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樋口一叶小说的卷首插图与文中插图——从插图与作者一叶的关系说起
1
作者 出口智之 李杰玲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3期70-84,共15页
樋口一叶是近代文学第二代的代表作家。樋口一叶发表的连载小说有许多有卷首插图和文中插图,她常常为小说插图而给插画家一些指示和构思。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作家在执笔过程中,作品会与原来的构思产生不同,而产生不同之前的构思则... 樋口一叶是近代文学第二代的代表作家。樋口一叶发表的连载小说有许多有卷首插图和文中插图,她常常为小说插图而给插画家一些指示和构思。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作家在执笔过程中,作品会与原来的构思产生不同,而产生不同之前的构思则会保留在插图中。有时,一叶早在小说写好之前就已经通过草图对插画家提出自己的构思和要求,但在写作过程中却把原来构思的场景删除了。有时,插图和连载的小说并不完全相符,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小说和插图同时被读者接受,插图画上小说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猜想,如此就可以起到双重的审美效果,在小说中省略而在插图中做出暗示这一方法在江户时代时不时被用到。在当时的文学界,作家在创作时不能仅仅考虑遣词造句,还需要考虑具有画面感的故事情节,如果不把插图和小说文字结合起来看的话,就无法正确把握作家创作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樋口一叶 小说 插图 卷首插图 明治文学
下载PDF
从《浮云》和《金色夜叉》的主人公形象试论日本明治社会的特征
2
作者 潘静惠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78-179,182,共3页
日本近代文学当中,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当属最高,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巨著,《浮云》《金色夜叉》《青梅竹马》等就代表了日本明治时期小说的成就。通过明治时期《浮云》和《金色夜叉》的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认知日本明治社会... 日本近代文学当中,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当属最高,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巨著,《浮云》《金色夜叉》《青梅竹马》等就代表了日本明治时期小说的成就。通过明治时期《浮云》和《金色夜叉》的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认知日本明治社会的特征是本论文的要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文学 《浮云》 《金色夜叉》 明治社会
下载PDF
论《迷路》与有岛武郎的人生寻路历程
3
作者 刘立善 《日本研究》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有岛武郎是受到鲁迅肯定的白桦派主将。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八月至三十九年(1906年)九月是有岛赴美留学时期。留学令有岛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思想出现飞跃,学会个性化思考。有岛根据留学生活,并适... 有岛武郎是受到鲁迅肯定的白桦派主将。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八月至三十九年(1906年)九月是有岛赴美留学时期。留学令有岛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思想出现飞跃,学会个性化思考。有岛根据留学生活,并适当虚构,写出半自传特色长篇心理小说与思想小说《迷路》,表述自己留学期间思想变化轨迹与苦寻人生新路的艰难历程。有岛思想的形成与基督教相关。他将自己的基督教体验表现在《迷路》中。此作是有岛“不信神宣言”与“向人回归宣言”,突出主人公(有岛的分身)如何憧憬基督教圈外的精神自由生活。弃教后的主人公,靠自由意志告别宗教束缚,走向有自我意识的自律人生,进而对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岛武郎 《迷路》 基督教 明治文学 自我意识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论夏目漱石笔下代助的时代性特质
4
作者 陈雪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质。游离于新旧文化之间的代助产生人格的"自我"分裂,具有忧郁型心理。其焦虑心理的产生源于依附封建意识的"妥协性"。这种气质与明治时期近代化改革不彻底的状况密切相关,也是漱石自身对于"自我"认同局限性的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多余人 明治文学 “妥协性” “自我”
下载PDF
二叶亭四迷:明治文学自我意识建构的先驱者——以《平凡》为中心
5
作者 陈秀敏 任楚尧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7-52,62,共7页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西方文学理念的引进,以人性解放、追求自我意识为基调的日本近代文学由此诞生。作为明治文学自我意识建构的先驱者二叶亭四迷,其第三部作品《平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叙传色彩,内容来源于个人的体验,小说写出了二...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西方文学理念的引进,以人性解放、追求自我意识为基调的日本近代文学由此诞生。作为明治文学自我意识建构的先驱者二叶亭四迷,其第三部作品《平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叙传色彩,内容来源于个人的体验,小说写出了二叶亭作为文学家的三种态度:其一,对人生的态度;其二,对文学的态度;其三,对学问与修养的态度。以《平凡》为中心,探究明治作家对个性自由的渴望,他们以全部的热情去建立一种尊重个性和确立自我的文学,发出了个性解放的呼声。明治维新后岛国长期被封建枷锁禁锢的人,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认识到了自我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文学 二叶亭四迷 自我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