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4
1
作者 陈宪 黄建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5-71,76,共8页
本文从分工的角度,深入考察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的动态演进。在探讨服务业增长、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关系,并研究了近年来二者出现的融合态势。
关键词 分工 服务业 制造业 生产者服务 融合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17
2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0,共18页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制造业 σ收敛β收敛
原文传递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09
3
作者 徐盈之 孙剑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66,共11页
基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本文首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制造业各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 基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本文首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制造业各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绩效与该产业融合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产业融合成为提高制造业绩效新的切入点;市场结构水平、所有权结构与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共同起推动作用;市场开放度虽然对制造业绩效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和产业融合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性。本文据此得到了若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业绩效
原文传递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绩效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数据 被引量:68
4
作者 李晓钟 陈涵乐 张小蒂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0,共9页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法估算浙江及全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个行业的融合度,构建基于SCP分析框架估算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比较分析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及产业融合对...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法估算浙江及全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个行业的融合度,构建基于SCP分析框架估算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比较分析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及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各行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总体趋于上升;产业融合度、国有企业占比和市场开放度与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从分阶段来看,2010-2012年阶段相比于2005-2007年阶段,产业融合度对产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推进"互联网+制造"计划、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业绩效
下载PDF
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十四五”战略重点 被引量:40
5
作者 洪群联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81,共8页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趋势不断增强,制造业服务化率稳步提升,许多行业企业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但融合发展范围...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趋势不断增强,制造业服务化率稳步提升,许多行业企业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但融合发展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与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十四五"时期,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融合发展主体,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发展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互促和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制造强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幸 钟坚 王欢芳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41,共7页
基于耦合度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其产业融合,其空间... 基于耦合度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其产业融合,其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后直接效应为负,但总效应为正,进而反馈调节其相邻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鉴于此,应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合理引导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信息技术新优势,建立一体化信息网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鹏 刘宇翔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7期113-115,共3页
分析了产业链价值创造与实现机制,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的过程,并提出了融合后产业价值链形成所引起的策略驱动。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福柱 曹友斌 李昆泽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26,共20页
研究目标:探讨中国各省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方法:采用改进的指标度量2002~2019年30个省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区域差异程度及差异来源,分别采用去除空间相关性的σ系... 研究目标:探讨中国各省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方法:采用改进的指标度量2002~2019年30个省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区域差异程度及差异来源,分别采用去除空间相关性的σ系数、考虑空间相关性的β收敛模型检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各省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均有大幅提升;在“沿海-内陆”和“南方-北方”区域框架下,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程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净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依次为两种区域框架下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内均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研究创新:将Hausmann等(2005)构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中人均实际GDP改为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强了该指标对制造业相关度量的适用性;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并对σ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予以空间相关性修正。研究价值:为判断中国30个省份及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与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与事实参考、促进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制造业 区域差异 收敛
原文传递
制造业智能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与收敛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孟凡生 崔静文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817,840,共11页
缩小制造业智能化区域差异,已成为全面协调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构建制造业智能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刻画空间分布,量化区域差异,检验收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存在同质性集... 缩小制造业智能化区域差异,已成为全面协调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构建制造业智能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刻画空间分布,量化区域差异,检验收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存在同质性集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2)区域内差异是制造业智能化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区域贡献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3)在考虑了技术创新投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因素后,区域间和各区域内部的制造业智能化差异将逐渐缩小,其中,人力资本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东、西部区域内部差异,信息化水平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中、西部区域内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智能化 空间分布 区域差异 收敛性
原文传递
区域物流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弓宪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5,共6页
产业融合给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日益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区域物流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从投资融合、人才融合、业务融合及市场融合?4?个维度建立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 产业融合给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日益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区域物流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从投资融合、人才融合、业务融合及市场融合?4?个维度建立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协同论构建两业融合协调度模型,并以重庆?2000—2015?年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重庆物流业和制造业有序度交替上升,融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融合协同存在波动性且处于勉强协调水平,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协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区域分异及空间收敛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简晓彬 仇方道 车冰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08,共9页
运用传统DEA、超效率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地理空间上呈"V"型分布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 运用传统DEA、超效率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地理空间上呈"V"型分布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属制造业价值链攀升DEA有效,但辽宁、河北、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中西部多数省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偏低;地域相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时间推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性。对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工业发展及信息化水平对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科技创新并没有成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推动力;此外,产业集聚与配套、人力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的作用尚未充分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链攀升 效率 区域分异 空间收敛性 中国
原文传递
