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明
陈存良
+2 位作者
王雨
吴晓慧
刘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基于油水相渗比的新型表征公式和新型水驱曲线,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的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
针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基于油水相渗比的新型表征公式和新型水驱曲线,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的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轻质油藏进入高含水期,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导致大量注入水形成低效甚至无效循环,从而导致体积波及系数的增长速度随含水率的上升逐渐减缓。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南部BZ油田,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为-5.2%,满足矿场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的预测及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轻质油藏
高含水期
相对渗透率
驱油效率
水驱特征曲线
波及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合文昌油田中高含水筛管井的复合酸液体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光
刘春祥
周际永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南海西部文昌油田群部分油井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储层具有胶结疏松、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多采用悬挂筛管完井,酸化时很难实现均匀布酸,往往出现增液不增油的现象。针对储层特点及完井方式,研发出了WZX-02自转向酸+WHS-05缓速酸的复合酸液体...
南海西部文昌油田群部分油井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储层具有胶结疏松、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多采用悬挂筛管完井,酸化时很难实现均匀布酸,往往出现增液不增油的现象。针对储层特点及完井方式,研发出了WZX-02自转向酸+WHS-05缓速酸的复合酸液体系,该体系能有效抑制酸液进入高渗层,避免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该体系在文昌M油田D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酸化前产液量为68 m^3/d,产油量为32 m^3/d,含水53%,酸化后产液量为207 m^3/d,产油量为117 m^3/d,含水43%,增产效果显著,可为类似中高含水筛管井酸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管完井
酸化
自转向酸
中高含水
文昌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
被引量:
11
3
作者
达引朋
李建辉
+3 位作者
王飞
黄婷
薛小佳
余金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堵压裂参数对油井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前置调堵控含水、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提单产”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PEG-1凝胶,凝胶主剂质量分数为5%~10%时,可保持较高水平的凝胶强度;优化注入排量为1.5 m^(3)/min,注入量为300~600 m^(3),可在裂缝深部40~80 m处封堵高渗条带;优化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技术,缝内净压力提高到5.0 MPa以上,实现了压裂裂缝由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扩展,以动用侧向剩余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调堵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1.07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实现了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该调堵压裂技术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中高含水井
调堵压裂
增油控水
长庆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典型多层砂岩油藏中高含水期定向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彦成
蒋曙鸿
+2 位作者
康凯
张章
林国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220,共7页
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然而,为兼顾油田的开发成本与开采效果,海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注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多层开采下产能预测十分困难,特别是中高含水期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后的产能预...
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然而,为兼顾油田的开发成本与开采效果,海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注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多层开采下产能预测十分困难,特别是中高含水期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后的产能预测。以地质、油藏、测井、钻完井等多专业相融合为突破口,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系统总结了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的主控因素:宏观上,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成藏过程中的差异充注等地质因素控制;微观上,受油水渗流、流场分布和压力变化等开发因素影响;同时,产能与工程因素的完井方式相关。通过建立由多元主控因素定量耦合的产能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海上多层砂岩油藏定向井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新方法,并通过目标油田实际投产井的验证,表明新的预测方法准确度较高,精度达到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砂岩油藏
中高含水期
定向井
影响因素
产能预测新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油田平台扩容潜力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田冀
刘晨
+2 位作者
张金庆
周文胜
王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面临平台液处理能力制约油藏产能充分释放的问题,对平台扩容改造提升液处理能力是该类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综合考虑油田产液能力增长趋势和平台有效期,以平台有效期内保...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面临平台液处理能力制约油藏产能充分释放的问题,对平台扩容改造提升液处理能力是该类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综合考虑油田产液能力增长趋势和平台有效期,以平台有效期内保证油田可采储量全部采出为原则,提出了海上油田平台扩容增量优化模型,并通过将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关系离散转化为油田产液能力与时间的离散定量关系,实现了上述优化模型的求解。X油田计算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仅需油田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等基础动态数据,资料需求简单,计算简便、快捷,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油田
产液量
平台扩容
液量优化
动态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小断块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实践
被引量:
24
6
作者
胡景双
邵先杰
+2 位作者
马平华
王萍
石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高渗带水淹严重,且受断层影响使得局部井网不完善,稳产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论证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研究最佳射开层数、射开厚度及油田最大产液量等参数的基础上,论证了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加强油层改造及提高油井排液量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并提出了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调整多种方法和措施需要进行综合实施,且不同阶段针对的侧重点不同,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中高含水期可有效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保持油田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
中高含水期
开发现状
调整
杨家坝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埕岛油田中高含水期综合调整对策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唐晓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3,117,共4页
埕岛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采油速度低、单井控制储量大、层间干扰严重、日产液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该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细分开发层系可以有效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油层产能,...
