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 Health as a potential platform to rescue the neglected fruit trees in Yucatan,Mexico
1
作者 John P.Ehrenberg Afona Chernet +1 位作者 Manuel Lujan Jürg Utzinger 《Science in One Health》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Neglected and underutilized species of plants(NUS)have been identifi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as valuable resources for fighting poverty,hunger and malnutrition as they can help make agricultural pro... Neglected and underutilized species of plants(NUS)have been identifi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as valuable resources for fighting poverty,hunger and malnutrition as they can help mak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more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Adaptation of NUS to changing environments over several millennia has rendered most of these plants resistant to pests and climate change.In this paper,we explore the potential values of some of the Mayan fruit trees justifying conservation efforts in their native habitats.Our research was primarily based on a scoping review using Google Scholar.We considered articles published in English,Spanish and Portuguese.Our review rendered two sets of articles including those focusing on the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NUS and their products,and those focusing on their uses in traditional medicine.Both sets of papers strongly support arguments for conservation of NUS.Additionally,our scoping review expands and includes a case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of NUS,highlight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civil society on how it can spearhead rescue efforts of botanic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what is possibly the first arboretum of its kind in the Americas.Among the project's key selling points was not only the rescue of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Yucatan's cultural heritage but its nutritional value as well as its potential medicinal properties.Our paper is not prescriptive on how to preserve or even commercially exploit NUS.It is intended as a thought-provoking piece on the potential of a One Health approach as a multi-sectoral platform to support conservation efforts,while stimulating greater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and encouraging more action from the academic and pharmaceutical sectors as well as civil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minority groups mayan fruit trees Mexico Nature-based solutions Neglected and underutilized species of plant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One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下载PDF
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被引量:3
2
作者 Michael D.Carrasco 李文彬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4,共7页
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祗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体,例如Thipaak神、Kumix神、Quezalcoatl神的若干面相以及... 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祗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体,例如Thipaak神、Kumix神、Quezalcoatl神的若干面相以及其他文化特性物。本文意在探究复活盘(Kerr 1982)上的图像及其在更广阔的中美洲神话类型中的亲缘图式、当地人对植物和人的生命轮回所持有的观念和玛雅人的末世论。我还特别强调了那些看起来平常世俗的玉米播种、耕作和制作食物的准备工作亦是玉米神话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研究能使我们深入了解玛雅和中美洲宇宙观中所含的民族生态学和伦理学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雅 古代中美洲 农业宗教祭祀 玉米神
原文传递
300,000(at Least)Years for Homo Sapiens to Develop Writing:A Review of Silvia Ferrara’s The Greatest Invention,Tr.Todd Portnowitz
3
作者 Jacques Coulardeau 《Psychology Research》 2023年第10期443-468,共26页
The author centers on writing seen both as a human ability and a transcription of oral language,and yet she very heavily refuses there to be any continuity from oral to written language,though once or twice what she s... The author centers on writing seen both as a human ability and a transcription of oral language,and yet she very heavily refuses there to be any continuity from oral to written language,though once or twice what she says,like in her fifth step about“assigning sounds to signs”,is exactly the reverse of what Homo Sapiens did when he developed writing:he assigned signs to sounds.No matter what way it works for a decipherer,and for Homo Sapiens when he developed some writing system for his/her/their language,and his/her/their language alone in 6-8,000 BCE,the connection between an oral language and its written version is connected,but flexible so that it can be easily replaced by another written code for the very same oral utterances,like the Phoenicians developing the first real consonantal alphabet to replace,for Semitic languages,the Cuneiform writing of the Sumerians(Indo-Iranian)and Akkadians(Semitic),and later on the Greeks adding the vowels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s to the Phoenician alphabet that only had“alep”and only when it was the initial sound or letter of a word.She alludes to signs in painted caves,hence going back to 45,000 BCE,and all over the world,but she does not exploit it.She acknowledges there were six cradles in the world and does not give them in chronological order,hence does not link them to the gener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rned human groups,and she neglects the fact that Egyptian writing and Sumerian writing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or so but with a strong link between them:the Akkadians were the scribes of the Sumerians and they were Semitic like the Egyptians,whereas the Sumerians were Indo-Iranian coming down from the Iranian Plateau and settling in Mesopotamia before moving on.She mistakenly declares them Turkic,or speaking Turkish,an agglutinative language.Mutations selected naturally transformed the foot,the larynx,the respiratory system,the articulatory system,the subglottal zone,and its innervation of the pre-Sapiens Hominins concerned to enable Homo Sapiens to become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uistic phylogen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mayan glyphs Sumerian cuneiforms
下载PDF
玛雅神祗探微
4
