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被引量:331
1
作者 谢天振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文学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大众。然而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国家从有关领导部门到学术界乃至翻译界,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qu... 中国文学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大众。然而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国家从有关领导部门到学术界乃至翻译界,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即把它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学就自然而然地"走出去"了,而看不到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把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译介的行为,看不到译入与译出这两个表面相似的翻译行为之间的重要区别,也看不到这个译介行为所面临的时间差与语言差的问题。本文运用译介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译介学 译入与译出 语言差 时间差
原文传递
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 被引量:70
2
作者 曹明伦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9,共8页
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从来都是译者主观上的自律准则,也是人们评判译作质量的客观准绳。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界仍然以推陈出新的方式使用‘忠实’这个术语。坚持"忠实"这个概念。甚至德里达著作的英文版译者也提出了"忠... 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从来都是译者主观上的自律准则,也是人们评判译作质量的客观准绳。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界仍然以推陈出新的方式使用‘忠实’这个术语。坚持"忠实"这个概念。甚至德里达著作的英文版译者也提出了"忠实原则系统"。但当今一些中国学者以客观上不存在绝对忠实的译作为由,主张译者应放弃时忠实的主观追求,这些学者为其主张提供了不少论据,其中最主要的是新批评理论、德里达的结构分解阅读法和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理论。本文指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永远不会过时,并对上述三个主要论据进行了解析,指出1)新批评理论的基本立场是提倡文字分析,强调原作意义应来自文本自身,2)德里达的结构分解阅读法强调"有解读经验就能看到真实",3)比较文学学科规定,译介学只研究译作在目标语文化中的传播、接收和影响等问题,不对译作忠实与否作出评判。鉴于此,要求译者放弃翻译忠实标准的主张缺乏真正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忠实取向 新批评理论 德里达的结构分解阅读法 译介学 信达雅
原文传递
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 被引量:37
3
作者 谢天振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2,共8页
译介学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原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翻译学理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后在国内和海外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译介学研究被列入2006 年国家外国文学研究八大课题指南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 译介学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原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翻译学理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后在国内和海外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译介学研究被列入2006 年国家外国文学研究八大课题指南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6—2010)。然而,国内学界对译介学的学科定位、理论指向及其术语内涵等存在误读、误释的学者也大有人在。为此,笔者作为译介学理论的创导者现身说法,对译介学的关键术语和核心理念,如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史等概念,以及译介学研究的学术前景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创造性叛逆 翻译文学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史 理念创新
原文传递
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线问题 被引量:24
4
作者 曹明伦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Translation Studies在当今中国学界名实不符,名实不符造成学科概念混淆,学科概念混淆造成学术理路混乱,学术理路混乱造成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关系失调。二者关系之失调致使翻译实践常失去规矩方圆,翻译理论多流于清谈空论,所谓翻译研究... Translation Studies在当今中国学界名实不符,名实不符造成学科概念混淆,学科概念混淆造成学术理路混乱,学术理路混乱造成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关系失调。二者关系之失调致使翻译实践常失去规矩方圆,翻译理论多流于清谈空论,所谓翻译研究成了一方谁都可以在里边建构理论的无界限领地。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辨析了均用Translation Studies为其能指的译介学和翻译学之差异,指出了两个学科学科概念混淆的原因,明确了译介学和翻译学各自的学科概念,并呼吁翻译学应划定学科范围,保持学科特点,恢复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译介学 翻译研究 名与实 学科范围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翻译接受研究的现状、问题与途径 被引量:17
5
作者 耿强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8,F0003,共7页
翻译的读者接受研究意义重大。对国内出版的5部研究专著分析后发现,相关研究一般采取翻译的重写、译介学和翻译社会学的框架,使用文化/思想史的质性分析和/或文学社会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社会精英读者群体对文学翻译的阅读和反应... 翻译的读者接受研究意义重大。对国内出版的5部研究专著分析后发现,相关研究一般采取翻译的重写、译介学和翻译社会学的框架,使用文化/思想史的质性分析和/或文学社会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社会精英读者群体对文学翻译的阅读和反应,几乎并未考虑普通读者作为文学翻译底层接受的主体的事实。本文提出从应用翻译学视角考察读者接受问题,区分读者和接受效果的层次,结合阅读史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思考如何追踪读者的阅读痕迹,展开对文学翻译阅读相关问题的探索,这将为一系列知识领域带来不一样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学 文学翻译读者接受 阅读史 译介学 大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从译介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几种文化意象 被引量:13
6
作者 成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文化意象的产生、传承、积淀与本民族人民的生活、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不少文化意象在本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到了其他民族文化中往往就会发生淡化、消隐、变形、扭曲、遗失等各种拓变。在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究竟怎样拓变及为什么会... 文化意象的产生、传承、积淀与本民族人民的生活、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不少文化意象在本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到了其他民族文化中往往就会发生淡化、消隐、变形、扭曲、遗失等各种拓变。在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究竟怎样拓变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拓变值得思索、探究。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以几种常见的文化意象为例,分析了文化意象在文学翻译中发生各种拓变的情况,并归纳总结了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文学翻译 文化意象
下载PDF
“译文学”的概念与体系——诸概念的关联与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30,共8页