埕岛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采油速度低、单井控制储量大、层间干扰严重、日产液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该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细分开发层系可以有效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油层产能,提高油层利用程度;井网加密调整可以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实现油水井均衡驱替;实施油井提液可以释放非主力油层能量,提高单井产能;应用水平井可以实现局部储层发育较单一或底部水淹较严重储层的有效动用,提高采油速度。从调整前后的对比情况来看,调整后采液强度增大到调整前的2.9倍,采油强度增大到调整前的1.5倍,注采对应率提高了20.5%,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6.6%,已提液井日产液量增幅达80%以上,应用水平井后增产效果明显,同期累积产油量为定向井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综合调整
层系
井网
提液
水平井
埕岛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动态计算方法
被引量:
17
8
作者
刘晨
张金庆
+1 位作者
周文胜
王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提液是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减缓产量递减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油井提液动态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区域静态资料的依赖性和局限性,但常规动态法只能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难以量化提液潜力。基于渗流理论,首先建立油井无...
提液是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减缓产量递减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油井提液动态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区域静态资料的依赖性和局限性,但常规动态法只能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难以量化提液潜力。基于渗流理论,首先建立油井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表征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油井无因次历史最大合理生产压差确定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油井最大产液量实时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动态法直接量化油井提液潜力的目的。应用实例表明,W油田实施提液后各井产液量基本达到了计算值,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仅需要油井产液量和产油量2个基本生产动态数据就可以直接量化油井提液潜力,克服了海上油田区域静态资料不足的问题,具有数据基础简单、结果合理、操作简便和可实施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油田
最大产液量
提液潜力
生产压差
采液指数
海上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高含水期油藏注采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郑伟
姜汉桥
+2 位作者
陈民锋
朱龙权
白晓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6-69,138,共4页
为有效控制水驱油藏窜流现象,提高注水利用率,需要确定油藏存在窜流的低效循环场区域。基于水驱开发油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建立包括油藏静态、动态参数的注采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注采有效性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为有效控制水驱油藏窜流现象,提高注水利用率,需要确定油藏存在窜流的低效循环场区域。基于水驱开发油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建立包括油藏静态、动态参数的注采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注采有效性评价指标量化分级标准、影响因素分级权重标准和注采有效性分级标准;结合油田实践,进一步建立油藏注采有效性计算评价方法和步骤。根据建立的综合评判方法,分析评价了江苏油田某油藏水驱开发的注采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油藏实施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中高含水期
注采有效性
井间窜流
模糊综合判别
权重
分级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8
10
作者
丁帅伟
姜汉桥
+4 位作者
周代余
赵冀
旷曦域
王倩
王平
《复杂油气藏》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针对目前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化表征存在的问题,基于三维精细数值模拟模型,提出了利用优势生产潜力定量化表征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潜力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考虑了油藏储量丰度、油藏压力、地层渗透性、距边界距离和油气水关系...
针对目前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化表征存在的问题,基于三维精细数值模拟模型,提出了利用优势生产潜力定量化表征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潜力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考虑了油藏储量丰度、油藏压力、地层渗透性、距边界距离和油气水关系位置对产能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相对于剩余油储量丰度法和剩余油优势潜力丰度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找到剩余油优势潜力部位,制定较好的剩余油调整挖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剩余油潜力
储量丰度
优势潜力丰度
优势生产潜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塞油田见水特征分析及中高含水井增产工艺
被引量:
8
11
作者
姬伟
梁冬
+3 位作者
黄战卫
张育超
牛萌
李东旭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9,共4页
安塞油田是开发30年的"低压、低渗、低产"老油田,大量油井目前已逐步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仅靠常规增产工艺稳产难度大。目前对中高含水井的改造较为谨慎,不同见水类型下可选工艺仍存在盲区,降水增油方向仍不明朗。针对安塞油...
安塞油田是开发30年的"低压、低渗、低产"老油田,大量油井目前已逐步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仅靠常规增产工艺稳产难度大。目前对中高含水井的改造较为谨慎,不同见水类型下可选工艺仍存在盲区,降水增油方向仍不明朗。针对安塞油田中高含水井不同开发特征及见水类型,开展了改变相渗压裂、堵水压裂等几种进攻性措施,以及化学堵水、二次固井等维护性措施,实践证明各项工艺在不同见水类型井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尚不存在一种工艺可解决不同见水特征下油井的降水增产问题,须因地制宜针对性地选择有效工艺方能取得较好的措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中高含水井
增产措施
改变相渗压裂
堵水压裂
体积压裂
二次固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潜泵提液采油配套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7
12
作者
宋玉旺
马伟亭
+2 位作者
司宝
郭玉严
胡仁权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6-89,共4页
为了鲁克沁油田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和深层稠油采油技术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试验电潜泵提液井筒举升工艺,增大了油井生产压差,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空心抽油杆井筒掺稀油降粘、防砂电潜泵提液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为了鲁克沁油田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和深层稠油采油技术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试验电潜泵提液井筒举升工艺,增大了油井生产压差,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空心抽油杆井筒掺稀油降粘、防砂电潜泵提液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现场实施表明,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该技术为超深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稠油
中高含水
电潜泵
生产压差
配套技术
鲁克沁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高含水期周期注采方案优选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赵春森
崔国强
付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3,67,共4页
在分析周期注采机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激活剩余油,建立注水井全井同步周期注水、注水井井间交替注水、注水井与采油井同时井间交替注采3种周期注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优选,以确定适合周期注采开发的油藏地质条件...
