进行对照参考。结果:(1)我国优秀女单选手发球多发正手的高远球和网前小球,而男单选手发球主要以反手网前小球为主;(2)进攻型接发球,我国优秀女单选手技术运用与男单选手均主要使用吊球和杀球;防守型接发球,我国优秀女单选手高球和挑球使用区别不大。结论:我国优秀女单选手发球以及防守型接发球技术运用明显区别于男单选手,女单选手应丰富发球技术手段,提高主动进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女单 男单 发球 接发球
下载PDF
马琳、王皓、王励勤对波尔世界比赛技战术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飞 刘国斌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4,9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马琳、王皓、王励勤和波尔的3场重要国际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研究认为,马琳对波尔,发转不转球、第4板采用侧身拉的技术效果不错。相持中,波尔多逼马琳反手,造成马琳相持处于被动局面;王皓...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马琳、王皓、王励勤和波尔的3场重要国际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研究认为,马琳对波尔,发转不转球、第4板采用侧身拉的技术效果不错。相持中,波尔多逼马琳反手,造成马琳相持处于被动局面;王皓对波尔的比赛取胜的关键是发球抢攻段表现优异。王皓的出色表现为其后面的抢攻和相持都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接抢段没有处理得很好是王励勤输掉比赛的重要原因。接发球后,王励勤正手挑或劈后的正手衔接表现不很理想,并且使后面的相持带来一定的困难,致使其相持的特长不能更好地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技、战术 男子 单打 马琳 王浩 王励勤
下载PDF
对网球男单比赛决胜盘采用长盘赛制的探讨——以温网首轮伊斯内尔对阵马胡特比赛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强 隋志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网球男单比赛决胜盘采用长盘赛制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温网首轮伊斯内尔对阵马胡特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网球决胜盘使用长盘赛制比赛的利与弊。结果表明:赛制充分反映运动员技术超常发挥能力与顽强的... 网球男单比赛决胜盘采用长盘赛制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温网首轮伊斯内尔对阵马胡特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网球决胜盘使用长盘赛制比赛的利与弊。结果表明:赛制充分反映运动员技术超常发挥能力与顽强的意志力,并打破网球男子单打各项技术的多项世界纪录,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长盘赛制也存在着耗时过长,对运动员身体造成损伤影响运动员下一轮比赛发挥等不合理现象。应适当缩短长盘赛制的比赛时间,以确保运动员身体安全,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对运动员下一轮比赛的正常发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 男子单打 长盘赛制
下载PDF
2013年温网穆雷竞技实力与技、战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卜宏波 金敏 徐继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6,共8页
对2013年温网男子单打冠军穆雷的竞技实力与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1)在2005—2012年期间,穆雷以参加硬地赛为主,每个赛季参赛约68场,且各种比赛主要围绕大满贯赛事展开,呈现出硬地场、大满贯赛胜率基本处于稳定上升趋势,与总胜率发展... 对2013年温网男子单打冠军穆雷的竞技实力与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1)在2005—2012年期间,穆雷以参加硬地赛为主,每个赛季参赛约68场,且各种比赛主要围绕大满贯赛事展开,呈现出硬地场、大满贯赛胜率基本处于稳定上升趋势,与总胜率发展趋势较相近,其他类型场地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地毯场,且竞技状态可划分成获得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2)在2013年温网比赛中,穆雷具有较多的得分手段与较强的竞技实力,而在心理素质方面表现不够理想。3)技、战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发球方面,穆雷在发球局具有较强的得分能力,一发得分率与二发得分率均是影响网球竞技的关键因素之一,穆雷的发球速度对比赛结果贡献较小,发球的保守性较强,不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在接发球方面,接发球得分率是影响网球竞技的关键因素之一,穆雷具有较强的接发能力和破发能力,反映出穆雷善于在被动中寻找机会,达到反击制胜的目的;在网前与主动进攻方面,制胜球数与非受迫性失误数比值是影响网球竞技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穆雷具有较高的进攻稳定性和得分效率,主动进攻意识较低,求稳型打法稍突出,表现出较强的防守反击的竞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网 男子单打 穆雷 竞技实力 技术 战术 特征
下载PDF
场地转换视角下世界优秀男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技术策略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莹 朱盼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目的:寻找不同场地的制胜技术策略与场地转换过程中的技术策略变化特点。方法:运用较小时间单元的技术指标(盘数据),对2018年男子单打四大满贯公开赛,共计73场比赛的单盘数据,进行不同场地胜负者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检验分析,并... 目的:寻找不同场地的制胜技术策略与场地转换过程中的技术策略变化特点。方法:运用较小时间单元的技术指标(盘数据),对2018年男子单打四大满贯公开赛,共计73场比赛的单盘数据,进行不同场地胜负者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检验分析,并用Kruskal Wallis Test检验(通过Bonferroni校正)对场地之间技术指标进行差异性检验及多重事后比较分析。结果:1)2018年四大满贯男子比赛,不同场地平均每场盘数:草场>红土>硬地;2)硬地与红土,ACE/%指标具有显著差异,2种场地的各项指标数据均值相差较小。红土与草地,6项技术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双误、一发进区率未见显著差异,2种场地的各项指标数据均值相差最大。草地与硬地,7项技术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制胜球未见显著差异,数据均值差异小于草地与红土的差异;3)不同场地之间显著差异指标的个数:硬地与红土1个,红土与草地6个,硬地与草地7个。结论:场地不同需要运动员采用不同的技战术策略,注重场地转换过渡期中技术策略思想转变。硬地转红土,注重战术策略趋同性特点变化,发球以限制接得分为主,控制非受迫性失误,整体技战术策略守大于攻。红土转草地,技术指标差异最大,技术策略调整最大,转变防守反击思想,草地发球相关技术更为重要,草地盘数多于红土,整体技战术策略攻大于守。草地转硬地,技术策略接近,硬地需要减少双误,提高一发进区率、二发得分率,注重技术的全面性,整体技战术策略攻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 技术策略 男子单打 场地转换
