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 被引量:33
1
作者 谢天振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3-38,共6页
译介学是近年兴起不久的新兴学科,它拓展了比较文学、翻译学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展示出极大的学术研究空间。文章对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对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翻译文学... 译介学是近年兴起不久的新兴学科,它拓展了比较文学、翻译学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展示出极大的学术研究空间。文章对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对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史与文学翻译史的关系问题等,更是做了相当深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翻译文学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史 文学翻译史
下载PDF
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罗选民 《中国外语》 CSSCI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认识翻译的重要性,探讨了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关系,即相互包容和并存的关系;文化传播的三种符号形式:声音、形象与文字,三者直接可以通过翻译表现出来。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共同点表现在四个方面:语言和符号的特征、鲜...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认识翻译的重要性,探讨了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关系,即相互包容和并存的关系;文化传播的三种符号形式:声音、形象与文字,三者直接可以通过翻译表现出来。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共同点表现在四个方面:语言和符号的特征、鲜明的意图性、场依存性和互动性。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超出语言,从更高更广的文化层面来思考和进行跨学科翻译研究,使翻译研究在符号的领域获取更大的创造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传媒 艺术 翻译
原文传递
“驯化”媒介社会学:理论旅行、文化中间人与在地学术实践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红涛 黄顺铭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54,共26页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界对欧美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呈"经典化"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翻译完成的"再经典化"的后果。与此相应,媒介社会学的本土实践则带有强烈的"当代性"。经由经典想象、再经典化和当代实践,媒介社会学被"驯化"为新闻社会学,为在地学术实践提供了建设性的"话语资源",为新闻学和新闻业寻求突破的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理论旅行 文化中间人 翻译 驯化 在地学术实践
原文传递
传媒翻译中的“中国英语”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文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0-143,156,共5页
在处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时,中外英文媒体在翻译策略上均采用"异化"法,致使"中国英语"在媒体上大量出现。传媒翻译领域的"中国英语"现象具有深厚的传播学背景。"中国英语"符合语言的发展... 在处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时,中外英文媒体在翻译策略上均采用"异化"法,致使"中国英语"在媒体上大量出现。传媒翻译领域的"中国英语"现象具有深厚的传播学背景。"中国英语"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就传播中国文化而言,它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根据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国英语"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意义,它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文化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 翻译 中国英语
下载PDF
“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流行及其泛化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力卫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4-154,共11页
在近代知识建构过程中,再没有比"主义"这个词更具有代表性了,各种思潮、各种观点都是以其名义得以传播。这些"主义"最早多出现在欧美,从17世纪到19世纪是其蓬勃发展期。将词缀"-ism"对译为"主义&qu... 在近代知识建构过程中,再没有比"主义"这个词更具有代表性了,各种思潮、各种观点都是以其名义得以传播。这些"主义"最早多出现在欧美,从17世纪到19世纪是其蓬勃发展期。将词缀"-ism"对译为"主义"是日本人所为,而且早期的许多"主义"是经由日本舶来的。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具体例子就可以知道日本的汉字译法是如何炮制的,而且是通过什么渠道在清末的中国得以展开并流行的。这里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当然是报纸杂志。通过《清议报》里"主义"使用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作为近代知识资源的一面,而进入民国后的知识传播,报纸杂志和近代辞典《辞海》的诠释、采录也为"主义"的传播做出了贡献。20世纪40年代以后,除去日本要素外,中国人对"主义"的翻译和创新更是别具特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 媒介 翻译 胡适
原文传递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涛 黄焰结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1-54,共4页
以外宣译介为研究视角,以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安徽非遗的译介现状、问题,深入探讨了具体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有效解决安徽非遗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安徽非遗外宣的效果,促进安徽非遗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 对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宣 译介
下载PDF
《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与中国民族文学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丹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在文学翻译作品被公认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的今天,从翻译文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具有其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苔丝》张译本中所体现的张谷若先生在译介他国文化、研究原文作者以及传承本国语言文化等方面的... 在文学翻译作品被公认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的今天,从翻译文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具有其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苔丝》张译本中所体现的张谷若先生在译介他国文化、研究原文作者以及传承本国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翻译主张,探讨其译作在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学中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谷若 文学 《德伯家的苔丝》 为文 译介 《苔丝》 译作 翻译 语言文化 原文
