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髓样癌颈部淋巴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鄢丹桂 张彬 +5 位作者 李正江 吴跃煌 刘绍严 刘文胜 徐震纲 唐平章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4年10月初治的甲状腺髓样癌9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临床淋巴结阴性(cN0) 39例,临床淋巴结阳性(cN+)52例.91例均行中央区淋巴清扫,52例cN+患者共行71侧...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4年10月初治的甲状腺髓样癌9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临床淋巴结阴性(cN0) 39例,临床淋巴结阳性(cN+)52例.91例均行中央区淋巴清扫,52例cN+患者共行71侧颈部淋巴清扫.按颈部分区计数淋巴结数目,研究cN+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性别、年龄、髓样癌家族史、原发肿瘤大小、双侧癌灶、多癌灶、被膜侵犯及远处转移等因素与中央区淋巴转移的关系.影响淋巴转移率的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73.6% (67/91),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19.8%(18/9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68.1%(62/91),其中cN0患者33.3%(13/39),cN+患者94.2% (49/52);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27.5%(25/91),其中cN0患者2.6%(1/39),cN+患者46.2%(24/52).影响中央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甲状腺被膜受侵犯(χ^2=15.592,P=0.000,OR=12.876).cN+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各区转移为Ⅱ区62.9%(44/70)、Ⅲ区84.5%(60/71)、Ⅳ区83.1% (59/71),Ⅴ区50.0% (32/64),以多个分区转移为主.术前检测降钙素水平的47例患者中,33例术前降钙素>300 ng/L,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66.7% (22/33),较降钙素<300 ng/L侧颈淋巴结转移率28.6%(4/14)的14例患者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1,P=0.016).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对于cN0被膜受侵患者需要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对于cN+患者建议清扫同侧Ⅱ-Ⅶ区淋巴结.术前检查降钙素可用来初步预测颈侧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延髓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阿萍 刘向一 +3 位作者 孙庆利 陈璐 刘晓鲁 樊东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比延髓外侧梗死(LMI)和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比延髓外侧梗死(LMI)和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病因及随访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48例LMI,14例MMI(其中双侧梗死2例).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60.2±12.3)岁和(56.9±14.2)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中、上段[40例(83.3%)],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眩晕38例(79.2%)、感觉障碍33例(68.8%)、构音障碍32例(66.7%)、吞咽困难30例(62.5%)、咽反射减弱30例(62.5%)、霍纳综合征29例(60.4%)、共济失调26例(54.2%)以及恶心呕吐25例(52.1%).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3例(92.9%)],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运动障碍12例(85.7%)、感觉障碍11例(78.6%)、眩晕10例(71.4%)和构音障碍10例(71.4%).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35例(72.9%)和12例(85.7%).LMI组中5例(10.4%)患者住院期间死亡,MMI组有1例(7.1%)住院期间死亡.62例患者中有16例(25.8%)在发病24 h内行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时并未发现病灶.结论 LMI患者的发病年龄较MMI患者偏大,且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上段,而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最常见病因.LMI组患者预后较MMI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延髓 延髓外侧梗死 延髓内侧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预后
原文传递
甲状腺全切除术适应证及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房居高 马泓智 +5 位作者 张忠宝 黄志刚 陈晓红 周维国 陈学军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4-907,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51例甲状腺全切除术资料.乳头状腺癌48例,滤泡状腺癌1例,髓样癌2例;其中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合并远处转移.男17例,女34例;年龄5~82岁,中位数5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51例甲状腺全切除术资料.乳头状腺癌48例,滤泡状腺癌1例,髓样癌2例;其中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合并远处转移.男17例,女34例;年龄5~82岁,中位数50岁;45例为首次手术,6例因复发或转移二次手术.初次手术的45例中T1 17例,T2 13例,T3 7例,T4 8例;NO 31例,N1a 11例,N1b 3例;M1 2例.手术常规解剖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外支,清扫Ⅵ区淋巴组织,其中25例清除Ⅱ~Ⅳ区淋巴组织.8例术后给[3]Ⅰ治疗.结果 随访1~36个月,无死亡病例,2年生存率100.0%(15/15).病理显示多发癌灶占42.2%(19/45),颈淋巴转移率51.0%(26/51).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率为3.9%(2/51),无永久性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麻痹.1例髓样癌术后1年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再手术后无复发.初次治疗的2例M1患者远处转移病灶缩小稳定.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腺癌 滤泡性 髓样 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结节患者常规行血清降钙素检查对早期发现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殷德涛 张高朋 +3 位作者 李红强 马润声 王勇飞 柳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降钙素(Ct)检测对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1922例因甲状腺结节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血清Ct检测...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降钙素(Ct)检测对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1922例因甲状腺结节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血清Ct检测,术后均有明确的常规病理结果。分析Ct水平与MTC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t对MTC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92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新发现的MTC患者有12例(0.62%)。在术前血清Ct值为10~100pg/mL的155例、>100~500pg/mL的12例和>500pg/mL的10例中,术后确诊为MTC的分别为1例(0.65%)、1例(8.33%)和9例(90.00%)。在血清Ct>500pg/mL的9例MTC患者中,有8例(88.89%)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血清Ct诊断MTC的截断值为258.5pg/mL,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6.99%。结论:术前常规检测血清Ct有助于MTC的早期诊断,对患者接受彻底的手术治疗,避免二次手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髓样 降钙素
