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城市居民体型变化研究:基于组群分析的视角
- 1
-
-
作者
涂春景
江崇民
宋丽萍
武东明
蔡睿
王欢
-
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青岛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62,共8页
-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17-16)
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项目(2015B002)
-
文摘
基于组群法比较1979年与2013年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特征,并探讨体型变化原因。方法:2013年从北京、上海、杭州等5个城市的城区随机抽取城市户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城市汉族居民体型相关身体形态指标,并以1979年全国城市汉族居民体质调查结果为常模。根据Martin法对体型分型,比较1979年与2013年体型差异。结果:20~24岁城区居民体型34年前后对比:男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中胸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女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中胸型,躯干长度由长躯干型转变为中躯干型,肩部分型由中肩型转变为窄肩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1979年20~24岁与2013年54~58岁体型对比:男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骨盆分型由窄骨盆转变为中骨盆,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宽胸型,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中间型;女性腿长分型由亚短腿型转变为中腿型,胸部分型由窄胸型转变为宽胸型,躯干分型由长躯干转变为中躯干,人体整体由瘦长型转变为矮胖型。结论:34年来,城市汉族居民体型发生了较大变化。1979年20~24岁与2013年20~24岁同龄组居民体型差异主要是由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水平等变化所导致;而1979年20~24岁与2013年54~58岁同一组群居民体型差异原因还包括人类寿命自然生长的增龄效应,以及增龄效应与组群效应的交互作用。
-
关键词
城市汉族居民
体型变化
martin分型法
-
Keywords
turban Han residents
change of somatotype
martin classification melhod
-
分类号
G804.49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