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社会观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再发现
1
作者 沈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三要在学科维度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内涵,由此方能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需要推进“学科发展史—基础理论—交叉应用”三个维度的研究,从而推动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学
下载PDF
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及其理论启示
2
作者 营立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总体性”(totality)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本文聚焦四位理论家所呈现的总体性范畴,尝试勾勒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列斐伏尔以“人”的总体性为起点,将日常生活作为总... “总体性”(totality)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本文聚焦四位理论家所呈现的总体性范畴,尝试勾勒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列斐伏尔以“人”的总体性为起点,将日常生活作为总体性场域,以日常生活批判勾勒出社会总体性。梅洛-庞蒂借助处境、共在等范畴批判和超越涂尔干主义,在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探寻理解社会事实总体性的可能。戈德曼将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与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立场结合起来,展现了“发生结构主义”的总体性视野,揭示了作品意义结构与社会精神结构的同构性。普兰查斯在对社会阶级的研究中将结构总体性与社会实践总体性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辩证总体性。本文围绕总体性与学科性的融通,总体与差异、总体与个体、总体与过程的辩证统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性理解,进一步讨论了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给我们带来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总体性 理论启示
下载PDF
郑杭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
3
作者 王道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郑杭生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从两种类型论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史,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典范教材,辨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独特理论品格;他强调以人民性为根... 郑杭生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从两种类型论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史,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典范教材,辨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独特理论品格;他强调以人民性为根本的价值立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逻辑和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他提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设和重要命题,界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郑杭生先生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这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杭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研究范畴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3,共8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 中国化 抗战时期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
5
作者 武传鹏 樊长琴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3年第4期141-148,共8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入中国并先后经历零星传播、与具体实际初步结合、广泛运用于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发展历程。青年毛泽东深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影响,由改良转向革命,逐渐成长为现代中国的历史伟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入中国并先后经历零星传播、与具体实际初步结合、广泛运用于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发展历程。青年毛泽东深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影响,由改良转向革命,逐渐成长为现代中国的历史伟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富有创造性地研究并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系列时代难题,推动创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原文传递
重建社会抑或保卫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文军 高艺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9,共10页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构建的理论大厦中,“社会”都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旨趣不仅仅在于解释社会,更重要的是改变社会,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始终作为其理论主线而存在;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更是旗帜...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构建的理论大厦中,“社会”都被赋予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旨趣不仅仅在于解释社会,更重要的是改变社会,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始终作为其理论主线而存在;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更是旗帜鲜明地声称“社会”即其理论建构与公共实践的根本立场和价值旨归。以“社会观”为核心视角,围绕“社会”的涵义、价值、变迁、解放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做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比较,并从现实层面解释两者差异的生产,最后指出两者的理论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重建社会 保卫社会
下载PDF
社会学家丁克全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兴涛 魏书胜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2,共8页
本文介绍了回族社会学家丁克全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学习者、实践者、教育者和信仰者的革命与学术的传奇人生,通过总结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科技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学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展现其社会学思想内容与... 本文介绍了回族社会学家丁克全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学习者、实践者、教育者和信仰者的革命与学术的传奇人生,通过总结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科技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学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展现其社会学思想内容与发展构想,厘清其学术思想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家 丁克金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探索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七十年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万里 谭宏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强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属性阶段,侧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学"属性阶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与"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强调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属性阶段,侧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学"属性阶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辩证关系的再发现阶段,是一个从片面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探索及创新过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关系、马克思及其思想在社会学语境下的定位等议题是该领域内学者持续关注的理论问题,经长期讨论后形成一定共识。这七十年间的代表性成就包括对阶级视角的坚持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建设性价值与意义的探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史及知识社会学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取向的社会学分支研究发展等。然而,目前该领域内仍存在若干重要议题亟待今后研究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七十年 社会学史 社会学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及其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
9
