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河图洛书对中医认识气的启发
被引量:
14
1
作者
纪鑫毓
张华敏
王永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18-2420,共3页
河图洛书作为易学的始源,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旨从河图洛书浅谈中医气的特点以及气机的运行,认为河图洛书的哲学内涵中不仅承载阴阳五行之象,更包含气的哲学内涵;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周流与河图洛书的结构有关...
河图洛书作为易学的始源,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旨从河图洛书浅谈中医气的特点以及气机的运行,认为河图洛书的哲学内涵中不仅承载阴阳五行之象,更包含气的哲学内涵;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周流与河图洛书的结构有关;水火相济、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内涵与河图的结构相应。洛书与后天八卦相结合,对灵龟八法调理气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图洛书不仅代表人体气机变化之象,也映射着天地自然之气象。以河图洛书为象,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
洛书
中医
气
易学
原文传递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儒学渊源
被引量:
2
2
作者
贾成祥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中医文化和以儒家仁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终极目标都是"生生"。"生生"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使生命生存;二是使生命繁衍。终极目标是使生命繁衍不息,孳育不绝,代代相传,永无止期,以至无穷。"生生"...
中医文化和以儒家仁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终极目标都是"生生"。"生生"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使生命生存;二是使生命繁衍。终极目标是使生命繁衍不息,孳育不绝,代代相传,永无止期,以至无穷。"生生"当中所蕴含的浓郁生态文明意识,引领着现代社会建设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医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树立中医文化的自信,把握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为引领,牢固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思想,推动人类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儒家仁学
“生生”
易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磊
李屹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1期19-25,共7页
医易同习的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被誉为火神派的鼻祖,扶阳理论是其思想圭臬。然《易经》和祖国医学均提示阴阳虽对立统一但又互根互用,阳气固然容易损伤,阴精耗伤却也难以弥补,两者相伴而生。郑钦安及其师刘沅从医易结合的角度将《易经》...
医易同习的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被誉为火神派的鼻祖,扶阳理论是其思想圭臬。然《易经》和祖国医学均提示阴阳虽对立统一但又互根互用,阳气固然容易损伤,阴精耗伤却也难以弥补,两者相伴而生。郑钦安及其师刘沅从医易结合的角度将《易经》的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阴阳辨证联系在一起,在其著作中也明确提出"阳盛者,扶阴为先",体现了"扶阴"的思想,但素来研究较少。通过论述郑钦安"扶阴"思想,并透过医易视域逐步阐释其蕴藏的"扶阴"思想内涵,梳理郑钦安的阴阳辨证理论,进而探究其医学思想的形成与内涵,并做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钦安
医易
阴阳学说
火神派
扶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被引量:
26
4
作者
张汉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99-4901,共3页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比类"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内在的科学内涵,简述其在中医临床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试论了"取象比类"的永久魅力,并辅以典型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医易同源
思维方式
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精髓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探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信翰
张建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58-62,65,共6页
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是指在中国古代,以易理阐发医理,以易学汇通医学为主要思想的中医学说。本文在明确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概念的基础上,以该学说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并依据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根据每个时期...
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是指在中国古代,以易理阐发医理,以易学汇通医学为主要思想的中医学说。本文在明确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概念的基础上,以该学说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并依据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根据每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学术思想、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梳理了古代医易学说的整体发展脉络,旨在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医易学说
以易释医
医易汇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易》变易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群
于红
+2 位作者
张烁
熊益亮
张其成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942-1944,1969,共4页
"变易"思想是贯穿于《周易》的核心思想,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正是建立在以《周易》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学说的构建,还是对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中医临...
