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帽儿山2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武启骞
王传宽
赵娟
窦佳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7B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4AA11)
-
文摘
为探讨帽儿山地区2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红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林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8.63 t/hm2)显著大于蒙古栎天然林(6.42 t/hm2) (P<0.05).2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均以分解层为主,半分解层次之,未分解层最少.红松人工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286%)显著大于蒙古栎天然林(267%)(P<0.05).2种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0.71~27.67 t/hm2,持水深(WH)为2.07~2.77 mm.红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的持水性能优于蒙古栎天然林凋落物层.凋落物的WH随浸水时间(t)延长而呈幂函数上升,而凋落物的持水率(WA)则随t延长而呈幂函数下降.浸水2h内,WH和WA增减最快;浸水8h后,两者保持相对稳定.凋落物现存量与有效拦蓄水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P<0.01),表明凋落物现存量与对降雨的有效拦蓄能力极相关.2种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均随土层厚度变深而增加,毛管孔隙度和总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厚度变深而减小,红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大于蒙古栎天然林.综上,本区域内红松人工林的林地持水能力优于蒙古栎天然林,是该区域内重要的水分涵养林.
-
关键词
帽儿山
温带森林
凋落物层
水文效应
-
Keywords
maoershan;temperate forest;litter layer;hydrological effect
-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