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熟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10号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娇 苏二虎 +5 位作者 贾利敏 赵晓宇 周宇 郭嘉华 王新华 李强 《大豆科技》 2022年第3期52-54,共3页
蒙科豆10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以垦鉴豆23号为母本,吉育8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高油、抗倒伏、亚有限结荚习性中熟大豆新品种。3 a区域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421.5 kg/hm^(2),较对照品种赤豆3号平均增产8.40%,粗脂... 蒙科豆10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以垦鉴豆23号为母本,吉育8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高油、抗倒伏、亚有限结荚习性中熟大豆新品种。3 a区域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421.5 kg/hm^(2),较对照品种赤豆3号平均增产8.40%,粗脂肪含量21.67%,粗蛋白含量38.60%,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在内蒙古自治区属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日数122 d。202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豆202000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科豆10号 选育 中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熟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12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雪娇 苏二虎 +5 位作者 赵晓宇 刘坤雨 高圆丽 贾利敏 王新华 李强 《大豆科技》 2023年第4期57-59,共3页
蒙科豆12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2009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兴豆5号为父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430.5 kg/hm^(2),较对照品种赤豆3增产8... 蒙科豆12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2009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兴豆5号为父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430.5 kg/hm^(2),较对照品种赤豆3增产8.95%。202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208.5 kg/hm^(2),较对照品种赤豆3增产6.4%。该品种高产、高油、抗倒伏、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23 d,属中熟大豆品种。粗脂肪含量为21.86%,粗蛋白含量为39.28%,适宜≥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2021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豆202100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科豆12 选育 中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成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成熟调控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胜富 冯刚 +4 位作者 步宏 李幼平 张杰 杨宇如 卢一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8-272,F003,共6页
人体内树突状细胞具有成熟和未成熟两种形态。前者是早期免疫应答的强有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后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且能诱导免疫耐受。本研究从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前体细胞 ,利用单核细胞条件性培养液 ,培养出比较均一的未成熟及... 人体内树突状细胞具有成熟和未成熟两种形态。前者是早期免疫应答的强有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后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且能诱导免疫耐受。本研究从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前体细胞 ,利用单核细胞条件性培养液 ,培养出比较均一的未成熟及成熟阶段的树突状细胞。第一阶段 :从外周血分离出能粘附塑料的单核细胞 ,在GM- CSF+IL- 4存在条件下培养 6~ 7d;第二阶段 ,加入单核细胞条件性培养液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仅经第一阶段培养的细胞主要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仍然表达单核细胞的表面标志 CD14 ,具有活跃的内化活动 ,其MHC- II分子主要分布在胞内的 MIIC器室 ;经第二阶段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则具有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全部特征 :典型的树突状形态 ,悬浮生长 ,MHC- II分子主要分布在胞膜表面 ,表达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CD83,刺激同种 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强 ,并在脱离特定细胞因子环境 3d后仍能保持该性状不变。由于该途径培养成熟、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完全受外部因素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 体外诱导 细胞培养 成熟调控
下载PDF
中-低成熟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含油性及赋存形式——以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罗63井和义21井沙河街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志明 钱门辉 +5 位作者 黎茂稳 蒋启贵 刘鹏 芮晓庆 曹婷婷 潘银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8-456,466,共10页
