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飞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C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颌枕牵引疗法治疗,研究组行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目的:探讨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C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颌枕牵引疗法治疗,研究组行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NO及EDH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2组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组EDHF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CSA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血清NO、EDHF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激痛点推拿 针刺 血液流变学 一氧化氮 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