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谶纬对《毛诗笺》的影响
1
作者 吴从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郑玄精于谶纬学,谶纬对其经注有不少影响。《毛诗笺》中不乏引用和化用谶纬的例子,不仅多以天人感应说来说《诗》,还多以谶纬圣王神话来说《诗》。这使得《毛诗笺》不仅具有浓郁的天人感应色彩和天命色彩,也充满了谶纬化的教化气息。
关键词 谶纬 郑玄 《毛诗笺》 《毛诗正义》
下载PDF
郑玄《毛诗笺》的灾异观念
2
作者 陈斯怀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111-119,共9页
灾异观念起源于先秦,盛行于汉代。灾异观念的理论体系和官方记录模式在汉代基本确立。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吸收流行的灾异观念,对《诗经》的灾异之象进行揭示,既拓展了《诗经》的灾异内涵,又表现出较为节制、审慎的态度。这可能与郑玄... 灾异观念起源于先秦,盛行于汉代。灾异观念的理论体系和官方记录模式在汉代基本确立。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吸收流行的灾异观念,对《诗经》的灾异之象进行揭示,既拓展了《诗经》的灾异内涵,又表现出较为节制、审慎的态度。这可能与郑玄以“比兴”说《诗》,大量的物象和事象被置于“比兴”视野下理解,而不是视为灾异有关。《毛诗笺》延续西汉以来天人感应、灾异谴告的传统,同时把东汉末年的时政与郑玄个人经验投射到西周末年的历史中,形成灾异的末世论调。郑玄特别关注君德与灾异的关系,从灾异谴告的角度对君主无德提出批评,与此相应,他又期待有德之君的出现,并且在天人感应的框架下提出“政平气和”的理想。这种理想强调阴阳和、风雨时、丰年至,体现了以农业为本的社会核心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毛诗笺》 灾异 天人感应 末世论
下载PDF
《毛诗笺》引用经典的文献学价值
3
作者 李世萍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2期8-12,共5页
西汉县令长及其在西汉行政系统中的特殊地位问题,在传世文献资料与尹湾汉简的材料中都有反映。如董仲舒言:"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通过分析西汉基层行政,可进一步了解... 西汉县令长及其在西汉行政系统中的特殊地位问题,在传世文献资料与尹湾汉简的材料中都有反映。如董仲舒言:"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通过分析西汉基层行政,可进一步了解西汉县令长行政类别,行政权限以及县令长与地方王侯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笺》 引用 经典 文献学价值
下载PDF
《毛诗传笺》“犹”类训语的形式、作用与辞书义项设立
4
作者 刘芳 《中国训诂学报》 2024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毛诗传笺》中的“犹”类训语,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某,犹某也”类和“某,犹某”两类;按作用分,可以分为释词和释句两类。当训释对象是语词时,既有文意训释,也有词义训释,要注意区分。辞书据“犹”类训语立项,需要注意:文意训释不当立... 《毛诗传笺》中的“犹”类训语,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某,犹某也”类和“某,犹某”两类;按作用分,可以分为释词和释句两类。当训释对象是语词时,既有文意训释,也有词义训释,要注意区分。辞书据“犹”类训语立项,需要注意:文意训释不当立项、通假义不当立为一般义项。在面对一些比较难以区分的情况时,要充分了解被释词与训释词的本义、核心义、词义系统与时代用例,以此来鉴别是否能列为辞书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术语“犹” 《毛诗传笺》 义项设立
原文传递
《诗经》称代词训解差异对诗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启峰 赵小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0-174,共5页
汉、宋两代学者对《周南·卷耳》《邶风·雄雉》《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等诗中"我""君子"和"子"三个称代词的注解存在差异。之所以形成差异,一是与指代词词性有关。二是注... 汉、宋两代学者对《周南·卷耳》《邶风·雄雉》《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等诗中"我""君子"和"子"三个称代词的注解存在差异。之所以形成差异,一是与指代词词性有关。二是注释者受到了《左传》引《诗》的影响,另外还与注释者自身的儒家立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称代词 《毛诗故训传》 《毛诗传笺》 《诗集传》
下载PDF
论《孟子》对《毛诗传笺》的影响
6
作者 沈薇薇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郑玄的诗教思想受孟子影响最深的是"以意逆志"法与以史说《诗》。他在笺《诗》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孟子诗教思想的精髓。孟子认为《诗经》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可以用《诗》来证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王道时代。郑玄接... 郑玄的诗教思想受孟子影响最深的是"以意逆志"法与以史说《诗》。他在笺《诗》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孟子诗教思想的精髓。孟子认为《诗经》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可以用《诗》来证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王道时代。郑玄接受孟子以史说诗的方法,于《毛诗传笺》中在《诗序》和《毛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成体系的"正变"说以史释诗。郑玄也继承了孟子"以意逆志"的理论,并加入了他自己的创新,将孟子的"以意逆志"法上升为以"美刺"释《诗》。他将《诗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置于解诗的过程之中,从而推求和诠释诗人之志,赋予"以意逆志"更为深广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毛诗传笺》 郑玄
