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期乳腺炎常见高危因素提前干预后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磊 许燕 徐纪海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60-164,共5页
目的 探讨通过对哺乳期乳腺炎常见的几种高危因素进行提前干预,观察减少乳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01-12-31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接诊的孕期行乳腺疾病筛查,具有乳腺炎高危因素的孕妇555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 目的 探讨通过对哺乳期乳腺炎常见的几种高危因素进行提前干预,观察减少乳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01-12-31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接诊的孕期行乳腺疾病筛查,具有乳腺炎高危因素的孕妇555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意愿分为干预组(292名)和对照组(263名)。干预组针对不同高危因素在孕期和产后进行提前干预,对照组按照患者意愿对高危因素不进行提前干预。比较2组孕妇哺乳期乳腺炎高危因素的构成及发生乳腺炎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均顺利接受干预和随访,对照组未接受干预,完成随访。干预组与对照组乳头畸形分别占6.5%和4.6%,χ^(2)=0.992,P=0.319;乳头皲裂分别占3.4%和3.0%,χ^(2)=0.065,P=0.799;手术外伤史分别占8.6%和6.5%,χ^(2)=0.871,P=0.351;既往乳腺炎史分别占2.1%和1.5%,χ^(2)=0.223,P=0.637;乳汁分泌过多分别占38.0%和40.7%,χ^(2)=0.414,P=0.520;含乳方式不妥分别占19.2%和20.5%,χ^(2)=0.160,P=0.689;母婴分离分别占20.2%和21.3%,χ^(2)=0.100,P=0.752;俯卧位睡眠分别占2.1%和1.9%,χ^(2)=0.017,P=0.897;2组上述高危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乳腺炎102例(34.9%),对照组为120例(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P=0.010。结论 在孕期或产后对哺乳期乳腺炎高危因素提前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做到精准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高危因素 母乳喂养 精准预防
原文传递
浅析畲医捉筋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被引量:2
2
作者 鄢琛尹 鄢子欣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6期189-191,共3页
浅析畲医捉筋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别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归纳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用药规律,从原理、操作步骤阐述畲医捉筋疗法。认为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多由于产后乳汁过多、外邪侵袭、情志不畅、饮食... 浅析畲医捉筋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别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归纳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用药规律,从原理、操作步骤阐述畲医捉筋疗法。认为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多由于产后乳汁过多、外邪侵袭、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乳头凹陷或破损、哺乳方式不当导致乳络壅塞、乳汁淤积、郁而化热、热盛化痈。治宜疏肝理气、清胃散结、扶正驱邪。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畲医捉筋疗法,保持乳汁通畅、控制炎症发展,使乳络通畅、气血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外吹乳痈 治法 畲医捉筋疗法
原文传递
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爽 张亚英 +1 位作者 李亚珍 董宇翔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6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推拿组、外敷组及观察组各20例。推拿组给予乳腺疏导推拿治疗,外敷组给予中药外敷治疗(乳香、香附、郁... 目的观察运用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推拿组、外敷组及观察组各20例。推拿组给予乳腺疏导推拿治疗,外敷组给予中药外敷治疗(乳香、香附、郁金、生白芷、青皮及皂角刺等),观察组给予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3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WBC、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推拿组及外敷组(P<0.05)。结论乳腺疏导推拿和中药外敷都可以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WBC及CRP水平,但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的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疏导推拿 中药外敷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原文传递
哺乳期乳腺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晓颖 李欣 +3 位作者 李可心 王晓敏 张莹 周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36-52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体质类型的统计及危险因素分析,探索影响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相关体质因素,为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87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及287名哺乳期正常产妇完成中医体质用户数据记录表的填写,采用1... 目的:通过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体质类型的统计及危险因素分析,探索影响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相关体质因素,为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87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及287名哺乳期正常产妇完成中医体质用户数据记录表的填写,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SPSS 18.0进行条件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统计量。结果:574名哺乳期产妇中,平和体质调查者占总数的45.82%。偏颇体质分布以出现的频数由高至低顺序前3位为: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各体质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气郁质是影响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关,提示要综合防治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中医体质类型 危险因素 1∶1病例对照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卉 李咏梅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0例,中医组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西医组则给予口服抗...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0例,中医组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西医组则给予口服抗菌药物和吸奶器吸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WBC、 CRP、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组治疗1周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手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柴胡疏肝散 推拿手法
原文传递
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对血清IgG、IgM、Ig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禹宏 徐毛毛 +3 位作者 王晓晓 张宇 叶攀 王元 《四川中医》 2023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表达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成2组,每...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表达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青霉素静脉滴注,研究组行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局部封闭治疗。评价两组疗效,统计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通乳时间,检测IgG、IgM、IgA、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1.43%(χ^(2)=12.857,P=0.000)。研究组皮肤发红、肿块、疼痛、体温等症状消失时间及通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M、Ig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IgG、IgM、Ig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6.648、5.831、9.184,P均<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2.374、7.261,P均<0.05)。结论:中药外敷+穴位按摩+局部封闭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能减轻症状、促进排乳,下调免疫因子、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穴位按摩 局部封闭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延续护理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孟月琴 张建军 +3 位作者 寇颖 周雪 李宁宁 刘歆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9月乌鲁木齐友爱医院收治的10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9月乌鲁木齐友爱医院收治的10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再次乳腺炎入院率、母乳喂养情况、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再次乳腺炎入院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护理满意度评分[(53.35±2.76)分]高于对照组[(41.58±2.46)分](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用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可有效预防乳腺炎再次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调节产妇产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模式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母乳喂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青 吴冰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137-140,15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同质化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同质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心理现状调查结果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描述性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干预前的心理现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时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母乳喂养意愿、哺乳行为、回乳及护理期间并发症(乳头损伤、乳头皲裂等)发生情况等相关结局指标。