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宁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2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对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效果,为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80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分析研究对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效果,为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80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软垢指数及菌斑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GI、DI 及 PI 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其咀嚼功能及面部外形,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间牵引钉 颌间牵引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颌骨骨折
原文传递
颌间牵引钉辅助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其章 张红亮 王占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颌间牵引钉行颌间牵引,辅助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61例行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辅助钛板坚固内固定的颌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骨折类型、咬合关系恢复情况、颌骨复位效果、副损伤等几方面评判... 目的:探讨利用颌间牵引钉行颌间牵引,辅助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61例行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辅助钛板坚固内固定的颌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骨折类型、咬合关系恢复情况、颌骨复位效果、副损伤等几方面评判其优缺点。结果:利用颌间牵引钉联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病人中Ⅰ级愈合的49例,占80.33%,Ⅱ级愈合的12例,占19.67%。结论:利用颌间牵引钉联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钉 坚固内固定 钛板
下载PDF
自攻钛钉接骨板及颌间牵引钉在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世尧 刘雨 +3 位作者 魏欣 苏波 杨俊 刘书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自攻钛钉接骨板结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以自攻型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结果:3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拆线,其中30例达到解剖复位标准,5例基本复位。咬... 目的:探讨自攻钛钉接骨板结合颌间牵引钉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以自攻型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结果:3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拆线,其中30例达到解剖复位标准,5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自攻钛钉接骨板结合颌间牵引结扎钉是目前治疗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颌间牵引钉
下载PDF
自攻颌间牵引钉在全面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晶 杨荣涛 +2 位作者 冮卫东 熊贵忠 李祖兵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在全面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1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辅以自攻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结果:7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4例达到解剖复位,47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至...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在全面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1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辅以自攻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结果:7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4例达到解剖复位,47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自攻颌间牵引钉作为全面部骨折的辅助治疗对手术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颌间牵引钉 全面部骨折 颌间牵引
原文传递
上颌前方牵引前反复扩缩效果及上前牙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艳宁 武秀萍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对比上颌骨前方牵引前使用反复扩缩与直接前方牵引两种方式对于上颌骨位置改变的疗效以及对于上前牙稳定性的比较,探讨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2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并随机分为扩缩... 目的对比上颌骨前方牵引前使用反复扩缩与直接前方牵引两种方式对于上颌骨位置改变的疗效以及对于上前牙稳定性的比较,探讨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2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并随机分为扩缩组与未扩缩组,扩缩组先反复扩缩8周,8周后与未扩缩组同时开始前方牵引,3个月后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扩缩组治疗后SNA、ANB、U1-SN、MP-SN、UL-EP值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扩缩组治疗后SNA、ANB、U1-SN、MP-SN、UL-EP值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A、ANB、U1-SN、MP-SN、UL-EP的变化大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缩组的变化程度高于未扩缩组;扩缩组上前牙唇舌向的动度仅与治疗前后ANB变化程度的等级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其余测量值与动度无相关性。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前方牵引前先进行反复扩缩较直接进行前方牵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会引起上前牙一定程度的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反复扩缩 前牙动度
下载PDF
颌内垂直牵引治疗阻生上颌尖牙
6
作者 虞国君 庞劲松 张哓珏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5期721-721,730,共2页
目的 :利用正畸方法导萌阻生尖牙。方法 :根据埋伏尖牙牙根发育情况以及临床检查 ,分析埋伏尖牙阻生原因 ,运用外科翻瓣导萌术 ,结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直接黏接托槽牵引导萌阻生尖牙。结果 :15例埋伏尖牙均排入牙列内。结论 :利用颌内垂直... 目的 :利用正畸方法导萌阻生尖牙。方法 :根据埋伏尖牙牙根发育情况以及临床检查 ,分析埋伏尖牙阻生原因 ,运用外科翻瓣导萌术 ,结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直接黏接托槽牵引导萌阻生尖牙。结果 :15例埋伏尖牙均排入牙列内。结论 :利用颌内垂直牵引阻生尖牙 ,不仅保存了尖牙 ,尖牙牙周附着良好 ,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内垂直牵引 治疗 阻生上颌尖牙 正畸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保持对儿童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6
7
作者 冉碧红 赵军 龙晓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8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应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进行后期保持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儿,对所有患儿实施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后期保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应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进行后期保持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儿,对所有患儿实施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后期保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头影测量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蝶鞍中心、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构成的夹角(SNA),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构成的夹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L1-MP),上下中切牙角(U1/L1)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鞍中心、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构成的夹角(SNB)、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前牙、后牙反[牙合]解除,U1点、A点向垂直方向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儿治疗后舌骨到x轴的水平距离与舌骨到颈椎的距离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硬腭处、颈椎处气道间隙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后期保持能够有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疾病,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促使牙颌面关系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Ⅲ型矫治器 上颌前牵引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岳梦娅 刘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在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骨性Ⅲ类错[牙合](替牙期)患儿螺旋扩弓器进行扩缩处理治疗,观察疗效以及对患儿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 目的在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骨性Ⅲ类错[牙合](替牙期)患儿螺旋扩弓器进行扩缩处理治疗,观察疗效以及对患儿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联合组30例在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上给予螺旋扩弓器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颌面结构、上气道间隙及三维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6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颌面结构相关指标上下颌突差(ANB)、下颌平面角(FH-MP)、下面高(ANS-Me)、腭平面角(SN-PP)较对照组更高,上中切牙的突度(L1-MP)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气道间隙指标鼻咽直径(PNS-R)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气道三维指标鼻咽段最小截面积(NP area)、鼻咽段最小截面积处冠状径(NP cor.)、鼻咽段最小截面积位置矢状径(NP sag.)、鼻咽段容积(NP volume)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颌面结构及上气道状态恢复,改善颌面软硬组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组织 骨性Ⅲ类错[牙合] 螺旋扩弓器 上颌前方牵引 替牙期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经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后其语音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志强 张锡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比较唇腭裂术后患者经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反牙合前后语音功能的变化,研究前方牵引是否会对此类患者的语音功能产生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指标选取20例唇腭裂术后反牙合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上颌前方牵引;选取未经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18例... 目的:比较唇腭裂术后患者经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反牙合前后语音功能的变化,研究前方牵引是否会对此类患者的语音功能产生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指标选取20例唇腭裂术后反牙合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上颌前方牵引;选取未经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18例单纯牙性错牙合的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腭咽部气道情况、鼻音化率、腭咽闭合不全率的变化,统计分析唇腭裂患者经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后的语音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前方牵引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上气道腭咽部横截面积、矢状向测量指标均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向各项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唇腭裂术后患者经过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后,鼻音化率由(65.00±3.28)%增加到(68.00±4.91)%,腭咽闭合不全率由(48.32±3.72)%增加到(52.19±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气道腭咽部狭窄改善明显,但伴随着腭咽部狭窄的改善,腭咽闭合功能减弱,表现为鼻音化率明显增加,腭咽闭合不全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唇腭裂 语音功能 上气道 腭咽闭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