在分析周期注采机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激活剩余油,建立注水井全井同步周期注水、注水井井间交替注水、注水井与采油井同时井间交替注采3种周期注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优选,以确定适合周期注采开发的油藏地质条件、实施周期注采的最优半周期。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周期注采时机、地层渗透率、厚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水井与采油井同时井间交替注采方案为最优方案;周期注采方案适合在含水率大于60%、渗透率大于400×10-3μm2、厚度大于2m的油层中实施。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压力、含水和注采半周期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给出周期注采最优半周期与地层压力、含水级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高含水期周期注采方案的制定和和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周期注采
数值模拟
方案优选
流度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Y-1型多聚氰胺有机硅树脂固砂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6
14
作者
刘文宾
宋永贵
+2 位作者
郭伟明
王文忠
刘风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KY 1型固砂剂用于高含水低温油层的防砂 ,其胶结剂为多聚氰胺 /有机硅树脂。在室内研究中按 1%盐酸→隔离剂→胶结剂 +固化剂→增孔剂的顺序将固砂剂各组分溶液依次注入粒径 0 .5~ 0 .8mm的石英砂填充管中 ,在适当温度固结后测定固结...
KY 1型固砂剂用于高含水低温油层的防砂 ,其胶结剂为多聚氰胺 /有机硅树脂。在室内研究中按 1%盐酸→隔离剂→胶结剂 +固化剂→增孔剂的顺序将固砂剂各组分溶液依次注入粒径 0 .5~ 0 .8mm的石英砂填充管中 ,在适当温度固结后测定固结砂样的有关性能 ,筛选出了实用配方 :胶结剂、隔离剂、增孔剂、石英砂质量比为 1∶0 .7∶0 .8∶6 ,固化剂用量以胶结剂计为 2 %,在 35~ 70℃下固结时间为 3天 ,固结砂样抗压强度 8.4~ 8.9MPa ,气体渗透率 7~ 8μm2 ,在 90℃高温的 10 %盐酸、10 %NaOH溶液、清水、卤水、柴油中浸泡 6 0天后性能基本保持不变。KY 1型固砂剂在大港各油田用于油井的先期和后期防砂 ,井深 70 0~ 330 0m ,共施工 6 5井次 ,可对比 5 8井次 ,成功率为 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Y-1型
固砂剂
多聚氰胺
有机硅树脂
化学防砂
中低温油层
高含水油层
化学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强度堵剂优化及其在高含水油藏靶向调堵中的应用
15
作者
肖昌键
林波
+2 位作者
王伟航
刘志起
于洪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4期48-53,98,共7页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双激发无机堵剂固结速度增大。配液水中矿化度较高时,硫酸根和氯盐会加快体系固结时间。双激发无机堵剂封堵能力强,耐冲刷能力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芯分流率,其封堵率高于98.5%。现场应用效果证实,双激发无机堵剂能够实现深部靶向封堵,具有强度高、有效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调堵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油藏
高耗水条带
特高含水
无机堵剂
深部靶向封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据驱动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
被引量:
2
16
作者
冯高城
李金蔓
+4 位作者
刘玉明
尹彦君
魏志勇
张强
孟凡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多层碎屑岩油藏稳油控水一直是油田开发的热点问题,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油量下降明显,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层间开发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合适的优化调控方法使其持续稳产。根据贝叶斯后验概率方法与油藏流线模拟器,应用随机极大似然...
多层碎屑岩油藏稳油控水一直是油田开发的热点问题,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油量下降明显,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层间开发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合适的优化调控方法使其持续稳产。根据贝叶斯后验概率方法与油藏流线模拟器,应用随机极大似然函数求解历史拟合问题并构建数据空间集,利用有限记忆的拟牛顿梯度方法来反演数据空间集与推测未来,综合Pollock流线追踪方法表征油藏流场的瞬时流动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空间反演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此方法无需复杂重复的运算就可实现油藏注采参数的实时优化,突破了传统优化方法无法精细描述流场演变的局限性,弥补了数据空间反演在流场优化方面应用的空白。以渤海B油藏为例,利用基于数据空间反演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揭示了油藏注采结构优化的运行机理,直观展示了油藏流场优化的实现过程。现场调控结果显示,油藏综合含水率较为稳定,调控井组单元零散状剩余油被有效动用,水驱波及面积扩大24.85%,油藏流体疏导效果显著。这些油藏数字化探索与实践,将为同类中—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数据驱动油藏流场调控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数据驱动
流场表征
稳油控水
重构方法
数据空间反演
流线模拟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高含水期河流相砂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
4
17
作者
申春生
胡治华
+2 位作者
李林
康凯
梁世豪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3,共5页
海上河流相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如何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渤海PL油田河流相砂体的储层特征和水淹特征,通过数模机理研究落实了油田水淹厚度系数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渗透率级...