现代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乐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7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我国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把生产者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产业,我们从这一背景出发,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分工理论入手,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关系,得出了生产者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间存在互相促进、... 我国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把生产者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产业,我们从这一背景出发,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分工理论入手,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关系,得出了生产者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间存在互相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的结论,揭示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并结合我国相关数据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还探讨了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协同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有政策提出我们的看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现代制造业 互动发展 融合
下载PDF
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晓懿 杨永忠 钟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5,共5页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融合理念,探讨了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融合模式由基于废物循环的融合模式、基于产品循环的融合模式向基于服务循环的融合模式演进。为此,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法律规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融合理念,探讨了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融合模式由基于废物循环的融合模式、基于产品循环的融合模式向基于服务循环的融合模式演进。为此,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法律规制、建立产业融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体制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融合技术平台、调整产业技术结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建立服务众包平台和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方式进行服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造业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模式
下载PDF
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新选择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江静 丁春林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33-42,共10页
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而后者归根到底是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基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构建融合率指标,利用2002—2017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 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而后者归根到底是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基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构建融合率指标,利用2002—2017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投入产出表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长三角地区内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长三角地区与区域外的产业关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间长三角融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发展阶段,上海、安徽装备制造业融合率较高,江苏、浙江传统制造业有较高的融合率;第二,上海龙头扩散效应不太显著但在不断增强,安徽尚未深度融入长三角;第三,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关联较为紧密,但与区域外各地区产业关联程度较小。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来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需要从五个方面推进:实现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塑长三角产业链、推动服务要素顺畅流动、优化制度设计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高质量一体化 制造业 服务业 深度融合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行业异质性及收敛性测度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以文 周勤 +1 位作者 毛春梅 李卫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6-54,共9页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1.0、GVC2.0、GVC3.0),在GVC1.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下降,在GVC2.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加速上升,在GVC3.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稳步上升。构建全球价值链位置收敛计量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β发散和条件β收敛。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位置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位置 行业异质性 绝对收敛 条件收敛
下载PDF
基于虚拟联盟的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綦良群 王琛 王成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1,共10页
基于虚拟联盟视角,运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大量深度访谈从深层次视角揭示基于虚拟联盟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体系,并探究各融合机制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 基于虚拟联盟视角,运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大量深度访谈从深层次视角揭示基于虚拟联盟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体系,并探究各融合机制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融合动力机制、融合实现机制、融合循环控制机制和融合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虚拟联盟视角下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体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子机制间的作用关系,进而构建出产业融合机制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最后提出"虚拟联盟合作伙伴的优选"和"加强融合主体间的组织协调"等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虚拟联盟 融合机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区域趋同检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申丹虹 刘锦叶 崔张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文章选用2003—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运用Malmquist指数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中国六大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值和数值进行了测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行分析,同时,运用趋同理论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σ趋同、β... 文章选用2003—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运用Malmquist指数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中国六大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值和数值进行了测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行分析,同时,运用趋同理论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σ趋同、β趋同和条件趋同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六大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区域间趋同,东北地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南部沿海四个地区存在区域内σ趋同和β趋同,黄河流域存在区域内β趋同,京津冀并没有趋同趋势。对外开放、知识产权保护、科学研究、房地产投资对区域趋同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和政府购买则会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Σ趋同 Β趋同 条件趋同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基于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永忠 黄晓懿 钟林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8-152,共5页
在分析产业融合存在的理念转变与政策缺失、政府管制与市场分割,以及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障碍的基础上,依托创意理念、创意工艺和创新技术,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渗透到制造业的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由创意生产、创意营销、创意使用和创意回... 在分析产业融合存在的理念转变与政策缺失、政府管制与市场分割,以及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障碍的基础上,依托创意理念、创意工艺和创新技术,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渗透到制造业的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由创意生产、创意营销、创意使用和创意回收四大环节组成,由政策、技术、服务三大体系支撑的融合发展模式,以实现自然资源生产率和多重附加值的同步提高,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融合下的制造业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循环经济 文化创意 产业融合 融合发展模式
下载PDF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能否缓解资源错配?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庆恺 杨蕙馨 苏慧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构建两业融合①缓解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并基于资源错配指数和两业融合度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两业融合能缓解物质资本错配和人力资本错配,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两业融合的资源错配效应存在明显... 构建两业融合①缓解资源错配的分析框架,并基于资源错配指数和两业融合度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两业融合能缓解物质资本错配和人力资本错配,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两业融合的资源错配效应存在明显的资源配置状态异质性和制造业行业异质性;(3)两业融合可通过要素流动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创新效应三条间接渠道缓解资源错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融合 资源错配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基于服务化和智能制造融合的工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伟 余鲲鹏 易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9,79,共8页
服务化和智能制造代表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两种创新模式,是工业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然而对二者间联系及融合界面缺乏清晰理解。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将服务化和智能制造概念结合,明确二者的融合界面,并依据服务化和数字化水平两维度... 服务化和智能制造代表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两种创新模式,是工业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然而对二者间联系及融合界面缺乏清晰理解。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将服务化和智能制造概念结合,明确二者的融合界面,并依据服务化和数字化水平两维度,确定二者融合的九种组合架构,借助文献案例进行示例及说明,进而讨论了实施复杂度差异性。该研究深化了服务化和智能制造融合的规律认知,可为管理者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化 智能制造 商业模式创新 融合 工业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