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黄种人数字化三维正常模型牙冠角度和凸距的测量 被引量:5
1
作者 封平平 白玉兴 王邦康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采用层析法重建30副北京地区黄种人未经正畸治疗的数字化正常模型,并测量牙冠倾角、转矩和凸距,为我国直丝弓托槽的研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牙模型三维重建系统及测量软件进行重建和测量... 目的采用层析法重建30副北京地区黄种人未经正畸治疗的数字化正常模型,并测量牙冠倾角、转矩和凸距,为我国直丝弓托槽的研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牙模型三维重建系统及测量软件进行重建和测量。结果北京地区黄种人正常牙列的特点有:①牙冠倾角:上、下颌切牙、尖牙及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冠近中倾斜度较美国人小,尤其以上、下尖牙显著。②牙冠转矩:上颌中、侧切牙的唇向倾斜度较美国人大,而上、下尖牙的舌向倾斜度较小。③牙冠凸距: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凸距较美国人大。结论我国北京地区黄种人正常牙冠倾角、转矩和凸距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应当积极地研制和开发基于我国正常特点的直丝弓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正常he模型 测量 黄种人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晔 沈悦 +2 位作者 张士珑 乔星 卢海燕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5-27,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正畸门诊安氏Ⅰ类均角患者20例(对照组)和安氏Ⅱ^1类患者120例(实验组)为观察对象,实验组分为上颌发育过度组(一组)和下颌发育不足组(二组),每组60例,其中每组...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正畸门诊安氏Ⅰ类均角患者20例(对照组)和安氏Ⅱ^1类患者120例(实验组)为观察对象,实验组分为上颌发育过度组(一组)和下颌发育不足组(二组),每组60例,其中每组又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每组各20例。在模型上分别测量上下牙弓前中后段牙弓宽度、牙槽弓宽度和基骨弓宽度,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U6AW、U6BW均角一组、均角二组小于对照组(P<0.05),U6W均角二组小于对照组(P<0.05);U6AW、U6BW、U6W高角一组、高角二组小于对照组(P<0.05)。(2)上颌发育过度组:U6AW高角组小于低角组(P<0.05),U6W高角组小于低角组和均角组(P<0.05)。U6BW、U6W与SN-MP呈负相关(-0.390、-0.598)。(3)下颌发育不足组:U6W高角组小于低角组和均角组(P<0.05),U6AW、U6BW高角组小于低角组(P<0.05)。U6AW、U6BW和U6W与SN-MP呈负相关(-0.416、-0.383、-0.476)。结论安氏II^1类错牙合高角和均角患者上牙弓后段宽度存在狭窄;随着下颌平面角由小到大,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上牙弓后段宽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安氏Ⅱ^1类错牙合 上颌发育过度 下颌发育不足 模型测量 宽度
原文传递
牙齿磨损非接触式三维图象检测系统的研制和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洁 王嘉德 王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研制并检测用于牙齿磨损测量的非接触式三维图象检测系统。方法通过数据轮量化手控移动平台使被测模型在水平方向移动,由线状光条和一个面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机获得单个牙齿咬合面3000~4000个点的三维坐标(在0.5mm... 目的研制并检测用于牙齿磨损测量的非接触式三维图象检测系统。方法通过数据轮量化手控移动平台使被测模型在水平方向移动,由线状光条和一个面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机获得单个牙齿咬合面3000~4000个点的三维坐标(在0.5mm移动步长条件下)。在Windows环境下完成图象采集、图象显示和相关测量。结果该系统测量范围为15mm×15mm×15mm,测量的精确度达到0.01mm,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01mm,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用本系统与万能工具显微镜对一组有微小高度变化的标准块进行测量,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其非接触方式、良好的稳定性、简单快捷的操作优于传统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磨损 牙齿咬合 三维图 线状 变化 图象采集 精确度 非接触式 万能工具显微镜 系统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