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里曼丹岛和马来半岛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颜佳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共7页
印支运动以后,在现今的南海及其周围存在过2 个古海洋,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消失于南海北部陆缘区、北巴拉望—礼乐滩—南沙地块以北的古海洋为“中特提斯”,而早第三纪期间消失于南沙地块以南沙捞越一带的古海洋为“古南海”。它们... 印支运动以后,在现今的南海及其周围存在过2 个古海洋,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消失于南海北部陆缘区、北巴拉望—礼乐滩—南沙地块以北的古海洋为“中特提斯”,而早第三纪期间消失于南沙地块以南沙捞越一带的古海洋为“古南海”。它们的结束时间和消失的古地理位置完全不同。对它们的正确识别和区分,对目前进行的南海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极为重要。对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中生代岩相古地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果支持如下结论:中特提斯洋的延伸是从苏门答腊的Woyla缝合线,过婆罗洲的Meratus缝合线,然后绕西南婆罗洲地块至加里曼丹岛的西北(Lupar带或者Boyan带),进入南海西南角(南沙—礼乐滩—北巴拉望地块等以北),再接南海北部陆缘区内的中特提斯缝合线。该区中生代海相地层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演化的控制,整体趋势是向南退缩。印支运动以前、早—中三叠世的海侵广泛分布于古特提斯带及以南地区,涉及华南、中南地块、马来半岛及以南地区;印支运动基本结束了古特提斯带的海侵,因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海侵主要限于中特提斯海域及以南地区,如与中特提斯洋相邻的陆域,包括华南的湘赣粤海湾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海侵、中南半岛东南部早侏罗世的海侵以及新加坡早侏罗世的海相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中特提斯 中生代 加里曼丹岛 马来半岛
下载PDF
马来半岛彭亨河和吉兰丹河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示踪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凯凯 刘升发 +7 位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吴斌 李景瑞 张辉 方习生 CheAbd.Rahim Bin Mohamed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91,共15页
通过对马来半岛东部彭亨河28个站位和吉兰丹河2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进行稀土元素(REE)测试,对比分析了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了稀土元素组成的控制因素和物源示踪意义。结果表明,彭亨河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介于24.88~304.29μ... 通过对马来半岛东部彭亨河28个站位和吉兰丹河2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进行稀土元素(REE)测试,对比分析了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了稀土元素组成的控制因素和物源示踪意义。结果表明,彭亨河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介于24.88~304.29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165.22μg/g,吉兰丹河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介于126.02~281.40μg/g之间,平均值为181.15μg/g。彭亨河大部分沉积物上陆壳(UCC)标准化模式为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吉兰丹河沉积物轻重稀土无明显分异。沉积物源岩和矿物组成对两条河流的REE组成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化学风化对彭亨河REE组成的影响大于吉兰丹河,而彭亨河沉积物粒度组成显著差异也导致了其REE含量变化范围更大。δEuUCC-(Gd/Yb)UCC关系图中彭亨河和吉兰丹河沉积物分区明显,表明其可作为定性判别两条河流来源的有效指标,并可用于海区沉积物来源的示踪和定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稀土元素 控制因素 物源示踪 彭亨河 吉兰丹河 马来半岛
下载PDF
A Review of the Bentong-Raub Suture vis-à-vis New Insight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Malay Peninsula,South East Asia
3
作者 Aftab Alam KHAN Mustaffa Kamal SHUIB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865-1886,共22页
Genesis of the so-called Bentong-Raub Suture of Malay Peninsula does not fit to the model of subduction-related collision.It has evolved from transpression tectonics resulting closure and exhumation of the inland basi... Genesis of the so-called Bentong-Raub Suture of Malay Peninsula does not fit to the model of subduction-related collision.It has evolved from transpression tectonics resulting closure and exhumation of the inland basin which underwent extensive back-arc extension during Triassic.Crust having similar thickness(average-35 km) below entire Malay Peninsula nagate collision of two separate continental blocks rather supports single continental block that collided with South China continental block during Permo-Triassic.Westward subduction of intervening sea(Proto South China Sea) below Malay Peninsula resulted in widespread I- and S-Type granitization and volcanism in the back-arc basins during Triassic.Extensive occurrence of Permo-Triassic Pahang volcanics of predominantly rhyolitic tuff suggest its derivation from back-arc extension.Back-arc extension,basin development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central belt of the peninsula continued until Cretaceous.A-Type granite of metaluminous to peraluminous character indicates their emplacement in an intraplate