下载PDF
浅析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的技战术特点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宵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年第9期51-53,59,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打法,谌龙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了他目前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尖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相比,谌龙还存在着主动失误偏多、得分手段单一以及不善把握比赛等问题。然而,作为一名后起之秀,他在比分落后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不屈的斗志,为他在今后成为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子单打 谌龙 技战术
下载PDF
第六届世界毽球锦标赛男子单人赛决赛技术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贤成 李建英 郑治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1,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第六届世界毽球锦标赛男子单人赛冠亚军决赛的十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球权得分率、接发球进攻成功率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技术因素;发球直接得分率、防反得分率是取胜...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第六届世界毽球锦标赛男子单人赛冠亚军决赛的十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球权得分率、接发球进攻成功率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技术因素;发球直接得分率、防反得分率是取胜的重要技术因素;研究认为:发球技术与进攻技术的稳定性是毽球男子单人赛取胜的基础,内侧起球技术是取胜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毽球 男子单人赛 关键技术 世锦赛
下载PDF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前场技战术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红 《福建体育科技》 2015年第5期24-25,29,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世界排名靠前的五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2008年至2012年之间参加的8场19局高水平比赛进行录像统计与分析并客观的表述了现今羽毛球高水平男单比赛的前场技战术,为运动...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世界排名靠前的五位选手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2008年至2012年之间参加的8场19局高水平比赛进行录像统计与分析并客观的表述了现今羽毛球高水平男单比赛的前场技战术,为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训练与备战比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占有一定的比例,挑球与搓放使用率最高,推球和勾球次之,扑球最少,对比赛中争取主动性并获得比赛胜利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子单打 前场 技战术
下载PDF
费德勒竞技状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建才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0-84,共5页
通过ATP官方网站提供的比赛技术统计,对2014年四大满贯赛事中费德勒与对手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费德勒职业生涯中参加大满贯赛事的技战术特点的变化规律,探讨费德勒竞技状态的变化趋势。结论:费德勒正处于竞技状态下滑后的"反弹... 通过ATP官方网站提供的比赛技术统计,对2014年四大满贯赛事中费德勒与对手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费德勒职业生涯中参加大满贯赛事的技战术特点的变化规律,探讨费德勒竞技状态的变化趋势。结论:费德勒正处于竞技状态下滑后的"反弹期",但其采用的加快比赛节奏,抢点出击,速战速决是其结合自己特点在"反弹期"开始的有效战术。背部伤病是影响费德勒竞技状态继续反弹的主要因素,解决伤病困扰,采用新战术的费德勒仍然是当今男子职业网坛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 四大满贯 男子单打 费德勒 竞技状态
下载PDF
2022年第17届竞技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难度动作选编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毓 张书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2期5-7,37,共4页
2020年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了健美操新规则(2022-2024),2022年竞技健美操世锦赛是首次使用新规则的世界大赛。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7届竞技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中的难度动... 2020年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了健美操新规则(2022-2024),2022年竞技健美操世锦赛是首次使用新规则的世界大赛。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7届竞技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分难度是制胜的关键;难度动作出场频率较高的是0.7-0.9区间的难度动作;其0.7与0.9两个分值的难度动作选择最多;在A、B、C三组难度中B组难度的选择最多;难度组合使用次数较少,多数为D+D的形式;直升飞机类、反切类、屈体跳类、屈体分腿跳类、和剪式变身跳类为本届世锦赛男单前8名使用频率最高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操 男子单人操 世界锦标赛 规则 难度动作
