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与口腔健康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桂琦 巩丹丹 +5 位作者 戴娟 陈小平 莫宝庆 吕万勇 李佳悦 孟琼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78-82,88,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与口腔健康的相关性,为老年入院患者提供经口膳食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0月~12月利用MNA-SF营养评估表、口腔健康筛查表、单点压力检测设备对入院老年患者(年龄≥65岁)进行营养不良、口腔疾病... 目的:分析临床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与口腔健康的相关性,为老年入院患者提供经口膳食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0月~12月利用MNA-SF营养评估表、口腔健康筛查表、单点压力检测设备对入院老年患者(年龄≥65岁)进行营养不良、口腔疾病、牙齿最大咬合及住院资料的调查和收集。使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均值聚类对老年患者最大咬合、患病种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调查306名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2.58±7.56岁,男性139人,女性167人);其中营养正常为46.08%、营养不良风险为33.01%、营养不良为20.91%。老年患者的不同年龄、小腿围、护理等级因素对其营养状况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患有2或3、≥4种口腔疾病的营养不良率(30.85%、50%)显著高于患有0或1种口腔疾病的营养不良率(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患者最大咬合的力值≥18.5kg的营养正常率(70%)显著高于0-5.0kg、5.1-18.4kg的营养正常率(25.33%、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最大咬合、口腔疾病数量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00,P<0.01;0.154,P<0.05)。老年患者不同最大咬合的力值范围与营养状况具有相关性(C=0.301;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与口腔疾病数量及最大咬合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营养状况 最大咬合 口腔疾病数量 咀嚼效能 相关性
下载PDF
无牙颌患者初戴全口义齿联合咬胶进行口腔功能训练的初步评价
2
作者 石璐 张海兵 霍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596-600,共5页
目的:比较无牙颌患者经过初次全口义齿修复后通过咬胶干预前后的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黏膜压痛数量等的变化,并进行满意度调查,从而评估咬胶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30名无牙颌患者(3个月前拔除口内余牙),... 目的:比较无牙颌患者经过初次全口义齿修复后通过咬胶干预前后的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黏膜压痛数量等的变化,并进行满意度调查,从而评估咬胶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30名无牙颌患者(3个月前拔除口内余牙),随机分为A、B两组(n=15),A组为全口义齿修复后咬胶干预为主的干预组,B组为全口义齿修复后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两组在修复后即刻、3、6个月用Viewgum色彩分析软件测试咀嚼效率,咬合力测试仪测试最大咬合力,记录黏膜压痛数量、并且在修复完成6个月后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修复后即刻两组咀嚼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即刻两组最大咬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6个月两组黏膜压痛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美观、发音、舒适度方面满意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位与稳定、咀嚼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经过咬胶干预后,有利于改善咀嚼效率和最大咬合力,修复后临床满意度较高;咬胶可作为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的临床辅助品,为义齿修复提供更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咬胶 咀嚼效率 最大咬合力
原文传递
全冠修复与调牙合充填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莹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159-161,共3页
目的:比较全冠修复与调牙合充填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62例早期牙隐裂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调牙合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冠修... 目的:比较全冠修复与调牙合充填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62例早期牙隐裂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调牙合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冠修复治疗,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痛程度(Negm分级)、治疗前后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78/81),高于对照组的85.19%(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gm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牙痛程度,改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效果优于调牙合充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牙隐裂 全冠修复 调牙合充填 牙痛 最大咬合力 咀嚼效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全瓷体修复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春丽 张红伟 赵献银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究全瓷体修复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96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96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48颗)采取复合树脂体修复,试验组48例(48颗)采取全瓷体修复。修复后12个月,统... 目的探究全瓷体修复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96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96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48颗)采取复合树脂体修复,试验组48例(48颗)采取全瓷体修复。修复后12个月,统计两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咀嚼效率、最大咬合力)、修复满意度、并发症。结果修复后12个月,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与对照组比较,修复后12个月试验组咀嚼效率及最大咬合力较高(P<0.05);修复后12个月,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9%,低于对照组25.00%(P<0.05);修复后12个月,试验组修复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全瓷体修复应用于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可减少并发症,改善咀嚼功能,提高修复效果、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牙体缺损 全瓷体修复 复合树脂体修复 咀嚼效率 最大咬合力
下载PDF
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治疗术后牙体受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加江 陈玲 门玉涛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对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修复后的牙体进行功能性早期负载和传统延期负载,得到下颌骨在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从而研究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对下颌骨的影响,以及早期负载与延期负载所能承受的最大咬合力.方法:采用反求... 目的:对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修复后的牙体进行功能性早期负载和传统延期负载,得到下颌骨在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从而研究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对下颌骨的影响,以及早期负载与延期负载所能承受的最大咬合力.方法:采用反求的方法得到数值模拟所需模型,在没有形成骨结合与形成骨结合两种的情况下对术后牙体施加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下颌骨形变与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牙体在受到动态载荷时所产生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均与静态载荷时相同,且可以完成日常咀嚼任务,但仍应尽量避免使用术后牙齿长时间反复咀嚼,在早期与延期两种负载下,术后牙体可以承受的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 957 N和2 047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术 分根术 早起负载 传统延期负载 最大咬合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