为揭示中-低成熟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含油性及其赋存形式,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罗63井和义21井沙一段取心段为例,采用轻烃校正后的氯仿沥青"A"含量、油饱和指数(OSI)开展了含油性定量评价,采用光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以... 为揭示中-低成熟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含油性及其赋存形式,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罗63井和义21井沙一段取心段为例,采用轻烃校正后的氯仿沥青"A"含量、油饱和指数(OSI)开展了含油性定量评价,采用光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多温阶热释分析技术,开展了滞留油赋存形式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一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含油性较好,经轻烃校正后的氯仿沥青"A"平均含量和油饱和指数(OSI)分别达到1.0%以上和中等含油至油气显示级别,个别层段达到具有页岩油潜力级别;富有机质泥页岩内滞留油除以有机显微组分(沥青质体和层状藻类体等)吸附-互溶态形式赋存外,还赋存于层理缝、构造微裂缝、矿物粒间(晶间)孔隙、粒缘缝以及溶蚀孔隙内。以有机质吸附-互溶态和无机矿物吸附态赋存的重质油占总滞留油的68%~84%(平均达75%),而以游离态赋存的轻质和中质油则占总滞留油的16%~32%(平均25%)。现实可动油量(轻烃校正量与200℃热释轻质油量之和)介于0.62~1.76 mg/g(平均1.12 mg/g),可动油率(现实可动油量与总滞留油量之比)5.39%~9.10%(平均7.06%)。利用200℃时热释放的轻质油量和轻烃校正量之和,可以较合理地对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页岩油资源潜力进行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性 中-低成熟 富有机质泥页岩 沙河街组 渤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中熟龙眼种质比较研究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文忠 庄卫东 +6 位作者 陈清西 吴少华 郑诚乐 郑金水 杜皖杭 钟向荣 潘东明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4期21-25,共5页
通过品种、品系、优株的比较试验,研究分析20份中熟龙眼种质材料的枝梢生长和花果发育物候期表现特点,以及树体早期生长和结果性能的差异情况,从中初选出一些综合性状较好的中熟种质,为进一步选育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龙眼 物候期 生长 结果 选育 种质资源
下载PDF
豫东地区地膜覆盖栽培西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勤 皇甫自起 陈大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5,共3页
在豫东地区,以7个中熟大果型西瓜品种为试材,以主栽品种"华之秀"为对照,对参试品种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小区比较试验,以评价各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综合抗性等指标,从而筛选出丰产性、适应性及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的... 在豫东地区,以7个中熟大果型西瓜品种为试材,以主栽品种"华之秀"为对照,对参试品种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小区比较试验,以评价各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质量及综合抗性等指标,从而筛选出丰产性、适应性及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开抗3号"、"圣达尔"、"漯丰7号"、"凯旋2号"适合豫东地区进行地膜覆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地膜覆盖 品种 中熟 大果型
原文传递
大白菜新品种京箭70的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汪维红 张凤兰 +6 位作者 余阳俊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苏同兵 李佩荣 辛晓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京箭70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6-1283和16-1366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绍菜类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 d(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约55 cm,开展度约67 cm,外叶绿色,叶面多毛刺;叶球拧抱﹑长筒形,球顶尖,球高约50 cm,横径约11 cm;单球净菜质量2.3... 京箭70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6-1283和16-1366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绍菜类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 d(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约55 cm,开展度约67 cm,外叶绿色,叶面多毛刺;叶球拧抱﹑长筒形,球顶尖,球高约50 cm,横径约11 cm;单球净菜质量2.3 kg左右,每667 m^(2)净菜产量5500 kg左右,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日本70绍菜,适宜北京、河北、天津、云南、广西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京箭70 一代杂种 中熟
下载PDF
李新品种‘国丽’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萍 刘威生 +6 位作者 刘宁 孙猛 徐铭 章秋平 刘硕 马小雪 张玉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65-2266,共2页
‘国丽’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黑琥珀李’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50.3 g,果皮紫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松脆,汁多,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糖10.75%,维生素C24.8μg·g^-1,硬度4.6... ‘国丽’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黑琥珀李’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50.3 g,果皮紫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松脆,汁多,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糖10.75%,维生素C24.8μg·g^-1,硬度4.6 kg·cm^-2。盛果期产量25 t·hm^-2,可在辽宁海城及以南的李产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选育 中熟
