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光磊 沈惠良 +1 位作者 胡海量 宋红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4.0mm钛质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18例合并后踝骨折患者,包括旋后外旋Ⅳ度14例,旋前外旋Ⅳ度4例。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大小在侧位X线片上均超...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4.0mm钛质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18例合并后踝骨折患者,包括旋后外旋Ⅳ度14例,旋前外旋Ⅳ度4例。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大小在侧位X线片上均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的1/4,且移位程度大于2mm。术前常规进行踝关节螺旋CT检查,了解后踝骨折块大小、移位情况以及横断面主骨折线与踝关节水平线所成的角度。术中首先复位并固定外踝和内踝,根据术前CT情况选择术中导针的位置与方向,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6、5个月(6~35个月)随访,后踝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优11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后踝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势;术前根据CT制定详细的术中计划,确保导针的位置及方向正确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后踝骨折块大小及固定与否对于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为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后踝踝关节骨折块大小及是否进行固定对患者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1月手术治疗9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9例,女性37例;年龄16-74岁,平均(47.3±18.7)岁。按照骨折块是否... 目的探讨累及后踝踝关节骨折块大小及是否进行固定对患者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1月手术治疗9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9例,女性37例;年龄16-74岁,平均(47.3±18.7)岁。按照骨折块是否≥25%胫骨远端关节面进行分组,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Hawkins评分及踝关节疼痛评分(VAS)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当骨折块≥25%时,固定组的AOFAS评分、Hawkins评分均显著高于未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则显著低于未固定组(P〈0.05);当骨折块〈25%时,固定组的AOFAS评分、Hawkins评分均高于未固定组,VAS评分低于未固定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骨折块〈25%时,固定组和未固定组的AOFAS评分、Hawkins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骨折块≥25%时的固定组和非固定组,VAS评分则分别低于骨折块≥25%时的固定组和非固定组,且差异均显著(P〈0.05)。骨折块≥25%时与骨折块〈25%时固定组和非固定组间的关节面、关节退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折块≥25%的后踝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较非固定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于骨折块〈25%的后踝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与非固定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骨折块 固定 预后
下载PDF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踊跃 韩公斌 +3 位作者 张虎 刁进真 王先聪 徐永清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改良后内侧入路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姚鹏飞 李强 +5 位作者 董斌 崔海勇 徐高伟 张乐 彭成 王昊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9~52岁,平均37.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6例,旋前外旋...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9~52岁,平均37.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6例,旋前外旋型3例,旋前外展型2例;其中3例为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Ⅰ型,1例GustiloⅡ型)。均使用标准外踝切口固定外踝,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固定内、后踝。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均进行不少于6个月门诊随访,记录末次患者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且均获得10~15个月(平均12个月)门诊随访,术后出现4例切口浅表感染,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优12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改良后内侧入路在处理内、后踝具有潜在优势,可作为处理三踝骨折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内侧入路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避免漏诊踝部骨折中胫骨局限压缩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强 肖鹏 +4 位作者 赵仁欢 巫宗德 张宇 刘亮 魏国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影像学手段避免在踝关节骨折中漏诊胫骨远端局限性压缩。[方法]对本院足踝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诊治的149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及归纳分析,数据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不同影像数据与发现...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影像学手段避免在踝关节骨折中漏诊胫骨远端局限性压缩。[方法]对本院足踝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诊治的149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及归纳分析,数据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不同影像数据与发现胫骨远端局限性压缩的病例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49例踝关节骨折中共出现15例(10.1%)胫骨远端局限性压缩,其中胫骨内侧穹窿压缩3例,胫骨外侧穹窿压缩2例,后踝压缩10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三维CT比X线片对胫骨远端局限压缩的发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平扫中双线征与胫骨远端局限压缩的相关性,P〈0.01,胫骨远端局限压缩与否与X线片中胫骨或腓骨骨折移位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P〈0.01,且胫骨骨折严重移位部分或腓骨严重移位骨折成角的反方向与胫骨远端出现局限压缩部位间的相关性,P〈0.01。[结论]三维重建CT有助于避免漏诊胫骨远端局限压缩,CT平扫中的“双线征”也有显著的提示作用;在伤后原始的X线片中胫骨或腓骨的骨折移位程度与胫骨远端局限压缩的出现紧密相关;而胫骨非撕脱、严重移位骨折的发生部位或腓骨骨折主要成角的反方向提示胫骨远端局限压缩的部位;MRI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压缩 影像学 漏诊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贵春 郑吉波 +1 位作者 李秉胜 桑成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总结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52例,采用钢板固定腓骨,螺丝钉固定内踝,下胫腓仍不稳定者应用单个皮质骨螺丝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依据Ol... 目的总结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52例,采用钢板固定腓骨,螺丝钉固定内踝,下胫腓仍不稳定者应用单个皮质骨螺丝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依据Olerud评分方法,优36例.良13例,可3例。结论手术复位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必要选择.正确的复位顺序、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复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分离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Arthroscopic Assessment of Intra-Articula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nstable Malleolar Fracture
