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置换股骨髁前后径与内外径测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宝 许建中 +2 位作者 李广恒 田科 李宇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经成为治疗膝关节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对于一些股骨髁发育异常的患者,尚需进一步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目的:测量股骨髁前后径、内外径,分析前后径与内外径比值对TKA的影响,比较两种不同的股骨髁截...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经成为治疗膝关节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对于一些股骨髁发育异常的患者,尚需进一步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目的:测量股骨髁前后径、内外径,分析前后径与内外径比值对TKA的影响,比较两种不同的股骨髁截骨方式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骨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关节炎行TKA的300例患者。在术前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上测量股骨髁前后径和内外径,计算其比值,并与选择的假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比值大于0.9的患者21例,分为2组:A组11例,采用髓内长定位杆截骨;B组10例,采用髓内短定位杆定位截骨。比较两组TKA术后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SS)、膝关节伸屈稳定性、股骨切迹、股骨假体屈曲角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见感染、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骨折。两组术后各阶段K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髁前端切迹、股骨假体屈曲角度、膝关节活动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1-2年,平均19个月。结论:对于股骨髁前后径比内外径比值较大的患者,采用短髓内定位杆截骨,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能在保证伸屈稳定的同时,减少股骨髁截骨切迹的发生,从而降低假体周围骨折的可能性,增加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髁前后径 内外径 活动度
下载PDF
股骨远端形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标准截骨后屈伸间隙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向林 吕永明 +3 位作者 徐丛 李嘉 任江涛 王建松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12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标准截骨后屈伸间隙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在该院行TKA的患者76例,术前在膝关节X线片上测量股骨髁前后径及左右径,并在术中测量标准截骨后的屈伸间隙,其... 目的探讨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标准截骨后屈伸间隙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在该院行TKA的患者76例,术前在膝关节X线片上测量股骨髁前后径及左右径,并在术中测量标准截骨后的屈伸间隙,其中屈曲间隙>伸直间隙的患者为A组,屈曲间隙=伸直间隙为B组,屈曲间隙<伸直间隙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前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的大小与术中标准截骨后屈伸间隙的大小有关,而且比值偏大的患者,截骨后可能出现屈曲间隙>伸直间隙,而比值偏小的患者,可能出现屈曲间隙<伸直间隙。但经过术中调整,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前后径 左右径 屈伸间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