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种道彤 刘继平 +1 位作者 严俊杰 周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即随空气相对含量增加,压力和端差缓慢增加,传热系数略有减小;反之,当空气相对含量大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压力和端差迅速增大,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尽管不同凝汽器热负荷下各性能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各不相同,但变化不大,均在 1%左右。这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凝汽器 传热性能 漏空气 实验 传热系数
下载PDF
环流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永利 刘永民 张红 《辽宁化工》 CAS 2002年第9期410-414,共5页
介绍了环流反应器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总结了环流反应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分析了特性参数气含率、循环液速、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 ,并对流动模型进行了归纳 ,以期对有关工作者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研究进展 气升式 气含率 循环液速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气体溶剂的吸收分离过程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涛 史季芬 +1 位作者 徐静年 吴祥芝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6,共6页
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聚丙烯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中CO2-NaOH体系气体溶剂吸收过程的总传质系数.建立了溶剂吸收过程总传质系数的计算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验结果对气体溶剂吸收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总传质系数的有... 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聚丙烯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中CO2-NaOH体系气体溶剂吸收过程的总传质系数.建立了溶剂吸收过程总传质系数的计算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验结果对气体溶剂吸收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总传质系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吸收 中空纤维膜 传质系数 分离过程
下载PDF
微乳液膜法萃取钕 被引量:21
4
作者 龚福忠 李成海 +2 位作者 马培华 唐艳霞 刘经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69-1574,共6页
进行了微乳液膜法萃取Nd3 +的研究 ,考察了不同盐酸浓度时微乳液的溶水量及其对Nd3 +的萃取率、内相富集浓度的影响 ,同时还考察了温度、料液浓度、缓冲剂对萃取Nd3 +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盐酸浓度增大 ,微乳液溶水量增加 ;内相Nd3 +... 进行了微乳液膜法萃取Nd3 +的研究 ,考察了不同盐酸浓度时微乳液的溶水量及其对Nd3 +的萃取率、内相富集浓度的影响 ,同时还考察了温度、料液浓度、缓冲剂对萃取Nd3 +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盐酸浓度增大 ,微乳液溶水量增加 ;内相Nd3 +富集倍数最高为 2 4 3倍 ,料液Nd3 +浓度相同时 ,内相Nd3 +富集浓度和富集倍数随溶水量增加而减小 ,萃取率则变化不大 ,一般在 70 %~ 80 %范围 ,于料液中加入缓冲剂对Nd3 +的萃取率有很大影响 .根据微乳液膜渗透速率方程计算了传质系数 .通过在微乳液和料液之间加载一层亲水性微孔滤膜 ,避免了微乳液与料液直接接触所产生的乳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膜 微孔滤膜 萃取 传质系数
下载PDF
关于臭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桂霞 陈烨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该文综述了臭氧的一些性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进展,如臭氧在水中的传质理论、溶解理论、获取高浓度臭氧水的方法、臭氧水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臭氧在水中的自分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臭氧在气相中的分解机理及一些催化分解臭氧的催化剂... 该文综述了臭氧的一些性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进展,如臭氧在水中的传质理论、溶解理论、获取高浓度臭氧水的方法、臭氧水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臭氧在水中的自分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臭氧在气相中的分解机理及一些催化分解臭氧的催化剂;并介绍了几种臭氧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分解 催化剂 传质系数 自分解 分析方法
下载PDF
气升式反应器中三相体系进行半连续操作的气含率和传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欧阳平凯 陆永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7,共9页
就出现在细胞培养等气液固三相体系在气升式反应器(ALR)中气含率和传质系数同反应器结构参数、固含量及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作了理论推导,在不同结构形式的 ALR 中对空气/0.15NaCl 溶液(内含不同数量的固体颗粒)体系作了实验测定,估计了... 就出现在细胞培养等气液固三相体系在气升式反应器(ALR)中气含率和传质系数同反应器结构参数、固含量及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作了理论推导,在不同结构形式的 ALR 中对空气/0.15NaCl 溶液(内含不同数量的固体颗粒)体系作了实验测定,估计了模型中的待定参数,求出气含率(■)和氧的传质系数(K_Lα):■由此可推算二氧化碳的传质系数,并讨论了反应器高度和气体分布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 反应器 气含率 传质系数