7
作者 Noor Mahazrinna Hayadin Yi Hui Foo +2 位作者 Vijay Babu Subramaniam Mohd Izani Ibrahim Mohd Asni Alias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0年第8期179-192,共14页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Purpose to study prevalence of the intraarticular chondral lesion in the malleolar fracture by using ankle arthroscop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eve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Purpose to study prevalence of the intraarticular chondral lesion in the malleolar fracture by using ankle arthroscop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eve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injury. <strong>Methods:</strong>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3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nkle fracture and undergon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rthroscopic assessment performed stimultaneously.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patterns of injury and intraarticular chondral injury were documented. <strong>Results:</strong> Mean age was 38 years (SD = 14.1, range 18 - 68 years). Eighteen were female and 14 were male. Fifteen involved syndesmostic distruption, 22 had Danis-Weber B injury and 16 had supination external rotation (SER). Ten (31.2%) had positive intraoperative cartilage injur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uge-Hansen classifications with positive findings with 6 had SER, 2 had pronation adduction and 2 had pronation external rotation.<strong> Conclusion: </strong>The prevalence of chondral injury in ankle fracture was quite high and may leads to poor outcome. Arthroscopy procedure allow surgeon to assess intraarticular surface and reduction of the ankle fracture which prompt further intervention that may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fracture malleolar fracture Ankle Arthroscopy Arthroscopy Assessment Chondral Injury Articular Injury Cartilage Injury Intraarticular Injury
下载PDF
Importanc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s:Added information to preoperative X-ray studies
8
作者 NoéDe Marchi Neto Pietro Felice Tomazini Nesello +3 位作者 Jordanna Maria Bergamasco Marco Tulio Costa Ralph Walter Christian Nilson Roberto Severino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3年第12期868-877,共10页
BACKGROUND Ankle fractures are common lesions of the lower limbs.Approximately 40%of ankle fractures affect the posterior malleolus(PM).Historically,PM osteosynthesis was recommended when PM size in X-ray images was g... BACKGROUND Ankle fractures are common lesions of the lower limbs.Approximately 40%of ankle fractures affect the posterior malleolus(PM).Historically,PM osteosynthesis was recommended when PM size in X-ray images was greater than 25%of the joint.Currently,computed tomography(CT)has been gaining traction in th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ankle fractures.AIM To elucidate the similarity in dimensions and to correlate PM size in X-ray images with the articular surface of the affected tibial plafond in the axial view on CT(AXCT)of a PM fracture.METHODS Eighty-one patients(mean age:39.4±13.5 years)were evaluated(54.3%were male).Two independent examiners measured PM size in profile X-ray images(PMXR)and sagittal CT(SAGCT)slices.The correlation of the measurements between the examiner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M fragment sizes between the two images were compared.Next,the PM size in PMXR was compar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tibial plafond involved in the fracture in AXCT according to the Haraguchi classification.RESULTS The correlation rates between the examiners were 0.93 and 0.94 for PMXR and SAGCT,respectively(P<0.001).Fragments were 2.12%larger in SAGCT than in PMXR(P=0.018).In PMXR,there were 56 cases<25%and 25 cases≥25%.When PMXR was<25%,AXCT corresponded to 10.13%of the tibial plafond.When PMXR was≥25%,AXCT was 24.52%(P<0.001).According to