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in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A meta-analysis 被引量:32
1
作者 Katie E Rollins Hannah Javanmard-Emamghissi Dileep N Lob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4期519-536,共18页
AIM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vs no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on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METHODS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obse... AIM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vs no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on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METHODS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comparing adult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with those receiving no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subdivided into those receiving a single rectal enema and those who received no preparation at all prior to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RESULTS A total of 36 studies(2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13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cluding 21568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were included. When all studies were considered,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astomotic leak rates(OR = 0.90, 95%CI: 0.74 to 1.10, P = 0.32), surgical site infection(OR = 0.99, 95%CI: 0.80 to 1.24, P = 0.96), intraabdominal collection(OR = 0.86, 95%CI: 0.63 to 1.17, P = 0.34), mortality(OR = 0.85, 95%CI: 0.57 to 1.27, P = 0.43), reoperation(OR = 0.91, 95%CI: 0.75 to 1.12, P = 0.38) or hospital length of stay(overall mean difference 0.11 d, 95%CI:-0.51 to 0.73, P = 0.72), when compared with no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nor when evidence from just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 was analysed. A sub-analysis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vs absolutely no preparation or a single rectal enema similarly revealed no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outcome measures. CONCLUSION I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in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to date, this study has suggested that the use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en compared with no preparation. Hence,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should not be administered routinely prior to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EL preparation mechanical ANTIBIOTICS MORBIDITY mortality surgery outcome complications META-ANALYSIS
下载PDF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31
2
作者 马媛 龙艳 +3 位作者 袁亚迎 祝文 王涛宁 王引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ICU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流程模...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ICU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流程模式,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发生气管坏死2例、声带受损1例、声门水肿1例,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7例、气管坏死10例、溃疡9例、声带受损6例、声门水肿7例、气道糜烂4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护理质量评分为(112.54±24.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3±15.21)分,且各项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可显著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护理 ICU 机械通气 并发症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体机械并发症及菌斑控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谢也斯 孟焕新 +3 位作者 韩劼 潘韶霞 张立 释栋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评估牙周健康者和牙周炎患者种植固定修复后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种植体软组织乳头充满情况与食物嵌塞和种植修复体清洁效果的关系。方法随访复查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行种植治疗... 目的评估牙周健康者和牙周炎患者种植固定修复后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种植体软组织乳头充满情况与食物嵌塞和种植修复体清洁效果的关系。方法随访复查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行种植治疗且固定修复1年以上的患者103例,记录种植体机械并发症、菌斑指数、食物嵌塞、软组织乳头指数等,并复查X线片。根据初诊时牙周情况分为牙周健康组(健康组,30例)、轻中度牙周炎组(轻中度组,36例)及重度牙周炎组(重度组,37例),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比较3组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复查时种植体软组织乳头充满情况分为充满组(61例)和未充满组(93例),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食物嵌塞和菌斑清洁情况。结果种植体存留率为100%(162/162),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9%(16/162),无种植体折断或基台折断等严重并发症。健康组、轻中度组、重度组3组间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满组与未充满组食物嵌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中,充满组种植体颊侧菌斑指数[0(0)]显著小于未充满组[1(1)](P〈0.05);重度组中,充满组种植体的舌侧菌斑指数[1(1)]显著大于未充满组[0(1)](P〈0.05)。结论通过规范的牙周治疗和种植修复治疗,牙周炎患者种植体短期存留率和修复体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牙周健康者无明显差异;对于组织缺损明显的重度牙周炎患者,修复体外形设计更应利于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应慎重、适度采用关闭邻间隙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种植体 牙菌斑指数 机械并发症 软组织乳头
原文传递
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桂林英 杨军政 +2 位作者 孟祥会 齐凤苗 尹新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术前及术后第1、7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后24 h出血率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重度ACI患者应用支架机械取栓可以早期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增加血管再通率,且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取栓 动脉溶栓 血管再通 神经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5
作者 骆艳妮 王春亚 +3 位作者 李金娜 谢梅 赵海宁 李红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措施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治疗的22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措施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治疗的22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以集束化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原菌检出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原菌检出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并发症
下载PDF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春艳 许红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681-2683,共3页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对护理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对护理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特级护理、文书管理、急救药品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和总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侵入性较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俊苓 宁超 +1 位作者 田秀英 郑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273-1276,共4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效药物,但气管插管、正压和/或机械通气易造成不成熟肺的损伤,一种侵入性较小的PS使用(LISA)技术经细管注入PS无需气管插管和正压通气。研究显示,LISA可减少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的需求...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效药物,但气管插管、正压和/或机械通气易造成不成熟肺的损伤,一种侵入性较小的PS使用(LISA)技术经细管注入PS无需气管插管和正压通气。研究显示,LISA可减少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的需求并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但目前对于LISA技术的适应证、操作前用药及对早产儿严重并发症的影响仍存争议,现就LISA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存在的争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人性较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插管 婴儿 早产 机械通气 严重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于eCASH理念的进阶式肺康复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嵘 王艳红 +2 位作者 刘晶 卫晶 李晓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428-2431,共4页
目的:分析早舒及浅镇静理念(eCASH)结合进阶式肺康复训练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情况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早舒及浅镇静理念(eCASH)结合进阶式肺康复训练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情况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肺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基于eCASH理念的进阶式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病人的浅快呼吸指数、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治疗时间、R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及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谵妄、ICU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病人浅快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R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ASH结合进阶式肺康复护理可有效增强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病人的肺氧合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肺康复 机械通气 eCASH理念 并发症
下载PDF
A risk score model for predicting cardiac rupt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21
9
作者 Yuan Fu Kui-Bao Li Xin-Chun Y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037-1044,共8页