tectonic setting.Malay Peninsula suffered an anticlockwise rotation due to the rifting of Luconia-Dangerous Grounds from the east Asia in the Late Cretaceous-Early Tertiary.Extensive ductile and brittle deformation including crustal segmentation,pull-apart fracturing and faulting occurred during the closure and exhumation of the basins developed in the peninsula during Late Cretaceous-Early Tertiary.Crustal shortening in the central belt of the peninsula has been accomodated through strike-slip displacement,shearing and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ong-Raub fault intra-plate tectonics Triassic back-arc extension Cretaceoustranspression malay peninsula
下载PDF
南海南部Crocker扇物源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宇驰 赵志刚 +4 位作者 邵磊 朱伟林 乔培军 唐武 李莉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7-1438,1473,共13页
新生代南海南部发育多个大型沉积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Crocker扇是南海南部盆地中规模最大的沉积扇体,对其物质组成、物源演变和沉积充填过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扇体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基于野外露... 新生代南海南部发育多个大型沉积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Crocker扇是南海南部盆地中规模最大的沉积扇体,对其物质组成、物源演变和沉积充填过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扇体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基于野外露头观察、重矿物组合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综合示踪技术,对婆罗洲地区Crocker扇的沉积物组成及其潜在物源区开展了系统的“源-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晚始新世Crocker扇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Rajang群之上,底部为少量底砾岩,其为岩浆岛弧近源剥蚀、搬运和沉积的产物,物源区为古南海向南俯冲形成的局部隆起。晚始新世—早中新世,Crocker扇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表现宽广多峰的特征,可识别出明显的印支期主峰和燕山期、海西期—加里东期、晋宁期、古元古代等多个年龄次峰及少量太古代年龄低峰,扇主体沉积物源主要来自马来半岛地区。婆罗洲地区西侧的曾母盆地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浅海三角洲相沉积,婆罗洲地区东侧的文莱—沙巴盆地发育深水浊积扇,砂体规模大,沉积物粒度适中,具备形成优质储集体的物质基础,是南海南部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Crocker扇 物源演化 马来半岛 锆石U-Pb年龄谱系
原文传递
信仰为界——19世纪妈祖崇拜与马来半岛南洋华人群体认同变迁
5
作者 焦洋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2期151-169,176,共20页
妈祖文化发展至当代,以其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妈祖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华人的移民浪潮以及现代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19世纪成为南洋地区妈祖崇拜群体从业缘、方言、地缘群体发展成为具... 妈祖文化发展至当代,以其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妈祖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华人的移民浪潮以及现代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19世纪成为南洋地区妈祖崇拜群体从业缘、方言、地缘群体发展成为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族属群体的转折时段。本文通过19世纪早期赴南洋地区传教的伦敦传道会传教士的回忆录与其在当地创办的期刊、19世纪中后期南洋地区华文碑刻遗存以及19世纪末南洋华文报刊等不同资料,分析讨论19世纪马来半岛的南洋华人社会中妈祖崇拜群体边界的动态变化,发现在此过程中,妈祖崇拜所发生的变化与南洋华人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并且同南洋华人群体中逐渐形成的国家、民族意识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崇拜 马来半岛 南洋华人 群体认同 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海外华侨文献搜集与当地历史脉络关系探讨——以马来半岛近代广东华侨文献整理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黎俊忻 《海洋史研究》 2020年第2期441-460,共20页
近年随着政府重视与学术投入增加,学术界对海外华侨文献的调研越加深入。许多学者能持续地到东南亚、南美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大规模地搜集华人社团内部资料、当地各级档案馆资料等等,相比过去的研究有长足推进。这些工作,一开始往往是从... 近年随着政府重视与学术投入增加,学术界对海外华侨文献的调研越加深入。许多学者能持续地到东南亚、南美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大规模地搜集华人社团内部资料、当地各级档案馆资料等等,相比过去的研究有长足推进。这些工作,一开始往往是从资料储藏地着手,顺藤摸瓜,逐步扩大。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单纯的统计或堆砌无法满足深度的整理利用需求,我们需要反过来思考,所得到的资料当初如何形成,又如何结构性反映当地历史的转变,能回答研究者什么问题。如何使资料搜集与整理贴合当地历史脉络,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搜集 华人社团 海外华侨 文献整理 内部资料 马来半岛 顺藤摸瓜 整理利用
下载PDF
六堡茶在茶船古道末端的运输与转移——以六堡茶在马来半岛“船运时代”的运输为考察对象
7
作者 彭庆中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4-47,共4页
六堡茶经海运到达马来半岛各地的港口后,经卸货分装再通过各种方式运输到华工社区。由于水网密集、安全系数高、木材资源丰富等原因,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尚未崛起的时代,马来半岛内陆经历了一个"船运时代",水运是当时输送六堡茶... 六堡茶经海运到达马来半岛各地的港口后,经卸货分装再通过各种方式运输到华工社区。由于水网密集、安全系数高、木材资源丰富等原因,在铁路和公路运输尚未崛起的时代,马来半岛内陆经历了一个"船运时代",水运是当时输送六堡茶的主要方式。六堡茶通过小平底船,穿行在马来半岛密集的河川上。这些深入南洋各地内陆的密集河网,与"茶船古道"的广西苍梧起点端、珠江水系、中国南海以及其他海域,共同构成了六堡茶向海外运输的完整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茶船古道 马来半岛 船运时代 水运