the Haraguchi classification,fracture types I and II had similar PMXR measurements that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type III.When analyzing AXCT,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hree types,with II>I>III(P<0.001).CONCLUSION PM fractures show different sizes using X-ray or CT images.CT showed a larger PM in the sagittal plane and allowed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real dimensions of the tibial plafond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kle fracture Posterior malleolar fracture 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 Trimalleolar facture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旭凯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786-1788,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0年8月手术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9例,骨折复位后,外踝骨折采用钢板坚强内固定,内踝及后踝采用松质骨钉固定。骨折固定后,下胫腓... 目的探讨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10年8月手术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9例,骨折复位后,外踝骨折采用钢板坚强内固定,内踝及后踝采用松质骨钉固定。骨折固定后,下胫腓联合用1~2枚皮质骨螺丝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早期行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12周、负重行走前取出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丝钉。结果 39例患者获得平均38(5~58)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无痛(0分)32例,轻度疼痛(1~3分)6例,中度疼痛(4~6分)l例。根据AOFAS评分评价术后功能:优30例,良9例,优良率100%。39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结论精确的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提高关节骨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行斜T型钢板固定术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加海 陈连锁 +1 位作者 刘西斌 辛海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对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均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者实施3~15个月随... 目的:观察对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均实施斜T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者实施3~15个月随访,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5.59%。结论:斜T型钢板固定术治疗累及内踝后丘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内踝后丘 后踝 踝关节骨折 斜T型钢板固定术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局限性压缩部位与Lange-Hansen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强 肖鹏 +4 位作者 赵仁欢 巫宗德 张宇 刘亮 魏国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8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出现局限性压缩的部位与Lange-Hansen分型的相关性,并总结该类型损伤的诊疗特点。方法对本院自2013-01—2014-01诊治的149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压缩部...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出现局限性压缩的部位与Lange-Hansen分型的相关性,并总结该类型损伤的诊疗特点。方法对本院自2013-01—2014-01诊治的149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对压缩部位进行二项式检验,与Lange-Hansen分型交叉分析并进行χ2检验。结果 149例踝关节骨折中出现15例(10.1%)胫骨远端局限性压缩,胫骨内侧穹窿压缩3例,胫骨外侧穹窿压缩2例,后踝压缩10例。10例旋后-内收型骨折中出现胫骨内侧穹窿压缩3例,2例旋前-外展型骨折中出现胫骨外侧穹窿压缩1例,50例旋前-外旋型骨折中出现胫骨外侧穹窿压缩1例、后踝压缩4例,87例旋后-外旋型骨折中出现后踝压缩6例。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压缩部位与其踝关节骨折Lange-Hansen分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Sig<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出现局限性压缩的部位与其Lange-Hansen分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且其治疗有一定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骨质压缩 Lange-Hansen分型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及原因分析
12
作者 魏小华 陈文锋 朱阳星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及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因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应用X线片评估术后异位...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及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因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8例,应用X线片评估术后异位骨化形成情况,并应用CT评估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对性别、年龄、骨折AO-Denis-Weber分型、有无下胫腓前后軔带撕脱性骨块、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11例发生下胫腓联合处异位骨化,发生率2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下胫腓联合异位骨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结论:下胫腓联合损伤后,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加上螺钉刚性固定是下胫腓联合异位骨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下胫腓联合螺钉 异位骨化
原文传递