作者 张敏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玛雅文明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其无所不在的神祗。与玛雅神密切相关的是玛雅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及他们的献祭活动。玛雅诸神的观念渗透并影响到玛雅人精神和物质生活,这些活动表现了人在神秘而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大自然面前的敬畏和崇拜... 玛雅文明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其无所不在的神祗。与玛雅神密切相关的是玛雅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及他们的献祭活动。玛雅诸神的观念渗透并影响到玛雅人精神和物质生活,这些活动表现了人在神秘而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大自然面前的敬畏和崇拜,同时又表现了人的力量的渺小和软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雅 神祗 献祭 神人关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大蛾类区系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士正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94-98,共5页
报道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大蛾类考察结果,共鉴定16科81种,包括中国一新纪录属──秋黄尺蛾属Deuteronnomos(Ennomes).乌苏里青尺蛾GeometraussuriensisSauber为国内新获得的标本... 报道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大蛾类考察结果,共鉴定16科81种,包括中国一新纪录属──秋黄尺蛾属Deuteronnomos(Ennomes).乌苏里青尺蛾GeometraussuriensisSauber为国内新获得的标本;甘肃省新纪录2种:黑玉臂尺蛾及白尖尺蛾。该林区蛾类古北区种类与东洋区种类呈现交迭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类 种类 区系 分布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邹涛 申海香 +1 位作者 宁应之 马正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3,共10页
2006年7月和2007年11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计有3纲11目28科42属91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肾形目... 2006年7月和2007年11月,用活体观察和固定染色方法对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8个未定名种。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计有3纲11目28科42属91种,下毛目为优势类群,肾形目和前口目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缘毛目和寡毛目为偶见类群,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大口薄咽虫(Leptopharynx eurystoma)和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为优势种。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为极不相似到中等不相似。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林区各样点之间的小生境不同,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出现较大的差异。从林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方面讨论了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麻沿林区 土壤纤毛虫 群落特点
下载PDF
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邹涛 申海香 +1 位作者 马正学 宁应之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1-577,共7页
2006年7月-2007年4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肉鞭类原生动物78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2个中国土壤肉鞭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5纲16目32科47... 2006年7月-2007年4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肉鞭类原生动物78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2个中国土壤肉鞭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5纲16目32科47属。群落中变形目为优势类群,动基体目和眼虫目为次优势类群,腰鞭目、领鞭目、源生目、双滴虫目和太阳目为偶见类群,小波豆虫、卵形波豆虫、气球屋滴虫和绿刺日虫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较多,物种组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麻沿林区 土壤肉鞭虫 群落特征
下载PDF
美洲玛雅药用植物疗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玉玲 陆依菲 +1 位作者 张家瑜 王志永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8期235-240,共6页
传统医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以及单一医疗体系治疗不充分、主流西方医学解决人体健康问题证据不充分等挑战下,对玛雅医学等传统医学的研究可作为建立多元医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玛雅药... 传统医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以及单一医疗体系治疗不充分、主流西方医学解决人体健康问题证据不充分等挑战下,对玛雅医学等传统医学的研究可作为建立多元医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玛雅药用植物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科学解释进行总结,归纳玛雅药物植物疗法的治疗原理、炮制方法、单位药物或方剂的应用解释、治疗某类疾病的药物总述等方面,可展示玛雅药用植物疗法的科学性、温和性、系统性,提高公众对玛雅传统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为进一步研究美洲传统医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雅医学 植物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玛雅文字的原始性特征
9
作者 郑飞洲 高云峰 《中国文字研究》 2021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玛雅文字的符号形态、数字符号系统与形声表示法等三个方面分析玛雅文字的原始性特征:(1)从早期的语段文字到相对成熟的图谱符号,玛雅文字在其符号形态上都充满了图画性特征,文字的记词方式不够发达成熟。(2)玛雅...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玛雅文字的符号形态、数字符号系统与形声表示法等三个方面分析玛雅文字的原始性特征:(1)从早期的语段文字到相对成熟的图谱符号,玛雅文字在其符号形态上都充满了图画性特征,文字的记词方式不够发达成熟。(2)玛雅文字的数字符号多用来记录日期、历法周期等,计数单位虽已出现,数字符号系统也能反映一定的数量关系,但所用的指示性符号及复杂的象征性图谱,是其原始性特征的体现。(3)玛雅文字形声表示法有合文、标声及标类等情况,其中合文、以纯指示符号标类,是文字原始性的表征。玛雅文字形声字的意符和音符存在同时表音和表意的现象,各形声字的音义往往由各构字字符的音义简单相加而成;音符还存在表音功能不全、不止一个等现象。所有这些显著特征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玛雅文字形声字的发展水平较其他意音文字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雅文字 原始性特征 图画性 数字符号 形声
下载PDF
旅游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铜仁市马岩村土法造纸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璐 刘剑 +1 位作者 张小路 任宏卿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5-78,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并发展的宝贵财富。土法造纸在马岩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土法造纸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工艺源远流长,这种独特的生产工艺对于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日趋现代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并发展的宝贵财富。土法造纸在马岩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土法造纸作为一种传统的生产工艺源远流长,这种独特的生产工艺对于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日趋现代化的今天,马岩村的土法造纸面临传承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从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土法造纸的保护与发展路径,将其融入旅游开发,对于土法造纸的传承和马岩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岩村 非物质文化 土法造纸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小粒径石料填筑面板堆石坝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永生 曹磊 王小红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4,共4页
针对马岩水库工程,通过室内、现场碾压试验获得了小粒径堆石料筑坝的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马岩水库小粒径石料除级配不满足堆石坝传统经验要求外,其余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而提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配套施工技术,拓宽了面板堆石坝堆... 针对马岩水库工程,通过室内、现场碾压试验获得了小粒径堆石料筑坝的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马岩水库小粒径石料除级配不满足堆石坝传统经验要求外,其余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而提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配套施工技术,拓宽了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应用范围。通过坝体渗流、坝坡稳定计算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小粒径石料筑坝的可行性,监测结果也表明了坝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小粒径石料 坝坡稳定 变形监测 马岩水库
下载PDF
马崖高边坡岩体卸荷变形的力学分析及整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会中 徐瑞春 蔡德所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
对马崖高边坡不同坡段的卸荷变形进行了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价值的整治方案.