下载PDF
马来半岛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形成初探
8
作者 许红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3-87,共5页
南岛语民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这个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是海岛地区的主体民族。但研究表明,这个民族群体并不是当地的土著,而是后来才迁徙过来的。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南岛语民族的先民已来到马来半岛地区。但在早期... 南岛语民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这个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是海岛地区的主体民族。但研究表明,这个民族群体并不是当地的土著,而是后来才迁徙过来的。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南岛语民族的先民已来到马来半岛地区。但在早期历史上,其势力还比较弱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直到公元15世纪初马六甲崛起后,马来半岛的现代民族--马来人才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半岛 南岛语民族 马来人 形成
下载PDF
试析19世纪初马来半岛的难民潮
9
作者 卢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9期75-76,共2页
马来半岛的难民问题在其土邦王国林立时代就已十分突出,战乱的发生导致国破的居民疲于奔命。客观上,当时难民的迁移受地理因素、殖民主义的牵引。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敌入侵,难民的涌向目标首选英国海峡殖民地。英国当局在感受压力的同时,... 马来半岛的难民问题在其土邦王国林立时代就已十分突出,战乱的发生导致国破的居民疲于奔命。客观上,当时难民的迁移受地理因素、殖民主义的牵引。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敌入侵,难民的涌向目标首选英国海峡殖民地。英国当局在感受压力的同时,却巧妙地将这些难民转化为自己开拓生产基地的廉价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半岛 难民涌动 海峡殖民地
下载PDF
西班牙海军博物馆所藏武吉斯海图研究——以马来半岛为例
10
作者 李毓中 吕子肇 《海洋史研究》 2016年第1期193-211,共19页
近年来南中国海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海内外学者们纷纷从中文或西方文献与古地图中找寻相关的材料来建构东南亚环绕的南中国海历史。但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建构他们的南中国海世界,却一直较少受到学界适度的重视,或许是受到下列... 近年来南中国海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海内外学者们纷纷从中文或西方文献与古地图中找寻相关的材料来建构东南亚环绕的南中国海历史。但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建构他们的南中国海世界,却一直较少受到学界适度的重视,或许是受到下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欧洲中心论思维下的西方学界的忽视、东南亚地区民族对其自身保存文献的不重视及因遭受西方外来者的殖民统治所导致的文化断裂,使得以往的研究忽略了东南亚民族所绘的东南亚地图。难道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完全没有南中国海海图描述的传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根据葡萄牙人的记载可以得知,葡萄牙人最早在1512年就在当地见到使用当地文字符号记录的海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海军 海图 博物馆 东南亚地区 南中国海 欧洲中心 文字符号 古地图
下载PDF
新加坡现当代文学特点及成因综述
11
作者 汪定辉 杨智敏 陈剑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1期196-198,共3页
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因素,新加坡现当代文学历史相对较短。该文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并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主要涉及的作品是由新加坡独立后的作家创作的。就创作主题而言,新加坡现当代文学涵盖了南亚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 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因素,新加坡现当代文学历史相对较短。该文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并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主要涉及的作品是由新加坡独立后的作家创作的。就创作主题而言,新加坡现当代文学涵盖了南亚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包括马来半岛文化、殖民文化、族裔文化、娘惹文化、都市文化和甘榜文化等。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背景,新加坡现当代文学成为东南亚文学的主流之一,代表了该地区文学发展的脉络、特点和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现当代文学 马来半岛文化 殖民文化 族裔文化 娘惹文化 甘榜文化
下载PDF
马六甲海峡的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洋 杨晓丹 毛新燕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5,共8页
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东南部的重要海峡通道,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本文利用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验潮站的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马六甲海峡及马来半岛东岸的潮汐特征。研究表明,半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位于马... 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东南部的重要海峡通道,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本文利用马六甲海峡及其毗邻海域验潮站的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马六甲海峡及马来半岛东岸的潮汐特征。研究表明,半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位于马六甲海峡内部,而全日分潮平均振幅最大的区域为马来半岛的东海岸。马六甲海峡内部以正规半日潮为主,马来半岛东侧则为混合潮港,北部为不正规全日潮,南部则为不规则半日潮。半日分潮M2,S2和全日分潮K1在马六甲海峡内的传播为自西北向东南,而全日分潮O1则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马来半岛东岸的半日潮传播方向以中部的Cendering站为分界线,南、北两部海区分别向南、向北相背传播,而全日潮传播方向相同,统一为自北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东岸 潮汐要素 潮汐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