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之辩:《庄子》哲学再诠释(上)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国荣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1,共7页
通过反对“以物易性”即人的物化,《庄子》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的问题,蕴含着对人自身之“在”的关切。在何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以及如何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等问题上,《庄子》展示了其在天人之辩上的另一面。对《庄... 通过反对“以物易性”即人的物化,《庄子》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的问题,蕴含着对人自身之“在”的关切。在何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以及如何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等问题上,《庄子》展示了其在天人之辩上的另一面。对《庄子》而言,人性化的存在,以同于“天”为其实质内涵;与此相应,走向人性化存在的途径,主要便表现为循乎天道而回归自然。这里既有化“人”为“天”(形成第二自然)、走向实践智慧的一面,又内含着对自在及自发形态的肯定。其中交错着确认目的性(对人性化存在的向往)与悬置目的性(疏离名利以及广义的文明化追求)、天道与人道、自然与当然之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庄子》 天人之辩
原文传递
论道家理想人的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玉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道家理想人的模型———"真人",是顺应自然、超凡脱俗、逍遥自在和初具神性之人,他通过损欲损知得以成就,并为后来道教理想人的模型———"仙人"奠定了雏形。
关键词 道家理想人 “真人” 老子 庄子
下载PDF
天人之辩:《庄子》哲学再诠释(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国荣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30,共10页
通过反对“以物易性”即人的物化,《庄子》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的问题,蕴含着对人自身之“在”的关切。在何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以及如何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等问题上,《庄子》展示了其在天人之辩上的另一面。对《庄... 通过反对“以物易性”即人的物化,《庄子》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的问题,蕴含着对人自身之“在”的关切。在何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以及如何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等问题上,《庄子》展示了其在天人之辩上的另一面。对《庄子》而言,人性化的存在,以同于“天”为其实质内涵;与此相应,走向人性化存在的途径,主要便表现为循乎天道而回归自然。这里既有化“人”为“天”(形成第二自然)、走向实践智慧的一面,又内含着对自在及自发形态的肯定。其中交错着确认目的性(对人性化存在的向往)与悬置目的性(疏离名利以及广义的文明化追求)、天道与人道、自然与当然之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天人之辩
原文传递
方东美视野下的老子哲学
4
作者 郭继民 徐初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1-15,共5页
现代大哲方东美对道家哲学的解读可谓独树一帜!这当然同其解读的视野、哲学旨趣有关,亦与其宏阔的哲学背景、独特的诗人气质有关。为了解决道家的绝对价值问题,方东美创造性地提出了超本体论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解决人格的超升、价... 现代大哲方东美对道家哲学的解读可谓独树一帜!这当然同其解读的视野、哲学旨趣有关,亦与其宏阔的哲学背景、独特的诗人气质有关。为了解决道家的绝对价值问题,方东美创造性地提出了超本体论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解决人格的超升、价值的实现等问题。他试图通过对老子哲学的重新诠释,尤其通过对老子哲学中的道体、道用、道象、道征之分析,来渐次达成其所追求的人格超升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老子 超本体论 绝对价值
下载PDF
苦难也是美丽的——评曼子的散文集《苦楝子花儿》
5
作者 杜伟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重庆青年女作家曼子的作品曾获两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其散文集《苦楝子花儿》的艺术风格已逐步成熟,其中的乡土特色、人物塑造、主体成长史的表现和语言艺术的运用各方面都相当成功。
关键词 曼子 《苦楝子花儿》 乡土特色 自我成长史 散文集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蛮子”义项琐谈
6
作者 张莹 张硕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3-125,共3页
"蛮子"是我们的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作为现代汉语的权威词典,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比较单一。文章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得出"蛮子"具有"指旧时北方人称口音跟自己语音不通的南方人"、"指封建... "蛮子"是我们的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作为现代汉语的权威词典,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比较单一。文章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得出"蛮子"具有"指旧时北方人称口音跟自己语音不通的南方人"、"指封建时代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本国人对外国人的讥称"、"指对彪悍、粗野、强悍的"不讲理"的人的称呼,特指男性,有时也指女性"等四个义项,希望对完善词义有一点小小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蛮子 义项 现代汉语词典
下载PDF
“至人无己”与“敖倪万物”——庄子人格理想与行迹叙事新诠 被引量:5
7
作者 贝京 王攸欣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庄子·天下》篇述庄子学行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庄子》他篇叙述庄子行迹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原因多端。庄子在精神、人格上追求道通为一、至人无己、自然无为、虚己顺... 《庄子·天下》篇述庄子学行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庄子》他篇叙述庄子行迹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原因多端。庄子在精神、人格上追求道通为一、至人无己、自然无为、虚己顺人,在践行叙事中却睥睨天下、傲视王侯,具有突出的自我意识和傲然个性。笔者从文献、生存论根源等各个维度对这种不一致性予以新的诠释:一是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理想本身即表明他具有非常突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二是这种理想若要影响社会,必须在践行中具有坚强独特个性;三是文献所述庄子思想与行迹均各自有自己的历程,需细致辨析才能适当把握。这提示读者必须整体、辩证、多维、过程、超越地解读《庄子》文本,才能准确地领悟庄子人格理想及其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人无己 敖倪万物 庄子
