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孔怡然 杨凤文 +5 位作者 任美芳 袁国栋 张倩 陈素枝 陈文军 檀金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236,I0036,I0037,I003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膜性肾病(MN)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探讨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60只实验鼠中随机选取1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 目的通过观察膜性肾病(MN)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探讨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60只实验鼠中随机选取1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法建立膜性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10 mg/kg)组、益肾通络方(21.33 g/kg)组。各组依据对应的剂量分别灌胃给药,治疗结束后检测24 h蛋白尿(U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总蛋白(TP)、肌酐(Scr)、尿素氮(BUN)评估大鼠治疗情况;观察大鼠的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Nephrin、α-SMA蛋白表达。结果经贝那普利和益肾通络方干预后,UTP、TC、TG较模型组显著下降,TP、ALB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贝那普利组与益肾通络方组Nephrin表达较模型组上升,a-SM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结论益肾通络方能够降低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络 膜性肾病 足细胞转分化 NEPHRIN Α-SMA
下载PDF
汞中毒相关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苏涛 刘晓玲 +5 位作者 张宜苗 毛微波 刘刚 王素霞 王汉斌 周福德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了解汞中毒相关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经临床结合重金属检测诊断的汞中毒相关肾小球疾病患者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接触含汞物质的特点、汞中毒及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 目的了解汞中毒相关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经临床结合重金属检测诊断的汞中毒相关肾小球疾病患者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接触含汞物质的特点、汞中毒及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9±8.1)岁,均为接触含汞化妆品后5~8个月发病。发病时血汞27.0~ 98.0μg/L,尿汞34.4~204.0μg/L。初诊症状为水肿,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浆白蛋白下降,5例(5/7)达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6例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提示,3例为微小病变肾病,2例为膜性肾病,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全部患者接受驱汞治疗3~7个疗程,血、尿汞下降,尿蛋白于治疗后3~5周内转阴。结论本研究汞中毒相关肾小球疾病患者均为接触化妆品致病,出现轻度水肿及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大部分为肾病综合征范围。’肾脏病理为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驱汞治疗后可获临床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中毒 蛋白尿 肾病 脂性 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原文传递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文荣 孙丽君 +2 位作者 董鸿瑞 王国勤 程虹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初步探讨PLA2R对HBV相关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31例HBV-GN患... 目的:分析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初步探讨PLA2R对HBV相关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31例HBV-GN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和中年组(>35岁),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HBV-MN患者肾小球PLA2R和THSD7A的抗原表达。结果:HBV-GN患者中肾病综合征占54.8%,病理为MN占77.4%,约77.4%伴镜下血尿,青年组肾功能更好(P<0.05)。HBV-GN患者肾组织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为主,伴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青年组HBV-MN比例更高,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只分布在中年组(P<0.05)。2例HBV-MN患者肾小球PLA2R为阳性(8.3%),IgG亚型以IgG4为主,其中1例在84月随诊时出现肾功能进展。结论:成人HBV-GN常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多见,青年组肾功能更好。病理类型主要为MN,HBV-MN患者很少伴PLA2R阳性,但伴PLA2R阳性时可能提示肾脏预后不佳。PLA2R对HBV-MN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机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原文传递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n 246 Chinese adults
4
作者 宦红娣 张景红 +3 位作者 刘志红 黎磊石 陈惠萍 郑丰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1年第3期227-229,234,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featuresof 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in Chineseadults.Methods:From1986to1997,264patientswithbiopsyprovenmembranousnephropathywereselectedin thisstudy.Clinic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featuresof 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in Chineseadults.Methods:From1986to1997,264patientswithbiopsyprovenmembranousnephropathywereselectedin thisstudy.Clinicalandpathologicalfeatureswerecomparedbetweenpatientsat differentagesby t test.Re sults:(1)Pa-tientsfrom21-40yearsoldwereinclinedto membranousnephropathy.(2)Onehundredandsixof thepatientshadheavy proteinuriaatpresentation.Hypertensionwasfoundin35patients.Renalinsuffciencyoccurredin7.7%of thepatientsin renalbiopsy.Microscopichematuriawas foundin40.2%of thepatients.Seventy-fourpatientspresented nephroticsyn-drome.(3)Eightof the57patientshaddeteriorationof renalfunctionduringan average49-monthfollow-up.(4)Patients of stageⅠ,Ⅱ,ⅢandⅣaccountedfor42.3%,48.7%,6.0%and3.0%respectively.GlomeruliIgG,C 3 andC 1q deposition was foundin93.2%,98.8%and58.3%of thepatients.Conclusion:Youngerpatientsare inclinedto membranous nephropathy.Theincidenceof hypertension,microscopichematuriaandrenalinsuffciencyis similarto thatof othercoun-tries,whilenephroticsyndromeisuncom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ATHOLOGY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高灵敏定量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黄飚 王凉 +4 位作者 肖华龙 张艺 张秋花 杨雪 胡志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1期1927-1932,共6页
目的建立抗PLA2R抗体的超灵敏定量检测方法,改进抗PLA2R抗体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筛选出一个含高浓度抗PLA2R抗体的血清,采用尿素解离结合在PLA2R包被孔上的抗PLA2R抗体,并进行IgG抗体定量,推算出原血清中抗PLA2R抗体的浓度... 目的建立抗PLA2R抗体的超灵敏定量检测方法,改进抗PLA2R抗体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筛选出一个含高浓度抗PLA2R抗体的血清,采用尿素解离结合在PLA2R包被孔上的抗PLA2R抗体,并进行IgG抗体定量,推算出原血清中抗PLA2R抗体的浓度,将此已知抗PLA2R抗体浓度的样品稀释到不同浓度作为抗PLA2R抗体的标准品。建立抗PLA2R抗体TRFIA检测方法,从批内批间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测量范围、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建立的TRFI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制备了抗PLA2R抗体标准品,设置的抗PLA2R抗体的标准品浓度分别为0μg/ml、0.17μg/ml、0.68μg/ml、3.42μg/ml、17.1μg/ml、68.4μg/ml、343μg/ml。有效检测范围为0.02μg/mL-343μg/ml,3份标本的回收率均值为98.96%,低、中、高浓度批内CV%(n=20)分别为6.38%、5.55%、4.88%,低、中、高浓度批间(n=8)CV%分别为7.69%、6.23%、6%,均<10%。正常参考范围为0-0.89μg/ml,29%的IgA肾病、44.4%的红斑狼疮肾病、88.5%的IMN抗PLA2R抗体阳性。红斑狼疮肾病患者、IgA肾病患者和IMN患者的血清PLA2R抗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对应的P值分别为0.036、0.034和0.000,P均<0.05。以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血清抗PLA2R-IgG抗体在红斑狼疮肾病、IgA肾病和IM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38、0.607、0.968,其中对应肾病的检测准确性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IMN、红斑狼疮、IgA肾病。结论为膜性肾病患者提供一个除穿刺以外的可临床实际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为该病的诊断、活动性的判断、治疗时机的把握、药物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A2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