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中切牙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玉楼 赵震锦 +5 位作者 韩坤 吕品 曹宇鸣 孙红静 于默 岳杨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下颌中切牙不同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和CBCT影像资料,按照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分为3组,即舌倾组L1-MP〈85.6°;正常组L1-MP为85.6°-99.6...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下颌中切牙不同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和CBCT影像资料,按照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分为3组,即舌倾组L1-MP〈85.6°;正常组L1-MP为85.6°-99.6°;唇倾组L1-MP〉99.6°。三维重建CBCT,在矢状面图像上沿下颌中切牙长轴,选择牙槽骨截面最大的图像,将牙根从釉牙骨质界到根尖点平均分为4段,测量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合计得到总厚度,观察计数骨开窗及骨开裂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中1/2、根尖1/4及根尖处牙槽骨厚度唇侧均小于舌侧。舌侧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均为舌倾组小于唇倾组,牙槽骨总厚度在根尖、根尖1/4、根中1/2处舌倾组比唇倾组薄。唇倾组和舌倾组的骨开裂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中切牙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从根尖区到根颈区逐渐变小,舌倾组舌侧及牙槽骨总厚度比唇倾组薄,下颌中切牙牙轴过度唇倾或舌倾易发生骨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厚度 下颌中切牙 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 锥形束CT
下载PDF
提高下中切牙双根管检出率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丽 徐怡 +1 位作者 孙青 张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用5种不同方法对离体下颌中切牙的单、双根管发生率及根管形态走向进行分析,比较其在下颌中切牙双根管检出率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中切牙176颗,分别采用X线唇舌向摄片、肉眼下15#K型锉探查、根... 目的:用5种不同方法对离体下颌中切牙的单、双根管发生率及根管形态走向进行分析,比较其在下颌中切牙双根管检出率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中切牙176颗,分别采用X线唇舌向摄片、肉眼下15#K型锉探查、根管显微镜下15#K型锉探查、螺旋CT扫描、离体牙横截面法进行观察。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McNemar确切概率法对5种方法双根管检出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以离体牙横截面观察结果为金标准,176颗下颌中切牙的双根管率为9.66%,双根管均为唇舌向分根,其中Ⅱ型根管占4.55%,Ⅴ型根管占5.11%。其他方法双根管检出率分别为X线唇舌向摄片法0.00%、肉眼下15#K型锉探查法2.84%、根管显微镜下15#K型锉探查法4.76%、螺旋CT扫描法9.09%。对5种不同方法的观察结果进行列联系数γ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在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检出率方面,离体牙横截面观察法>螺旋CT扫描法>根管显微镜下15#K型锉探查法>肉眼下15#K型锉探查法>X线唇舌向摄片法。结论:下颌中切牙存在一定比例的双根管发生率,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舌侧根管的存在,避免遗漏。当临床上常用的X线唇舌向摄片法和肉眼法不能发现可疑双根管时,建议改用X线偏移投照牙片法或使用根管显微镜及螺旋CT扫描等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牙横截面 螺旋CT扫描 根管显微镜 X线唇舌向摄片 下颌中切牙 双根管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淼 徐依山 +5 位作者 李真真 吴瑶 刘佳 曹宇 张惠超 杨陆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骨性Ⅲ类错牙[牙合]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牙槽骨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拍摄CBCT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实验组,个别正常...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骨性Ⅲ类错牙[牙合]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牙槽骨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拍摄CBCT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15例为对照组,并且将实验组根据下中切牙唇倾度不同分为舌倾组和直立组2个亚组,测量下颌中切牙冠根角、冠长、根长、冠根比和实验组牙槽骨形态,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冠根角小于对照组(P<0.01);(2)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直立组冠根角小于舌倾组(P<0.01),直立组根长大于舌倾组(P<0.05);(3)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冠根形态与牙槽骨形态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明显,并且直立组和舌倾组中的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存在显著差异;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与牙槽骨形态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中切牙 冠长 根长 冠根角
下载PDF
150例患者下颌中切牙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露东 王海宁 朱亚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中切牙的根管数目和形态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150例患者的CBCT图像。其中,男79例,女71例,共295颗下颌恒中切牙,对根管的数目以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中切牙的根管数目和形态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150例患者的CBCT图像。其中,男79例,女71例,共295颗下颌恒中切牙,对根管的数目以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61%的下颌中切牙具有1个根管。具有双根管的下颌中切牙占39%,其中8.8%的牙有独立的2个根尖孔。结论:本组下颌中切牙具有双根管的比例为39%,与其他有关不同人种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中切牙 根管系统
下载PDF
下颌中切牙不同根长残根及其牙周支持组织光弹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博 张少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制作下颌中切牙不同根长残根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光弹模型.方法:根据相似性原理用不同材料制成C区1残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光弹模型.结果:制得的光弹模型呈淡黄色,透明,牙周膜厚度为0.22~0.25mm,模型各材料间弹性模量比为1.35∶... 目的:制作下颌中切牙不同根长残根及其牙周支持组织的光弹模型.方法:根据相似性原理用不同材料制成C区1残根、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光弹模型.结果:制得的光弹模型呈淡黄色,透明,牙周膜厚度为0.22~0.25mm,模型各材料间弹性模量比为1.35∶1∶0.00030.结论:该模型可用于对桩核烤瓷冠修复残根后牙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进行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性 下颌中切牙 残根 应力
下载PDF
下颌中切牙器械分离伴根管遗漏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钱鑫 康国鹏 +2 位作者 魏俨培 樊红霞 于静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下前牙双根管发生的概率为41.4%,根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其根管治疗的难度.其中,根管预备过程中的器械分离,因取出困难,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现对1例下颌中切牙器械分离伴根管遗漏病例的诊疗过程做一报告.