海上河流相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如何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渤海PL油田河流相砂体的储层特征和水淹特征,通过数模机理研究落实了油田水淹厚度系数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渗透率级差之间的量化关系,并以该量化关系为指导,预测出井点水淹厚度系数和水淹厚度,进而根据各井点水淹厚度进行了等值线图绘制,利用水淹厚度图对小层平面、层内剩余油进行了定量预测。经过10口新钻调整井的验证,剩余油厚度预测误差一般小于30%,具有较高的吻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河流相砂体
水淹厚度系数
水淹厚度等值线图
剩余油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油田中高含水期控水增油技术
被引量:
3
18
作者
马勇
王华
+3 位作者
刘玉伟
李政武
段沛夏
吕政
《能源化工》
2017年第4期37-41,共5页
低孔、低渗油藏在开发后期油井含水上升,导致单井产能下降,甚至造成部分井水淹,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以往常规酸化及压裂措施,针对此类油藏实施效果欠佳,无法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因此推动了针对此类油藏中高含水油井控水增油工艺技术的...
低孔、低渗油藏在开发后期油井含水上升,导致单井产能下降,甚至造成部分井水淹,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以往常规酸化及压裂措施,针对此类油藏实施效果欠佳,无法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因此推动了针对此类油藏中高含水油井控水增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不同类型单井的见水类型,识别了不同见水类型的储层地质特征。在试验室进行了控水增油改进剂的堵水效果试验,验证了该药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优化堵水措施工艺,如改变相渗的压裂技术手段,采用定向射孔压裂堵水和裂缝型见水堵水措施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措施工艺,对于中高含水井能有效的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为研究区今后的堵水措施提供良好的指导,也为类似低渗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中高含水
控水
增油
堵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坪北油田中高含水期合理注采比确定
被引量:
3
19
作者
付云辉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0-32,51,共4页
注采比可反映油田产液量、注水量和地层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注水开发油田地层压力的重要依据。制定合理的注采比对于稳定原油生产、控制含水上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油藏工程方法中水驱特征曲线法和Logistic...
注采比可反映油田产液量、注水量和地层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注水开发油田地层压力的重要依据。制定合理的注采比对于稳定原油生产、控制含水上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油藏工程方法中水驱特征曲线法和Logistic模型法,理论推导注采比与综合含水之间的关系式,确定坪北油田中高含水期合理注采比。计算结果表明,现阶段坪北油田注采比应保持在2.28左右较为合理,该项研究结果可指导油田合理配注及注水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注采比
水驱特征曲线
Logistic模型法
中高含水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颖
孙国昕
冯明溪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一般位于成熟油区,具有地质认识清楚、配套设施完善、勘探成功率高、最小经济门槛低等优势。近年来,针对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采出程度高、产量递减速度快、井况问题严重、吨油生产碳排放量大等难题,国际石油公司...
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一般位于成熟油区,具有地质认识清楚、配套设施完善、勘探成功率高、最小经济门槛低等优势。近年来,针对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采出程度高、产量递减速度快、井况问题严重、吨油生产碳排放量大等难题,国际石油公司着力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在油藏模拟、油气工程、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新进展。如俄罗斯RFD公司开发的tNavigator油藏模拟平台实现了千万至十亿节点的模拟。水平井多级水力压裂、新型鱼骨刺井、超短半径水平井等油气工程技术促进了老油田增产稳产。智能水驱技术因其特有的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及高效性,引起广泛关注。纳米智能驱油技术有望解决聚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难以解决的波及效率低、费用高、储层伤害等问题。这些技术对国内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的持续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透率
高含水
油藏模拟
水平井
智能水驱
纳米驱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明
陈存良
王雨
吴晓慧
刘学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渤海‘双高’油田挖潜关键技术研究”(YXKY-2018-TJ-04)
文摘
针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及油藏工程方法,基于油水相渗比的新型表征公式和新型水驱曲线,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的注水体积波及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轻质油藏进入高含水期,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导致大量注入水形成低效甚至无效循环,从而导致体积波及系数的增长速度随含水率的上升逐渐减缓。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南部BZ油田,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为-5.2%,满足矿场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对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的预测及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轻质油藏
高含水期
相对渗透率
驱油效率
水驱特征曲线
波及系数
Keywords
medium
-light
oil
reservoir
high water
-
cut
stage
relative
permeability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
water
flooding
curve
sweep
coefficient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合文昌油田中高含水筛管井的复合酸液体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光
刘春祥
周际永
机构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渤海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2016ZX05058-003-016)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科技项目"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与试验"(GCJSXMHT-1718)
文摘
南海西部文昌油田群部分油井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储层具有胶结疏松、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多采用悬挂筛管完井,酸化时很难实现均匀布酸,往往出现增液不增油的现象。针对储层特点及完井方式,研发出了WZX-02自转向酸+WHS-05缓速酸的复合酸液体系,该体系能有效抑制酸液进入高渗层,避免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该体系在文昌M油田D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酸化前产液量为68 m^3/d,产油量为32 m^3/d,含水53%,酸化后产液量为207 m^3/d,产油量为117 m^3/d,含水43%,增产效果显著,可为类似中高含水筛管井酸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筛管完井
酸化
自转向酸
中高含水
文昌油田
Keywords
Screen
pipe
completion
Acidizing
Self
diverting
acid
medium
to
high water
-
cut
Wencha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
被引量:
11
3
作者
达引朋
李建辉
王飞
黄婷
薛小佳
