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维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彩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当代新发展,是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价值观突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当代新发展,是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价值观突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哲学依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低碳经济 和谐共存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秀兰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的重要主题,这对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同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的重要主题,这对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同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原则,以确保教育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喜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76-78,82,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抓住了三者的运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抓住了三者的运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国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为构建"两型"社会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基本特征 和谐 现实意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与话语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伟 姚秉轩 顾慧卿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性,厘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可能性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扎根中华大地,推进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学理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维度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大健 史佩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6-78,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的循环发展、不断繁荣为根本宗旨,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其生态发展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新的创造,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其呈现出思想观念尚滞后、生活方式尚陈旧、工业污染尚犹存、生态环境尚脆弱的现实境遇。基于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重点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观和生活观等方面来把握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学理思考
下载PDF
河流伦理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文化积淀与历史实践
6
作者 张俊峰 李杰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2期7-12,共6页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 河流伦理虽是针对当下的河流问题提出的,但应把其放在历史的脉络、逻辑中加以理解及建构,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加强建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河流伦理的逻辑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河流伦理的理论基础;深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丰富河流伦理的文化蕴含与中国智慧;充分、系统地总结、汲取历史上的水利经验和教训,既是构建河流伦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有助于为具体的实践提供历史镜鉴。如此,才能把河流伦理做实、做厚、做通,做成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促进人类认知观念的转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伦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传统文化 历史实践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儒家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红梅 吴苇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儒家生态思想虽在哲学依据、实践取向以及追求目标上具有契合融通之处,但因所处时代和文化地域的不同,在产生背景、实施途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在“两个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儒家生态思想虽在哲学依据、实践取向以及追求目标上具有契合融通之处,但因所处时代和文化地域的不同,在产生背景、实施途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在“两个结合”的新视域下,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儒家生态思想之契合性、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性、原则和实施路径,希冀从一个侧面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借鉴、学理支撑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儒家生态思想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政策体系:构建与发展——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红 张亦工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为治理环境污染,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背景和环境资源的公共品特性,采用了市场型、命令-控制型、公众参与型三类环境政策工具,逐步构建了环境政策体系。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各有特点,只有形... 为治理环境污染,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背景和环境资源的公共品特性,采用了市场型、命令-控制型、公众参与型三类环境政策工具,逐步构建了环境政策体系。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各有特点,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将环保绩效最大化。考察现阶段环境政策实施状况发现,中国主要采用行政指令结合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对微观主体的环境污染行为加以控制和约束,行政机制主导,市场机制作用受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建设应以市场机制为主,进一步改革环境税费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工具的效用,同时调动地方政府能动性,整合行政机制、社会机制,实现市场、行政、社会三维机制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环境政策体系 环境政策工具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高校思政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融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媛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6-157,163,共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理论体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共存的行动指南,将马克思生态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符合现实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础,分析了当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理论体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共存的行动指南,将马克思生态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符合现实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高校思政课遭遇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融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优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融入 高校思政课
下载PDF
奥康纳与福斯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乐 郭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139,共4页
詹姆斯·奥康纳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虽同属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流派,但二者及其学术共同体在生态危机溯源、理论内核形塑与消解路径探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马... 詹姆斯·奥康纳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虽同属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流派,但二者及其学术共同体在生态危机溯源、理论内核形塑与消解路径探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奥康纳主张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结构性完善,而福斯特致力于对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行生态化阐释。比较二者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既有助于厘清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亦能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福斯特 生产条件 新陈代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下载PDF
从“两个结合”看当代生态美育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政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0-86,共7页
生态美育旨在培养人的生态审美素养,是中国美学和美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形态,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与精神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传统生态审美观都具有明显的美育性质,为二者的有机结合与融通提供了学理的逻辑性与... 生态美育旨在培养人的生态审美素养,是中国美学和美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形态,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与精神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传统生态审美观都具有明显的美育性质,为二者的有机结合与融通提供了学理的逻辑性与现实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生态美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根本遵循。深刻领悟和汲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吸收传承中华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实现二者的会通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生态美育理论体系,这是生态美育的创新之路,也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生态美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华传统生态审美观 生态审美智慧
下载PDF
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宏滨 梁艳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唯物史观和实践观为基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要求人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自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唯物史观和实践观为基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要求人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实践观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人的发展有利于对自然的保护,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反过来又有助于人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在遵循客观规律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又要体现注重实践的原则,更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规律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现状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宏 王玉萍 《中国轻工教育》 2019年第5期21-26,共6页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通过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走...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通过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走一条适合本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变得丰盈,指导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来讲,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德育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维军 王习明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3期10-11,共2页
生态文明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生态德育对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德育 路径探索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瑶梅 彭先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第1期37-42,128,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了科学革命背后的隐患,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揭示了科学革命背后的隐患,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背后隐藏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当前,建设美丽中国面临意识、实践以及制度三大层面的挑战。积极应对这一系列挑战,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新理念、实现绿色发展方式、规范生态文明制度,让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蓝图展现出中国面貌、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祛魅与复魅:中国生态文论的困境与前途——以《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蒲华睿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3-88,共6页
“祛魅”与“复魅”是生态主义的重要议题。《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以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视角切入,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古歌等,同时涉及祭祀、婚恋、生产生活等各个层面,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内涵,着力挖掘为自然复魅与“诗意地栖... “祛魅”与“复魅”是生态主义的重要议题。《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以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视角切入,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古歌等,同时涉及祭祀、婚恋、生产生活等各个层面,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内涵,着力挖掘为自然复魅与“诗意地栖居”的可能性。该书通过揭示贵州少数民族神话中的“魅”,旨在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重新审视生态整体主义,发出“自然的复魅”的中国声音,增强文化自信,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共存的思维模式与相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主体间性 生态整体主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下载PDF
面向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发展的装修废弃物管理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智 柏静 +1 位作者 邓权学 李祚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10期13-16,共4页
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社会研究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引意义。在装修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威胁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正确处理装修废弃物管理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社会研究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引意义。在装修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威胁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正确处理装修废弃物管理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目前国内对于装修废弃物的管理依然存在制度缺陷,而装修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其具备的有毒有害特性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分析装修废弃物管理制度视角下当代生态环境建设现状,考察装修废弃物管理措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发展总体思路接轨,为装修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对于装修废弃物处置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环境建设 装修废弃物 管理制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文新 《行政与法》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三明市绿色发展策略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盖军静 《莆田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8,22,共5页
论述绿色发展是三明市的必然选择,分析三明市绿色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三明市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空间为根本,以创新为引擎,坚守绿水青山,做实金山银山,努力实... 论述绿色发展是三明市的必然选择,分析三明市绿色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三明市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空间为根本,以创新为引擎,坚守绿水青山,做实金山银山,努力实现"高颜值"与"高素质"、"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绿色发展 三明市
下载PDF
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成因分析与风险化解——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
20
作者 陈露 殷启洋 封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5,35,共5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根源,修正思想观念,从以人类为中心走向人类主体,运用技术创新,驱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化解“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危机”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灾害天气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危机 全球变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