下载PDF
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春林 王宝珠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乒羽项目的共性和差异性、现有研究羽毛球比赛的段落划分,并参考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各拍次数据以及羽毛球项目比赛过程的现实情况,构建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四段...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乒羽项目的共性和差异性、现有研究羽毛球比赛的段落划分,并参考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各拍次数据以及羽毛球项目比赛过程的现实情况,构建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四段指标评估法”。将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单打比赛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4拍为发接发阶段,510拍为攻防阶段,1020拍为相持阶段,20拍以后为多拍阶段。并将段得分率与段使用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运用此标准对优秀男子羽毛球单打运动员进行了评价。该方法在羽毛球其他项目中的应用,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子单打 技战术 四段指标评估法
下载PDF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安赛龙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18
作者 郑周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16期167-169,共3页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20年全英赛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安赛龙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所运用的技术和战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发现安赛龙在比赛中制胜的因素,重点研究分析哪项技战术的使用是...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20年全英赛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安赛龙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所运用的技术和战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发现安赛龙在比赛中制胜的因素,重点研究分析哪项技战术的使用是安赛龙的主要得分手段。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赛龙的技术优势在于后场拿点和拦截,防守能力突出;其战术得分手段主要是远网抓推的运用。安赛龙在近两年突破个人竞技能力的瓶颈期,其力量、速度、技巧、发球、防守、经验六个方面能力的发展与之前相比,已属于最佳竞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男单 安赛龙 技战术特征
原文传递
竞技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变线”策略运用特征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文霞 赵丽娜 +1 位作者 徐君伟 梁美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变线"即乒乓球比赛中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是战术实施的核心环节。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2016年连续10次世界大赛中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右手持拍选手变线策略运用特征与效果进行研究,以期... "变线"即乒乓球比赛中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是战术实施的核心环节。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2016年连续10次世界大赛中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右手持拍选手变线策略运用特征与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乒乓球队的科学训练和参赛提供借鉴。结论:1)非变线策略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变线策略是其辅助形式;变线策略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非变线策略;变线和非变线策略在比赛制胜中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变线策略的运用效益更高。2)从正手位突破是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变线时的主要方位选择,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是其辅助方位选择,3种变线策略间无明显得分效果差异,但变线至中间位策略得分效果略好;从正手位突破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明显高于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后2种变线策略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大致相等。3)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变线策略的运用上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与非变线策略相比,各种变线策略形式的运用效果整体上都较好,尤以使用率最高的7种变线形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技战术 男子单打 击球线路 变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