余金柱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项目“长庆老油田低产区整体重复压裂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编号:2102-2-2)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高渗带影响,常规重复压裂存在含水率上升、增产幅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典型油藏长期注采开发实际,采用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结合加密井生产资料,研究了中高含水油井调堵压裂增产机理,分析了不同调堵压裂参数对油井重复改造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前置调堵控含水、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提单产”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室内试验,研发了PEG-1凝胶,凝胶主剂质量分数为5%~10%时,可保持较高水平的凝胶强度;优化注入排量为1.5 m^(3)/min,注入量为300~600 m^(3),可在裂缝深部40~80 m处封堵高渗条带;优化动态多级暂堵压裂技术,缝内净压力提高到5.0 MPa以上,实现了压裂裂缝由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扩展,以动用侧向剩余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调堵压裂后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1.07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实现了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增油控水”的目的。该调堵压裂技术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重复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中高含水井
调堵压裂
增油控水
长庆油田
Keywords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medium
and
high water
-
cut
well
fracturing
with
profile
control
and
water
shutoff
oil
increase
and
water
control
Changqi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典型多层砂岩油藏中高含水期定向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彦成
蒋曙鸿
康凯
张章
林国松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22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然而,为兼顾油田的开发成本与开采效果,海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注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多层开采下产能预测十分困难,特别是中高含水期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后的产能预测。以地质、油藏、测井、钻完井等多专业相融合为突破口,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系统总结了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的主控因素:宏观上,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成藏过程中的差异充注等地质因素控制;微观上,受油水渗流、流场分布和压力变化等开发因素影响;同时,产能与工程因素的完井方式相关。通过建立由多元主控因素定量耦合的产能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海上多层砂岩油藏定向井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新方法,并通过目标油田实际投产井的验证,表明新的预测方法准确度较高,精度达到89%。
关键词
多层砂岩油藏
中高含水期
定向井
影响因素
产能预测新方法
Keywords
multi-layer
sandstone
reservoir
medium
-
high water
-
cut
stage
directional
well
affecting
factor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E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油田平台扩容潜力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
4
5
作者
田冀
刘晨
张金庆
周文胜
王凯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模式研究"(2016ZX05025-001)
文摘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面临平台液处理能力制约油藏产能充分释放的问题,对平台扩容改造提升液处理能力是该类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综合考虑油田产液能力增长趋势和平台有效期,以平台有效期内保证油田可采储量全部采出为原则,提出了海上油田平台扩容增量优化模型,并通过将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关系离散转化为油田产液能力与时间的离散定量关系,实现了上述优化模型的求解。X油田计算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仅需油田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等基础动态数据,资料需求简单,计算简便、快捷,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
关键词
中高含水油田
产液量
平台扩容
液量优化
动态预测
Keywords
medium
-
high water
-
cut
reservoir,liquid
production
platform
expansion
liquid
optimization
dynamic
predict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小断块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实践
被引量:
24
6
作者
胡景双
邵先杰
马平华
王萍
石磊
机构
燕山大学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复杂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P01040)资助
文摘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高渗带水淹严重,且受断层影响使得局部井网不完善,稳产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论证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研究最佳射开层数、射开厚度及油田最大产液量等参数的基础上,论证了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加强油层改造及提高油井排液量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并提出了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调整多种方法和措施需要进行综合实施,且不同阶段针对的侧重点不同,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中高含水期可有效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保持油田稳产。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
中高含水期
开发现状
调整
杨家坝油田
Keywords
complex
small
fault-block,
medium
-
high water
cut
stag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adjustment,
Yangjiaba
Oilfield.
分类号
TE34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埕岛油田中高含水期综合调整对策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唐晓红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3,117,共4页
文摘
埕岛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采油速度低、单井控制储量大、层间干扰严重、日产液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该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细分开发层系可以有效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油层产能,提高油层利用程度;井网加密调整可以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实现油水井均衡驱替;实施油井提液可以释放非主力油层能量,提高单井产能;应用水平井可以实现局部储层发育较单一或底部水淹较严重储层的有效动用,提高采油速度。从调整前后的对比情况来看,调整后采液强度增大到调整前的2.9倍,采油强度增大到调整前的1.5倍,注采对应率提高了20.5%,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6.6%,已提液井日产液量增幅达80%以上,应用水平井后增产效果明显,同期累积产油量为定向井的1.6倍。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综合调整
层系
井网
提液
水平井
埕岛油田
Keywords
medium
to
high water
cut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series
of
strata
well
pattern
liquid
enhancement
horizontal
well
Chengdao
offshore
oilfield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动态计算方法
被引量:
17
8
作者
刘晨
张金庆
周文胜
王凯
机构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模式研究”(2016ZX05025-001).