原文传递
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颖 李建初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在所有影像学检测方法中,超声被认为是最准确评估甲状腺结节特征的检查方法。人群中40%~50%无症状者有可触及或不能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良性,5%~6.5%的结节为恶性。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乳头状癌 thyroid 滤泡状癌 超声诊断 髓样癌 medullary FOLLICULAR 滤泡癌 超声图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延海 吕慧娜 +1 位作者 杨晔 王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1-263,265,共4页
目的甲状腺髓样癌(MTC)比较少见,其超声表现报道较少,本研究评价高频超声对MTC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检出率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盛京医院确诊的54例MTC患者,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08例甲状腺乳头状... 目的甲状腺髓样癌(MTC)比较少见,其超声表现报道较少,本研究评价高频超声对MTC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检出率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4年12月在盛京医院确诊的54例MTC患者,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MTC组肿物内部多见粗钙化,PTC组多见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MTC组肿物周边有不完整声晕及部分环绕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多丰富;PTC组周边无声晕及环绕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显示多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TC组与PTC组多为低回声,边界多清晰,以纵横比≥1较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C具有甲状腺癌的超声特点,高频超声对MTC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乳头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汪旭 李超 +8 位作者 黄璐 税春燕 刘伟 蔡永聪 孙荣昊 周雨秋 姜健 王薇 曾定芬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关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标准、治疗方式和术后随访的更新。方法查阅甲状腺髓样癌相关文献及指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疾病早期阶段根治性手术治疗仍占主要地位,超声提示肿瘤存在高危因素或检测出高水平血清癌... 目的总结近年来关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标准、治疗方式和术后随访的更新。方法查阅甲状腺髓样癌相关文献及指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疾病早期阶段根治性手术治疗仍占主要地位,超声提示肿瘤存在高危因素或检测出高水平血清癌胚抗原、降钙素的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侧颈淋巴清扫术;遗传性髓样癌可以根据RET原癌基因的检测结果,在疾病早期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晚期进展性甲状腺髓样癌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分子靶向药物和化学治疗方式。结论甲状腺髓样癌预后较差,易早期发生淋巴转移,因此,第一次手术切除的范围应该尽量扩大;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可以采用姑息性手术、分子靶向药物、化学治疗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原文传递
超声影像学特点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包珊丹 庞萍 +9 位作者 臧丽 陈康 谷伟军 杨国庆 杜锦 田文 罗渝昆 吕朝晖 窦京涛 母义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482-2486,共5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髓样癌超声影像学特点,探讨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节性质、术前是否穿刺活检以及术后病理有无淋巴... 目的总结甲状腺髓样癌超声影像学特点,探讨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节性质、术前是否穿刺活检以及术后病理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1)20年间共收治86例患者(92个髓样癌结节),男女之比为1:1.3,平均年龄(47±12)岁;(2)78.3%(72/92)癌结节有完整超声资料,平均直径为(2.1±1.3)cm;甲状腺髓样癌主要超声影像学特征为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及纵横比(A/T)〈1,部分伴有钙化(微小钙化多见)及易伴发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3)与自身良性结节比较,恶性结节钙化率更高(48.6%比5.6%,P=0.001),形态不规整(30.6%比5.6%,P=0.030),内部有血流者更多见(57.0%比22.2%,P=0.030);(4)根据结节术前是否进行穿刺活检,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接受穿刺活检更多(76.0%比55.3%,P=0.084);(5)与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比较,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癌结节边缘不清晰(36.4%比12.8%,P=0.009)更多见。超声显示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有提示意义(96.2%比51.7%,P=0.000)。结论甲状腺髓样癌除具有恶性结节常见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如实性、低回声及伴有微钙化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即形态规整、边界清晰、A/T〈1和易伴发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肱骨胫骨骨髓腔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桂姣 高雨仁 +1 位作者 王玉海 陈克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共4页