下载PDF
《毛诗传笺通释》的学术特色
7
作者 于春莉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论《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该书显示出:马瑞辰治经以汉学为根柢兼采宋学,以古文《诗》学为根柢兼融今文《诗》学,治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其灵活通达的学术见解更能克服经学家的僵化思维。从这些... 论《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该书显示出:马瑞辰治经以汉学为根柢兼采宋学,以古文《诗》学为根柢兼融今文《诗》学,治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其灵活通达的学术见解更能克服经学家的僵化思维。从这些学术特色可以看出,马瑞辰不拘门户的治学追求、学术研究的批判色彩使这部著作以鲜明的学术风格名载清代《诗经》学研究的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诗经》 学术特色
下载PDF
《郑笺》对《毛诗传笺通释》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永娟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郑笺》成绩斐然,代表了汉代《诗经》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注释之作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垂范百代。《郑笺》的释词之例、训解方法及其表现出的文学质素对《毛诗传笺通释》都产生了影响,《郑笺》与《毛诗传笺通释》在传统训诂、文学、义理... 《郑笺》成绩斐然,代表了汉代《诗经》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注释之作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垂范百代。《郑笺》的释词之例、训解方法及其表现出的文学质素对《毛诗传笺通释》都产生了影响,《郑笺》与《毛诗传笺通释》在传统训诂、文学、义理上均有相通之处。《毛诗传笺通释》对《郑笺》全面地继承发展。从汉至清,诗经的注释之学紧密传承,可见中国学术之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笺》 《毛诗传笺通释》 训释
下载PDF
《毛诗传笺通释》成书过程及马瑞辰生年考——兼与何海燕博士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树民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由于传记系统的简略,传世文集的缺乏,当下对《毛诗传笺通释》成书过程及马瑞辰生年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在考察马瑞辰生平经历基础上,文章勘正了马瑞辰在《自序》中交待过的成书过程。根据姚莹和马其昶记载推求出的马瑞辰生年,纠正了《清... 由于传记系统的简略,传世文集的缺乏,当下对《毛诗传笺通释》成书过程及马瑞辰生年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在考察马瑞辰生平经历基础上,文章勘正了马瑞辰在《自序》中交待过的成书过程。根据姚莹和马其昶记载推求出的马瑞辰生年,纠正了《清史稿》以来以讹传讹的舛误,为马瑞辰莫衷一是的生年说画上了定谳性的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成书过程 生年
下载PDF
论马瑞辰对三家《诗》材料的利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春莉 《池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0-84,共5页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作。此书继承了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方法,在训诂、名物、礼制、史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反映出马氏对于四家《诗》的传承有着自己丰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其认为三家《诗》与...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作。此书继承了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方法,在训诂、名物、礼制、史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反映出马氏对于四家《诗》的传承有着自己丰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其认为三家《诗》与毛《诗》“异流而同原”,进而兼采今古文以注经,在校勘文字、辨别通假、考订字义、证明诗义等很多方面都有创获。这一做法表现了马氏欲消解今古文门户之见,求得《诗》之统一性的意图,显示出清朝经学研究从乾嘉时期大盛的古文经学向晚清今文经学过渡的表征。时至今日,对于《诗经》研究,该书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三家《诗》 毛《诗》 今古文经学
下载PDF
日本五山本《毛诗传笺》的地位与价值
11
作者 张剑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154,共7页
日本镰仓至室町时代(约1185—1573)的五山本《毛诗传笺》是一种特殊的刻本,它融合了《毛诗》宋刊本、古本,对江户时代(1603—1867)庆长活字版《毛诗郑笺》产生重要影响。五山本《毛诗传笺》保存了某些古本、宋刊本的面貌,弥足珍贵;日本... 日本镰仓至室町时代(约1185—1573)的五山本《毛诗传笺》是一种特殊的刻本,它融合了《毛诗》宋刊本、古本,对江户时代(1603—1867)庆长活字版《毛诗郑笺》产生重要影响。五山本《毛诗传笺》保存了某些古本、宋刊本的面貌,弥足珍贵;日本学者又于正文当中留有批校,展示了更加丰富的《毛诗》文本信息。中国《毛诗》文献附上了日本学术的印记,五山本《毛诗传笺》成为域外汉籍流变的典型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本《毛诗传笺》 《考文》古本 庆长版《毛诗郑笺》 域外汉籍 流传演变
