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传承乡愁文化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以龙潭肖村保护发展方法探索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程堂明 卢凯 陶冠军 《小城镇建设》 2016年第7期33-38,43,共7页
本文从乡愁文化认知及与传统村落的关系入手,首先明确安徽省铜陵市龙潭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难点是保护意识淡薄、人口流失、资金匮乏等,保护重点是保护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其次结合... 本文从乡愁文化认知及与传统村落的关系入手,首先明确安徽省铜陵市龙潭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难点是保护意识淡薄、人口流失、资金匮乏等,保护重点是保护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其次结合龙潭肖村保护发展的实际从建立乡愁文化承载空间档案、对乡愁文化承载空间界定保护区划、提出具体保护措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村落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作为乡愁文化承载空间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传承 乡愁文化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 龙潭肖村
下载PDF
物质文化视角下羊皮鞣制技艺的记忆传承研究
2
作者 王歌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关于工艺流程的口述与实践作为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离不开技艺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滩羊皮鞣制技艺作为宁夏地区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其形成、发展、定型的过程承载区域发展历史,展现地域特色审美,凝聚民间集体记... 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关于工艺流程的口述与实践作为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离不开技艺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滩羊皮鞣制技艺作为宁夏地区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遗产,其形成、发展、定型的过程承载区域发展历史,展现地域特色审美,凝聚民间集体记忆。物质是记忆的重要载体,鞣皮技艺传承人的个人记忆更常凝结于鞣具、工艺等特定物质载体之上,通过师徒、学堂和文化记忆代代传承,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社会延续。作为“记忆容器”的鞣皮技艺传承人,其文化记忆在技艺传承中映射地方感,这种物质文化视角中的“记忆”要素对传承保护传统鞣皮技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作为“记忆容器”的鞣皮技艺传承人,其文化记忆在技艺传承中映射地方感,这种物质文化视角中的“记忆”要素对传承保护传统鞣皮技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羊皮鞣制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忆传承
下载PDF
“谁来继承英格兰?”:《霍华德庄园》中的记忆冲突与传承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98,191,192,共9页
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德庄园》延续了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现状”小说对英国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思考。小说通过施莱格尔姐妹、威尔科克斯父子和露丝所代表的三种文化记忆之间的矛盾冲突,伦敦城市文化和霍华德庄园乡村文化的对立,探索了英国... 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德庄园》延续了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现状”小说对英国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思考。小说通过施莱格尔姐妹、威尔科克斯父子和露丝所代表的三种文化记忆之间的矛盾冲突,伦敦城市文化和霍华德庄园乡村文化的对立,探索了英国经济发展和帝国扩张的背后,社会道德沦丧、宗教信仰式微以及工人阶级低工资、失业等社会问题,反映了作家对英国未来走向和发展的焦虑,而且引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谁来继承英格兰”这一著名的英国记忆问题。关于谁来继承霍华德庄园的问题,不仅关乎家族记忆传承,也意味着各阶层记忆的重组。小说最终完成了霍华德庄园主人露丝到玛格丽特的记忆传承,喻示着霍华德庄园被建构为英国传统记忆的“记忆之场”,具备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其中对立冲突的各阶层重新联结为一个象征性的记忆整体,以重建情感认同、归属感和凝聚力。福斯特给出的“唯有联结”,回答了英国记忆传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华德庄园》 “英格兰现状” 城市与乡村 阶层联结 记忆之场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Zhe Yin’s Gene Inherits Law
4
作者 Zhe Yin Yunfei Guo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4年第6期434-438,共5页
Several results are provided using gene inherits law in another article [1], making use of the theory of algebra in mathematics, according to which we derive, which will give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genetics.