"译文学"学科建构的基石是若干学术概念与学科范畴,需要从自古及今、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史与翻译思想史中加以发掘、整合与提炼,还需要将外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思想加以参照。为此,在"译文学本体论"层面上,提出并界定... "译文学"学科建构的基石是若干学术概念与学科范畴,需要从自古及今、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史与翻译思想史中加以发掘、整合与提炼,还需要将外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思想加以参照。为此,在"译文学本体论"层面上,提出并界定了"译/翻"、"可翻不可翻/可译不可译"、"迻译/释译/创译"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文生成的概念;又提出并界定了"归化/洋化/融化"、"正译/误译/缺陷翻译"、"创造性叛逆/破坏性叛逆"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文评价与译文研究的概念。这两组概念又都涉及"翻译度"这个概念。通过论证这些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译文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又在"译文学关联论"的层面上,阐述了"译文学"与一般翻译学、与译介学、与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关联性,从而确立了"译文学"的学科定位,论述了其独特的学术功能。今后,还需进一步强化"译文学"的理论自觉,使其在翻译文学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译文学 学科建构 概念 体系建构
下载PDF
译介学的理论基点与学术贡献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钧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谢天振的译介学研究,源于他对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深刻思考。从“创造性叛逆”这一理论基点出发,谢天振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翻译的本质、翻译的使命及中国文化外译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创见,具有重要... 谢天振的译介学研究,源于他对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深刻思考。从“创造性叛逆”这一理论基点出发,谢天振对文学翻译、翻译文学、翻译的本质、翻译的使命及中国文化外译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创见,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创造性叛逆 翻译文学
原文传递
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廖七一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114,共7页
1990年前后我国的翻译研究仍然是一种以文字转换和翻译技术为主导的模仿论研究范式。译介学通过不断质疑和反思传统翻译观,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译介学以跨学科研究的视野,赋予翻译研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理... 1990年前后我国的翻译研究仍然是一种以文字转换和翻译技术为主导的模仿论研究范式。译介学通过不断质疑和反思传统翻译观,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译介学以跨学科研究的视野,赋予翻译研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理论品格,从而拓展中国译学研究的视野,提升翻译研究的学术内涵,开启中国译学研究新观念,拓展翻译研究的领域。译介学在影响众多翻译研究学者的思路与方法的同时,也改变着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进程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翻译研究 观念与方法
原文传递
从译入到译出:谢天振的译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西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0,共11页
谢天振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翻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本文从他的学术贡献以及谢天振先生后期在翻译学上从“译入研究”转向“译出研究”的转变,探讨其翻译理论的延续和变化。他后期的学术转变与海外汉学的研究有着直接关系。他对“... 谢天振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翻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本文从他的学术贡献以及谢天振先生后期在翻译学上从“译入研究”转向“译出研究”的转变,探讨其翻译理论的延续和变化。他后期的学术转变与海外汉学的研究有着直接关系。他对“译出”的研究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论的建设。鉴于海外汉学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学术领域,这里既有对中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也有对中国文史的翻译研究,知识性的传播与“变异性”的“误读”翻译共存,由此,建立在对文学文本翻译基础上的译介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从整体上处理海外汉学译著中的知识性问题与文学性问题的翻译,如何在依据中文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不再跟随以西西互译翻译实践为基础的西方翻译理论,开拓出真正属于中国学术界创造的翻译理论,这是谢天振先生留给我们的重大学术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天振 译介学 海外汉学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费小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3,共10页
著名的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女士的"语际书写"或"跨语际实践"聚焦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背后的历史条件,考察新词语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国内翻译研究应立足于扎实的中国本土文化之... 著名的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女士的"语际书写"或"跨语际实践"聚焦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背后的历史条件,考察新词语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国内翻译研究应立足于扎实的中国本土文化之根,以的语词和文本问题为对象进行研究,收寻大量文献材料并对之进行整理、归类、综合与分析,让一切"实践化"、"文本化"和"历史化",以系统研究中西文化碰撞与文化对话,为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及译介学研究作出切实的贡献,为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际书写” “跨语际实践” 历史条件 译介学
原文传递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译介学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志伟 郭振华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译介学视域下剖析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价值、现实困囿以及实践方略。价值:增进目标受众对推介内容的理解与接受,深入阐发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与真实语境,促成本土文化在异质文化场域中的意...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译介学视域下剖析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价值、现实困囿以及实践方略。价值:增进目标受众对推介内容的理解与接受,深入阐发文化内涵的精神实质与真实语境,促成本土文化在异质文化场域中的意义建构。现实困囿:翻译人才欠专业化、内涵阐释不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失调、目标受众理解存在瞄准定位偏差。实践方略:搭建有效平台,加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实施深度翻译,突出以文载道与“和合”理念;注重归异平衡,强调功能对等与意义赋能的话语表达;践行分众传播,精准定位受众群体的属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 “走出去” 传播效能 译介学
下载PDF
“创造性叛逆”的跨国旅行与内涵变迁——对比较文学译介学一个经典术语的考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新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2,共8页
"创造性叛逆"曾引发了诸多讨论,然而从学术史角度梳理此一术语的来龙去脉的文章还未出现。本文聚焦其在原语境中的复杂内涵,对其在不同学科语境中的内涵转变做出分析。研究发现"创造性叛逆"从法语trahison cré... "创造性叛逆"曾引发了诸多讨论,然而从学术史角度梳理此一术语的来龙去脉的文章还未出现。本文聚焦其在原语境中的复杂内涵,对其在不同学科语境中的内涵转变做出分析。研究发现"创造性叛逆"从法语trahison créatrice到日语"創造的裏切り",再到中文"创造性叛逆",内涵上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它在埃斯卡皮那里主要指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与原作者意图不一致的理解。到了大冢幸男和韦斯坦因那里,它被阐释为译者的翻译过程。谢天振接过这一术语后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将其引介到翻译界,使之成为了热门术语。"创造性叛逆"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变迁及所引发的争论,典型地说明了其被"创造性叛逆"地接受的事实。这一事实为我们深入认识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为我们重新审视译介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文学翻译 译介学 埃斯卡皮 谢天振
原文传递
