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 被引量:43
1
作者 裘锡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9-113,142,共6页
本文对 1 979年在甘肃敦煌西北马圈湾出土的一枚汉简作了考释 ,证明汉代已存在关于韩朋夫妇的故事。这不但究明了《搜神记》中关于韩夫妇的记载和清末在敦煌石室发现的《韩朋赋》的渊源所自 ,而且对研究汉代通俗文艺的发达情况具有重... 本文对 1 979年在甘肃敦煌西北马圈湾出土的一枚汉简作了考释 ,证明汉代已存在关于韩朋夫妇的故事。这不但究明了《搜神记》中关于韩夫妇的记载和清末在敦煌石室发现的《韩朋赋》的渊源所自 ,而且对研究汉代通俗文艺的发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韩朋 搜神记 敦煌赋
下载PDF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冀生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5,35,共6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解放和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解放和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社会化”的基础 ,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 ,同时 ,因为人与社会密切相关 ,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本质 文化 个体社会化 以人为本 价值 发展
下载PDF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起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21-123,共3页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是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是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瞄准目标,拓宽渠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配备,优化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创造条件,发挥优势,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创新 学生管理工作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丽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 ,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预见的目...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 ,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预见的目标———人的现代化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全面发展 现代化 社会主义本质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纲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科学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从人的角度对世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反映。科学人本主义反映的是宇宙的普通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其共同的基础是实践。科学人本主义不同于旧人本... 科学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从人的角度对世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反映。科学人本主义反映的是宇宙的普通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其共同的基础是实践。科学人本主义不同于旧人本主义。人是最高的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最高的理想、人类的进步是至高无上的绝对命令是科学人本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科学人本主义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志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6-51,共6页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把以自然为基础的人作为哲学的中心和对象。在自然界中 ,人区别于动物 ,是感性存在 ,具有感性本质和感性欲望 ;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认识 ,为了欲望 ,为了爱 ,理想、意志和爱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在社会领域 ,人不能... 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 ,把以自然为基础的人作为哲学的中心和对象。在自然界中 ,人区别于动物 ,是感性存在 ,具有感性本质和感性欲望 ;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认识 ,为了欲望 ,为了爱 ,理想、意志和爱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在社会领域 ,人不能孤立存在 ,要和他人相联系而生活 ,人的本质只能包含在团体之中 ,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人的本质是社会生活和环境的产物 ,是人们活动的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感性人学 人的存在 人的本质
下载PDF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兼论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曙光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近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一直是人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学术界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的思想,包括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重点研究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的三个命题,对究竟如何界定... 近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一直是人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学术界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的思想,包括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重点研究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的三个命题,对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本文的结论是“历史生成”本质说,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学 人的本质 界定
下载PDF
人如何生存:对人本质的价值追问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许成 龚上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西方近代哲学总体上是在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中,诉求于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又严密遮蔽人最核心的生存问题来论说人的本质的,如此势必导致对人的本质的逻辑推演和构造,"人"最后也就成了一种绝对化、实体化和逻辑化的... 西方近代哲学总体上是在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中,诉求于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又严密遮蔽人最核心的生存问题来论说人的本质的,如此势必导致对人的本质的逻辑推演和构造,"人"最后也就成了一种绝对化、实体化和逻辑化的规定。马克思深入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揭示出对人另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人应当怎样生存?"从而展露了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真正可能性和价值路径。在价值的视域中,人的本质就是不断追寻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生存 人的本性 人的本质 价值追问
下载PDF
论人的实践本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连云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59-65,共7页
历史的起点就是逻辑的起点。人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 ,是在劳动实践中自我创造与发展的 ;物质本体论也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把实践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的实践本体论违反了唯物主义的基... 历史的起点就是逻辑的起点。人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 ,是在劳动实践中自我创造与发展的 ;物质本体论也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把实践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的实践本体论违反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和劳动社会性的日益广泛 ,人的本质也在发展、丰富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物质本体论 社会实践 解放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中人的素质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为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共5页
从素质自身来看,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从素质的关系中来看,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内在本身的力量;从素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的素质大体包括生理、心理、科学知识、劳动技... 从素质自身来看,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从素质的关系中来看,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内在本身的力量;从素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的素质大体包括生理、心理、科学知识、劳动技能、智力、政治法律、思想文化、道德和个性等九个方面的素质内容。从哲学的视域对人的素质问题进行探讨,有其深刻的教育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素质 人的本质 方法论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艳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37,共8页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贯穿于其思想形成过程的始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发展进程,构成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的主线。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可以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对旧哲学的超越及对...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贯穿于其思想形成过程的始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发展进程,构成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的主线。