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支内面骨性解剖结构的观测及分析
1
作者 秦泗佳 刘霞 +4 位作者 闫小荣 刘炘 程瑶 程宏杰 娄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和分析下颌支内面骨性解剖结构,了解各结构间的关系和规律。方法用游标卡尺等测量210个下颌骨(420侧),检测双侧下颌角、下颌支、下颌切迹、下颌隆突、髁突颈部、下颌小舌和下颌孔的角度和间距。结果下颌支的高度为39.20-79.... 目的通过观测和分析下颌支内面骨性解剖结构,了解各结构间的关系和规律。方法用游标卡尺等测量210个下颌骨(420侧),检测双侧下颌角、下颌支、下颌切迹、下颌隆突、髁突颈部、下颌小舌和下颌孔的角度和间距。结果下颌支的高度为39.20-79.90 mm,平均(59.94±7.12)mm。下颌角的角度为101°-140°,平均120.63°±6.76°。下颌小舌位于下颌孔后上方、上方和前上方者分别有231侧(55.00%)、133侧(31.67%)和56侧(13.33%)。下颌孔内面最低点位于下颌支内面中点前、附近和后方者分别有332侧(79.05%)、40侧(9.52%)和48侧(11.43%)。下颌隆突最高点到下颌支前、后缘点、下颌小舌最高点、下颌孔内面最低点、下颌切迹最低点、髁突颈部点、喙突最高点和髁突最高点的距离分别为(15.40±2.31)mm(9.06-23.50 mm)、(23.13±2.22)mm(15.72-29.52 mm)、(12.75±2.95)mm(3.90-25.88 mm)、(19.46±3.26)mm(11.28-30.68 mm)、(9.84±2.12)mm(4.32-18.90 mm)、(19.52±2.39)mm(10.26-25.60 mm)、(22.23±3.21)mm(13.94-33.30 mm)和(33.00±3.20)mm(22.62-41.10 mm)。下颌小舌最高点和下颌孔内面最低点分别到下颌支前、后缘点、下颌切迹最低点、髁突颈部点的距离和下颌骨下缘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9.18±2.64)mm(12.48-28.54 mm)、(17.48±2.27)mm(11.80-25.80 mm)、17.62±2.51mm(11.10-26.72 mm)、19.62±3.11mm(11.00-28.54 mm)、35.16±4.23mm(23.16-48.62 mm),以及19.64±2.52mm(12.40-27.16 mm)、16.02±2.99mm(9.22-27.80 mm)、24.57±3.10mm(16.62-34.60 mm)、26.31±3.56mm(11.78-35.90 mm)、25.95±3.63mm(16.52-36.40 mm)。下颌切迹最低点到下颌支前、后缘点、髁突颈部点、喙突最高点、髁突最高点的距离和下颌下缘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9.28±2.30)mm(11.10-25.00 mm)、(19.45±2.15)mm(13.40-29.00 mm)、(14.24±2.29)mm(9.42-24.50 mm)、(19.69±2.63)mm(11.70-26.68 mm)、(24.39±3.14)mm(15.90-33.42 mm)和(49.11±5.25)mm(35.40-62.60 mm)。髁突最高点到喙突最高点的距离为26.00-45.50 mm,平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 下颌隆突 下颌小舌 下颌孔 下颌角
下载PDF
下颌小舌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应用解剖
2
作者 秦泗佳 杨洋 +4 位作者 闵倩 张耀超 王丹杨 李子夏 张丽慧 《解剖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小舌与周围解剖结构的观测分析,了解各结构间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的同时丰富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150例(300侧)干燥下颌骨,由一名口腔专业教师确定各观测点的位置,对下颌支的解剖、下颌小舌的高度、位置、形... 目的通过对下颌小舌与周围解剖结构的观测分析,了解各结构间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的同时丰富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150例(300侧)干燥下颌骨,由一名口腔专业教师确定各观测点的位置,对下颌支的解剖、下颌小舌的高度、位置、形态分型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距离进行观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切迹最低点到下颌角前切迹最低点的距离为(50.28±4.31)mm。下颌角的角度为(120.51±6.54)°。下颌小舌上点水平下颌神经沟的宽度为(13.63±1.66)mm。下颌小舌的高度为(8.94±1.74)mm。下颌小舌位于下颌孔后上、上和前上方者分别有164侧(54.67%)、95侧(31.67%)和41侧(13.67%)。下颌小舌有5种形态分型,分别为三角型、平顶型、双角型、结节型和消融型,各有113侧(37.67%)、47侧(15.67%)、47侧(15.67%)、73侧(24.33%)和20侧(6.67%)。下颌小舌上点距下颌支前内侧点、下颌支前外侧点、下颌支后缘点、下颌隆突最高点、下颌孔内面最下点、下颌切迹最低点、髁突最高点、喙突最高点、下颌角前切迹最低点、下颌神经沟后缘点的距离和下颌骨下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1.63±1.90)mm、(19.25±2.70)mm、(17.60±2.26)mm、(12.39±3.00)mm、(9.74±1.69mm)、(17.95±2.32)mm、(36.99±3.20)mm、(33.35±3.16)mm、(35.68±4.00)mm、(11.38±1.89)mm和(34.94±4.38)mm。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左、右两侧各观测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下颌小舌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能够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及下颌支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小舌 下颌骨 阻滞麻醉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下颌小舌形态学演化研究
3
作者 漆昱君 邵金陵 +1 位作者 张璇 李洁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669-671,共3页
目的:对比6000年前人组和现代人组下颌骨下颌小舌形态,探讨下颌小舌的演化趋势。方法:取西安地区6000年前人类下颌骨标本84例,现代人下颌骨标本81例,观测下颌小舌形态并按A.Tuli提出的4种分型分类。结果:6000年前人类组中下颌小舌结节... 目的:对比6000年前人组和现代人组下颌骨下颌小舌形态,探讨下颌小舌的演化趋势。方法:取西安地区6000年前人类下颌骨标本84例,现代人下颌骨标本81例,观测下颌小舌形态并按A.Tuli提出的4种分型分类。结果:6000年前人类组中下颌小舌结节型占比例最大,现代人组中三角型和平角型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推断随着人类的进化,下颌小舌形态趋向于隆起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下颌小舌 蝶下颌韧带 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