原文传递
元蘑新品种‘旗冻1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姚方杰 +3 位作者 方明 酒连娣 翟玉 袁卫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5-606,共2页
元蘑新品种‘旗冻1号’是从吉林省白河林业局二道林场采集的野生元蘑Y3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从接种到采收110~120 d,子实体丛生,深黄色,边缘内卷至平展,抗杂菌能力较强。单个子实体大小为6~9 cm×7~11 cm,菌盖厚1.0~1.5 cm,产量为... 元蘑新品种‘旗冻1号’是从吉林省白河林业局二道林场采集的野生元蘑Y3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从接种到采收110~120 d,子实体丛生,深黄色,边缘内卷至平展,抗杂菌能力较强。单个子实体大小为6~9 cm×7~11 cm,菌盖厚1.0~1.5 cm,产量为每100 kg干料产鲜菇83.8 kg,子实体干湿比为1.4~2.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蘑 系统选育 中熟 品种
原文传递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10
作者 杨建明 吴永琼 +8 位作者 藤献有 梁祖珍 李业勇 莫玉弟 李刚 覃柳兰 邓飞鹏 陆峰 陆晓清 《长江蔬菜》 2017年第16期51-53,共3页
在桂林对3个中熟西兰花新品种开展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桂林种植的中熟西兰花品种及适种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不同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花球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华绿西兰花植株矮壮,产量高,... 在桂林对3个中熟西兰花新品种开展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桂林种植的中熟西兰花品种及适种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不同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花球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华绿西兰花植株矮壮,产量高,可进一步研究推广;奇力西兰花早播利于花球品质提高,晚播利于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比较试验 中熟 不同种植期 桂林
下载PDF
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形成分布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70
11
作者 邹才能 杨智 +5 位作者 董大忠 赵群 陈振宏 冯有良 李嘉蕊 王小妮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7-1533,共17页
经过十余年理论技术持续攻关,中国陆上实现了致密砂岩气规模发展、页岩气快速发展、煤层气持续发展、致密油稳步发展和页岩油加快探索,源岩层系油气已成为中国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源岩层系油气包括源岩油气和致密油气2种... 经过十余年理论技术持续攻关,中国陆上实现了致密砂岩气规模发展、页岩气快速发展、煤层气持续发展、致密油稳步发展和页岩油加快探索,源岩层系油气已成为中国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源岩层系油气包括源岩油气和致密油气2种资源类型,普遍具备有效配置的烃源岩、储集层和聚集保存3个方面基础地质形成条件,展现出源内或近源大面积连续分布标志特征,海相页岩气主要分布于深水陆棚区,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一般分布于主要聚煤期煤系,页岩层系石油一般主要发育于长期持续沉降的富油湖盆.源岩层系油气开发追求“平面甜点区”“纵向甜点段”较好经济资源条件,页岩气需含气量高、孔隙度高、TOC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适中、气层埋藏适中、保存条件好、储层可压性好、储量规模大,致密砂岩气需全天候气源、中粗粒砂岩、含气层系多、大面积聚集、稳定斜坡区、中浅层埋藏,致密油甜点区段一般具有烃源性、储集性、含油性、流动性、成缝性和经济性“六特性”经济资源条件.中国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源岩层系天然气是天然气上产的“主力”,源岩层系石油是石油稳产的“砝码”,实现地下原位“煤岩燃烧气化、页岩熟化气化”“2个革命性领域”突破是推进源岩层系油气领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区段 页岩油气 地下中低熟页岩油转化 煤炭地下气化 细粒沉积模式 经济资源条件 致密油气
原文传递
中国陆相页岩油类型、勘探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文智 朱如凯 +1 位作者 张婧雅 杨静儒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共13页
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油分类现状的综合分析和中美页岩油勘探开发历程、储产量现状、水平井产量特征的对比,分析了中美页岩油地质条件、资源质量、可开采性、经济性及规模性差异,提出用“地名+页岩油”或“地名+地层单位+页岩油”定义我国... 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油分类现状的综合分析和中美页岩油勘探开发历程、储产量现状、水平井产量特征的对比,分析了中美页岩油地质条件、资源质量、可开采性、经济性及规模性差异,提出用“地名+页岩油”或“地名+地层单位+页岩油”定义我国陆相页岩油区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两个层次划分,首先根据砂地比(源储比)或沉积相带划分为致密油型页岩油、过渡型页岩油、纯正型页岩油,然后针对纯正型页岩油,根据热成熟度或油品性质,划分中高熟、中低熟类型,或者轻质油区、稀油区、重油区、稠油区等。针对中高熟陆相页岩油,在2025年以前,应集中攻关中高熟高压区页岩油富集区/段评价,做好试采工作,攻关最佳开采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单井初始产量和累计采出量,预计全国页岩油年产量达到(600~1000)×104t;2025—2035年,进一步升级和优化技术,降低成本,全国页岩油年产量力争达到(1200~1500)×104t,成为我国原油年产2×108t的重要补充。针对中低熟页岩油,现阶段做好鄂尔多斯盆地长73亚段部署页岩油原位转化先导试验,力争2030年前后实现关键装备与核心技术国产化,进入规模商业开发阶段,年产原油能达到千万吨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中高熟页岩油 中低熟页岩油 原位转化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辽西雷家地区沙四段中-低熟烃源岩排烃效率与致密油-页岩油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媛 汪少勇 +1 位作者 李建忠 张义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0-821,共12页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河街组四段在咸化闭塞湖湾环境下,发育高丰度厚层云质、方沸石质泥岩和页岩,整体处于低成熟阶段(R_o=0.3%~0.7%)。