下载PDF
传媒翻译:把握话语权——再谈后殖民主义译论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文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翻译与话语权的密切联系一直是语言文化中的霸权运动——后殖民主义译论关注的话题。针对全球信息传播失衡,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状况,鉴于当前公众对于大众传媒日益增长的文化信仰与依赖,以及传播媒介作为文化扩张过程中最有力的制... 翻译与话语权的密切联系一直是语言文化中的霸权运动——后殖民主义译论关注的话题。针对全球信息传播失衡,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状况,鉴于当前公众对于大众传媒日益增长的文化信仰与依赖,以及传播媒介作为文化扩张过程中最有力的制度手段这一社会现实,提出要针对传媒文化产品的翻译重点,做到发现与输出同步,编译与重塑并重,以中国人自己中译外的方式加强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和话语权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翻译 中译外 话语权
下载PDF
译介学视角下的民族志译者角色研究——以贺大卫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黄中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51-55,68,共6页
本文以贺大卫的壮文化典籍民族志英译为例,认为译介学理论对民族典籍外译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民族典籍的译入和译出是多维的民族志文化翻译,是系统的跨文化交流行为,都会受意识形态、社会背景、文化语境、民族审美情趣、译者取舍... 本文以贺大卫的壮文化典籍民族志英译为例,认为译介学理论对民族典籍外译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民族典籍的译入和译出是多维的民族志文化翻译,是系统的跨文化交流行为,都会受意识形态、社会背景、文化语境、民族审美情趣、译者取舍、接受者习惯等各种文本内外因素的影响。民族志译者要扮演源语研习者、文化收集者、文化解说员、文本制作者和深度翻译者等五重角色,才能做好民族志研究与翻译工作。基于数据分析的民族志译者描述性研究显得更加客观公正,说服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民族志翻译 译者研究 描述性研究
下载PDF
新媒介中招贴设计的色彩语言转译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啸 《色彩》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招贴设计是信息传达的艺术,而招贴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是实现其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媒介不断地被发明和普及,其色彩呈现方式从纸媒跃入屏幕,又转译在虚拟现实中,招贴中的色彩拥有了运动和交互的能力,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其... 招贴设计是信息传达的艺术,而招贴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是实现其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媒介不断地被发明和普及,其色彩呈现方式从纸媒跃入屏幕,又转译在虚拟现实中,招贴中的色彩拥有了运动和交互的能力,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可能性还在不断扩充。新媒介如何影响招贴设计的色彩语言?面对媒介的变革招贴设计何为?设计师何为?本文从不同媒介的角度出发,分析招贴设计中色彩的转译方式,并对其未来的色彩设计和应用形式作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贴设计 色彩 新媒介 转译
下载PDF
基于树到串模型强化的层次短语机器翻译解码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桐 朱靖波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821,共14页
文中研究了利用树到串模型对层次短语模型进行强化的统计机器翻译解码方法.其基本框架是把层次短语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而把树到串模型作为层次短语模型的补充,增加翻译推导空间大小.文中重点研究了在该框架下的统计机器翻译解码技术,并... 文中研究了利用树到串模型对层次短语模型进行强化的统计机器翻译解码方法.其基本框架是把层次短语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而把树到串模型作为层次短语模型的补充,增加翻译推导空间大小.文中重点研究了在该框架下的统计机器翻译解码技术,并提出了多种解码策略,包括基于树的精确解码策略、基于树的模糊解码策略和基于串的解码策略.通过NIST汉英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文中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提升基线层次短语系统的翻译性能,比如在newswire和web数据上分别提高了1.3和1.2个BLEU点.此外,文中分析了若干影响翻译性能的因素,并给出了对比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机器翻译 层次短语模型 树到串模型 规则抽取 解码 社会媒体 社交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翻译
下载PDF
学术翻译与中国媒介环境学的发展——何道宽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晓舟 林大津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9,共14页
本文通过访谈方式,对比原著和译著的被引率,追溯何道宽翻译的学科渊源、翻译过程和译作选题,以求揭示何译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的贡献,同时探讨何译特点以及译有所为与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及其对外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传播学 媒介环境学 译著 何道宽
原文传递
《纽约时报》中国发声者转述语翻译研究——以钓鱼岛报道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颖芳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3,94,共7页
把握西方媒体报道中国话语的特点规律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钓鱼岛争端为个案,分析《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官方、媒体、学者等发声者话语的策略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西方媒体主要通过减译、改译、增译等手段对... 把握西方媒体报道中国话语的特点规律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钓鱼岛争端为个案,分析《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官方、媒体、学者等发声者话语的策略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西方媒体主要通过减译、改译、增译等手段对原始中文话语进行歪曲,以达到构建负面中国形象的传播目的。本研究有助于把握西方媒体争夺话语权的特点规律,也为改进我国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中国发声者 转述 翻译
原文传递
新闻英语汉译漫谈
14
作者 徐涓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62-64,共3页
本文就新闻英语的特点、新闻英语常用词的多义性、新闻英语中的一词多译、新闻英语的直译与意译以及新闻英语的上下文关系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关于新闻英语汉译的问题。
关键词 新闻英语 翻译 多义性 直译与意译
下载PDF
目的论视阈下的汉语传媒新词英译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莫运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5,共4页