下载PDF
论马瑞辰与晚清《诗经》学
12
作者 于春莉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梳理晚清学术著作对《毛诗传笺通释》的引用和评价情况发现,马瑞辰运用假借字判读的方法进行文字训诂既是对乾嘉学术的传承,又为晚清学者留下了足资借鉴的学术成果,其以三家《诗》证明毛《诗》所得出的学术结论,为晚清三家《诗》学... 通过梳理晚清学术著作对《毛诗传笺通释》的引用和评价情况发现,马瑞辰运用假借字判读的方法进行文字训诂既是对乾嘉学术的传承,又为晚清学者留下了足资借鉴的学术成果,其以三家《诗》证明毛《诗》所得出的学术结论,为晚清三家《诗》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晚清学者在《诗经》学研究方面对马瑞辰的重视程度不足。分析晚清学术著述对《毛诗传笺通释》的征引和评价,探讨马瑞辰对晚清《诗经》学的影响,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马氏《通释》在清代《诗经》学史上的学术价值,对学术界此方面的研究起到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晚清 《诗经》学
下载PDF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义关系初探——以《周南》《召南》为例
13
作者 葛光辉 《琼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0-83,128,共5页
《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大量运用声训。著者在运用声训进行训诂时,被训释词与训释词在语义大致上有三种关系:同源词关系、同义词关系、词义无关。其中词义无关又可分为,同音借用字关系和同音词关系。
关键词 毛诗传笺通释 声训 语义关系
下载PDF
《毛诗传笺通释》的修辞学贡献
14
作者 相宇剑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清代著名学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成就卓异的训诂力作,也是后世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以往研究者多注重《毛诗传笺通释》因声求义的训诂特色,而其在修辞学方面的贡献,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事实上,马氏在训诂解经过程中,发现了... 清代著名学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成就卓异的训诂力作,也是后世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以往研究者多注重《毛诗传笺通释》因声求义的训诂特色,而其在修辞学方面的贡献,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事实上,马氏在训诂解经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修辞现象,归纳出若干修辞条例,并由修辞以通训诂,从而纠正了前人的诸多错误,对后世修辞学的创立亦有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修辞
下载PDF
《毛诗传笺通释》对《诗经》文学阐释的贡献
15
作者 何海燕 韩珂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9-33,共5页
马瑞辰虽为清代《诗经》学考据大家,但受其家学渊源影响,其著作《毛诗传笺通释》也对《诗经》的文学特性进行了一定的关注。《通释》善引后世诗赋彰显《诗》之文学影响,在揭明后世诗赋与《诗》中具体篇目或诗句的继承关系时,也展示了两... 马瑞辰虽为清代《诗经》学考据大家,但受其家学渊源影响,其著作《毛诗传笺通释》也对《诗经》的文学特性进行了一定的关注。《通释》善引后世诗赋彰显《诗》之文学影响,在揭明后世诗赋与《诗》中具体篇目或诗句的继承关系时,也展示了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继承关系。马瑞辰还认识到《诗》有善用倒文、变文以协韵式的叠咏、错综其文、想像、寓言等文学特性。在解说诗旨及文意时,他坚持以文本为核心的阐释理念,部分还原了《诗经》的文学面貌。在对比兴手法进行阐说时,关注到了《诗》作为文学作品所特有的形象思维特征。马书虽不免带有较为浓郁的经学意味,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诗经》的文学特质加以阐说,为《诗经》阐说由经学到文学的现代转型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诗经》 文学阐释
下载PDF
《毛诗郑笺平议》之因声求义方法释例
16
作者 许黎黎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5期44-46,共3页
《毛诗郑笺平议》是章黄学术继承者、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焯的一部《诗经》训诂著作,是对东汉学者郑玄的《毛诗传笺》与《毛诗谱》作考订和评议,全书十卷。黄焯出身经学世家,国学基础深厚,自称"毛氏佞臣",笃信《传》、《序... 《毛诗郑笺平议》是章黄学术继承者、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焯的一部《诗经》训诂著作,是对东汉学者郑玄的《毛诗传笺》与《毛诗谱》作考订和评议,全书十卷。黄焯出身经学世家,国学基础深厚,自称"毛氏佞臣",笃信《传》、《序》,故本篇小文章将从训诂方法之因声求义进行释例描写,以展示黄焯征引诸家之说以申毛斥郑的训诂特色与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郑笺平议》 因声求义 释例
下载PDF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内容体例与礼学价值
17
作者 王承略 郭超颖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9-72,共4页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兼采毛、郑,不囿门户,为求取正确经义做出了极大的学术贡献。其于礼学的造诣也颇可称道,在清代三礼学的研究中未可或缺。马瑞辰治《诗》的学术态度及方法,可为当今学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诗经》 《诗经》学 学术史 礼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