下载PDF
溶液除湿冷却系统的再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殷勇高 张小松 +1 位作者 权硕 李秀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5-917,共3页
基于以氯化锂水溶液为除湿剂的除湿冷却系统(DECS),对其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热源温度、溶液浓度对填料塔式再生系统再生性能的影响情况,实验表明溶液浓度在20%时,空气含湿量最大增量为37.1 g/kg干空气。计算出几种工况... 基于以氯化锂水溶液为除湿剂的除湿冷却系统(DECS),对其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热源温度、溶液浓度对填料塔式再生系统再生性能的影响情况,实验表明溶液浓度在20%时,空气含湿量最大增量为37.1 g/kg干空气。计算出几种工况下的传质系数,最大的传质系数为0.0072 kg/(m2·s),并得出系统有关参数对传质系数的影响,为此类再生器的性能模拟与设计提供关键性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实验研究 溶液除湿 传质系数
下载PDF
湿润率对疏水性膜接触器传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陆建刚 王连军 +2 位作者 刘晓东 李健生 孙秀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2-917,F008,共7页
根据双膜理论提出了疏水性膜湿润机理,关联了阻力层方程、Laplace方程和膜孔径分布函数,建立了新型传质数学模型,采用PP疏水性微孔膜、水和MDEA(N-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为吸收剂,研究了膜接触器吸收CO2传质过程,考察了压差、表面张力和... 根据双膜理论提出了疏水性膜湿润机理,关联了阻力层方程、Laplace方程和膜孔径分布函数,建立了新型传质数学模型,采用PP疏水性微孔膜、水和MDEA(N-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为吸收剂,研究了膜接触器吸收CO2传质过程,考察了压差、表面张力和温度等因素所产生的湿润率对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新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湿润率对传质系数的影响,模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压差、表面张力和温度对湿润率影响较大,是膜接触器传质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率 疏水性膜 传质系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孔隙率对膜吸收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坚 任钟旗 +1 位作者 张泽廷 张卫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纯CO2-去离子水和0.1mol·L-1NaOH溶液为实验体系,选用8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板式膜,研究了膜厚度、孔隙率,微孔形态等对膜吸收过程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微孔形态(拉伸孔、柱状孔)以及所用膜的厚度对膜吸收过程传... 采用纯CO2-去离子水和0.1mol·L-1NaOH溶液为实验体系,选用8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板式膜,研究了膜厚度、孔隙率,微孔形态等对膜吸收过程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微孔形态(拉伸孔、柱状孔)以及所用膜的厚度对膜吸收过程传质性能的影响较小,在吸收速率较快时孔隙率会影响膜吸收过程的传质性能。同时,还对溶质在液相侧表面的传质行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膜孔隙率对膜吸收过程的传质性能的影响与流动状态、反应体系、微孔间距等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传质系数 孔隙率 传质阻力
下载PDF
水中对硝基酚的臭氧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晖 程江 +1 位作者 杨卓如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8-494,共7页
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臭氧降解水中对硝基酚的影响.臭氧化反应在pH=2.0和pH=5.8~12时可分别视为慢反应和拟一级快反应,由此测定出臭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对硝基酚的臭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并得到了传质系数的关联式和速率常数的Arrhe... 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臭氧降解水中对硝基酚的影响.臭氧化反应在pH=2.0和pH=5.8~12时可分别视为慢反应和拟一级快反应,由此测定出臭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对硝基酚的臭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并得到了传质系数的关联式和速率常数的Arrhenius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 传质系数 对硝基酚 废水处理 降解
下载PDF
臭氧在水中的吸收和自分解 被引量:18
11
作者 程江 杨卓如 +1 位作者 梅慈云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0-84,共5页
研究了臭氧在水中的吸收和自分解特性,探讨了pH值和气速对溶解臭氧平衡浓度的影响。实验测定了臭氧在鼓泡反应器中的传质系数。
关键词 臭氧 吸收 传质系数 自分解