作者 何日取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85-591,共7页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所开创的社会学传统与孔德等人所开创的社会学传统之间既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与对立,也存在相通之处。在社会学史上,两种传统曾经有过长期的对峙,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融合趋势,但马克思...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所开创的社会学传统与孔德等人所开创的社会学传统之间既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与对立,也存在相通之处。在社会学史上,两种传统曾经有过长期的对峙,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融合趋势,但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对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从来没有中断过。马克思在社会学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而且在于他的社会学思想以及他所开创的社会学事业为西方社会学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前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 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维在产业分析中的应用(一)——关于西藏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国栋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8,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有研究展现了其基本范畴,同时发现科学实践思想是其社会学思想的根基。实践思维下的场域、辩证思维下的情境和特定过程中的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维的重要视角。在对西藏经济社会伟大实践和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有研究展现了其基本范畴,同时发现科学实践思想是其社会学思想的根基。实践思维下的场域、辩证思维下的情境和特定过程中的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维的重要视角。在对西藏经济社会伟大实践和文化产业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尝试从这三个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发现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动力。把文化产业研究本身及其取向作为一种场域,从实践思维对西藏文化产业区位、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取向和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启示有益于对西藏文化产业及其研究的反思,发现核心竞争力与自我发展能力是一对重要范畴。在实践基础上,从微观情境和区域中辩证看待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深嵌于西藏社会机体之内的。从实践思维、辩证思维两个视角的分析表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维对文化产业实践和研究具有启发和纠偏功能;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坚持其实践与辩证性处于基础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现实逻辑 西藏文化产业 核心竞争力 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视野下的茶道——基于知识与现实的分析
11
作者 赵国栋 《农业考古》 2019年第2期7-16,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抓住了社会的本质,能够有效指导我们开展社会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通过知识与现实两个分析维度,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解读"茶道"体验与意义、茶消费背后的符号性与异化现象,为我们展现了茶学研究的另一种视野,...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抓住了社会的本质,能够有效指导我们开展社会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通过知识与现实两个分析维度,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解读"茶道"体验与意义、茶消费背后的符号性与异化现象,为我们展现了茶学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同时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下揭示社会与文化本质的强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符号 茶道 文化
下载PDF
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学——评段德智的《宗教社会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晓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2年第1期386-390,共5页
作为现代社会学主要参考框架的建构者,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贡献位于所有其他人之上,正是在此意义上,安东尼·吉登斯深刻指出:“对现代社会学而言,马克思的分析提出了必须仍然被看作有疑问的问题,涂尔干和韦伯的著作也是如此。”... 作为现代社会学主要参考框架的建构者,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贡献位于所有其他人之上,正是在此意义上,安东尼·吉登斯深刻指出:“对现代社会学而言,马克思的分析提出了必须仍然被看作有疑问的问题,涂尔干和韦伯的著作也是如此。”在现代西方宗教社会学研究领域,涂尔干和韦伯的著作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是,马克思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在该领域的根源性意义和深刻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认知。段德智的《宗教社会学》以宗教动因论为突破口,批判了西方宗教社会学以“宗教意识”“社会事实”等为宗教或一切历史的终极原因的局限性,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存有论”,以“生活”以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在研究范式上超越“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宗教社会学”,构建出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学,充分体现了指导思想、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学 范式转换
下载PDF
试述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宸 方来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5-40,共6页
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对西方的社会学进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社会问题,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 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对西方的社会学进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社会问题,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者。本文梳理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并以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视角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与实践进行了概括与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开创者 方法论 社会问题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学两大学派之比较分析
14
作者 李红芳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7-19,共3页
20世纪20年代是是孔德系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大学派在中国的逐步形成时期。共同的时代背景和本土化的愿望使这两大学派在坚持个性的同时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建设;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指导方法又使它们的见解与作... 20世纪20年代是是孔德系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大学派在中国的逐步形成时期。共同的时代背景和本土化的愿望使这两大学派在坚持个性的同时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建设;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指导方法又使它们的见解与作用相异。但是这两大学派都促进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德系社会学派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派 本土化
下载PDF
陈独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
15
作者 吴汉全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15,共9页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思想,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就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运行规律、社会自杀问题、马尔萨斯人口...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思想,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就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运行规律、社会自杀问题、马尔萨斯人口论等社会学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产生提供学术的基础。陈独秀的社会学思想以中国社会为研究重点,注重研究中国的社会组织、社会阶级结构、社会阶层等理论课题,这为开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研究的框架体系。陈独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先驱,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社会学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开创者 五四时期
下载PDF
高清海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学术贡献
16
作者 邴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236,共9页
高清海在国内首先提出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开启了国内学术界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先河。他提出了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的论断,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以人的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完成的社会发展哲学思想,为深化社会发展理... 高清海在国内首先提出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开启了国内学术界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先河。他提出了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的论断,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以人的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完成的社会发展哲学思想,为深化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他推动了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带动了他的弟子们形成了国内较有影响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吉大学派和团队,把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拓展和深化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以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社会发展质量与社会新阶层、社会发展与中国模式等领域,产生了一批有较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本土主义、多元主义、人本主义与和谐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海 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原文传递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汉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6,共4页
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处于创建阶段。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对西方的社会学进行研究 ,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社会问题 ,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处于创建阶段。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对西方的社会学进行研究 ,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社会问题 ,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李大钊 中国 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