运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理论,对汉语传媒新词的英译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译相比,传媒新词英译在遵循一般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以外国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新词的实际内涵,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传媒新词... 运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理论,对汉语传媒新词的英译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译相比,传媒新词英译在遵循一般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以外国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新词的实际内涵,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传媒新词英译的具体策略包括直译、意译、补译、释译、回译和注解。这些策略不仅能使译者达到准确翻译汉语传媒新词的目的,同时亦呈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新词 目的论 翻译对策
下载PDF
中医药与国家形象自塑研究
16
作者 李成华 孙慧明 孔冉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6-9,共4页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在政府推动下,中医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疗效也得到国内外民众的认可,中医药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增长和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证实了其疗效确切,有力回击...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在政府推动下,中医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疗效也得到国内外民众的认可,中医药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增长和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证实了其疗效确切,有力回击了国外个别媒体“污名化”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自塑起到积极作用。在翻译中准确阐释中医药理论及其疗效,增强文化自信,能为中医药塑造国家形象搭建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国家形象 自塑 服务贸易 疫情防控 媒体报道 翻译
下载PDF
“转译”与“逃逸”:中国媒体融合实践聚簇中的行动者网络
17
作者 张小强 《新媒体与网络》 2024年第2期1-23,共23页
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分析中国媒体融合实践中隐含的知识生产逻辑及其“实验”特性,并从知识生产与新闻生产的角度对中国媒体融合这一混杂的现象进行阐释,引出ANT分析的必要性。通过对媒体融合过程中人类行动者的追随及其“转译”... 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分析中国媒体融合实践中隐含的知识生产逻辑及其“实验”特性,并从知识生产与新闻生产的角度对中国媒体融合这一混杂的现象进行阐释,引出ANT分析的必要性。通过对媒体融合过程中人类行动者的追随及其“转译”行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媒体融合行动者网络的复杂性和虚弱性。同时,以技术等因素为例,对媒体融合聚簇形成过程中的非人行动者及其如何被人类行动者“转译”和如何“转译”人类行动者进行分析,指出技术与社会在媒体融合实践中是互嵌的,部分行动者的存在有着不同意义。分析发现,在中国的媒体融合行动者网络中,由于主要行动者无法形成“强制通过点”,未来的媒体融合探索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媒体融合 “转译” 知识生产逻辑 新闻生产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18
作者 曹艳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新媒体视域为研究背景,探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与传播。通过论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现状,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策略,以及基于三种... 以新媒体视域为研究背景,探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与传播。通过论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现状,分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策略,以及基于三种翻译方法和关联理论的对外译介策略,为推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辽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译介 国际传播
下载PDF
智媒化译介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智能化媒体传播逐渐成为新型传播方式,为翻译传播带来新命题与新挑战。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技术,契合数字中国建设和智能化时代对传统翻译的改造与重塑,也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 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智能化媒体传播逐渐成为新型传播方式,为翻译传播带来新命题与新挑战。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技术,契合数字中国建设和智能化时代对传统翻译的改造与重塑,也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国家“十四五”创新技术重要举措,发展潜能巨大。本研究拟从智媒化这一趋势入手,紧贴目标语受众需求,融合译语文字、图像、视听等多维媒介分析,描述语言信息智媒化传播,提出译介与智媒融合及智媒化译介机制等构想,探索多维度多模态立体化译介模式,为全球化浪潮中的新兴媒体化改革以及中国文学外译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化 译介 机制
原文传递
贵州地域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外译与传播——基于YouTube热门视频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岩 叶霞 马红娟 《译苑新谭》 2021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近年来,借助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地域文化"走出去"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让国际大众媒体为贵州地域文化助力,也是向世界讲好贵州故事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YouTube媒体平台上具有传播热度的外译视频为研究对象,探索... 近年来,借助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地域文化"走出去"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让国际大众媒体为贵州地域文化助力,也是向世界讲好贵州故事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以YouTube媒体平台上具有传播热度的外译视频为研究对象,探索大数据时代贵州地域文化的国际传媒传播现状,并进一步从跨文化传播内容、受众参与度等方面考察贵州地域文化在YouTube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把握当前贵州地域文化国际社交平台翻译、传播及接受模式,另一方面整合受众接受度建构对海外大众具有吸引力的贵州地域形象。希冀为贵州地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域文化 传媒翻译 社交媒体 跨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