下载PDF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奚胜兰 《能源环境保护》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利用双搅拌釜,作石灰石浆液脱硫的实验,测定添加剂强化前后石灰石浆液脱硫过程中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变化,对比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大小。并结合国内外脱硫技术现状,提出了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以硫酸镁、硫酸钠、腐殖酸钠为添加剂,应用双... 利用双搅拌釜,作石灰石浆液脱硫的实验,测定添加剂强化前后石灰石浆液脱硫过程中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变化,对比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大小。并结合国内外脱硫技术现状,提出了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以硫酸镁、硫酸钠、腐殖酸钠为添加剂,应用双搅拌釜为主设备的湿法脱硫方法,对添加剂的脱硫机理进行了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搅拌釜 添加剂 传质系数 脱硫率
下载PDF
膜吸收法应用于氨氮废水净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玲 王冠平 施汉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在去除废水里氨氮的3种膜吸收方式中,吸收式膜吸收法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水中氨氮降至较低水平.因此,它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废水的pH是影响传质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氨氮浓度对膜通量影响较大,氨氮浓度越高,氨的膜通量越大;废水中... 在去除废水里氨氮的3种膜吸收方式中,吸收式膜吸收法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水中氨氮降至较低水平.因此,它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废水的pH是影响传质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氨氮浓度对膜通量影响较大,氨氮浓度越高,氨的膜通量越大;废水中氨氮或盐量较高时,能有效抑制水的渗透蒸馏通量,减弱对吸收液的稀释作用.通过运用吸收式膜吸收法对以无机污染物为主的高氨氮废水和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剩余氨水处理效果作对比研究,进而得出以下结论:膜吸收法适用于处理含盐量较高、中温、油性污染物含量较低的高氨氮废水.最后还初步探讨了膜的污染和再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传质系数 氨氮
下载PDF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分离器脱氨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富平 全学军 +1 位作者 赵清华 赵天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6-1192,共7页
空气吹脱被广泛用于从废水中脱氨,但其过程效率有待提高。为了提高过程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液吹脱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分离器(WSA),并以废水中氨的吹脱进行了实验。与传统的吹脱设备相比,WSA表现出较好的气-液传质性能,使氨的... 空气吹脱被广泛用于从废水中脱氨,但其过程效率有待提高。为了提高过程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液吹脱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分离器(WSA),并以废水中氨的吹脱进行了实验。与传统的吹脱设备相比,WSA表现出较好的气-液传质性能,使氨的吹脱效率大大提高。在氨的吹脱过程中,液相温度和空气流量是影响吹脱过程中氨体积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空气流量对于体积传质系数存在一个临界值,超过此值时,体积传质系数随空气流量增加而迅速增大。液相中存在的固体颗粒物对于吹脱过程的传质几乎没有影响。在该设备中没有填料,不存在堵塞问题,因而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分离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吹脱 脱氨 传质系数 空气旋流器
下载PDF
近壁处流体力学参数对流动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雍兴跃 张雅琴 +3 位作者 李栋梁 吉静 屈一新 王际东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50,共6页
依据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质量、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方形管流体系中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模型.同时,利用壁函数和k-ε湍流运动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在数值计算介质流速场和介质中氧浓度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计算了介质流动产生的表面切应力和... 依据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质量、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方形管流体系中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模型.同时,利用壁函数和k-ε湍流运动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在数值计算介质流速场和介质中氧浓度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计算了介质流动产生的表面切应力和氧在流体边界层中的传质系数,研究了表面切应力和传质系数与介质流速、碳钢流动腐蚀速率问的关系.结果表明,介质运动的速度场、能量场(湍流动能和耗散能)和介质中氧的浓度场在流体边界层中的变化特别大.流场变化对近壁处的流体力学参数将产生明显的影响,近壁处的流体力学状况和传质过程与流动腐蚀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函数 κ-ε湍流运动模型 表面切应力 传质系数 流动腐蚀
原文传递