关键词 高边坡 卸荷变形 力学分析
下载PDF
黑龙江尚志市二里地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13
作者 刘伟 宋鸽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共6页
二里地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蚂蜒河上游左岸,该遗址2018年被发现,2020年发掘50平方米,获得石制品29件、动物骨骼1件。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以玄武岩为主,还有少量石英和凝灰岩。剥片技术以石片和细石叶技术为特征,有刮削器、钻器、砍砸器... 二里地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蚂蜒河上游左岸,该遗址2018年被发现,2020年发掘50平方米,获得石制品29件、动物骨骼1件。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以玄武岩为主,还有少量石英和凝灰岩。剥片技术以石片和细石叶技术为特征,有刮削器、钻器、砍砸器等,在制作工艺与器物形制种类上与铁力小龙山遗址石制品十分接近,推测其可能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志市 二里地遗址 蚂蜒河 旧石器时代 石叶石器
原文传递
三部畅销书的文化解析:全媒体时代的国家文化品牌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阎延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4-66,共3页
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文化品牌发展的时代诉求。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并使之国际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竣挑战。三部国际化畅销书《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塞莱斯廷预言... 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文化品牌发展的时代诉求。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并使之国际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竣挑战。三部国际化畅销书《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塞莱斯廷预言》,都通过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复活了远古的民族文化传统,并把民族元素与全球性问题融合起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快速传播和全球化普及,从而打造出全球性的文化品牌。这为我们在全媒体时代打造中国文化品牌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品牌 凯尔特文化 圣杯文化 玛雅文明 全媒体时代 国家文化战略
下载PDF
墨西哥乡村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尤卡坦地区艾克巴兰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SAMUEL JOUAULT EUGENIA PULIDO MADARIAGA 钱爽(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在墨西哥坎昆玛雅海岸走廊后方的内陆地区,有一些村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生物种类和社会文化发展旅游业,开展有别于传统旅游产品的业务。当地政府力求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地区围绕“... 在墨西哥坎昆玛雅海岸走廊后方的内陆地区,有一些村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生物种类和社会文化发展旅游业,开展有别于传统旅游产品的业务。当地政府力求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地区围绕“深厚的玛雅文明”与“繁茂的热带雨林”探索,向造访坎昆玛雅海岸的旅游者推出各种旅游活动以丰富其体验。通过对艾克巴兰村(Ek Balam)案例地的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揭示了当地政府以及居民作为旅游业参与者在旅游化进程中的职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替型旅游 社区参与 合作型企业 玛雅文明 尤卡坦
下载PDF
《启示录》:玛雅文明走向没落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魏魏 耿小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9-83,107,共6页
玛雅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颗璀璨而又神秘的明珠,它的存亡犹如昙花一现,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谜团。玛雅人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但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玛雅帝国迅速走向衰亡。《启示录》通过Jaguar Paw的所见所闻,管窥玛雅时代末期... 玛雅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颗璀璨而又神秘的明珠,它的存亡犹如昙花一现,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谜团。玛雅人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但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玛雅帝国迅速走向衰亡。《启示录》通过Jaguar Paw的所见所闻,管窥玛雅时代末期的文明现状,并从宗教、战争、人祭、生态、瘟疫及殖民活动等方面解析了玛雅帝国走向没落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示录》 玛雅文明 辉煌 消亡
下载PDF
对玛雅预言的统计分析
17
作者 罗雪梅 沈雪 +2 位作者 张弘叶 戴又骏 夏淑芳 《上海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随着好莱坞大片《2012》对全球的"空袭",加上世界各地大型灾难频繁发生,"世界末日"的预言愈发摄魂。鉴于当今关于预言与灾难的声音越来越多以及该问题的公众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针对灾难是否与预言有关以及影响灾... 随着好莱坞大片《2012》对全球的"空袭",加上世界各地大型灾难频繁发生,"世界末日"的预言愈发摄魂。鉴于当今关于预言与灾难的声音越来越多以及该问题的公众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针对灾难是否与预言有关以及影响灾难发生的因素等问题,收集了1810年至2010年全球发生的大型灾难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雅预言 地震 火山爆发 洪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