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语类解》朝汉对音声母系统及其时音特征研究
1
作者 韩家俊 文鹏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译语类解》是李氏朝鲜后半期由司译院刊行的汉语教科书。每个汉字下方均有训民正音标注其发音,对音分左右两种,左边的对音称为“左音”,右边的对音称为“右音”。对音声母系统反映的汉语音韵系统主要特点有:全浊声母清化;疑、微、影... 《译语类解》是李氏朝鲜后半期由司译院刊行的汉语教科书。每个汉字下方均有训民正音标注其发音,对音分左右两种,左边的对音称为“左音”,右边的对音称为“右音”。对音声母系统反映的汉语音韵系统主要特点有:全浊声母清化;疑、微、影、喻母读零声母;见组、晓组颚化未形成;正齿音开始卷舌化等。其“左音”声母系统较为保守,源于《四声通解》的正音体系;相较之下,“右音”声母体系则显著体现出明代官话语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语类解 朝汉对音 明清官话 声母特征
下载PDF
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三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 被引量:26
2
作者 鲁国尧 《语言科学》 2007年第2期3-22,共20页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掘,学术观点也随之有一些改变,于今二十三年。文章前四节陈述作者多年来上下求索的历程,取以“史”带“论”的方式。作者认为,考据须与义理结合,故第五节对有关明清官话基础方言的多种论点,逐一述评,仿效先哲,故取对话录的体裁。末节则呼吁决破罗网,突破数十年的凝固化的研究范式,提倡“文史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官话 基础方言 文史语言学 利玛窦 金尼阁 瓦罗
下载PDF
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考论——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依据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无未 张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5,95,共14页
汉语官话"质正"是朝鲜朝(1392-1910)施行的汉语官话审定与学习制度。它是汉语官话由中国传入朝鲜的纽带,也是如实记录朝鲜汉语官话教科书和工具书语言历时变化的行为模式。实施它,对朝鲜半岛的汉语官话应用与推广产生了深远... 汉语官话"质正"是朝鲜朝(1392-1910)施行的汉语官话审定与学习制度。它是汉语官话由中国传入朝鲜的纽带,也是如实记录朝鲜汉语官话教科书和工具书语言历时变化的行为模式。实施它,对朝鲜半岛的汉语官话应用与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它,对朝鲜半岛汉语官话推广历史和明清时代汉语官话历史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朝鲜王朝实录》中汉语官话"质正"资料进行归纳,以期为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 明清汉语官话变化 质正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