空调用金属填料传热传质性能实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贺江 由世俊 涂光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对比表面积分别为350m2/m3和500m2/m3的3块金属填料在夏季冷却除湿工况下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流传热系数αC、对流传质系数αD、阻力Δp与淋水质量流速、空气质量流速、进... 对比表面积分别为350m2/m3和500m2/m3的3块金属填料在夏季冷却除湿工况下的传热传质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流传热系数αC、对流传质系数αD、阻力Δp与淋水质量流速、空气质量流速、进口水温、进口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增大淋水质量流速和空气质量流速,会使填料表面空气与水之间的传热传质系数增大;进口水温从5℃增加到12℃,传质系数降低程度超过5000,空气的温降和焓降也分别降低2000以上;比表面积为500m2/m3的铝合金填料与比表面积为350m2/m3的铝合金填料相比较,更适宜在空调机组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系数 传质系数 金属填料 空调
下载PDF
气体搅拌的萃取塔气-液-液系统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特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任晓光 宋永吉 +1 位作者 温晓阳 刘长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9-382,共4页
1引言采用机械搅拌的萃取塔已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中。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又开发了用气体进行搅拌的萃取过程[1~3],与机械搅拌相比,采用气体搅拌具有塔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稳定、结构简单、能耗低等特点,无疑给操... 1引言采用机械搅拌的萃取塔已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中。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又开发了用气体进行搅拌的萃取过程[1~3],与机械搅拌相比,采用气体搅拌具有塔内无运动部件、操作稳定、结构简单、能耗低等特点,无疑给操作带来方便。如果在塔内装入静态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搅拌 相含率 传质系数 流体力学 萃取塔
下载PDF
憎水性污染物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增溶动力学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亮 戴树桂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憎水性污染物增溶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六氯乙烷在Tween20溶液中的增溶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增溶的传质模型.模型表明当六氯乙烷总表面积固定时,其溶解速率同六氯乙烷在表面活... 为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憎水性污染物增溶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六氯乙烷在Tween20溶液中的增溶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增溶的传质模型.模型表明当六氯乙烷总表面积固定时,其溶解速率同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表观溶解度和表观传质系数呈正相关.发现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表观传质系数和纯水中的相比降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增溶传质 憎水性 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高铝中钛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淑会 穆红旺 +1 位作者 孙艳芹 吕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6,共4页
以现场高炉渣化学成分为基准,利用纯化学试剂制备试验渣样,研究了高铝中钛型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过程,确定了其脱硫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一定时,铁水中硫含量w([S])随脱硫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条件下,高铝中钛渣脱硫... 以现场高炉渣化学成分为基准,利用纯化学试剂制备试验渣样,研究了高铝中钛型高炉渣脱硫的动力学过程,确定了其脱硫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一定时,铁水中硫含量w([S])随脱硫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试验条件下,高铝中钛渣脱硫过程属于二级反应,其限制性环节是硫在熔渣中的扩散。熔渣中硫的传质系数β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在熔渣中的扩散活化能ED为127.0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中钛高炉渣 脱硫动力学 传质系数 扩散活化能
原文传递
电厂机组流动加速腐蚀研究进展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14
20
作者 林彤 周克毅 司晓东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3-551,共9页
流动加速腐蚀(FAC)已成为电厂机组第二大失效方式,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从FAC的机理出发,对影响FAC速率的流体动力学、环境和材料三方面因素分别进行论述,分析了造成流动加速腐蚀的内在原因,通过合理的管道设计、材料选择和水... 流动加速腐蚀(FAC)已成为电厂机组第二大失效方式,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从FAC的机理出发,对影响FAC速率的流体动力学、环境和材料三方面因素分别进行论述,分析了造成流动加速腐蚀的内在原因,通过合理的管道设计、材料选择和水化学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管道抵抗FAC的能力,减小电厂发生FAC造成管道泄漏的可能性,提高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火电机组和核电站避免流动加速腐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加速腐蚀 氧化膜 传质系数 溶解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