译介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8期66-67,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不仅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民族间的认同感,而且对于增进文化交流与互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出发,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不仅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民族间的认同感,而且对于增进文化交流与互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出发,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四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最佳译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宣翻译
下载PDF
译介学的名与实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安博 朱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1-5,20,共6页
译介学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所不同,它是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是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目前,在译介学研究领域,大多是从译介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的相同和相异点进行研究。本文从译介学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出发,提... 译介学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有所不同,它是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是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目前,在译介学研究领域,大多是从译介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的相同和相异点进行研究。本文从译介学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出发,提出目前译介学研究名与实的问题。在全球化权力话语的背境下,译介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译介学蕴涵着比较文学的宗旨、目的,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
下载PDF
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炳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从学术史角度考察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进而观察其与时代文化和学术语境的关系,是理解其核心内涵和阐释潜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译介学理论之所以在20世纪末的汉语学术中生成并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既是中外理论汇通激发的结果,是中国近代以... 从学术史角度考察译介学理论的发生,进而观察其与时代文化和学术语境的关系,是理解其核心内涵和阐释潜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译介学理论之所以在20世纪末的汉语学术中生成并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既是中外理论汇通激发的结果,是中国近代以来大量译入实践的意义被重新凸显的结果,也是多学科理论不断更新、视野不断拓展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译介学既是个体理论事件,也是中国翻译研究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这两个不同层面观察译介学的发生可以进一步体现它的特点和针对性,显示其在汉语学术中的多学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理论 发生语境 多学科意义 学术史
原文传递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电影《满江红》台词英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17
作者 兰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电影作为一种集结声音、语言、文字、符号等诸多模态的多模态文化载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最佳途径。20世纪90年代,张德禄所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受到广泛关注,该理论指导的影视作品... 电影作为一种集结声音、语言、文字、符号等诸多模态的多模态文化载体,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最佳途径。20世纪90年代,张德禄所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受到广泛关注,该理论指导的影视作品台词翻译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为台词翻译提供一个新的指导理论。电影《满江红》作为中国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喜剧,引发全球各界关注,其台词英译在电影观赏、文化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英译过程要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协同字幕、声音、画面及其他模态进行翻译,最终呈现的台词一定会存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该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析电影《满江红》中台词英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中国电影台词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提高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满江红》 字幕翻译 创造性叛逆 翻译策略 译介学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18
作者 潘海鸥 周方圆 +3 位作者 崔鸿嵘 王睿 乔文军 杨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译介学理论,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立足文化视角,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识别和解读,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熟练运用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等转换方法,总结了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和注释相结合、省译或意译的方法。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同时,有助于为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视角、拓宽研究思维,旨在为解读文化差异、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文化交流路径和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和切入点,对推动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的加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译介学
下载PDF
中国典籍外译热潮下的冷思考
19
作者 申鹏远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也日益凸显。中国典籍外译无疑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是,随着典籍外译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译作品在海外目的市场频频遇冷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交...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也日益凸显。中国典籍外译无疑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是,随着典籍外译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译作品在海外目的市场频频遇冷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等问题,须引起学界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英译实践中的发现,从翻译和译介学的角度对中国典籍外译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道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对打破中国典籍外译遇冷和文化交流不畅的僵局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外译 挑战 应对 译介学
下载PD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还是译介学?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军平 张德霞 史光孝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国内学术界,Translation Studies在翻译界是指"翻译学",在比较文学界则成了"译介学"。二者的学科边界因为交叉而变得模糊不清,误解与争端因此而起。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理清各自的学科疆域,就成为翻译学和译介学... 在国内学术界,Translation Studies在翻译界是指"翻译学",在比较文学界则成了"译介学"。二者的学科边界因为交叉而变得模糊不清,误解与争端因此而起。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理清各自的学科疆域,就成为翻译学和译介学各自学科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 译介学 学科范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