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宏谋 张言 +4 位作者 胡东 梁晓军 李毅 鹿军 王军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中采用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内踝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中采用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内踝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踝骨折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其中支撑钢板固定组30例、螺钉固定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负重及行走时疼痛情况。复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记录手术失败例数。结果术后两组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支撑钢板固定组随访时间46~91个月,平均64.5个月;螺钉固定组为44~86个月,平均59.5个月。支撑钢板固定组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螺钉固定组显著缩短(t=2.05,P=0.04)。X线片复查示,除螺钉固定组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不愈合外,两组其余患者骨折均获解剖复位并达骨性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30)。两组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手术失败率以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其优良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中的内踝骨折由于骨折线与胫骨轴线夹角较小,单纯螺钉固定强度不足;而支撑钢板固定可以提供较大力学强度,患者可早期负重锻炼,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内收型 内踝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在斜型内踝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军 陈晓 +4 位作者 曹烈虎 翁蔚宗 周启荣 纪方 苏佳灿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4期552-55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在斜型内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共收治内踝骨折患者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0~67岁,平均(42.6&#... 目的通过分析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在斜型内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共收治内踝骨折患者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0~67岁,平均(42.6±6.3)岁。致伤原因:扭伤23例,运动伤16例,交通伤5例。合并伤:双踝骨折7例,三踝骨折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 h^3 d;按照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A组18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B组26例,采用无头空心螺钉固定;通过门诊随访及X线片评定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结果 44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3.9±0.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4±0.9)周,无伤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组评分平均为(92.8±5.6)分,B组评分平均为(93.0±4.7)分,较术前2组功能均显著提高,但2组间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斜型内踝骨折,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断端加压及较好的临床结果,但无头空心螺钉具有费用低、可经皮复位骨折、软组织剥离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骨折 无头加压螺钉 踝关节骨折 康复
原文传递
不同大小后踝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唐自银 王伟亮 +4 位作者 唐厚学 张涛 胡泊 刘成毫 杨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大小后踝骨折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复位程度及AOFAS评分,探讨后踝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53例后踝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分析后踝骨折块<25%(A组)和≥25%(B组)胫骨远端关节面患者解剖复位率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 目的对比不同大小后踝骨折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复位程度及AOFAS评分,探讨后踝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53例后踝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分析后踝骨折块<25%(A组)和≥25%(B组)胫骨远端关节面患者解剖复位率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结果 53例均获随访18-29个月,平均23.19个月。A、B组胫骨远端关节面解剖复位率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解剖复位组及非解剖复位组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或移位大于2 mm时应尽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当外踝已经完全复位、距骨脱位完全矫正,即使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也应该复位并固定后踝,且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解剖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胫骨下段螺旋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正廉 王士波 +4 位作者 高迪 郑杰 赵廷虎 高彦军 张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螺旋型骨折伴后踝骨折的漏诊原因、损伤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手术治疗81例胫骨下段螺旋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X线检查发现后踝骨折38例,其余通过CT检查发现。后踝骨折用?4.5 mm空心钉固定,以防胫骨骨折髓内钉固...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螺旋型骨折伴后踝骨折的漏诊原因、损伤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手术治疗81例胫骨下段螺旋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X线检查发现后踝骨折38例,其余通过CT检查发现。后踝骨折用?4.5 mm空心钉固定,以防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过程中再移位,胫骨在足外旋位牵引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下段腓骨骨折采用钢板或克氏针固定,上段腓骨骨折未固定。结果8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1个月。68例后踝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3例因骨折块小和移位不明显未予固定。79例骨折均骨性愈合,2例因断端间隙过大发生骨不连,经植骨后愈合。1例因后踝骨折移位发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伤口无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最终功能评定采用Joher-Wruhs标准:优67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胫骨下段螺旋型骨折常合并隐匿的后踝骨折,单纯X线检查易漏诊,CT检查可明确诊断。损伤机制为旋后(足)-内旋(胫骨)引起。后踝骨折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10%者可行经皮?4.5 mm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下段腓骨骨折采用钢板或克氏针固定,上段腓骨骨折可不固定;胫骨骨折在足外旋牵引复位下行髓内钉固定可获得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螺旋型骨折 后踝骨折 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后踝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国跃 江汉 +3 位作者 刘智 陈志清 侯晓斌 张洪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临床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后踝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83例。