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可以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对旧哲学的超越及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革命性变革,而且可以清楚地阐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基本内涵,从而为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历史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自由理性 抽象的人 现实的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真谛——兼与张奎良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继武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古往今来的人不能给人本质以正确的解答,原因在于其没有理解或掌握事物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实践需要,马克思实际上科学地阐明了人的类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问题。对于前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对动物而言的,对这种本质... 古往今来的人不能给人本质以正确的解答,原因在于其没有理解或掌握事物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实践需要,马克思实际上科学地阐明了人的类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问题。对于前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对动物而言的,对这种本质他特别看重人的劳动方式;对于后者,马克思认为具体人(个人、群体)的本质是相对于具体人而言的,对这种本质他特别看重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其真谛蕴含着马克思基于不同实践需要而对人本质进行的这种双重定位。脱离实践定位事物本质的理论和方法,就容易导致对人、具体人界定不清,使其对人本质的理解与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理解产生差异,也无法回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真谛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答 被引量:2
13
作者 隋秀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11期6-8,共3页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答是建立在批判地考察人类认识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对它的正确理解应是辩证的、全面的,要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这对我们在实践中...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答是建立在批判地考察人类认识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对它的正确理解应是辩证的、全面的,要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这对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 自然 本质 解答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与中国美学精神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鹏林 韩文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2-938,共7页
中国美学从传统文化精神角度来看,是儒道互补的,其在当代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中西文化精神合流上分析,它可以概括为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其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对象化与对象的主体... 中国美学从传统文化精神角度来看,是儒道互补的,其在当代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中西文化精神合流上分析,它可以概括为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其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对象化与对象的主体化;而就存在论和本质论而言,中国美学必须区分人的本质、真的本质和美的本质,以免偏离真正的美学研究。因此,中国美学在融汇中国传统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应该建立美学的纯粹话语系统,回归美学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互补 天人合一 主体的对象化 对象的主体化 人的本质 美的本质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中人的素质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为民 饶涛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50-54,共5页
从事物自身及其关系与发展过程来定义概念,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从素质自身来看,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从素质的关系中来看,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内在本身的力量;从素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历... 从事物自身及其关系与发展过程来定义概念,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从素质自身来看,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从素质的关系中来看,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内在本身的力量;从素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有不同的形态及内容,它会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人的素质大体包括生理、心理、科学知识、劳动技能、智力、政治法律、思想文化、道德和个性等九个方面的素质内容。从哲学的视域对人的素质问题进行探讨,有其深刻的教育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人的素质 教育意蕴 人的本质 方法论
下载PDF
心理文化学视角下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太龙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人工智能以其强大发达的智性功能高调进驻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为人类生活的便捷、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人类的忧虑——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行为体?心理文化学从文化传统对人的模塑作用出发,从心理... 人工智能以其强大发达的智性功能高调进驻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为人类生活的便捷、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人类的忧虑——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发达的行为体?心理文化学从文化传统对人的模塑作用出发,从心理和行为层面对人和人的生存特质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的"人"的存在系统与存在状态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使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并对消除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危机感给出了重要而有益的启发——人工智能无法成为人类,但只有充分发展人际关系,才是人类生存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工智能 心理文化学
下载PDF
“和谐人”的现实意蕴与工作养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本视野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文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0,共4页
和谐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野,即现实的人本视野。当下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停留在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抽象和谐层面。和谐人的核心存在范式是工作和谐人,其本质是共同创造、占有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工作共... 和谐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野,即现实的人本视野。当下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停留在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抽象和谐层面。和谐人的核心存在范式是工作和谐人,其本质是共同创造、占有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工作共同体关系。和谐人的现实意蕴和价值预示了和谐人的养成路径,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个人工作能力特别是工作创造力、优化社会生产关系和个人工作关系特别是公平分配关系统一起来;要把全面人教育与和谐人教育融和起来,确立全面和谐人教育理念;要在总体的和谐与片段的冲突中建构和谐人的生活、工作共同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人 现实意蕴 工作世界 人的本质 养成
下载PDF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18
作者 刘建民 梁庆朝 张文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2-86,共5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层次的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层次的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和本质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核心和本质
下载PDF
“人的本质”与“历史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晓丽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82-86,94,共6页
有人认为,马恩的悲剧观没有普遍性,这是不妥的。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体现的是真、善、美。因此,一切“历史的必然要求”说到底就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作为悲剧的美学特征,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 有人认为,马恩的悲剧观没有普遍性,这是不妥的。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体现的是真、善、美。因此,一切“历史的必然要求”说到底就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作为悲剧的美学特征,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对于一切悲剧文学都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悲剧观 人的本质 历史的必然要求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再认识
20
作者 夏建文 《益阳师专学报》 2001年第5期52-54,共3页
寻找人的确定性本质一直是哲学努力的方向。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但人的本质“是什么”呢 ?马克思只提供了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探寻人的本质的思路和方法论。人的本质只能是“获得的” ,必... 寻找人的确定性本质一直是哲学努力的方向。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但人的本质“是什么”呢 ?马克思只提供了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探寻人的本质的思路和方法论。人的本质只能是“获得的” ,必须从“社会关系”中去寻找 ;人的本质不能“直观” ,只能通过反思的形式去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马克思 现实性 社会关系 人性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