采用成人干燥肱骨、胫骨各30支,测量其皮质厚度和骨髓腔内径,测出骨髓腔的最狭窄点和狭窄区范围。肱骨骨髓腔最狭窄部位为正中点远侧10厘米处。左侧胫骨骨髓腔的狭窄区域位于正中点近侧1厘米至正中点远侧7厘米之间;右侧胫骨骨髓腔的狭... 采用成人干燥肱骨、胫骨各30支,测量其皮质厚度和骨髓腔内径,测出骨髓腔的最狭窄点和狭窄区范围。肱骨骨髓腔最狭窄部位为正中点远侧10厘米处。左侧胫骨骨髓腔的狭窄区域位于正中点近侧1厘米至正中点远侧7厘米之间;右侧胫骨骨髓腔的狭窄区域位于正中点远侧1厘米至5厘米之间。所得数据,为临床髓内针的选择,进针深度和方向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胫骨 骨髓腔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蓓琳 邬宏恂 +2 位作者 王隽 臧亚萍 张冰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超声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髓样癌患者51个恶性结节。结果:结节多数纵横比<1(80%,41/51);形态不规则(86... 目的: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超声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9例髓样癌患者51个恶性结节。结果:结节多数纵横比<1(80%,41/51);形态不规则(86%,44/51);边界较清晰(63%,32/51);低回声或稍低回声(94%,48/51);钙化多见(62%,33/51)且多样,但仍以微钙化居多(52%,17/33);液化少见(8%,4/51);CDFI以Ⅳ型多见(55%,28/51);RI多<0.70(62%,29/47);弹性成像Ⅱ级或Ⅳ级(50%,6/12)。部分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6%,14/39)。结论:髓样癌具有的一些超声特征与乳头状癌、滤泡性肿瘤相类似,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Morphology of the medullary visceral zone 被引量:12
11
作者 Zhiren Rao Gong J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Since 1990, a series of studies on rats, monkeys and human foetus showed that an arcshaped zone is present in the middle-caudal segment of medulla oblongata, running from the dorsomedial part to the ventrolateral part... Since 1990, a series of studies on rats, monkeys and human foetus showed that an arcshaped zone is present in the middle-caudal segment of medulla oblongata, running from the dorsomedial part to the ventrolateral part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reticular formation. It was named the medullary visceral zone (MVZ). The MVZ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Golgi method, Nissl method,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in situ hybridization method, triple labelling method, neurophysiological method, etc. ), and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VZ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understood.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dullary life center is located in MVZ.An introduction and some comments are given on the location of MVZ, its shape and extent, cytoarchitecture, and chemicoarchitecture, afferent and efferent fiber connections and their functions, and its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ullary VISCERAL ZONE medullary life CENTER MEDULLA oblongata.
原文传递
五个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B家系的临床分析和RET原癌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瑜琳 赵咏桔 +8 位作者 成昌友 赵铁耘 殷志强 洪洁 张翼飞 顾丽群 汤正义 崔斌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研究5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2B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表型和PET原癌基因突变。方法提取5例有典型临床表型的MEN2B患者及其23名家族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 目的研究5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2B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表型和PET原癌基因突变。方法提取5例有典型临床表型的MEN2B患者及其23名家族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8、10、11、13、14、15、16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MEN2B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仅存在于5例先证者中,其家族成员均未发现;5例患者确诊MEN2B时的甲状腺髓样癌(MTC),类马凡体型,唇舌的黏膜神经瘤,眼部异常,肠道异常和嗜铬细胞瘤(PCC)的发生数分别为5、5、5、4、3和3;其MTC和PCC的发病年龄分别为(20.0±8.1)岁和(28.3±2.5)岁;RET基因突变均为第16外显子的M918T。结论本组MTC和PCC的平均发病年龄均晚于国外相关报道,且PCC发病晚于MTC;MEN2B其他相关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大于国外报道,考虑与MEN2B确诊较晚有关。本组MEN2B先证者发生RET突变的家系比例(100%)要明显高于国外的相关报道(50%),且均为RET原癌基因的M918T单一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2b型 甲状腺肿瘤 髓样 RET原癌基因
原文传递
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 with distal stenosis of hypoplastic vertebral artery 被引量:13
13
作者 Jie-Ping Lu Yan Wu +2 位作者 Fang Xiao Huai-Yu Li Qi-Qiang T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98-999,共2页
To the Editor: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is a rare stroke subtype.[1]usually leads to quadriplegia,sensory disturbance,hypoglossal palsy,bulbar paralysis,etc.[2]We encountered a patient with rapidly pro... To the Editor: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is a rare stroke subtype.[1]usually leads to quadriplegia,sensory disturbance,hypoglossal palsy,bulbar paralysis,etc.[2]We encountered a patient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tetraparesis an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exhibited a“heart appearance”sign in the bilateral ventral medull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demonstrated that the left vertebral artery(VA)was hypoplastic and there was an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n the V4 se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 DISTAL STENOSIS HYPOPLASTIC VERTEBRAL artery
原文传递
