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3
1
作者 卢松 张小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211,共8页
以徽州地域119个中国传统村落(截止到2016年底)为样本,通过实际调研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旅游开发的主体力量,徽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自主探索(1979—1996年)、外资注入(1997—201... 以徽州地域119个中国传统村落(截止到2016年底)为样本,通过实际调研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旅游开发的主体力量,徽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自主探索(1979—1996年)、外资注入(1997—2011年)、整合提升(2012年至今)三个演变阶段,各个阶段在旅游开发模式、经营组织方式、产品类型、品牌形象、经济效益、利益主体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零星分布(点状)—南北组团(板块)—全域扩散(面状)的演进态势。研究表明,村落自身禀赋作为基础性力量,市场需求作为决定性力量,政府政策和管理作为主导性力量,交通改善、节庆促销、精英人士等支持因素作为促进性力量,共同推动着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开发 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古民居保护 古村古镇
原文传递
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志国 钟儒刚 +4 位作者 刘之杨 张敏 黄莉敏 王树婷 熊晚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色。并从实现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旅游业开发共赢的角度提出了10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文化旅游 文化产业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认同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柳青 陈兴中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明结晶,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依托于物质载体。文化遗产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因素: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认清两种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明结晶,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依托于物质载体。文化遗产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因素: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认清两种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实性 完整性
下载PDF
云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佳倚 陈亚颦 +1 位作者 焦敏 杜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2,共11页
探讨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归因,对展现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ArcGIS工具,结合空间分析法对云南省35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探讨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归因,对展现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ArcGIS工具,结合空间分析法对云南省35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理空间上呈集聚态势,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红河三地,时间上集中在明清及近现代以来两个时间段。(2)云南省各历史时期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密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史前至先秦时期形成了以楚雄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秦汉至隋唐时期形成了以大理中部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宋元时期形成了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明清时期形成的多核心高值区,中心为昆明、大理、红河;近现代以来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单核心高值区、保山为中心的次高值区及以红河为中心的中值区共同构成的层级分布格局。(3)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受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政治历史、交通等人文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尤其与云南历史时期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与中央王朝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的政权更迭、政治经济政策变化等重大社会政治变革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
下载PDF
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构成及活化利用研究
5
作者 童芸 鲁狄锴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钱塘江古海塘是凝聚先民智慧的伟大防洪工程,孕育及衍生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特征鲜明,价值突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分析了其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现... 钱塘江古海塘是凝聚先民智慧的伟大防洪工程,孕育及衍生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特征鲜明,价值突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分析了其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而明确了“以古为核、承古创新”的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原则,并从展示建筑工程文化、传承治水精神文化、融合区域特色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文化4方面提出了建设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古海塘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化利用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与道德精神的融合研究
6
作者 赵天恒 桑登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9期173-178,共6页
道德建设作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个人的品行修养,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实物资料,能够直观地反映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演变历程,通过将抽象的道德精神融入具象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和宣传中... 道德建设作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个人的品行修养,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实物资料,能够直观地反映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演变历程,通过将抽象的道德精神融入具象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和宣传中为大众传递文物中的道德价值,进而起到引导教育大众树立良好道德观的作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下,该文首先介绍物质文化遗产和道德精神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次分析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道德精神及其价值,最后归纳物质文化遗产对道德精神的塑造作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道德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两个结合 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精神家园
下载PDF
喀斯特地貌城市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安顺市文物保护单位分析
7
作者 邵埌宇 武丹 +1 位作者 尹伟 马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喀斯特地貌的地理环境约束,使得城镇空间选择与区域体系发展都相对局促,而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记录区域重要自然进程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切片与时空物证,隐含着城镇及其关联体系的发展脉络和空间功能特性的关键信息。研究选取典型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的地理环境约束,使得城镇空间选择与区域体系发展都相对局促,而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记录区域重要自然进程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切片与时空物证,隐含着城镇及其关联体系的发展脉络和空间功能特性的关键信息。研究选取典型喀斯特地区安顺市域范围,以其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其以明清时期为主、古建筑类型居多、集中分布于滇黔古道沿线的一般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运用核密度、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法,探究安顺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分异和格局演化,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心变迁和方向性强弱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中隐含的地域文明进程、城市空间演进规律、重大历史事件与城市环境文化建设的时代共生和历史呼应现象,为合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协调、利用其文保价值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演化 空间格局 喀斯特地貌区
下载PDF
交旅融合下赣粤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以江西段为例
8
作者 阳达 《老区建设》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赣粤运河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黄金水道。自秦汉以来,国内逐渐形成了以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和北江为南北纵向的水路交通要道,沿线的九江、南昌和赣州等也成为连接岭南、中原和京城的重要节点城市。古代来往客商、文人等行走... 赣粤运河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黄金水道。自秦汉以来,国内逐渐形成了以大运河、长江、鄱阳湖、赣江和北江为南北纵向的水路交通要道,沿线的九江、南昌和赣州等也成为连接岭南、中原和京城的重要节点城市。古代来往客商、文人等行走于赣粤运河,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近代以来,运河沿线也保留了众多的红色文化遗迹。由于文化景点关联不多、宣传力度不够,赣粤运河及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影响不大。在国内航运及运河交通备受重视的背景下,大力保护和开发赣粤运河江西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省际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赣粤运河文化品牌、推动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粤运河 江西 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认同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柳青 陈兴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781-8783,8786,共4页
辨析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运用大量案例解剖了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性,并探讨了2种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指出对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实性 完整性
下载PDF
楠溪江流域文化遗产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陈浩南 寿松涛 +1 位作者 张亚平 徐斌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4期6-11,83,共7页