"变易"思想是贯穿于《周易》的核心思想,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正是建立在以《周易》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学说的构建,还是对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中医临床实践过程,变易思想均发挥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周易》以卦爻象的变化组合形象阐述自然、社会、人事的"变易"之理,而中医学亦从运动、变化、发展的"变易"视角去观察和审视生命,去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去探究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易思想已经成为中医学的灵魂所在。故而,分析和研究《周易》变易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医易会通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变易思想
中医理论
中医临床
医易会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赵献可医易思想在越南的受容——以《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写本为例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几昊
姚洁敏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1期67-74,共8页
"越南医圣"黎有卓的医论集《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对中国明代医学的"肾命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挥。黎有卓对著名医家赵献可医易理论的完善和诠释,使"肾命学说"在越南得以传播和接受。他主要做了两方面...
"越南医圣"黎有卓的医论集《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对中国明代医学的"肾命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挥。黎有卓对著名医家赵献可医易理论的完善和诠释,使"肾命学说"在越南得以传播和接受。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论证了"命门"的地位;二是严格辨别了相火和龙雷火的差异。这为研究医易思想提供了新文献和新视野,同时也符合东亚古典文献研究模式所提出的文献"缺位"现象,为东亚古典文献的传播研究理论构建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医学
赵献可
医易思想
黎有卓
命门学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元四大家医易会通探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勇
吴世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0-1051,1095,共3页
通过文献学方法整理研究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著作,探析四大家在医易会通方面的学术思想。金元四大家身处特殊的时代,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医易方面延伸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故从"医易会通"角度探析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的本源...
通过文献学方法整理研究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著作,探析四大家在医易会通方面的学术思想。金元四大家身处特殊的时代,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医易方面延伸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故从"医易会通"角度探析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的本源,分别从学术背景及原因、会通的形式与观点及会通的意义三方面进行阐析并得出相应结论。最终发现在一定意义上,医易会通更多的是一种取类比象、以此类推的思维方法,四大家以此来阐明自己的主流学说思想或者就医易关系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四大家
医易会通
思维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河图洛书对中医认识气的启发
被引量:
14
1
作者
纪鑫毓
张华敏
王永炎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18-2420,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704400)。
文摘
河图洛书作为易学的始源,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旨从河图洛书浅谈中医气的特点以及气机的运行,认为河图洛书的哲学内涵中不仅承载阴阳五行之象,更包含气的哲学内涵;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周流与河图洛书的结构有关;水火相济、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内涵与河图的结构相应。洛书与后天八卦相结合,对灵龟八法调理气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图洛书不仅代表人体气机变化之象,也映射着天地自然之气象。以河图洛书为象,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
关键词
河图
洛书
中医
气
易学
Keywords
Hetu
Luosh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
yi
-
ology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儒学渊源
被引量:
2
2
作者
贾成祥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X076)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文化与管理项目(TCM2019008)。
文摘
中医文化和以儒家仁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终极目标都是"生生"。"生生"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使生命生存;二是使生命繁衍。终极目标是使生命繁衍不息,孳育不绝,代代相传,永无止期,以至无穷。"生生"当中所蕴含的浓郁生态文明意识,引领着现代社会建设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医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树立中医文化的自信,把握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为引领,牢固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思想,推动人类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医文化
儒家仁学
“生生”
易学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onfucian
benevolence
"surviving
life"
yi
-
ology
分类号
R2-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磊
李屹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1期19-25,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8401970603)
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SHGZS-2017027)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项目(Y2021062)。
文摘
医易同习的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被誉为火神派的鼻祖,扶阳理论是其思想圭臬。然《易经》和祖国医学均提示阴阳虽对立统一但又互根互用,阳气固然容易损伤,阴精耗伤却也难以弥补,两者相伴而生。郑钦安及其师刘沅从医易结合的角度将《易经》的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阴阳辨证联系在一起,在其著作中也明确提出"阳盛者,扶阴为先",体现了"扶阴"的思想,但素来研究较少。通过论述郑钦安"扶阴"思想,并透过医易视域逐步阐释其蕴藏的"扶阴"思想内涵,梳理郑钦安的阴阳辨证理论,进而探究其医学思想的形成与内涵,并做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
郑钦安
医易
阴阳学说
火神派
扶阴
Keywords
ZHENG
Qinan
medicine
and
yi
-
ology
yi
n-yang
Theory
Huo
Shen
School
Supporting
yi
n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被引量:
26
4
作者
张汉宜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张汉宜中医内科诊所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99-4901,共3页
文摘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比类"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内在的科学内涵,简述其在中医临床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试论了"取象比类"的永久魅力,并辅以典型例证。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医易同源
思维方式
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精髓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manifestation’
medicine
and
yi
-
ology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The
way
of
thinking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essence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探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信翰
张建伟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58-62,65,共6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zx15003)
文摘
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是指在中国古代,以易理阐发医理,以易学汇通医学为主要思想的中医学说。本文在明确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概念的基础上,以该学说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并依据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根据每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学术思想、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梳理了古代医易学说的整体发展脉络,旨在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周易》
医易学说
以易释医
医易汇通
Keywords
The
Book
of
Changes
Medical
yi
-
ology
using
yi
-
ology
to
interpret
medicine
the
interweaving
o!