RET原癌基因p.C618Y突变的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一家系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坚强 郭良 +9 位作者 戚晓平 陈振光 王可敬 楼建林 余秀华 成军 金杭阳 李小龙 应荣彪 张成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的临床诊治特点及RET原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个FMTC家系进行系统的家系调查,提取外周血进行RET原癌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并绘制家系图。结果基因检测该家系为RET原癌基因第10外显子第618位点TGC... 目的探讨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的临床诊治特点及RET原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个FMTC家系进行系统的家系调查,提取外周血进行RET原癌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并绘制家系图。结果基因检测该家系为RET原癌基因第10外显子第618位点TGC→4TAC杂合错义突变,即P.C618Y突变,与临床完全符合。7例MTC中,男1例,女6例;首次诊断平均年龄49.6(24-78)岁;临床均表现为颈部肿块;肿瘤最大直径1.4-4.4cm,平均2.6cm;7例均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除1例(78岁)拒绝手术外,1例行右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例行右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既往左侧甲状腺因“良性肿瘤”已全切除),其余4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6例均+至少双侧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或+单/双侧颈部改良淋巴结清扫术。接受手术的6例患者首次术后降钙素仍升高:其中1例首次术后64个月因MTC转移死亡;3例在首次术后6个月行再次手术,2例降钙素降至正常,1例降钙素仍升高;另外2例分别在首次术后214、60个月,影像学检查示双侧甲状腺叶残留、局部淋巴结肿大并降钙素升高。2例无症状中的1例因术前血清降钙素高,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甲状腺C细胞增生;另1例已随访10个月,未发现影像学和降钙素异常。结论基于家系调查并整合RET基因和降钙素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对无症状的RET基因突变携带者,应根据其降钙素水平,实施个体化的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或严密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髓样 系谱 RET原癌基因 点突变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指南变迁与我国目前面临任务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晓红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基于甲状腺髓样癌文献重新进行系统回顾,对第1版指南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更新了近年来甲状腺髓样癌在内分...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基于甲状腺髓样癌文献重新进行系统回顾,对第1版指南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更新了近年来甲状腺髓样癌在内分泌学、伦理学、遗传性、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病理学、儿科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及外科学方面进展,提出67条建议。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减少致死率的根本方法。新版指南对临床医生在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s) 髓样(Carcinoma medullary) 指南 (Guidebooks)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再兴 李正江 +3 位作者 唐平章 徐震纲 张宗敏 安常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82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39例,女性43例;年龄16~77岁,...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82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39例,女性43例;年龄16~77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降钙素、嗜铬素、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其中24例标本行降钙素水平检测。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8例,甲状腺残叶切除24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单纯行颈清扫术及上纵隔淋巴清扫术14例。82例中行气管食管沟清扫68例;行单侧颈清扫53例,双侧颈清扫11例,经颈部上纵隔淋巴清扫13例,胸骨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降钙素表达率最高,为95.8%,嗜铬素表达率为88.9%,神经元烯醇化酶表达率为80.0%。颈部淋巴转移率68.8%,Ⅱ区、Ⅲ区、Ⅳ区、V区和Ⅵ区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7.3%、47.7%、59.1%、11.4%和52.3%。总的5年生存率为87.8%,总的局部复发率为7.3%,对侧腺叶复发率为5.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科规范手术是甲状腺髓样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单侧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首次治疗时应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后应密切随访,而对于双侧病灶或家族型者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监测降钙素水平在甲状腺髓样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预后
原文传递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nd their diagnostic values 被引量:9
17
作者 CAI Sheng LIU He +7 位作者 LI Wen-bo OUYANG Yun-shu ZHANG Bo LI Peng WANG Xue-lian ZHANG Xiao-yan LI Jian-chu JIANG Yu-x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1期3074-3078,共5页
Background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ur and usually difficult to diagnose with ultrasound.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summarize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TC and evaluate their diag... Background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ur and usually difficult to diagnose with ultrasound.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summarize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TC and evaluate their diagnostic values.Methods We analyzed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35 MTCs and 50 benign nodules with respect to nodular size,echogenecity, internal content, shape, height/width, border, peripheral halo, calcifications and colour flow pattern. The ratio of long to short axis, echogenecity, internal content and calcifications were also assessed in cervical lymph nodes.The differences in sonographic features between MTCs and benign nodules were analyzed with Chi square test.