关键词 inherits LAW memory inheritance memory COPY
下载PDF
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形式模仿与记忆传承——以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为例
5
作者 郭雨欣 杨喻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2022年,朱铁峰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在网上受到极大关注。它们能从过去简单吸引眼球的变装视频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变装视频的前期铺垫。处于发展前期阶段的变装视频完善了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呈现形式,但民族风变装视频受到关注... 2022年,朱铁峰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在网上受到极大关注。它们能从过去简单吸引眼球的变装视频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变装视频的前期铺垫。处于发展前期阶段的变装视频完善了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呈现形式,但民族风变装视频受到关注的核心在于各民族有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它们本身成为回忆的载体,创造了一个记忆的栖居之地,打断了功能记忆到存储记忆的走向,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该文在变装视频的脉络中具体讲述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发展特征,通过分析其形式的模仿与记忆传承方式,对其未来走向提出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铁峰国风变装视频 少数民族变装视频 形式模仿 记忆载体 记忆传承 文化记忆
下载PDF
记忆传承语境下“无身份”城市街区的更新尝试——上海228街坊保护与更新回顾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亮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163-164,共2页
上海的城市发展已从大拆大建转变为更新、复兴、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并重。在新的发展局面下,功能匮乏、规划落后但是凝聚着城市记忆的"无身份"街区正越来越多出现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228街坊作为典型案例,残破的街区环境承... 上海的城市发展已从大拆大建转变为更新、复兴、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并重。在新的发展局面下,功能匮乏、规划落后但是凝聚着城市记忆的"无身份"街区正越来越多出现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228街坊作为典型案例,残破的街区环境承载着两万户工人新村的城市记忆。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我们以记忆传承为主要线索,提出了场所空间回归,城市对话重启,时代功能引入的理念,来达成新村记忆、树院浓荫、客堂邻里、时尚生活的街坊更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无身份街区 记忆传承 空间回归
下载PDF
闽台民间文学的文化记忆研究
7
作者 蔡月连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闽台民间文学承载着两岸民众共同的精神内涵,是两岸同胞文化记忆的重要建构场域,建构了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能够增强两岸民众的认同意识,增强两岸民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两岸一家亲融。为此,要... 闽台民间文学承载着两岸民众共同的精神内涵,是两岸同胞文化记忆的重要建构场域,建构了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能够增强两岸民众的认同意识,增强两岸民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两岸一家亲融。为此,要申请非遗项目,建立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保障;依靠传统节日,建立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载体;借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闽台民间文学文化记忆的传承平台,深化一代代两岸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铸牢一代代两岸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间文学 文化记忆 记忆传承
下载PDF
社交编码与社交解码:百年红色记忆传承的社交媒体向度
8
作者 余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
红色记忆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过程中给中国人民留下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集体记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证明,也是中国人民追忆传承的对象。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选择机制发生的变化,给红色记... 红色记忆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过程中给中国人民留下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集体记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证明,也是中国人民追忆传承的对象。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选择机制发生的变化,给红色记忆的传承带来了新契机和新挑战。因此,应在充分把握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选择机制基础上,形成社交媒体视域下红色记忆传承的社交编码,为社交媒体空间中红色记忆传承的“量”“读”“用”等问题提供社交解码,推动红色记忆传承的数字化、社交化,实现红色记忆传承的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红色记忆 社交媒体 记忆传承
下载PDF
基于交往理性的榕台民间信仰记忆传承与情感认同研究
9
作者 柯涌晖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2-45,共4页
榕台两地民间信仰成为民众思想互动、延续血脉的精神纽带。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点,需要进一步深化两地民间信仰互动、提升情感互认的积极措施,强化榕台两地民间情感沟通与文化认同感。具体的措施包括:理想的语境、平等的商谈、... 榕台两地民间信仰成为民众思想互动、延续血脉的精神纽带。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观点,需要进一步深化两地民间信仰互动、提升情感互认的积极措施,强化榕台两地民间情感沟通与文化认同感。具体的措施包括:理想的语境、平等的商谈、多元的参与及合理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台民间信仰 交往理性 记忆传承 情感认同
下载PDF
地名发展、移民变迁与乡愁记忆传承——基于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全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56,共14页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村名作为一种符号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数据为依据,运用Stata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名发展、移民迁移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历史与现状。数据显...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村名作为一种符号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山东省自然村地名数据为依据,运用Stata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名发展、移民迁移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历史与现状。数据显示:姓氏和自然地理特征是村庄命名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时期的得名村庄数量呈"倒U型"分布,明朝得名的村庄数量最多;迁移村庄中跨省迁移村庄数量最多;村民主要来源于山东、山西、河北、云南、四川五省,来源于不同省份的村庄得名原因分化明显。在此基础上,探究移民迁移、地名发展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内在作用机制,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下地名发展与乡愁记忆传承面临的新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愁记忆传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变迁 地名发展 乡愁记忆传承 村庄地名
下载PDF
记忆与传承:安徽城镇老街文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红杰 CHEN Jun-feng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60-163,共4页
"文化兴则老街兴,文化亡则老街亡"。安徽省众多城镇老街文化现实样态老街文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老街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围绕老街文化资源的博弈与冲突,使老街建筑遭遇"保护性破坏";加之老街传统习... "文化兴则老街兴,文化亡则老街亡"。安徽省众多城镇老街文化现实样态老街文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老街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围绕老街文化资源的博弈与冲突,使老街建筑遭遇"保护性破坏";加之老街传统习俗内容简化;老街文化记忆模糊;老街文化传承主体流失;老街传统工艺后继乏人;老街文化遗存挖掘不足等。因此,安徽城镇老街文化保护性开发必须引导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保护制度;推动老街文化记忆活化;打造老街文化动态传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城镇 老街文化 记忆与传承
下载PDF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历史街区文脉传承探索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正军 王清智 《设计》 2015年第17期76-77,共2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组重要矛盾,历史街区凝聚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对城市健康发展和有机更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化记忆理论切入和要素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文脉传承的媒介、机制予以创新性的认识...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组重要矛盾,历史街区凝聚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对城市健康发展和有机更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化记忆理论切入和要素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文脉传承的媒介、机制予以创新性的认识,继而寻求文脉传承的文化记忆策略,实现文脉的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历史街区 文脉传承 有机更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