文摘
提液是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减缓产量递减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油井提液动态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区域静态资料的依赖性和局限性,但常规动态法只能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难以量化提液潜力。基于渗流理论,首先建立油井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表征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油井无因次历史最大合理生产压差确定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油井最大产液量实时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动态法直接量化油井提液潜力的目的。应用实例表明,W油田实施提液后各井产液量基本达到了计算值,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仅需要油井产液量和产油量2个基本生产动态数据就可以直接量化油井提液潜力,克服了海上油田区域静态资料不足的问题,具有数据基础简单、结果合理、操作简便和可实施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评价。
关键词
中高含水油田
最大产液量
提液潜力
生产压差
采液指数
海上油田
Keywords
medium
-
high water
cut
oilfield
maximum
daily
liquid
production
liquid
production
increase
potential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liquid
production
index
offshore
oilfield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含水期油藏注采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郑伟
姜汉桥
陈民锋
朱龙权
白晓虎
机构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
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6-69,138,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外协子课题"海上稠油化学驱油技术"(2008ZX05024-002)
文摘
为有效控制水驱油藏窜流现象,提高注水利用率,需要确定油藏存在窜流的低效循环场区域。基于水驱开发油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建立包括油藏静态、动态参数的注采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注采有效性评价指标量化分级标准、影响因素分级权重标准和注采有效性分级标准;结合油田实践,进一步建立油藏注采有效性计算评价方法和步骤。根据建立的综合评判方法,分析评价了江苏油田某油藏水驱开发的注采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油藏实施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油藏中高含水期
注采有效性
井间窜流
模糊综合判别
权重
分级标准
Keywords
medium
high water
cut
stage
injection-production
effectiveness
interwell
cross
flow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weight
grading
standard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8
10
作者
丁帅伟
姜汉桥
周代余
赵冀
旷曦域
王倩
王平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复杂油气藏》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西非深水油气田注采优化及高效开发模式研究"(2011ZX05030-005-05)资助
文摘
针对目前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化表征存在的问题,基于三维精细数值模拟模型,提出了利用优势生产潜力定量化表征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潜力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考虑了油藏储量丰度、油藏压力、地层渗透性、距边界距离和油气水关系位置对产能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相对于剩余油储量丰度法和剩余油优势潜力丰度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找到剩余油优势潜力部位,制定较好的剩余油调整挖潜方案。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剩余油潜力
储量丰度
优势潜力丰度
优势生产潜力
Keywords
medium
-
high water
cut
stage
remaining
oil
potential
reserve
abundance
abundance
of
predominant
potential
predominant
produc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TE3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塞油田见水特征分析及中高含水井增产工艺
被引量:
8
11
作者
姬伟
梁冬
黄战卫
张育超
牛萌
李东旭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9,共4页
基金
长庆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老油田油井控水增油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2180012362)
文摘
安塞油田是开发30年的"低压、低渗、低产"老油田,大量油井目前已逐步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仅靠常规增产工艺稳产难度大。目前对中高含水井的改造较为谨慎,不同见水类型下可选工艺仍存在盲区,降水增油方向仍不明朗。针对安塞油田中高含水井不同开发特征及见水类型,开展了改变相渗压裂、堵水压裂等几种进攻性措施,以及化学堵水、二次固井等维护性措施,实践证明各项工艺在不同见水类型井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尚不存在一种工艺可解决不同见水特征下油井的降水增产问题,须因地制宜针对性地选择有效工艺方能取得较好的措施效果。
关键词
安塞油田
中高含水井
增产措施
改变相渗压裂
堵水压裂
体积压裂
二次固井
Keywords
Ansai
Oilifeld
medium
-
high water
cut
well
stimulation
fracturing
by
changing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water
-plugging
fracturing
volume
fracturing
the
second
cementing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潜泵提液采油配套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7
12
作者
宋玉旺
马伟亭
司宝
郭玉严
胡仁权
机构
中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6-89,共4页
基金
"鲁克沁稠油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攻关"项目部分内容(060110-11)
文摘
为了鲁克沁油田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和深层稠油采油技术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试验电潜泵提液井筒举升工艺,增大了油井生产压差,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空心抽油杆井筒掺稀油降粘、防砂电潜泵提液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现场实施表明,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该技术为超深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深稠油
中高含水
电潜泵
生产压差
配套技术
鲁克沁油田
Keywords
ultra
deep
heavy
oil
medium
-
high water
cut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producing
pressure
drop
supporting
technique
Lukeqin
Oilfield
分类号
TE9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含水期周期注采方案优选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赵春森
崔国强
付志