medicine
and
yi
-
ology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易》变易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群
于红
张烁
熊益亮
张其成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942-1944,1969,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331)
文摘
"变易"思想是贯穿于《周易》的核心思想,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正是建立在以《周易》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无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学说的构建,还是对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中医临床实践过程,变易思想均发挥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周易》以卦爻象的变化组合形象阐述自然、社会、人事的"变易"之理,而中医学亦从运动、变化、发展的"变易"视角去观察和审视生命,去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去探究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易思想已经成为中医学的灵魂所在。故而,分析和研究《周易》变易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医易会通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周易
变易思想
中医理论
中医临床
医易会通
Keywords
Book
of
Changes
(
Zhou
yi
)
variation
thoughts
Chinese
medicine
theroy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integration
of
TCMand
yi
-
ology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赵献可医易思想在越南的受容——以《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写本为例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几昊
姚洁敏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YY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JCZH223)。
文摘
"越南医圣"黎有卓的医论集《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对中国明代医学的"肾命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挥。黎有卓对著名医家赵献可医易理论的完善和诠释,使"肾命学说"在越南得以传播和接受。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论证了"命门"的地位;二是严格辨别了相火和龙雷火的差异。这为研究医易思想提供了新文献和新视野,同时也符合东亚古典文献研究模式所提出的文献"缺位"现象,为东亚古典文献的传播研究理论构建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关键词
越南医学
赵献可
医易思想
黎有卓
命门学说
Keywords
Vietnamese
medicine
ZHAO
Xianke
Thought
of
medicine
and
yi
-
ology
LI
Youzhuo
Mingmen(LifeGate)Theory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元四大家医易会通探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勇
吴世彩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0-1051,1095,共3页
文摘
通过文献学方法整理研究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著作,探析四大家在医易会通方面的学术思想。金元四大家身处特殊的时代,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医易方面延伸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故从"医易会通"角度探析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的本源,分别从学术背景及原因、会通的形式与观点及会通的意义三方面进行阐析并得出相应结论。最终发现在一定意义上,医易会通更多的是一种取类比象、以此类推的思维方法,四大家以此来阐明自己的主流学说思想或者就医易关系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
金元四大家
医易会通
思维方法
Keywords
Four
Great
Physicians
in
Jin
and
Yuan
Period
Correlation
of"
medicine
yi
ology
"
Thinking
Method
分类号
R222.15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河图洛书对中医认识气的启发
纪鑫毓
张华敏
王永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原文传递
2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儒学渊源
贾成祥
《中医学报》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医易视域下郑钦安“扶阴”思想探析
罗磊
李屹
《中医药文化》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张汉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6
原文传递
5
中国古代医易学说探究
李信翰
张建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周易》变易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王群
于红
张烁
熊益亮
张其成
《中医学报》
CAS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赵献可医易思想在越南的受容——以《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写本为例
李几昊
姚洁敏
《中医药文化》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金元四大家医易会通探析
王勇
吴世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