结果干预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负性情绪特征主要为焦虑、担忧、抑郁,负性情绪原因主要为难以适应治疗状态、乳汁堆积、对病情缺乏了解、家属态度冷漠、乳房/乳头疼痛、害怕乳头、乳房缺陷、疲劳感。其中难以适应治疗状态构成比远高于其他原因产生的心理情绪。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回乳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乳喂养意愿、哺乳行为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心理现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母乳喂养意愿,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心理现状 护理对策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爽 于恬 +3 位作者 王巍 郭洁丽 孙汇慧 邢秀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托毒消痈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 目的:探讨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托毒消痈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洞式烙口排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乳痈体征量化评分(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数目评分、乳房肿块大小评分、乳房皮肤发红范围评分),血常规结果(白细胞数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预后情况(复发率、停乳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52%,显著高于对照组77.96%(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的疼痛评分、乳房肿块数目评分、乳房肿块大小评分、乳房皮肤发红范围评分、血常规结果、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95%;观察组停乳率为8.47%,显著低于对照组停乳率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洞式烙口排脓联合托毒消痈汤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洞式烙口排脓 托毒消痈汤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推拿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秋兰 贝剑宏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推拿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 目的分析推拿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评分、乳房肿块大小、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乳房肿块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BC、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针对患者采用推拿联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改善临床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背俞穴刺络拔罐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脓液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培培 刘成桂 +3 位作者 张琴 许健 张俊 张利元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乳腺脓肿脓液病原菌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280例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乳腺脓肿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 目的探讨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乳腺脓肿脓液病原菌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280例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乳腺脓肿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1280例患者乳腺脓肿脓液病原菌检出率为63.05%(807/1280),革兰阳性菌占98.02%(791/80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5.84%(612/807)、表皮葡萄球菌占13.88%(112/807);革兰阴性菌占1.98%(16/80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0.87%(7/80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苄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50%、63.8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38.24%(234/61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占61.76%(378/612),MRSA对苄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80、76.482、217.949、113.513、6.244、4.273,P<0.05)。表皮葡萄球菌对苄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6.61%、77.68%、76.79%。结论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乳腺脓肿脓液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较高,临床治疗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分析
原文传递
吕培文应用芙蓉膏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雨薇 张董晓 吕培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108-111,共4页
本文总结吕培文教授使用芙蓉膏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经验。近些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方法不正确,从乳腺炎发展到乳腺脓肿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吕培文教授认为该病多由乳汁蓄积、感受外邪引起,治... 本文总结吕培文教授使用芙蓉膏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经验。近些年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方法不正确,从乳腺炎发展到乳腺脓肿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吕培文教授认为该病多由乳汁蓄积、感受外邪引起,治宜清热解毒散结。芙蓉膏作为燕京外科流派的经典验方,临床使用已50年以上,其在传统组方基础上巧妙加入增效及防治副作用的药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确切,有着使用方便、价格实惠、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吕培文教授辨证为主,注重治疗方式及切入时机,在疾病早期使用芙蓉膏外敷治疗法简力专,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已病防变”的治疗思路。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燕京外科 芙蓉膏 吕培文
下载PDF
乳腺中药膏疗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佃红 姜德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评估乳腺中药膏疗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乳腺中药膏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疼痛、乳汁通畅程度、乳房肿块... 目的:评估乳腺中药膏疗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乳腺中药膏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疼痛、乳汁通畅程度、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红肿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中药膏疗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乳腺中药膏疗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14
作者 柴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9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初产妇 并发症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品管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复乳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翟旭杰 刘丽秀 +2 位作者 李茁 李芙辉 肖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34-835,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复乳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相应政策,并在活动中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哺...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复乳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相应政策,并在活动中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复乳率从61.91%提升到88.8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复乳率,并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复乳率
下载PDF
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对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对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揉抓排乳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究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对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揉抓排乳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两组均治疗7日。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联合揉抓排乳手法治疗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通乳散结膏外敷 揉抓排乳手法 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