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页岩储层广泛发育构造缝和收缩缝,碎屑矿物粒间孔发育,纳米孔主要为...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河街组四段在咸化闭塞湖湾环境下,发育高丰度厚层云质、方沸石质泥岩和页岩,整体处于低成熟阶段(R_o=0.3%~0.7%)。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页岩储层广泛发育构造缝和收缩缝,碎屑矿物粒间孔发育,纳米孔主要为白云石、方沸石矿物溶蚀孔,有机质纳米孔不发育。采用TOC测井定量评价方法(ΔlgR法)明确了沙四段优质烃源岩(TOC>4%)的纵横向展布特征。其中,杜家台油层优质烃源岩和高升油层优质烃源岩均集中分布在雷家-陈家洼陷地区。排烃效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热演化程度下,烃源岩排烃效率在12%~17%,总生烃量在10~35 mg/g。由于高丰度烃源岩累积厚度大,估算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页岩油总资源量达1.37×10~8 t。通过源-储组合综合分析,认为雷家地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为致密油-页岩油有利勘探区,高升油层为页岩油有利勘探区,由于各类岩性均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和储集能力,适合致密油-页岩油整体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组合 中-低熟烃源岩 排烃效率 致密油-页岩油 沙四段 雷家地区 辽西凹陷
下载PDF
中国典型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与流动特征及在“甜点”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文智 卞从胜 +5 位作者 蒲秀刚 刘诗局 关铭 刘伟 李永新 董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7,共13页
咸化湖盆主要发育混积型页岩,长英质、碳酸盐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有机质形成液态烃时间偏早,但有机质丰度变化较大,且页岩油密度、黏度较高,流动性总体偏差。分析中国典型咸化湖盆页岩岩石组构、页岩油物性与流动性特征,总结提... 咸化湖盆主要发育混积型页岩,长英质、碳酸盐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有机质形成液态烃时间偏早,但有机质丰度变化较大,且页岩油密度、黏度较高,流动性总体偏差。分析中国典型咸化湖盆页岩岩石组构、页岩油物性与流动性特征,总结提出“甜点”评价关键要素。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碳TOC>1.5%或者2.0%)且单层集中段厚度较大(10~15 m或更大)的咸化湖盆页岩,在中低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_(o)<0.8%)就可形成较多滞留烃,且纵向上具良好的源储组合,有利于页岩油近源微运移,形成富集段;混积型页岩黏土含量较低,对液态烃吸附总量较小,且页岩具有较好脆性,可保证地下可动烃数量较多,人工改造也可形成较好导流效果;页岩油主要赋存于黏土层微纳米孔隙和碳酸质与长英质层超压成因的微裂缝和构造缝中,非均质性极强,但多组分烃和非烃通过混相可改善重质烃和非烃组分的流动性,支撑中低熟液态烃有较高的流动量。此外,良好封闭性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条件;足够高的现今地层温度(最好大于120℃)可提高中低熟页岩油地下流动性,合理的生产制度可保障多组分烃和非烃最佳混相从而形成最大流动量。具备上述条件的咸化湖盆中低熟页岩油称为“甜点”靶体,可用水平井和体积改造等非原位转化技术进行开发,并与需原位转化的淡水湖盆中低熟页岩油并列,构成中国中低熟页岩油两种主要类型,都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是陆相页岩油革命得于发生的重要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熟页岩油 非原位转化型 多组分烃与非烃混相 烃组分流动 控制因素 吸附性 “甜点”评价 咸化湖盆
下载PDF
优良食味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南粳272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姝 王才林 +10 位作者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赵凌 赵春芳 路凯 梁文化 吴俊生 蔡锋 《中国稻米》 2020年第3期88-90,共3页
南粳272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南粳5055为父本,与武粳15杂交,经数代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与半糯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培育而成的又一个优良食味... 南粳272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南粳5055为父本,与武粳15杂交,经数代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与半糯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培育而成的又一个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其突出优点是稻米品质优良,直链淀粉含量10%左右。201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2728 优良食味 中熟中粳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对中籼稻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扬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72-178,共7页
研究了6个抗倒性不同的中籼稻品种在3个氮肥水平,3种栽插密度下的茎秆物理性状。分析了它们与植株抗倒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不同,植株株高不同,株高与抗倒性的关系亦不同。茎秆第一伸长节间长度与植株抗倒性能呈负相关,第二伸... 研究了6个抗倒性不同的中籼稻品种在3个氮肥水平,3种栽插密度下的茎秆物理性状。分析了它们与植株抗倒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不同,植株株高不同,株高与抗倒性的关系亦不同。茎秆第一伸长节间长度与植株抗倒性能呈负相关,第二伸长节间长度与植株抗倒性能多呈负相关,第三伸长节间长度与抗倒性能呈正相关;基部茎秆粗度与植株抗倒性能多呈极显著正相关;基部茎秆厚度与植株抗倒性能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倒伏影响较大的是基部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其次是株高、第一、二、三伸长节间长度。稀植利于基部茎秆增粗,秆壁增厚,第一、二伸长节间缩短。氮肥的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不同品种对氮肥和栽插密度的要求不同,茎秆物理性状不同,植株抗倒性能也不同。实际生产中,适宜的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可以使株高与茎秆物理性状优化组合,增强茎秆抗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抗倒性 茎秆物理性状 栽培条件