关键词 下颌中切牙 器械分离 根管治疗
原文传递
淮北市1403名儿童下颌中切牙萌出年龄调查
7
作者 黄超 薛娣 +1 位作者 任明伟 许希海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调查儿童下颌中切牙平均萌出年龄,为儿童混合牙列阶段的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淮北市市区3家幼儿园和2家小学共1403名儿童,收集下颌中切牙萌出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萌出年龄为(5.97... 目的调查儿童下颌中切牙平均萌出年龄,为儿童混合牙列阶段的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淮北市市区3家幼儿园和2家小学共1403名儿童,收集下颌中切牙萌出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萌出年龄为(5.97±0.3979)岁,女性为(5.78±0.4569)岁,女性平均萌出年龄早于男性(F=2.065,P=0.001)。左下颌中切牙平均萌出年龄为(5.88±0.4459)岁,右下颌中切牙平均萌出年龄为(5.88±0.4260)岁,左右下颌中切牙萌出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3,P=1.073)。结论本调查所得淮北市下颌中切牙萌出年龄较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有所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出时间 下颌中切牙 儿童
下载PDF
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
作者 李宁 徐皑 +1 位作者 刘兴容 蒋雪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通过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用Micro-CT扫描无明显根管弯曲的成人下颌中切牙,将获得的扫描图像输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几何重建,将其导入Geomagic Studio 10软件进行... 目的:通过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用Micro-CT扫描无明显根管弯曲的成人下颌中切牙,将获得的扫描图像输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几何重建,将其导入Geomagic Studio 10软件进行精修和曲面化后保存为IGES格式。最后利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软件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弯曲角度(20°、40°)和弯曲半径(2 mm、5 mm)的下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可有效建立不同根管弯曲度的下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下颌中切牙 根管弯曲度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不同拔牙模式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玺 王翔 +3 位作者 王林 谷妍 吴可 赵春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目的:使用PAR(Peer Assement Rating)指数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采用不同拔牙模式的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病例36例,分成A、B两组,A组18例,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B... 目的:使用PAR(Peer Assement Rating)指数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采用不同拔牙模式的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病例36例,分成A、B两组,A组18例,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B组18例,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一颗前磨牙矫治。测量分析A、B两组治疗前后的PAR指数和头影测量值。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PAR指数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B组治疗后后牙牙合关系(P<0.05)及中线(P<0.01)改善更显著。结论: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采用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一颗前磨牙矫治的咬合关系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深覆盖 下中切牙先天缺失 拔牙模式 PAR指数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MTA用于兔牙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雪 颜志豪 +2 位作者 刘锦 胡玉萍 黎淑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3期171-178,共8页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直接盖髓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即PRF+MTA组(P+M组)、PRF组(P组)、MTA组(M组)、空白对照...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直接盖髓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即PRF+MTA组(P+M组)、PRF组(P组)、MTA组(M组)、空白对照组(BC组),每组8只,对每只实验兔的2颗下颌中切牙进行开髓,分别用上述材料进行直接盖髓术,完成冠方封闭。分别在术后7 d、28 d从每组中随机选择4只实验兔并处死,实验牙进行HE染色,分析评价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钙化桥形成程度及牙髓组织变性程度。结果 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术后7 d和术后28 d,P+M组、M组均较BC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P+M组较P组轻(P<0.05);P+M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桥形成程度:术后7 d和术后28 d,P+M组钙化桥形成程度较P组、M组、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M组较BC组钙化桥形成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观察,钙化桥内部含细胞成分,未出现牙本质小管样结构,周围牙本质样细胞包绕,其结构似骨样牙本质。牙髓组织变性程度:术后7 d,P+M组、M组均较BC组牙髓变性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P+M组较P组、BC组轻(P<0.05);P+M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MTA作为盖髓剂用于直接盖髓术时,牙髓炎症反应程度较轻,牙髓状态较稳定且具有较强的钙化桥形成能力,钙化桥结构似骨样牙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直接盖髓术 盖髓剂 炎症反应 钙化桥 牙髓变性 兔下颌中切牙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下前牙拥挤非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后牙龈黑三角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张柯佳 史学明 +4 位作者 胡丹艳 钱心瑶 刘璐玮 曹丹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究下前牙拥挤的非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后下前牙牙龈黑三角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矫治的1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结束即刻时正面口内照中下颌前牙区黑三角的有... 目的探究下前牙拥挤的非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后下前牙牙龈黑三角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矫治的1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矫治结束即刻时正面口内照中下颌前牙区黑三角的有无,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黑三角组。根据治疗前后的口内照、数字化模型、锥形束CT等临床资料,测量患者下前牙拥挤度、牙齿排列情况、矫治前后牙齿移动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下前牙拥挤的非拔牙患者中,矫治结束后下颌中切牙间黑三角的发生率为23.2%。正常组和黑三角组在年龄、拥挤度、近中切角间前后向和横向距离、切缘间角度、CEJ⁃CEJ距离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近中切角间前后向距离、ICP⁃CEJ距离、CEJ⁃CEJ距离与黑三角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下前牙拥挤非拔牙患者的黑三角发生率较低,但成人正畸患者且下颌中切牙唇舌侧错位严重或龈楔状隙大的患者较易出现黑三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三角 下中切牙 正畸治疗 开放性龈楔状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