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7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应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应用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腕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相对高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相对高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腕功能恢复优良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相对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相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治疗效果相当,可作为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桡骨远端Colles骨折
下载PDF
益肾强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
作者 徐立民 刘坤 王晓波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1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强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研究组45例在对照... 目的观察益肾强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肾强骨汤,观察患者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骨代谢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功能评分、前屈上举、外旋、外展活动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强骨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可使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中药疗法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下载PDF
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董亚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阳健骨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阳健骨汤+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2周及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温阳健骨汤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喻亮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索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诊治的4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手法复位及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水... 目的:分析和探索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诊治的4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手法复位及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水肿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尺偏角平均变化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6个月的腕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中药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黄裕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大田县总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研究组给予手法...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大田县总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研究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骨折恢复效果,临床指标,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及腕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线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桡骨缩短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功能、握力、疼痛、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生理、躯体、情感、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方案效果显著,有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兰万健 余洪龙 +1 位作者 余洪武 钟华宇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靖安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取年限为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靖安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取年限为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1个月时,比较两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结果治疗14 d、1个月时,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固定术基础上,活血止痛汤可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腕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活血止痛汤 疼痛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自制膏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7
作者 魏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4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自制膏药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消肿情况、腕关...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自制膏药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消肿情况、腕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术后1周、2周,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患肢手掌厚度均小于单独治疗组(P<0.05),术后1 d、3 d、1周、4周,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患肢手掌周径均小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掌倾角、背伸角、尺偏角、桡偏角、旋前角、旋后角均大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优良率为92.00%(46/50),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6.00%(38/50)(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自制膏药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疗效较单独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病 桡骨远端骨折 自制膏药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下载PDF
三维重建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剑锋 廖瑛扬 +2 位作者 赖小荣 夏聪 欧阳孔顺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入院床位奇、偶数将奇数床位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入院床位奇、偶数将奇数床位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重建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患肢肿胀程度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肿胀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辅助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好,可减轻疼痛程度与患肢肿胀度,提高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三维重建技术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疼痛程度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