下载PDF
不同早、中熟基因型棉花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3 位作者 王润珍 刘爱忠 刘爱珍 李如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个早熟棉品种(中36、中50)和2个中熟品种(中41、鲁28)的单株干物质积累、N、P2O5、K2O吸收动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与中熟品种吸收积累养分的高峰期均在开花至吐絮期。2个早熟棉品种单株干物质质量、N、...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个早熟棉品种(中36、中50)和2个中熟品种(中41、鲁28)的单株干物质积累、N、P2O5、K2O吸收动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与中熟品种吸收积累养分的高峰期均在开花至吐絮期。2个早熟棉品种单株干物质质量、N、K2O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时间短于中熟品种,P2O5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时间略长于中熟品种。早熟品种在吐絮至收获阶段,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占全生育期的比例高于中熟品种,成熟单株对P2O5、K2O的吸收比例高于中熟品种,在肥料配比上可适度加大磷钾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早熟和中熟品种 基因型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木耳新品种‘吉黑2号’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明 姚方杰 +3 位作者 王晓娥 陈影 张志伟 任洋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5-1216,共2页
木耳新品种‘吉黑2号’是用从大兴安岭采集的野生木耳菌株与地方品种“单一单”杂交,再经系统选育而成,从接种到采收115~125d,子实体单片簇生,黑色,单个耳片直径3.5~6.3on2,厚0.12~0.14cm,“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比对照‘延... 木耳新品种‘吉黑2号’是用从大兴安岭采集的野生木耳菌株与地方品种“单一单”杂交,再经系统选育而成,从接种到采收115~125d,子实体单片簇生,黑色,单个耳片直径3.5~6.3on2,厚0.12~0.14cm,“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比对照‘延特5号’高27.8%,产量为每100kg干料产鲜耳80.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中熟 品种
原文传递
山西中晚熟玉米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群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锐 白建荣 +1 位作者 张丛卓 贾志宽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11-316,共6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2份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审定品种的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全基因组的4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10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个,平均为5.2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41~0.8...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2份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审定品种的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全基因组的4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10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个,平均为5.2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41~0.84之间,平均为0.67;标记索引系数(MI)变化范围在0.82~5.14之间,平均为2.49;等位基因有效系数(NE)变化范围在1.70~6.39之间,平均为3.42。共检测出35个稀有等位基因,31个特有等位基因。用UPGMA法把32个自交系大体分成了4个大群。说明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审定品种的自交系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很多自交系可能具有特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熟玉米区 玉米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SSR 山西
下载PDF
中熟×早熟陆地棉F_1代产量及形态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磊 梅拥军 +1 位作者 郭伟锋 陈董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96-1001,共6页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1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1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部茎粗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铃重、衣分、株高的显性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较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表现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陆地棉中熟与早熟陆地棉品种杂交的F1产量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单株皮棉产量间存在正向极显著的显性相关,说明单株皮棉产量表现有优势的组合,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可能表现杂种优势。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间正向或负向的加性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杂种后代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选择,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也相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中熟品种×早熟品种 产量性状 形态性状 AD模型 遗传和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