机构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庆石油学院
中油新疆油田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3,67,共4页
文摘
在分析周期注采机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激活剩余油,建立注水井全井同步周期注水、注水井井间交替注水、注水井与采油井同时井间交替注采3种周期注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优选,以确定适合周期注采开发的油藏地质条件、实施周期注采的最优半周期。在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周期注采时机、地层渗透率、厚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水井与采油井同时井间交替注采方案为最优方案;周期注采方案适合在含水率大于60%、渗透率大于400×10-3μm2、厚度大于2m的油层中实施。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压力、含水和注采半周期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给出周期注采最优半周期与地层压力、含水级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高含水期周期注采方案的制定和和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周期注采
数值模拟
方案优选
流度场
Keywords
medium
high water
cut
cyclic
injection-prod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um
program
flow
field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Y-1型多聚氰胺有机硅树脂固砂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6
14
作者
刘文宾
宋永贵
郭伟明
王文忠
刘风霞
机构
济南开发区元科科技开发中心
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文摘
KY 1型固砂剂用于高含水低温油层的防砂 ,其胶结剂为多聚氰胺 /有机硅树脂。在室内研究中按 1%盐酸→隔离剂→胶结剂 +固化剂→增孔剂的顺序将固砂剂各组分溶液依次注入粒径 0 .5~ 0 .8mm的石英砂填充管中 ,在适当温度固结后测定固结砂样的有关性能 ,筛选出了实用配方 :胶结剂、隔离剂、增孔剂、石英砂质量比为 1∶0 .7∶0 .8∶6 ,固化剂用量以胶结剂计为 2 %,在 35~ 70℃下固结时间为 3天 ,固结砂样抗压强度 8.4~ 8.9MPa ,气体渗透率 7~ 8μm2 ,在 90℃高温的 10 %盐酸、10 %NaOH溶液、清水、卤水、柴油中浸泡 6 0天后性能基本保持不变。KY 1型固砂剂在大港各油田用于油井的先期和后期防砂 ,井深 70 0~ 330 0m ,共施工 6 5井次 ,可对比 5 8井次 ,成功率为 87.9%。
关键词
KY-1型
固砂剂
多聚氰胺
有机硅树脂
化学防砂
中低温油层
高含水油层
化学剂
Keywords
sand
consolidation
agent
polycyanamide/silicone
resin
chemical
sand
control
medium
-to-low
temperature
reservoirs
high water
cut
reservoir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度堵剂优化及其在高含水油藏靶向调堵中的应用
15
作者
肖昌键
林波
王伟航
刘志起
于洪江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出处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4期48-53,98,共7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CFB486)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QZC202105)。
文摘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双激发无机堵剂固结速度增大。配液水中矿化度较高时,硫酸根和氯盐会加快体系固结时间。双激发无机堵剂封堵能力强,耐冲刷能力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芯分流率,其封堵率高于98.5%。现场应用效果证实,双激发无机堵剂能够实现深部靶向封堵,具有强度高、有效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调堵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关键词
中高渗油藏
高耗水条带
特高含水
无机堵剂
深部靶向封堵
Keywords
medium
and
high
permeability
reservoir
high water
consumption
zone
extra-
high water
cut
inorganic
plugging
agent
deep
targeted
plugging
分类号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驱动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
被引量:
2
16
作者
冯高城
李金蔓
刘玉明
尹彦君
魏志勇
张强
孟凡坤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基金
海油发展科技重大专项(HFZXKT-GJ2020-02-05)。
文摘
多层碎屑岩油藏稳油控水一直是油田开发的热点问题,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产油量下降明显,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层间开发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合适的优化调控方法使其持续稳产。根据贝叶斯后验概率方法与油藏流线模拟器,应用随机极大似然函数求解历史拟合问题并构建数据空间集,利用有限记忆的拟牛顿梯度方法来反演数据空间集与推测未来,综合Pollock流线追踪方法表征油藏流场的瞬时流动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空间反演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此方法无需复杂重复的运算就可实现油藏注采参数的实时优化,突破了传统优化方法无法精细描述流场演变的局限性,弥补了数据空间反演在流场优化方面应用的空白。以渤海B油藏为例,利用基于数据空间反演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揭示了油藏注采结构优化的运行机理,直观展示了油藏流场优化的实现过程。现场调控结果显示,油藏综合含水率较为稳定,调控井组单元零散状剩余油被有效动用,水驱波及面积扩大24.85%,油藏流体疏导效果显著。这些油藏数字化探索与实践,将为同类中—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数据驱动油藏流场调控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数据驱动
流场表征
稳油控水
重构方法
数据空间反演
流线模拟器
Keywords
medium
-
high water
cut
data-driven
flow
field
characterization
production
stabilization
and
water
cut
control
reconstruction
method
data
space
inversion
streamline
simulator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含水期河流相砂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
4
17
作者
申春生
胡治华
李林
康凯
梁世豪
机构
中国海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研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海上河流相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如何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渤海PL油田河流相砂体的储层特征和水淹特征,通过数模机理研究落实了油田水淹厚度系数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渗透率级差之间的量化关系,并以该量化关系为指导,预测出井点水淹厚度系数和水淹厚度,进而根据各井点水淹厚度进行了等值线图绘制,利用水淹厚度图对小层平面、层内剩余油进行了定量预测。经过10口新钻调整井的验证,剩余油厚度预测误差一般小于30%,具有较高的吻合率。
关键词
中高含水期
河流相砂体
水淹厚度系数
水淹厚度等值线图
剩余油预测
Keywords
medium
-
high water
cut
stage
fluvial
facies
sandstone
water
flooded
thickness
coefficient
water
flooded
thickness
contour
map
remaining
oil
predic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油田中高含水期控水增油技术
被引量:
3
18
作者
马勇
王华
刘玉伟
李政武
段沛夏
吕政
机构