以楠溪江流域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史前至六朝、隋唐至两宋、元明清三朝时期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近现代时期为随机型;在空间上呈现“西南-东北”的分布格局,空间重... 以楠溪江流域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史前至六朝、隋唐至两宋、元明清三朝时期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近现代时期为随机型;在空间上呈现“西南-东北”的分布格局,空间重心由楠溪江下游逐渐移至中游河谷平原;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呈现出6个核心与10条廊道在内的根系状聚集结构,其与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因素高度耦合。研究对楠溪江流域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山水环境的统筹保护与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楠溪江流域 时空分布 风景园林
下载PDF
常州古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寒 顾锡宏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4-49,共6页
2014年,常州古运河(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京杭大运河27段河道遗产之一。保护常州古运河丰富的文化遗产乃成当今之务。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方式多为档案式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静态保护古运河文化遗产固然重要,然... 2014年,常州古运河(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京杭大运河27段河道遗产之一。保护常州古运河丰富的文化遗产乃成当今之务。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方式多为档案式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静态保护古运河文化遗产固然重要,然而,活态保护才能延续其生命力。常州古运河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前者的活态保护应结合水文化、显性与隐性文脉等三方面进行,而对后者的活态保护则宜结合生产性、数字信息技术与活态流变性等三方面开展。唯有开展活态保护,方能赋予常州古运河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常州城市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古运河 古运河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下载PDF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劼晟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第6期129-132,共4页
传统武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武术就是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当前,我国在保护传统武术的同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数字化进程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 传统武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武术就是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当前,我国在保护传统武术的同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数字化进程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因此,该文提出利用当前日益发达的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字、影像资料的归档与保护,为推动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保护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甘明 黄美煜 李蔚 《贵图学刊》 2009年第3期1-3,5,共4页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加上外来强势文化的侵入等因素的影响,已处于濒临消亡境地的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的共识,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加上外来强势文化的侵入等因素的影响,已处于濒临消亡境地的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的共识,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尚未出台。笔者对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以期有益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保护 黔东南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模式探究——以北京故宫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舸 林宪生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第9期39-41,共3页
我国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宝贵,目前开发模式较为单一。通过借鉴北京故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探索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发,在增加收益、传播文化的同时,实现我国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宝贵,目前开发模式较为单一。通过借鉴北京故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探索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发,在增加收益、传播文化的同时,实现我国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模式 北京故宫
下载PDF
河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展示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治涛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1-57,共7页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展示区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中华民族以高度的自觉、自信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华探源工程";对世界而言,是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古国美好形象的"文明古国工程";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展示区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中华民族以高度的自觉、自信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华探源工程";对世界而言,是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古国美好形象的"文明古国工程";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是提升中原文化吸引力、凝聚力的"老家河南工程"。对河南人而言,是提升河南人的自信心、重铸河南人在国人心目中美好形象的"河南形象工程";也是加速中原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优化的"软实力发展工程";还是勇于担当、能够担当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要任务的"河南责任工程"。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有很多,具体可结合文化遗产特点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华夏历史文明 展示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蕲春县自然与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元鹏 孙燕玲 +2 位作者 吴喆 刘于思 雷亚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181-184,共4页
对蕲春县自然遗产资源及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其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蕲春县自然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非群落性物质文化遗产的德育价值运用与展望--以任市陶牌坊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经济、旅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价值。非群落性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存在,在彰显历史遗迹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研究以任市陶牌坊为例,就非群落性... 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经济、旅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价值。非群落性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存在,在彰显历史遗迹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德育功能。研究以任市陶牌坊为例,就非群落性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与现状分析,探究其内蕴的德育价值。在对其运用实践中注重价值强化、作用发挥、体系建构,提出了富有探索性的运用范式,并就非群落性物质文化遗产德育价值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理性客观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群落性 物质文化遗产 德育价值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空间再生设计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向葵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4-38,共5页
以福建土楼为研究对象,对土楼建筑的景观化再生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土楼的景观化元素进行提取与梳理,分析城市景观与土楼建筑空间融合的交叉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解读-土楼元素提炼-景观空间结构重组-融合创新"... 以福建土楼为研究对象,对土楼建筑的景观化再生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土楼的景观化元素进行提取与梳理,分析城市景观与土楼建筑空间融合的交叉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解读-土楼元素提炼-景观空间结构重组-融合创新"为脉络的景观再生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景观空间再生 福建土楼
下载PDF
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外部不经济性及治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文雁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1-54,共4页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开发利用既要保证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又要挖掘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这很容易引发外部不经济性,导致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污染破坏及旅游资源的耗竭。因此,政府干预及其他非市场手段成为治理物质文化遗...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开发利用既要保证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又要挖掘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这很容易引发外部不经济性,导致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污染破坏及旅游资源的耗竭。因此,政府干预及其他非市场手段成为治理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外部不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物品 外部不经济性 治理对策
原文传递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主体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继秋 杨丽娟 孙建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8-91,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WIPO与UNESCO围绕产权横向分工予以保护,UNESCO与各缔约国围绕主权纵向分工予以保护,各缔约国国内围绕政权综合予以保护。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权 主权和政权 公共委员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