根据踝关节三维CT进行Haraguchi分型,其中HaraguchiⅠ型54例、HaraguchiⅡ型16例、Haragu...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临床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后踝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83例。根据踝关节三维CT进行Haraguchi分型,其中HaraguchiⅠ型54例、HaraguchiⅡ型16例、HaraguchiⅢ型13例。根据不同骨折分型选择相应手术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HaraguchiⅠ型、HaraguchiⅢ型采用后外侧入路;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根据是否合并内踝骨折分别采用后内侧入路和跟腱旁后内侧入路。术后2周、4周、12周、6个月、12个月拍摄踝关节正侧位像。通过X线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发症及相应转归。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和SF-36分别评价术后踝关节功能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83位患者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5.4±6.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8.6±4.2)周。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71~100分,平均(88.4±8.4)分;获优67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为97.59%。SF-36生理评分31.6~69.2分,平均(48.4±4.8)分,SF-36心理评分28.6~64.5分,平均(45.8±3.5)分。术后踝关节慢性疼痛1例,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经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踝关节疼痛可缓解。术后发生浅表软组织感染1例,经伤口换药后延迟愈合。所有病例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根据后踝骨折Haraguchi分型及骨折解剖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后外、后内、跟腱旁后内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后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的形态分析和损伤机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光明 阮志勇 +2 位作者 弋芦龙 尹红灵 潘福根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探讨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的形态特点和损伤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骨科后踝骨折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共22例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图形特点并测量轴位图像上骨折部分所占比例;矢状位图像骨折块的最大... 目的探讨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的形态特点和损伤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骨科后踝骨折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共22例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图形特点并测量轴位图像上骨折部分所占比例;矢状位图像骨折块的最大高度;矢状位图像骨折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并利用1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足踝CT扫描数据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不同强度的垂直暴力或旋转暴力,探索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结果当踝关节跖屈30°时,施加1.5倍体重垂直暴力时,后踝的最大应力区集中在胫骨远端后内侧区域,最大应力为78.68 mPa;施加2.5倍体重垂直暴力,最大应力为151.42 mPa。当踝关节跖屈增加到40。时,再施加1.5倍体重垂直暴力时,应力集中点向外移动,集中在在胫骨远端后侧,最大应力为111.78 mPa;施加2.5倍体重垂直暴力时,最大应力为165.63 mPa。当对踝关节施加旋转暴力时,应力主要集中在外踝和胫骨远端后外侧区域。结论Pilon变异的后踝骨折有独特的损伤机制,与踝关节所处的位置有主要关系,是踝关节跖屈30。左右时由垂直暴力合并旋转暴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Pilon变异 损伤机制 三维有限元
原文传递
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强 刘煊文 +6 位作者 侯伟光 丁小川 张强 李宁远 强喆 刘德敏 陈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我院90例行手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42例)和B组(48例),A组利用前内侧入路治疗,B组选用后外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前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我院90例行手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42例)和B组(48例),A组利用前内侧入路治疗,B组选用后外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AOFAS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采用前内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可降低术中出血,加快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前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疗效
下载PDF
固定后踝骨折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叶学年 朱文雄 江铭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固定后踝骨折后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对28例后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术中透视下作拉钩试验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以决定是否需要应用下胫腓螺钉... 目的探讨固定后踝骨折后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对28例后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术中透视下作拉钩试验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以决定是否需要应用下胫腓螺钉。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25~64岁,平均44.1岁;左侧骨折12例,右侧骨折16例。交通伤9例,跌倒扭伤19例。28例患者全部为新鲜闭合骨折。按照Lauge-Ha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20例,旋前外旋型Ⅳ度5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的骨折,其中25例存在内踝骨折,5例为踝关节骨折脱位。结果27例患者因后踝骨折得到稳定固定后不需要再应用下胫腓螺钉,1例即使固定后踝骨折下胫腓仍不稳定,需加用下胫腓螺钉。术后随防7~26个月,平均16.3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其中优(90~100分)23例,良(80—89分)3例,可(〈80分)2例,平均93分,优良率为92.9%。结论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固定后踝骨折能增强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及减少应用下胫腓螺钉的概率,临床中应重视后踝骨折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损伤 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