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帕司他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丽娜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478-2481,共4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依帕司他组,生物电刺激组(TENS组)和联合治...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依帕司他组,生物电刺激组(TEN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进行4周治疗,依帕司他组以50毫克/次,3次/天剂量口服依帕司他,生物电刺激组以8分钟/次,2次/天频率进行经皮电神经刺激,联合组采取两者结合治疗,用法用量与上述相同,随访1周。观察并比较各组疗效,检测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水平、震动感觉阈值和神经电生理情况。结果依帕司他组有效率73.3%,TENS组有效率70.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6.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7,P=0.019)。治疗前三组血清SOD、丙二醛、8⁃OHdG水平、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VPT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SOD水平、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丙二醛、8⁃OHdG水平及VPT数值明显降低(均P<0.05),且以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167)。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经皮神经电刺激 依帕司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
下载PDF
多西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及对hs-CRP、TGF-β1、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雅 王晓艳 顾腾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多西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hs-CRP、TGF-β1、MDA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比较两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s-CRP、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23、7.16、-23.97,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下腹疼痛、白带异常、坠胀及肿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57、6.57、5.89、5.74、6.13,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用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hs-CRP、TGF-β1、MD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注射用头孢他啶 慢性盆腔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