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each sonographic feature was determined.Results The main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TC were hypoechogenicity (including marked hypoechogenicity) (n=34,97%), internal solid content (n=29, 83%), taller than wide (n=34, 97%), well defined border (n=24, 69%),microcalcifications or macrocalcifications (n=23, 66%). The echogenicity, internal content, shape, peripheral halo and calcif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while the tall/wide, border, and pednodular and intranodular vascularisa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all the individual sonographic features, irregular shape had the highest diagnostic efficiency with a sensitivity of 51% and specificity of 92%. The combination of marked hypoechogenicity, microcalcifications, and irregular shape yielded a sensitivity of 77% and specificity of 86%.Conclusions The typical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MTC are hypoechogenicity, predominantly solid, irregularly shaped with intranodular micro- or macro-calcific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sonographic features is helpful, but not definitive, for the diagnosis of M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thyroid nodule
原文传递
侵及气道和消化道的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18
作者 葛俊恒 赵瑞利 +1 位作者 胡俊兰 周维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 探讨侵及气道和消化道的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8~ 1998年经治的 18例晚期甲状腺癌患者 ,均有气道、消化道的侵犯。结果 晚期甲状腺癌侵及气道、消化道的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 3 5 % (18/ 5 16 ) ... 目的 探讨侵及气道和消化道的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8~ 1998年经治的 18例晚期甲状腺癌患者 ,均有气道、消化道的侵犯。结果 晚期甲状腺癌侵及气道、消化道的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 3 5 % (18/ 5 16 ) ,腔内受侵率为 2 7% (14 / 5 16 )。其中 ,仅 1个器官受累 10例 ,占 5 5 6 % (10 / 18) ,其中最常见的是气管 ;其他依次是食管、喉、喉咽 ;2个及 2个以上器官受累 8例 ,占 4 4 4 % (8/ 18)。生存 1、3、5和 10年者分别为 17、14、9和 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 5年生存率 (6 1 5 % )明显高于未分化癌 (2 0 0 % ) ,但统计学处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远期生存率与肿瘤的分期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这可能与临床例数太少有关。结论 侵犯气道消化道的晚期甲状腺癌需要广泛切除受侵的部分 ,选用有效的手术方式 ,同时给予辅助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侵及 消化道侵及 晚期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俊男 闫枫尚 +4 位作者 徐拯 熊睿 胡薇 盛湲 李恒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2014年病理明确诊断为MTC的602例患者资料。采用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生存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2014年病理明确诊断为MTC的602例患者资料。采用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生存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602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4.914±1.20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0.8%。单变量分析显示,诊断年龄(χ~2=33.232,P<0.001)、性别(χ~2=4.030,P<0.045)、原发灶大小(χ~2=37.06,P<0.001)、病灶数目(χ~2=6.786,P=0.009)、临床分期(χ~2=116.467,P<0.001)、原发肿瘤分期(χ~2=72.482,P<0.001)、区域淋巴结受累(χ~2=14.803,P<0.001)、远处转移(χ~2=94.976,P<0.001)、手术情况(χ~2=80.536,P<0.001)以及检出淋巴结阳性数(χ~2=18.700,P<0.001)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多变量Cox分析表明,诊断年龄(HR=2.777,95%CI=1.800~4.285,P<0.001)、原发肿瘤分期(HR=1.675,95%CI=1.289~2.176,P<0.001)及远处转移(HR=5.401,95%CI=2.720~10.725,P<0.001)是影响MT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诊断年龄、原发肿瘤分期及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是预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预后 危险因素 SEER规划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肾活血方及其拆方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明辉 周永明 +2 位作者 朱文伟 薛志忠 陆嘉惠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模型小鼠的疗效及其促进骨髓造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AA小鼠模型并制备AA小鼠血清,以健脾补肾活血方及其拆方灌胃大鼠制备含中药血清,... 目的: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模型小鼠的疗效及其促进骨髓造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AA小鼠模型并制备AA小鼠血清,以健脾补肾活血方及其拆方灌胃大鼠制备含中药血清,共同培养正常小鼠骨髓造血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AA小鼠血清能诱导正常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凋亡,经健脾补肾活血方及其拆方的药物血清作用后,各组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率均下降,其中,补肾方的疗效优于健脾方和活血方,健脾补肾活血方(全方)的效果最好。电镜观察造血细胞超微结构的结果亦表明补肾方的作用较好,但以全方作用最佳。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及其拆方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骨髓细胞凋亡率,可促进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健脾 补肾 活血 血细胞生成 骨髓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