Background:Cardiac rupture (CR) is a major lethal complic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However,no valid risk score model was found to predict CR after AMI in previous researches.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 Background:Cardiac rupture (CR) is a major lethal complic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However,no valid risk score model was found to predict CR after AMI in previous researches.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simple model to assess risk of CR after AMI,which could be easily used in a clinical environment.Methods: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that included 5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R after AMI during a period from January 1,2010 to December 31,2017.The controls included 524 patients who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7932 AMI patients without CR at a 1:10 ratio.Risk factors for CR were identified using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Risk score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multipl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Performance of risk model was evaluated using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and internal validity was explored using bootstrap analysis.Results:Among all 7985 AMI patients,53 (0.67%) had CR (free wall rupture,n=39;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n=14).Hospital mortalities were 92.5% and 4.01%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R (P<0.001).Independent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CR included:older age,female gender,higher heart rate at admission,body mass index (BMI)<25 kg/m^2,lowe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no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 treatment.In ROC analysis,our CR risk assess model demonstrated a very good discriminate power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0.895,95% confidence interval:0.845–0.944,optimism-corrected AUC= 0.821,P<0.001).Conclusion:This study developed a novel risk score model to help predict CR after AMI,which had high accuracy and was very simple to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Cardiac RUPTURE Risk score MODEL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原文传递
风险预警评估指导下的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肖蓓 拾丹丹 +2 位作者 张文 李月芳 孙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6期2475-2478,共4页
目的分析风险预警评估指导下的规范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8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风险预警评估指导下的规范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8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风险预警评估指导下的规范化护理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采取风险预警评估指导下的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改善作用,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风险预警评估 规范化护理 神经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香玉 宋克义 +1 位作者 夏玲霞 韩若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8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0名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相应的编号,...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0名重型颅脑损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相应的编号,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2组,观察组28名,对照组32名,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利用密闭式吸痰法及开放式吸痰法,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吸痰前后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的波动幅度,1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例数,呼吸机使用时间,28 d内死亡人数。结果2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昏迷严重程度(格拉斯评分)、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最差值等一般资料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吸痰后,2组患者的SPO2均有下降,心率均会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的氧饱和度及心率波动幅度更小,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周内VAP发生的例数、呼吸机使用的时间、28 d内死亡的人数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条件允许时,建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法,因为此法在吸痰前后氧饱和度及心率的波动幅度更小,可能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月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84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40例及观察组(2013年6...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84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40例及观察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44例,对比分析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道糜烂、声带受损、声门水肿、气管坏死、溃疡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有效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重症监护病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呼吸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俊祥 张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年第2期10-20,共11页
呼吸机是急救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之一,是一种人工替代的有效手段,普遍应用于各临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症监护病房中。本文通过对呼吸机历史、原理、结构、技术参数、常见并发症以及常见故障和管理现状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呼吸机技术... 呼吸机是急救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之一,是一种人工替代的有效手段,普遍应用于各临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症监护病房中。本文通过对呼吸机历史、原理、结构、技术参数、常见并发症以及常见故障和管理现状的介绍,着重阐述了呼吸机技术和市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我国呼吸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结构 原理 并发症 技术 市场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体位及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杭莺 刘马超 刘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7期633-637,共5页
机械通气在临床抢救、治疗,术后生命支持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不同的体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有不同的影响,笔者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体位易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支持 呼吸机体位 并发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曹淼 田永明 胡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气道分级管理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按照气道分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气道分级管理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按照气道分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指标、相关临床指标、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潮气量与氧合指数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与APACHEⅡ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谵妄、VAP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分级管理 ICU 机械通气 临床指标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丽娟 张玉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2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 目的探讨基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55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管理团队 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种植固定修复后机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磊 冯海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种植修复后的机械并发症,指由受力、机械强度等因素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种植体折裂、螺丝松动或折断、基台折裂、饰面折裂、修复体支架折裂、修复体松动或脱落等情况,可能原因包括种植体设计、种植体直径、种植体数目、种... 种植修复后的机械并发症,指由受力、机械强度等因素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种植体折裂、螺丝松动或折断、基台折裂、饰面折裂、修复体支架折裂、修复体松动或脱落等情况,可能原因包括种植体设计、种植体直径、种植体数目、种植体植入位置、固位方式、悬臂梁设计、口腔副功能、冠/种植体长度比、修复体制作精度、修复材料选择等方面.防范和处理种植固定修复后的机械并发症需要从治疗设计、手术、修复体加工和戴入、患者使用和复查维护等多个环节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义齿 局部 固定 机械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丽 刘小玲 张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8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新生儿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8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新生儿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8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机械通气效果、呼吸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机械通气效果,有利于促进患儿良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 机械通气 并发症 氧疗时间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立平 邱焕昀 +1 位作者 王佳莹 杨蕊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ICU收治的30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流程,对实验组采取创新型... 目的分析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改善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ICU收治的30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流程,对实验组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7%与50.00%(P<0.05);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文书管理、急救药品管理、总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分别为(93.22±5.32)%与(81.52±5.02)%(P<0.05)。结论对ICU患者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机械通气 创新型护理 护理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鼻饲法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黎琼 李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减少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相同流质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腹泻、返流、吸入性肺炎、低血糖、胃管堵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