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西安西北石油管道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金海采油厂
出处
《能源化工》
2017年第4期37-41,共5页
文摘
低孔、低渗油藏在开发后期油井含水上升,导致单井产能下降,甚至造成部分井水淹,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以往常规酸化及压裂措施,针对此类油藏实施效果欠佳,无法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因此推动了针对此类油藏中高含水油井控水增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不同类型单井的见水类型,识别了不同见水类型的储层地质特征。在试验室进行了控水增油改进剂的堵水效果试验,验证了该药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优化堵水措施工艺,如改变相渗的压裂技术手段,采用定向射孔压裂堵水和裂缝型见水堵水措施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措施工艺,对于中高含水井能有效的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为研究区今后的堵水措施提供良好的指导,也为类似低渗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渗储层
中高含水
控水
增油
堵水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medium
high water
cut
water
control
enhanced
production
water
plugging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坪北油田中高含水期合理注采比确定
被引量:
3
19
作者
付云辉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坪北石油合作开发项目经理部
出处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0-32,51,共4页
文摘
注采比可反映油田产液量、注水量和地层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注水开发油田地层压力的重要依据。制定合理的注采比对于稳定原油生产、控制含水上升、实现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油藏工程方法中水驱特征曲线法和Logistic模型法,理论推导注采比与综合含水之间的关系式,确定坪北油田中高含水期合理注采比。计算结果表明,现阶段坪北油田注采比应保持在2.28左右较为合理,该项研究结果可指导油田合理配注及注水调整。
关键词
合理注采比
水驱特征曲线
Logistic模型法
中高含水期
Keywords
Reasonable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
water
-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
LOGISTIC
Model
Method
medium
and
high water
cut
Phase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颖
孙国昕
冯明溪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陆相页岩油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中国高含水老油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9-XZ-15)。
文摘
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一般位于成熟油区,具有地质认识清楚、配套设施完善、勘探成功率高、最小经济门槛低等优势。近年来,针对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采出程度高、产量递减速度快、井况问题严重、吨油生产碳排放量大等难题,国际石油公司着力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在油藏模拟、油气工程、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取得新进展。如俄罗斯RFD公司开发的tNavigator油藏模拟平台实现了千万至十亿节点的模拟。水平井多级水力压裂、新型鱼骨刺井、超短半径水平井等油气工程技术促进了老油田增产稳产。智能水驱技术因其特有的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及高效性,引起广泛关注。纳米智能驱油技术有望解决聚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难以解决的波及效率低、费用高、储层伤害等问题。这些技术对国内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的持续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高渗透率
高含水
油藏模拟
水平井
智能水驱
纳米驱油
Keywords
medium
-
high
permeability
high water
cut
reservoir
simulation
horizontal
well
intelligent
water
flooding
nanofluid
flooding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轻质油藏高含水期注水体积波及系数研究
杨明
陈存良
王雨
吴晓慧
刘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适合文昌油田中高含水筛管井的复合酸液体系
夏光
刘春祥
周际永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井调堵压裂技术
达引朋
李建辉
王飞
黄婷
薛小佳
余金柱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渤海典型多层砂岩油藏中高含水期定向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刘彦成
蒋曙鸿
康凯
张章
林国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上油田平台扩容潜力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田冀
刘晨
张金庆
周文胜
王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复杂小断块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实践
胡景双
邵先杰
马平华
王萍
石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埕岛油田中高含水期综合调整对策研究
唐晓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动态计算方法
刘晨
张金庆
周文胜
王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高含水期油藏注采有效性研究
郑伟
姜汉桥
陈民锋
朱龙权
白晓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丁帅伟
姜汉桥
周代余
赵冀
旷曦域
王倩
王平
《复杂油气藏》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安塞油田见水特征分析及中高含水井增产工艺
姬伟
梁冬
黄战卫
张育超
牛萌
李东旭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电潜泵提液采油配套技术的应用
宋玉旺
马伟亭
司宝
郭玉严
胡仁权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高含水期周期注采方案优选数值模拟研究
赵春森
崔国强
付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KY-1型多聚氰胺有机硅树脂固砂剂的研制及应用
刘文宾
宋永贵
郭伟明
王文忠
刘风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强度堵剂优化及其在高含水油藏靶向调堵中的应用
肖昌键
林波
王伟航
刘志起
于洪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数据驱动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
冯高城
李金蔓
刘玉明
尹彦君
魏志勇
张强
孟凡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高含水期河流相砂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新方法
申春生
胡治华
李林
康凯
梁世豪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低渗油田中高含水期控水增油技术
马勇
王华
刘玉伟
李政武
段沛夏
吕政
《能源化工》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坪北油田中高含水期合理注采比确定
付云辉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国外中高渗透率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新进展
刘颖
孙国昕
冯明溪
《中外能源》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