原文传递
天人相分:先秦道家的天人观——兼论其对现代文明的启示
8
作者 郭高军 林相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经典命题。先秦道家认为天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天人相分。《老子》认为天道无为且没有情感,而人道则力图有为并且追求仁义,故天人之间是相分别的。庄子一面继承《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另一面又指出以...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经典命题。先秦道家认为天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天人相分。《老子》认为天道无为且没有情感,而人道则力图有为并且追求仁义,故天人之间是相分别的。庄子一面继承《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另一面又指出以礼乐教化为代表的人类文明不仅与天道是相悖、而且还会残害事物的天赋本性,故庄子主张存天而灭人。老庄天人相分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对于现代文明而言只能吸收其积极的内核。这就是当今人类社会要充分重视天地自然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乃至一体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分 《老子》 庄子 天人一体
下载PDF
革命小说的再发现与再书写——论《风雨桐江》的电影改编
9
作者 张丝涵 杨新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1988年末上映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欢乐英雄》及其续集《阴阳界》,由第五代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改编自司马文森1964年出版的革命小说《风雨桐江》。在这一改编中,电影继承并发展了小说的传奇色彩和越轨笔触,改写并发扬小说中关于人性的... 1988年末上映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欢乐英雄》及其续集《阴阳界》,由第五代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改编自司马文森1964年出版的革命小说《风雨桐江》。在这一改编中,电影继承并发展了小说的传奇色彩和越轨笔触,改写并发扬小说中关于人性的探讨、多方势力斗争的描述以及闽南地方文化的书写,从而以一种有别于传统革命叙事的视角进入并重构《风雨桐江》所叙述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闽南地区的革命历史,是一次从文化层面重述与演绎历史的新尝试。从这一改编中可以窥见,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对过往意识形态话语的反思和对“如何理解与书写历史文化”这一议题的深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桐江》 《欢乐英雄》 《阴阳界》 吴子牛 司马小加
下载PDF
《何满子》相关问题考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之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9-15,161,共7页
二十五首敦煌曲谱的配辞问题是敦煌文艺研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通过对《乐府杂录》佚文所载教坊妓胡二姊于李灵曜宴会歌《何满子》一事的考辨,可以阐明:一是玄宗宫廷已拥有大批高度规范化的演奏曲目,虽《教坊记》所载曲目与中唐以... 二十五首敦煌曲谱的配辞问题是敦煌文艺研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通过对《乐府杂录》佚文所载教坊妓胡二姊于李灵曜宴会歌《何满子》一事的考辨,可以阐明:一是玄宗宫廷已拥有大批高度规范化的演奏曲目,虽《教坊记》所载曲目与中唐以后公私宴集、歌舞娱乐中所用的曲目重合颇多,但这些宫廷音乐的曲调规范并不直接等同于文人依调填辞的曲调规范;二是这种曲调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是同名异调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同调异体辞产生的原因之一;三是发现此类隐藏的同名异调现象,有助于推进敦煌曲谱的解读与配辞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曲谱 教坊记 乐府杂录 何满子
下载PDF
“一”以贯之,“人”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校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福泉 《东疆学刊》 2003年第2期33-40,共8页
在对文本进行校释的基础上 ,重新解读《老子》二十五章。关于章旨 ,这里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本章所论述的道的本质性状以及如何体道的问题 ,可归结为哲学意义上的“一”来理解。本文主要从“一”与“道”、“大”等的语源关系加以... 在对文本进行校释的基础上 ,重新解读《老子》二十五章。关于章旨 ,这里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本章所论述的道的本质性状以及如何体道的问题 ,可归结为哲学意义上的“一”来理解。本文主要从“一”与“道”、“大”等的语源关系加以探讨 ;一是“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句法特征 ,即主词和宾词围绕同一中心语而递相推转。这种句式在表达其内容时 ,更强调开头的主词和末尾的宾词之间的语义联系。所谓“人法自然”或“王居其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校读 一以贯之 人法自然
下载PDF
生为迂执人 死做冤魂鬼——冯渊和石呆子的悲剧人生
12
作者 王荣桂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冯渊和石呆子是《红楼梦》中的两个悲剧人物。冯渊为买妾被“呆霸王”薛蟠的豪奴暴打致死,以葫芦僧乱判糊涂案了结了他可怜的一生。石呆子为守护古扇被贾雨村以拖欠官银为由讹抄贱卖与荣国府贾赦,使其精神上受到致命打击,物质上遭受惨... 冯渊和石呆子是《红楼梦》中的两个悲剧人物。冯渊为买妾被“呆霸王”薛蟠的豪奴暴打致死,以葫芦僧乱判糊涂案了结了他可怜的一生。石呆子为守护古扇被贾雨村以拖欠官银为由讹抄贱卖与荣国府贾赦,使其精神上受到致命打击,物质上遭受惨重损失,终致自杀身亡。二人的生性都过于迂执,结果都成了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他俩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同时,这两个人物与事件具有对称性,在文学创作上被称为“特犯不犯”。所有这些,均值得后人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渊 薄命郎 石呆子 迂执 吏治腐败 悲剧人生
下载PDF
《虬髯客传》的叙事情节对《鬼谷子》游说艺术的运用
13
作者 郝若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5-49,共5页
相传为杜光庭所作的《虬髯客传》,其中的剧情对话、人物行为,对游说艺术的运用比比皆是。而产生在小说之前的《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经典思想的精要,《虬髯客传》与《鬼谷子》均有政治目的表现,将《虬髯客传》的叙事情节与《鬼谷子》进... 相传为杜光庭所作的《虬髯客传》,其中的剧情对话、人物行为,对游说艺术的运用比比皆是。而产生在小说之前的《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经典思想的精要,《虬髯客传》与《鬼谷子》均有政治目的表现,将《虬髯客传》的叙事情节与《鬼谷子》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篇唐传奇小说的叙事情节有多处对《鬼谷子》的游说艺术进行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虬髯客传》 《鬼谷子》 叙事情节 游说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